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舞蹈:表现主义画派一欧洲绘画印象(19)

碧水

<h1><b>  20世纪初期,欧洲画坛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狂飙─表现主义运动。它以挪威画家蒙克为先驱,以德国为中心,席卷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和北欧并持续了20年之久。其时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渐近尾声,蒙克、基希纳、弗里茨·布莱尔、黑克尔、罗特卢夫、 诺尔德、 佩希施泰因、奥托米勒等画家,强烈要求摆脱对于自然界的奴性依赖,充分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以鲜明的艺术个性、狂热的激情、强烈的色彩、夸张怪诞的造型和漫不经心的平面构图,着意表现抽象的景观和象征变异的人物,从而在现代主义艺术大潮中激起了壮阔的波澜。</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呐喊一蒙克</b></h1> <h1><b>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挪威画家、版画复制匠,表现主义绘画之父。他的创作经历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象征主义、纳比派、分离派到表现主义的发展变化,完成了由表及里,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化。蒙克的每一幅画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在他的作品中,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br /></b><b> 举世闻名的《呐喊》是蒙克早年的代表作。画中波浪状血红的云,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将人们推入恐惧的深渊,发出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在痛失亲人后,蒙克的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画家。为了表达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苦难,他在《呐喊》中描绘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口从桥上跑来,而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其实,画中状若幽灵的人,既是蒙克自己,又超越了画家个人的不安,诉说着人类灵魂深处尚未被唤醒的不安和恐惧。</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春期一蒙克</b></h1> <h1><b>  《青春期》描绘的是半夜来了初潮、身体不由颤抖的少女。她像是要保护自己似地两腿紧闭,双手放在前方。莫名其妙的不安突然袭击着少女,那不是对月经初潮本身的恐惧,而是对今后要开始迈入的人生感到不安。映在墙上的不吉祥的影子在暗示对未来的不安,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气氛。</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圣母一蒙克</b></h1> <h1><b>  《仲夏夜》集中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夜晚和亲吻。通过基本色调的搭配,画家把天空的夜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刻画了人生的周期性。他把四对看不见面孔和相拥着几乎溶为一体的恋人,放在路上供人欣赏。他们看上去与其像沉溺于爱情的恋人,更像是夜色下的幽灵。</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病中的孩子一蒙克</b></h1> <h1><b>  《圣母》描绘一名年轻、性感的女子,上身赤裸,正扭动身体。画中人保留了传统圣母像平静、自信的神情。虽然双眼闭合,没有正视自上方而来的光源,但身体扭动的方向是面对光线的,这被视为是对受胎告知情境的描绘,表现了把一生都献给了痛苦的美丽。圣母的长发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暗示了她的破坏性的力量。蒙克描绘的是一位立着的女人,但是在我们看来似乎又是躺着的女子,这或许就是蒙克想象中被爱情的本能折磨得惶恐不安的女性。</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仲夏夜一 蒙克</b></h1> <h1><b>  蒙克的人生充满了苦难:母亲、姐姐、父亲、弟弟先后早逝,妹妹患了精神病,这种家庭悲剧与心灵创伤最后结晶成了《病中的孩子》。画中他那年仅15 岁的姐姐索菲亚还未脱尽童稚,但却消瘦而脸色苍白,因为肺病即将夺走她的生命。画中的母亲束手无策,只能为孩子的不幸而深感绝望和悲哀。空荡荡的室内别无他物,这更增加了死亡迫近的凄凉气氛,从而以深刻的形象语言传达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病室里的死亡一蒙克</b></h1> <h1><b>  《病室里的死亡》是蒙克对心爱的姐姐索菲亚唱的挽歌。画中人大多处于一种低头的收缩性状态,说明其内心均在抗拒死亡。画作采用前后环绕的构图,暗喻全家对逝女的思念之情。画中为逝者而悲伤的人皆为阴暗色,但地板却是暖黄色,这种冷暖对比使得画中悲伤的氛围极为沉重。这种高纯度色彩的使用是一种手法,也是一种象征。