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在雅集之外

马浩瀚

<h3>对酒当歌兮,大梦几何。<br>譬如朝露兮,去日苦多。人生嘉会兮,焉知庶几?且举金樽兮,遥对明月。―――――《题蚌埠观赏石协会灵璧石雅集》<br>淮河自古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两淮安,天下平。<br>五千年前,大禹循天道、观山海、运五行,疏堵结合、镇锁苍虬、降伏淮水。几十年前,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开启了当代人定胜天的战局,一举奠定了治淮用淮的千秋大业。珠城蚌埠,承先贤之佑护,得伟人之关爱,自古钟灵毓秀、鸾翔凤集。蚌埠赏石人意趣高远而炽烈执着,雍容含蓄而铁血柔情,对赏石活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方向。<br>几十年来,他们静默不语,只是在一些关键节点,用思想和行动为赏石界插上指路牌。<br>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跟随者和模仿者,而是缺少创新者和坚守者。爱石初心是他们的坚守,以石为本是他们的创新。<br></h3> <h3>丁酉中秋,蚌埠石友钟增武打电话来,说节后聚聚。<br>他知道我对“聚聚”毫不免疫,所以这电话一下就戳到我的命门。这样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假惺惺地说“哦,我很忙,我在做“Δp1=-Δp2”对撞“蝴蝶效应”催化奇石鉴评定律的实验”――曾经为了一杯复苏浪荡的酒,我下半夜都能横跨淮河,如今又说那话蚌埠石友根本不信。<br>我问,听说了你要搞个石展――话没说完,老钟给截住了。他说:兄弟你别抬举我,我不会搞石展,这些站台啦、讲话了、剪彩了、放炮了等等,我干不好,干脆都“咔嚓”,就轻轻松松赏赏石、自自在在聊聊天。<br>我说:那就是雅集。老钟还不同意,说:就是聚聚,把蚌埠赏石圈几十年来陈酿的、珍藏的对灵璧石的情怀,跟能合得来、能拉拉手、能碰碰杯的弟兄分享一下,足矣。老钟又说:兄弟,离别容易聚首难啊,起码这两天你也不要称我“会长”,就让我能安安心心陪来蚌埠的师友,纯纯粹粹地聊聊石头。</h3> <h3>至此,我明白了老钟的心机。<br>明白了为什么没有金碧辉煌的展厅,没有恢宏壮观的展棚,更没有站台、剪彩、致辞和锣鼓喧天,甚至、甚至没有评奖和论坛。<br>他不愿意让桂冠名头、峨眉细腰、乐礼烟花、奖牌排名等等繁华而喧嚣的东西,扰乱了真正爱石人赏石悟道的本心。老钟说,不是因为担忧评奖不公而落诟病,是压根没想这么搞。“没想这么搞”与“一直想搞事”是怎样的两个不同精神境界呢?争来争去争什么?名耶利耶?<br>因此,我也不愿意把蚌埠这次“美石私享会”叫做石展。<br>当然好像也不宜叫做雅集,因为不管是邺下、兰亭,还是金谷园、滕王阁,在当代都没有其雅道精髓的遗存。当今所谓雅集,已然徒负虚名,甚至沦为流俗的代言。无附庸,无俗累,清清爽爽看石头,相顾一笑自舒坦。</h3> <h3>真心认同了老钟不刻意的低调和对平淡的挚爱,那就姑且叫做“聚聚”吧。<br>这就导出了“赏石初心”这个命题。我们赏玩奇石,初心是什么?-------终极目的就是名利吗?如果不是,那又能是什么呢?<br>始于几年前,玲珑璧、青莲朵、溪山况味、蟠螭山子等一大批灵璧石的回流战就已悄悄开打,当我们对珠城赏石人连续砸下重金,从全国各地拔回灵璧石的“眼睫毛”而惊诧、赞叹和思忖之余,我们能够用“唯图名利耳”一言以蔽之吗?我们能否挣脱“名利思维”的束缚,体味一下蚌埠赏石人的精神世界?<br></h3> <h3>石界一直流传着“高大上”“正能量”“能传承”的呼声和故事,今天,我就尝试带领大家感受感受蚌埠石友的情操、主张和温度。<br>一、高大上。通常意义高大上的活动,无非在于人、平台、规模和档次。但是,蚌埠的聚会,人员并没有多么高的级别,其共同点就是:爱石头。平台也不算高强,没有保利拍卖、故宫博物馆、央视、人民日报、《石记》等等助阵,就是钟磬山房两层私人展馆。规模也不浩大,没有几百专家、几千嘉宾、几万客商,或者五百精品、两千展位。无非百余块尽得观者、赏者、学者、研者之心、之情、之厚爱的陈年藏石罢了。<br>但是,它隐隐的气质、内涵和退火沉淀之后,浸蕴于中华传统千年文化血脉,而焠取的人文精魄,形成了一个磅礴厚重、仰之弥高的气象,让人不免敬重起来。</h3> <h3>二、真善美。真善美是人类精神境界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对于一切美好向往的动力之源。