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1月4日至5日,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国际论坛之差异化教育研究在杭州上城区隆重举行。此届会议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教育局、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承办。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国内差异化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有来自美国、日本、瑞典、英国等国外个性化研究领域的专家,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校长和老师,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盛会。</h3><h3></h3> <h3> 开幕式由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主持。陈红英副市长和金承涛区长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h3> <h3></h3> <h3> </h3> <h3>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杨宗平,在以“重新定义新学校”为主题的演讲中,列举了世界各地的创新学校,预测了未来学校的特点,并大声呼吁“请善待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未来”。</h3><h3></h3> <h3> 来自日本的学者加藤幸次,简述了日本的教育由统一教育向个别化教育,然后向个性化教育演变的历程。所谓差异性教育,就是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小孩子想学什么就教他什么。根据学生执行度、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这五个方面的差异,来制定一个总的学习计划表,也就是课程表。但是具体学习哪个内容,以及采取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哪种方式是由学生决定的。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可以一步步的开展教学;历史等学科则可以不一步步的开展教学。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非常独立的有差异的学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h3> <h3> 瑞典知识学校副总裁Torbjorn Bindekrans分享了他们学校的The KED program课程。学生为整个课程的中心,在开学之初学校就要和家长一起制定年度大计划,再把这个计划细分到每一阶段。同时,老师会每周拿出15分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以便检查他们的学习进度。</h3><h3></h3> <h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阮指出,中国差异化教育的认知归宿为孔子的因材施教。直面差异,是叩问教育本质的常青话题。同时,班级授课和个别教学各有缺憾。它们都是差异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与个别、社会化与个性化,目前需要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学校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他认为,杭州市天长小学差异教育的研究极具典型意义,是一线教师实实在在的主体觉醒。</h3><h3></h3> <h3> 以“差异教育视野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的名师论坛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展画和浙江差异教育研究院院长施光明主持。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Ann Castle,从理论角度讲述了差异教育在美国的架构。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教学:了解学生的差异、明确学生目标、适应性教学、助力孩子的成功。美国奥基莫斯公立蒙台梭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Jill Hoort和“全心学习”教育咨询顾问、英国教育标准办督察Sharon Gray从案例着手,展示了个别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在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理念。Jill Hoort认为,差异教育使所有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在教学中,老师要准备好充足的教具,以备学生学习。同时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Sharon Gray致力于找出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乐在其中,忘记自己正在学习。</h3> <h3></h3> <h3></h3> <h3> 4号下午,围绕“差异教育研究”主题,涉及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美育等多学科的观摩课研讨相继在杭州市天长小学举行。天长小学的差异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阶段,他们实施了分层次教学和布置作业。例如数学练习册有两个版本,一本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另一本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h3> <h3></h3> <h3> 第一节课是由杭州市著名特级教师唐彩斌的带来的“三角形面积的拓展练习”。唐老师的这节课别出心裁,在跟同学们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推导方法的基础上,一下子抛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选三个点来求三角形的面积。</h3> <h3> 在一个长宽各为10cm、8cm的长方形ABCD中,取各边中点,学生自选三个点构成三角形,分别求最大、最小和不大不小的三角形面积。在这一情景下,每个同学都找到了三个三角形。有的同学能找到符合要求的的三角形,有的同学只能找到部分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充分体现了差异性。同时在展演环节,唐老师抛出问题:有哪些三角形虽然形状不同却面积相同,激发了同学新一轮的讨论。</h3><h3> 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之际,唐老师又抛出了一个动点求三角形面积的新题,让学生投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h3> <h3></h3> <h3> 绝大多数同学都找到了面积最大和面积不大不小的三角形,但是找到面积最小三角形的同学并不多,再次体现了差异性。虽然他们找的三角形不合格,但他们依旧兴致勃勃,因为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平等的参与者。</h3><h3> 唐老师的课,师生对话舒服,而且唐老师能够包容到每个孩子,是一堂润物细无声的好课。</h3> <h3> 第二节课是由浙江省教坛新秀张麟带来的“简便运算整理与复习”。张老师的这堂课是从和同学的对话开始的,非常自然。“同学们请你猜一猜,今天来听课的老师是乘什么交通工具来的?”学生例举了各种交通方式,像飞机、动车、地铁、自行车等。从最便捷、准时的交通工具引出本节课的课题。</h3> <h3> 张老师通过展示六份学生出的小考题,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且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同时巩固了加法、乘法运算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选择了合适的标准,促进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同学们有分五类、三类的,也有分两类的,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促进交流、倾听和换位思考。</h3> <h3> 张老师又拿出了几个同学做错的题目,让学生帮忙改错。学生从找错入手,进而找到错因,在反思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h3> <h3> 在巩固练习环节,张麟老师出了一道有难度的题目:5.8÷0.125+11.6=。有的同学没有用简便方法直接进行了计算,有的同学将5.8÷0.125变成了5.8×8,有的同学更进一步,将11.6拆成了5.8×2。张麟老师并没有批评那些没有找出全部简便步骤的同学,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想法,同时指出,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简便方法,保持自己的个性或进行修正都是一种很好的品质。</h3> <h3> 随后,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讲解和点评。他的点评,让我们发现原来差异化教学渗透到了这两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最后朱老师呼吁:差异化与每个人的课堂并不遥远,它无处不在,要保底,要有容乃大。将差异的理念内化于我们的血液。平等对话,给学生展示的平台!</h3> <h3> 晚上,又一轮差异教育工作坊启动。理解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臧秀霞设计了“理解力教育与逆向课程设计”的工作坊。臧校长和她的团队利用短短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为我们大家呈现了一个布置精美的UDP教室。</h3><h3><br></h3> <h3>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此时变成了一个个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听臧校长讲述UDP课程的理念、发展历程及课程设计方法。台下的老师也积极分享自己在平时教学中运用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分享今晚的收获。虽然我们本身就是UDP课程的实践者,对UDP的各种理念了然于心,但这短短两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h3> <h3> 短短一天的培训,确实收获颇多。 “差异教育”不仅仅是口号,它应该落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他的教育。同时,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与他进行平等的交流。</h3><h3> “差异教育”的理念,正引领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从事育人之大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