</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命的舞蹈一蒙克</b></h1> <h1><b>  《生命的舞蹈》以舞蹈的瞬息来描绘生活本身的哲理,画中人物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画面左边身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长的一枝小花象征青春、纯洁和美丽,中间一对拥抱起舞的男女象征燃烧着的爱情,右边一位孤独的中年妇女陷入悲哀与失落、绝望与忧伤。背景上不同的舞者都被欲望所驱使,陷入疯狂和激动。</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忧郁一蒙克</b></h1> <h1><b>  蒙克对描写现实的任意场景和外部状态不感兴趣,希望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且具有巨大传神力的内心状态和冲击力的心理情感。而他笔下的人物,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承载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忧郁》中的人物不是现实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暗示着人类普遍的生、死、爱、焦虑、苦闷、彷徨、张狂等生理状态和生理情绪。画作还采用阴影和色环将人物包围来强调恐惧、害怕、焦虑和紧张等气氛,反映出蒙克内心世界隐藏着人类必然遭受的疾病折磨、死亡威胁、爱情压抑等悲观情绪。</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卡尔约翰街的夜晚一蒙克</b></h1> <h1><b>  《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描绘黄昏,天边的云彩像流着的血河一样波浪起伏地挂在那里,其恐怖和血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那流动的血水弥漫在头顶,想要铺天盖地一样让人窒息;黑色的群山恍如死亡的幽灵从远方向这里压来。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木桥上,一个骷髅一样的人物正在无助惊恐、歇斯底里地大声呐喊。他双手捂着耳朵,脸扭曲地变成了三角形,两个空洞洞的眼窝十分明显,模糊的身躯活像一个幽灵。蒙克解释说,这个人就是他自己。</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吸血鬼一蒙克</b></h1> <h1><b>  《吸血鬼》的画面令人感动和震惊:一个女人在跪下求爱的男人脖子上亲吻,鲜红色的头发散落在白皙幼嫩的肌肤上,如同吸血鬼一般在吸取男人的灵魂,男人在女吸血鬼的怀抱中垂死挣扎。评论家们指出,这个忍受爱的痛苦的男人就是蒙克自己。</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灰烬一蒙克</b></h1> <h1><b>  《灰烬》意在影射世人的爱如同地上的一堆灰烬,而社会之所以如此腐败和堕落,是由于生活的偶然性支配着人,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无法预测。从19世纪90年代起,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并让他们做出一种最能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给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那全被凝固了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889年基督降临布鲁塞尔一思索尔</b></h1> <h1><b>  比利时画家思索尔(1860-1949)继承了北欧浪漫主义绘画的传统,师承象征派、印象派的艺术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以怪诞和恐怖为特征的表现主义风格。《1889年基督降临布鲁塞尔》描绘庞大的比利时集市和盛大的狂欢节行列。全画场面宏大,构图纷乱,色彩艳丽。中后景上,头顶神光的基督骑着一头瘦驴,正举手向人群致意。他的面前是一队头戴圆顶高帽的乐手,正吹着喇叭,敲着洋鼓,看上去虽显得虔诚庄重,然而那苍白的面孔、僵硬的姿态及麻木的表情,却恰好暴露了其内心的冷漠。前景的中央,那个肥胖的红鼻子红衣主教,显然是这一狂欢行列的指挥者,他仰天纵情大笑,似乎为自己成功导演了这出狂欢闹剧而洋洋得意。画面上满是离奇荒诞的形象,有的口若血盆,有的形同魔怪。画家以其特有的夸张及辛辣讽刺手法,将其奔放不羁的神奇幻想注入到这一宗教主题。而事实上,他在此所展现的,是一幅活灵活现的人间众生百态图。画家以柔美抒情的笔调,使灰白的光亮从耀眼的淡黄及朱红色彩的间隙中透出,使全画具有迷人的魅力。</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围着金牛犊的舞蹈一诺尔德</b></h1> <h1><b>  埃米尔·诺尔德(1867-1956)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的画作注重情感表现,色彩浓重,造型简洁,人物动态强烈。他以激越的情绪所描绘的那些极富戏剧性的宗教高潮场面,充满了神秘感与象征性,渗透着中世纪式的狂迷之情,典型地体现出德国表现主义追求"内在冲动"渲泄的艺术倾向。<br /></b><b> 《围着金牛犊的舞蹈》描绘了《圣经》拒斥的偶像崇拜。画中强烈的黄色与紫色的舞蹈者正在疯狂地跳跃,旋转,好象画上的黄、蓝和白等背景色不是风景本身的色彩,而是由这些舞蹈者疯狂地挥洒出来的。那几个裸体和半裸体的女人则表现出不无充满色情的癫狂,发泄出一种颓废情绪。</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最后的晚餐一诺尔德</b></h1> <h1><b>  《最后的晚餐》表现的是宗教主题。