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

G.SUN

<h3>西藏是一种戒不掉的毒</h3><div><br></div><div>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div><div>没去的想去</div><div>去了还想去</div><div>西藏是一种戒不掉的毒。</div> <p>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p><p>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p> <h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h3><div>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div> <h3>羊卓雍措如一位入眠的仙女静静地长卧于此,她给了人们心理上的寄托,精神上的祝福,以及生命的滋润。在这片蜿蜒的蔚蓝面前,一切的色彩都已被掩盖。那纤尘不染的纯净天空似乎已将最纯最蓝的称号让与了这位婀娜的蓝色佳人;略带红色的山土似乎只为映衬这缎蓝绸而存在;还有白云与雪山,她们是圣洁的,但在羊卓雍措面前,她们却只能成为了神圣的陪伴者。</h3> <h3>卡若拉冰川,这是一片连绵的雪山,巨大的卡若拉冰川从山顶一直伸展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的冰川寒气迫人,加上山峰云雾飘缈,仿佛来到了生命绝迹的天界尽头。</h3> <h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它的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西坡在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在定日县曲当乡,有珠峰大本营),南部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h3><div>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div><div>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4.43米,尼泊尔则使用传统的雪盖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两国官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测量数据。</div> <h3>世界之巅,不需要其他理由。真正走到珠峰脚下的时候,眼里只会有敬畏。对自然界鬼斧神工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敬畏。</h3> <h3>最高的金山,珠峰</h3> <h3>珠峰星空</h3> <h3>佩枯措位于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境内,距定日县城250公里。佩枯措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野马、藏野驴、藏羚羊、仙鹤、黄鸭、灰鸭等动物出没活动。尤其深秋时节,岸边水鸟栖息畅游,将佩枯措承托的更显风姿。水是静的,鸟是动的,一动一静之间,颇为“谋杀”人的眼球和感官。佩枯措湖畔的希夏邦马峰在湖南侧60公里处,希夏邦马峰的倒影与雅鲁藏布江的涛声,成为佩枯措永恒的主题。据说能在佩枯措拍到希夏邦马峰的人都会交到好运,虽然也许只是传说,但雪山湖泊的祝福也让人更有驻足佩枯措的冲动和理由。</h3> <h3>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因此,阿里地区的地貌以冰雪、册岩和湖泊为其特征,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h3> <h3>行走在西藏,最恐惧的,不是遭遇路况不好,而是常常途经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只有孤独的大地陪伴。很多人偏偏喜欢品味的,正是西藏这独有的苍茫。</h3> <h3>人类对山的崇拜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但没有任何地方能像西藏这样登峰造极,放眼西藏,凡山皆有神,大到统领世界的四大神山、八大神山,小到掌管一地之部落神山</h3><div>甚至个之魂山,体系丰富、门类齐全、纷繁复杂,其中地位最崇高、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冈仁波齐峰</div> <h3>它山形独特</h3><div>如同一座有着温柔曲线的金字塔</div><div>耸立在高原之上</div><div>恬澹从容、王者风范</div><div>南侧山体上一道道水平纹理岩层</div><div>构成了似乎可以直通天庭的阶梯</div><div>中间一条深深的纵向沟槽贯穿山体</div><div>冰雪造就的王冠坚实地嵌入雄浑的身躯</div><div>黑白相宜、错落有致</div><div>北侧则少有冰雪</div><div>整座山仿佛就是一块通体的圆滑岩石</div> <h3>冈仁波齐</h3><div>是多个文明、宗教的圣地</div><div>在它周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div><div>发育出了四条河流</div><div>它们或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的正源</div><div>或是印度河、恒河的上游源头之一</div><div>这些河流所孕育的文明和宗教沿河上溯</div><div>均以冈仁波齐为精神之源</div> <h3>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若论其大,其深,其高,玛旁雍错都难跻身于青藏高原的众湖“之最”。但在高原湖泊之国中,它被尊为至高至贵的王后,被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等多个宗教同奉为圣湖,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信徒们认为,玛旁雍错是佛主赐给人们的甘露,它能清除人们肌肤上的污秽,能洗净人心灵上的五毒,更能延年益寿。因此,凡来转湖之人莫不在此洗浴,之后还要取些湖水带回去,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h3> <h3>札达以其土林闻名于世,札达土林气势磅礴,错落有致,景象万千。土林是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这里宛如神话世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异常壮美,堪称一绝。</h3> <h3>古格王朝</h3><div>公元9世纪末或10世纪初,在吐蕃王朝解体后,其末代王孙战败后逃往阿里,建立了古格王国。占地约183万平方米,成为西藏西部最强大的王朝,并为西藏佛教的再次复兴作出巨大贡献。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div><div>历时800年左右,其文化、经济曾一度影响了整个青藏高原,但就在它最鼎盛的时代,却突然灭亡,像闪电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座雄伟壮丽如同神话的城堡遗址,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为之感叹。此遗址位于札达县约20公里的扎不让区、象泉河南侧土山上,此地一大片地区均为土林地貌。它由王宫、庙宇、碉楼、佛塔、洞窟组成;宫堡依山叠砌,从地面到山顶建筑物高度达30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雄壮;内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外有坚实的城墙,犹如铜墙铁壁,巍然屹立。<br></div><div>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div> <h3>扎什仑布寺—班禅驻锡地</h3><div>黄教(藏传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后藏文化中心,班禅驻锡地。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殿宇毗连,群楼叠叠,金顶红墙的主建筑群雄伟、浑厚、壮观、金碧辉煌。寺内香炉紫烟升腾,供台灯火闪烁,众佛尊容各异。大殿里,僧侣诵经井然;佛像前,信徒顶礼膜拜。五百多年来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游人在这里朝拜、观瞻。寺内供奉有高26米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铜像——强巴佛。</div> <h3>纳木措,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h3><div>纳木错位于当雄县城西北方约60公里的山区,在西藏人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错盛大的转湖节。</div> <h3>那一年 </h3><h3>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h3><h3>不为觐见 </h3><h3>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br></h3><div>那一世 </div><div>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div><div>不为修来生 </div><div>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r></div><div> </div><div> ——仓央嘉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