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b04fbb"><i>第一天☞田家炳实验中学</i></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11月6日,我有幸参加扬州田家炳实验中学为期两天的跟岗实践活动。初到贵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规划有致,书香浓厚,而全体师生的待客热情更让我感到如沐春风,宾至如归。</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能来教育发达地区,文化古城扬州来参加跟岗实践活动,首先要感谢金华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其次感谢田家炳实验中学全体师生热情的款待、亲切的关怀、毫不吝惜的指导,使我深深感到了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深厚的校园文风建设。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领导王主任先是带我们参观校园,从建校历史到文化建设等方面为我们介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颗历经沧桑的银杏树至今屹立不倒为师生们遮出一片片阴凉;而那个空余此处却无怨无悔的戒台也静静地矗立在那,用炯炯的目光审视着这桃李校园芬芳馥郁。</font></h3> 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学实验室二楼,再遇扬州教育名师张晓林校长。他从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几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介绍,使我们对学校加深了了解。 <div> 田家炳实验中学东临古运河畔,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故居,南临晚清第一院--何园,地理位置优越,书香氛围浓厚。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教学理念。并以此理念为方向,立志于创建一个充满歌声、笑声、读书声的的校园。 </div> <h3> 田家炳实验中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办学思想超前,更有着独特的教学特色--小班化教学!</h3><h3> 这是全市唯一一所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公办学校,每个班级控制在40人以下,有34个班级近1300名学生,教师110个,师生比例高达1比11。小班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人数,而是关爱每一位学生变为可能。</h3><h3> <u>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u>田家炳实验中学一直致力于四个改变来提高小班化教学的办学质量。</h3> <h3>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 </h3><h3>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小班化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而展开的分层教学,同教材,同进度,但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格外强调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等,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展所长。</h3><h3> 二、教师备课重心的改变</h3><h3> 小班化教学的备课注重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多维活动,教法突出互动,学法突出指导,教案突出差异,学案突出时效。要进其所能体现出“以生为本”的宗旨。</h3><h3> 三、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h3><h3>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多元化教学。形式上注重学生口试、笔试、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上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h3><h3> 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h3><h3> 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h3> <h3> 本着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原则,田家炳实验中学一直致力于打造“分布递进,分步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更多机会来促进师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享受“1对1”的个别辅导。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提高成绩。</h3><h3> 接着张校长为我们系统的介绍了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以及各学科目标分层示范范例来展示田家炳实验中学巍巍学府之风。</h3> <h3> 田家炳实验中学以扩展学生素质,育人为基本原则,创建了14个宏志班。张校长从班额、班风,班文化等多个方面为我们介绍这一办学特色。</h3><h3> 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宏志教学即爱的教育,一场感恩的教育。让我们翘首以待,等待田家炳实验中学桃李芬芳的花开!</h3> <h3> 上午九点半,张校长结束了座谈会之后,培训组便跟随各自指导教师进入了紧张的跟岗培训学习阶段。</h3><h3> 我有幸被分配到了语文高级教师冒蔚枫老师的小组里,冒老师朴实善良,待人平和,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自己所在班级的教学进度后随即进入正题,带我们走进班级感受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教育氛围。</h3><h3> 不问不知,不学不成,在与冒老师短短交流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的洗礼,瞬间整个人的教学思路都打开了…… </h3><h3> 冒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们都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充分显示疑探教学的无穷魅力!一节课40分钟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便下课了!</h3><h3> 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待着小小的疲惫与满满收获走在往返的路途上,一颗期待的心❤希望明天亦是如此的收获满满。</h3> <h1><font color="#b04fbb"><i>第二天☞田家炳实验中学</i></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清早,顶着一缕晨曦,我们已经踏上去往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早班车。一天之计在于晨,又是一天美好的开始,今天我都能收获些什么呢?带着问静静注视着窗外变换的风景。