画面中央是基督,周围环绕的是他的门徒。所有形象都紧密地挤塞在这个虚幻的正面空间里。这些形象都被画家进行了变形或夸张的处理,一个个仿佛骷髅和面具一般,鬼气森森,令人不寒而栗。在这幅画上,基督的头发及衣服为红色,有如火炬一般在背景的阴影里闪烁,而人物面部的黄绿色则与其形成对比。画中红色的躁动及狂热与黄绿色的压抑和低沉相互衬托,从而强化了画面的骚动不安和不祥之感。那种灾难将至的感觉,在这里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诺尔德以神秘的及象征的表现手法,复活了早期基督徒的心醉神迷,将这幅宗教画表现得富于神性。</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柏林街景一基希纳</b></h1> <h1><b> 凯尔·基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作品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对形和色的凝练处理而达到其画面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基希纳常常通过某种歪曲形状、色彩和空间的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追求,以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冲突,并将由这种冲突而产生的痛苦,绵延不断地传达给观者。<br /></b><b> 《柏林街景》以简洁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表现了柏林这个"石头海洋"。画中充斥着时髦女郎、高级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通过这些街景,画家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展示出来了。而这些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又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这些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街道一基希纳</b></h1> <h1><b>  《街道》描绘一群漫步在街头的男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时髦女郎,其顾盼生姿的身形颇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味道。右边向橱窗观望的男士则衣冠楚楚,具有绅士风度。背景之上挤满熙熙攘攘的行人,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大都市的那种特别的拥挤和繁华的气息。画家在勾画出人物瞬间姿态的同时,也给画面抹上了一层空寂缥缈的意境,画中那些妖媚的女人和踌躇的男人,实际上都被高度概括化了,不过是一些戴面具的躯体空壳罢了,仿佛幽灵一般身不由已,飘忽不定,似在梦的世界里游荡。这幅画以大刀阔斧的简洁线条和略带颤抖的笔触勾画人的形体,有效地结合立体派的构成与野兽派的色彩,并且渗入了某种哥特式的变形,从而给画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戴单眼镜的自画像一罗特卢夫</b></h1> <h1><b>  德国画家施密特-罗特卢夫(1884-1976)代表一种粗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他的那些近似版画风格的油画,构图奇巧,造型简洁,色彩浓重而明快,用笔随意而粗放。<br /></b><b> 《戴单眼镜的自画像》充分反映了罗特卢夫粗放简洁的绘画风格。画家在画中身着高翻领绿色毛衫,留着胡子,戴着单眼镜,一副傲慢自得的气派。由此我们可看出这位表现主义画家的个性特质。画中人物被安排在一个抽象的背景上,紫色的帘子向两边展开,在画的中央留下一个黄色的"洞口"。画中不同的、色彩浓重而明快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在强烈的对比中互相激荡、冲突,产生不和谐之感。画中粗糙的笔触,不仅反映出表现主义那种激越的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一切程式化的传统绘画规范的有意否定。</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蓝马一马尔克</b></h1> <h1><b>  弗朗兹·马尔克(1880-1916)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他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并借动物这一题材表达他对事物精神实质的理解,画中色彩斑斓的形状和色块在画面上相互挤压碰撞,传达出某种原始和神秘的意味。<br /></b><b> 《蓝马》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画中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详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某种引人入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沉静而又生气勃勃。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b></h1><h1><b><br /></b></h1><h1><b>美篇中的图片来自网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