蚌埠赏石圈,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圈子。他们善于用最直接的方式鄙弃“假大空”,毫不妥协地宣扬对真善美的坚持。他们是“乘物游心,以石说话”最忠实的执行者,他们清醒而坚定地用“我有更好的”“早晚是我的”“我的就是大家的”三把尺子,测量石界。据传,赏石圈最低调的人也可能掌握着三套以上的装逼秘笈,但是很多人事,经不起这尺子一量。<br>蚌埠赏石圈坚定地认为,赏石不能偏离真善美,这个做不到,什么也得不到。</h3> <h3>三、恒久远。美石自然传承。<br>世间能传承的好石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炒作肯定不行,历史不买账。太多人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日积月累把坑挖成井,妥妥趴下不再出来。<br>我们选择美石当然要追求其合乎美学原则而致传承,但是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好像不好量化。春秋诸子算不算人类智者之代表? 《江山万里图》《富春山居图》算不算山水画之巅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马踏飞燕算不算中国青铜器之大成?故宫、狮子园算不算中国式建筑之典范?这些璀璨的文明成果,能否给我们的赏石实践一点启发?<br>我坚信:行家收藏是美石传承的基本状态。所谓行家,就是圈子里真正的高手,他们很不活跃,但是只要动作,必然惊世骇俗,他们上手的东西就是这个时代美石收藏的指标。从这次灵璧石藏品的展示看,我坚信:蚌埠是有不少行家的。他们为一方灵璧石而殚思竭虑、倾囊以赴,不是去考虑石头的未来升值空间,他们是真地为了恒久远的传承而谋而动,他们的思想因此而深邃厚重。</h3> <h3>10月10日,是个好日子,预示收获和圆满。<br>我问老钟,这些石头拟展示几天?老钟淡淡地说:今天就算结束了。来了、看了、聊了、喝了,如此快意,无复他求。<br>作为石头,深藏几十载,如今亮相了、震撼了、引导了,圆满。<br>作为玩家,深潜几十年,如今发声了、激荡了、确立了,漂亮。<br>这,也许是一个不经意而形成的高度、是一个无所畏而展开的探险、是一个纯偶然而创造的范例,因此它可能成为一个美石鉴赏交流的“金钉子”为人们牢记。如果我们把它看成赏石圈一个未来的新形态,那么,它能不能一下就激发起我们对赏石界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想象呢?</h3> <h3>后记:<br>晚宴时,钟会长的开场白,也算朴实到家了,他说:今天在座的,都是蚌埠赏石界的好朋友,酒宜尽兴而随意,不熟的请相互认识一下。<br>我大都认识,这些受灵璧石召唤而集结蚌埠的石友,都是灵璧石圈真正的行家。他们有灵璧石文化领袖陈民府,有加拿大纹石藏家栾永军,有上海玩家杜海鸥、柳国兴,有南京玩家张家夫、周纪明等,有青岛纹石藏家杨宏舒,有淮南玩家吴纯泽、陈凡、吕晓红、许瑞伍等,有徐州玩家杨健、鹿存喜等,有合肥玩家林俊、王金山等,有苏州玩家包建中等,有常州玩家顾建华、金炜等,有滁州玩家金包铜等,有宣城玩家徐小平、喻峰等,有永城玩家郭峰等,有淄博玩家张其坤、有宿州玩家陆玺、李森、武廷春、马祥、闫晓旭、杨再礼、董宏建、张大喜、程子舟、李冠军、马祥宾、朱鸿浩等,有《宝藏》陆舜东等、有《中国灵璧石》马浩瀚等,还有蚌埠赏石界陈国庆、张坚、曹景元、郑建军、蒋东林、周保成、赵芝庆等,不一一列举。这些名字都是活生生地让人倍感亲切、欣然敬重的真行家、好弟兄!他们都是有品位、有趣味、有情怀、有底线的雅人。因此,如此纯以赏石会友为根本目的聚会,堪称“雅集”。<br>雅集就要按雅集办。不评奖,展示本来就是对藏友的最高奖赏;无论坛,聚一聚本来就涵盖了思想的碰撞。<br>对于这样一个雅集、这样一场关于石头的情事、这样一次引爆思域的意念和求索,我的原意,怎么着也要捯饬成一篇小文艺,借以扭一扭颈子、哦吁两声,引得全石界的爱慕。但是,看着一方方温润平和的石头,看着一个个真挚从容的石友,慢慢地,我改变了对它的认识,也就改变了初衷。<br>我决定阉切了蔓延在脑际周遭的小资情调,聚精会神地把蚌埠赏石人的思想、报负、情怀和格局干净、清新地映照出来,让大家可以不用借高山流水的韶乐、或坠逸流迴的烟香、或岩崖精焙的野茶以为接引,就能飞渡清静悠然之快乐彼岸。<br>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赏石,在雅集之外,自在彼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