</font></h3> <h3> 今天冒老师依旧带着学生上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成语注音书写与释义。</h3><h3> 首先是默写环节,默写浮光掠影、不二法门、一蹴而就三个成语并注音。</h3><h3> 其次在班级同学做练习卷的同时,冒老师面批刚才同学的默写并及时给予反馈。学生做题,老师面批并宏观上监督学生做题的参与度,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限进行时间上的设置,这一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学习。 </h3><h3> 理想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同时,他们是相互默契的。冒老师不紧不慢的批完所有同学默写后,学生的卷子刚好做完。</h3><h3> 接下来进入了学生作业的展示环节,冒老师针对个别知识点重点分析并监督学生做笔记,认真程度、仔细程度值得我去反思过往的教学活动,并鼓励今后的工作要朝这个方向来发展。</h3><h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习题讲完以后立马进入限时巩固环节,并再次进入随堂默写。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节40分钟的课可以完成这么大容量的任务简直不可思议。这不仅要归功于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素质较高,更得力于冒老师上课组织有序,方法得当,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h3> <h3> 下午集体观摩英语公开课。 整堂课下来非常流畅、自然,学生能很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教师能有效利用45分钟,听、说、读、写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h3><h3> 为期两天的田家炳实验中学跟岗实践结束了。在充分感受人文气息基础上,了解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让我获得了全新的教学体验与收获,使我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h3> <h1><font color="#b04fbb"><i>第三天☞竹西中学</i></font></h1> <h3> 今天是培训第三天,我们一行人来到扬州著名中学--竹西中学,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跟岗实践研修学习活动。</h3> <h3> 刘岚校长已等候多时,接洽后带我们整体参观校园感受竹韵文化。</h3><h3> 竹西中学的流动红旗与班级文化墙突破以往的样式,以便利粘贴的形式制造并投入使用,既能够提高流动红旗等使用效率,又与当今时代倡导的环保意识相贴合,值得学习。</h3> <h3> 接下来刘校长带领我们参加竹西中学竹文化工作室,一副世界竹分布图可见竹西中学对于竹文化研究的眼界与胸襟。</h3><h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在认识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学习竹西中学的包容精神,拓宽眼界,不局限、不死板、不教条,不僵化。</h3> <h3> 工作室内各种根雕艺术吸引大家的眼球,让我们叹为观止!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竟能雕成这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与物,究竟是哪位能工巧匠的手艺能精致到如此呢?</h3> <h3><font color="#01010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句言传身教的寓言如今真的落实到了竹西中学的果园里,竹西中学的果园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桃树、李树、杏树、枇杷树、橘子树等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正好像竹西中学对学生教育的教育影响一样,竹西中学对于果实的分配也格外讲究,不同水果分给每个工作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在这一小小细节上也对员工起到鼓励机制。</font></h3> <h3> 随着刘校长参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卫生角的分配图,详实的介绍了竹西中学垃圾分配的原因、方法、社团职能及组织机构!</h3><h3> 垃圾分类处理既能够锻炼部分团干部管理与宣传能力,又能够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h3> <h3> 竹西中学之所以桃李芬芳,百年树人。离不开特色办学的内驱动力。意蕴幽远的竹文化、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文化墙建设、竹韵课点课等等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印象。</h3><h3> 今天我们参加的竹韵课是一节音乐课,听完后我受到了很多启迪,特别是老师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素养。1、课前准备,语言的设计,教哪些知识,让学生怎样地愉悦接受,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地准备。2、突出主体,重在欣赏。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的特点,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的变化。</h3> <h3> 在竹西中学跟岗学习的一天结束了,带着先进的教学思想与实用的教学方式满载而归。期待明天会有更大的收获。</h3> <h1><font color="#b04fbb"><i>day4、5☞竹西中学</i></font></h1> <h3> 今天的竹韵课由沈朋老师为我们带来《囚绿记》。</h3><h3> 导入、基础知识巩固、题目分析、整体感知、一读二读三读课文(从内容分析到情感渗透)、赏析,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在教师有条不紊的主持下结束了。</h3><h3> 苏老师的课足以让我们看到他扎实的语文功底与对文本深层挖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在题目的分析上,“囚”字结合字形来囚绿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贴近主题。其次通过一读二读三读三个环节来分析文本,苏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一环扣一环,问得顺理成章,非常顺其自然。本节课的任务量是非常大的,但因师生配合默契,教师问题导向明确、精炼,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所以非常成功!</h3><h3> 苏老师无论在备课思路还是文本的渗透上,钻研之深,都值得我们学习。</h3> <h3> 本着集思广益,交流学习的目标,学员们针对刚才的公开课进行集体研讨与交流,纷纷陈述自己的学习收获。</h3> <h3>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这次国培活动让我们领略了古城扬州的厚重文化,身为农村特岗教师的我们知识获取面窄、范围小,而此次活动主办方为我们聘请了多位扬州教育名家给我们带来一场场饕餮盛宴,更安排我们进行校园跟岗实践学习,我们实地观摩了扬州田家炳实验中学与竹西中学,领略了他们特色鲜明的教学风采,我们一定将此次培训的收获带回吉林,并结合实际推动农村教育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