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青周巧娥返疆圆梦行

宁桂英

<h3>  10月29日下午,从来不主动给我打电话的母亲第一次打电话给我,看到来电显示的那一刻心里着实有点紧张,接了电话听到母亲的声音带有兴奋 ,告诉我说:周巧娥从山东回来了70天,特别想我,还说看了我写的文章都流泪了,并叮嘱我一定要给周巧娥去个电话……我明白了,是我的美篇“梦圆故乡情”勾起了老一辈军垦人对自己青春的回忆,也由此,让我又一次翻开尘封已久的往事,脑海里对周巧娥的印象不断的滚动,那个扎着两个小辫,肩挑着水桶,手里拿着块包谷面发糕边走边吃的周巧娥阿姨,回到山东一晃几十年了,现在可好?</h3><h3> 周巧娥是 原农四师72团煤矿退休多年的支青女职工,于1960年11月17日随父亲在《军垦战歌》的鼓舞下,从河南尉氏县支边到肖尔不拉克(农四师72团),当时的她只有12岁,就读于72团团子校。于65年参加工作,最初在72团园林连工作,后又分配到隶属公安厅的新源县哈拉布拉公安农场工作,之后又调往七十二团煤矿工作,直到退休回到山东淄博生活。</h3><h3> </h3> <h3>中年时候的周巧娥</h3> <h3>  这是周巧娥的丈夫~袁荣孝,原籍山东淄博人。</h3><h3> 在我的记忆中,他负责露天矿的开采,每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为煤矿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想必露天矿的职工们诸如:周春、况代华、严素琴、杜明珍,陈毛妹,张西耀,陆金莲,马范梅,卢达华都忘不了这个老班长、老矿长。</h3><h3> </h3> <h3>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h3><h3> 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江苏、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知青,组成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h3><h3> 袁荣孝便是千万转业官兵中的一员</h3><h3> 1965年从济南軍区转业来到新疆兵团工作的他,先后在1430连也就是尼勒克县我团的一个连队,任务主要是警卫县城的,后去了72团子校任教,又调往公安农场做管理人员,随后来到煤矿,因工作需要到14连6连参加工作组几年,2002年时任72团煤矿副矿长的他在新疆奉献了37年青春之际,办完退休回到原籍山东安享天伦之乐,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种生活。<br></h3> <h3>  从1956年起,河南、江苏、两湖、安徽等地的青年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3年至1966年,国家动员了京、津、浙、沪等12万支边青年进疆,其中有9.7万上海支边青年。</h3><h3> 1965年3月袁荣孝随山东济南军区转业部队来到新疆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72团),踏上了建设边疆的新征程</h3> <h3>  兵团战士包括到新疆来的知青,最早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才慢慢住上这样的土房子。</h3><h3> 这是80年代在煤矿的家,此时的住房条件已大有改善,一排房子住着5户人家,一户人家两间房,与隔壁邻居用土块墙隔开形成自家小院,院里被花儿环绕,我们煤矿人都爱花,几乎家家户户庭院里都养花<br></h3> <h3>  周巧娥和袁荣孝的三个宝贝儿子</h3><h3> 由于父母都在煤矿肩挑重职,同煤矿所有人家的孩子一样,懂事的70后长子袁鸿斌很小就帮助父母分担起家务,大孩带小孩,带着弟弟袁霄峰帮着家里挑水、生火、拉煤……等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了袁红兵的家庭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h3><h3> </h3> <h3>  如今弟兄三个都有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袁鸿斌在北京一个公司任职,袁霄峰在山東淄博工作,袁聿博在深圳工作。最使周巧娥骄傲的是她的三个儿子都很孝顺</h3> <h3>在山东淄博市幸福的享受天伦之乐</h3> <h3>  现在扎根新疆的汉族老人,很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到这里的支边青年。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边疆,很多人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当地人一起建设新疆。</h3><h3> 这是目前家居伊宁市的煤矿疆一代们与周巧娥相聚在一起</h3> <h3> 谁也没想到,这一来,就是一辈子,就把根扎在了荒漠戈壁滩。不但是这一辈子,还有自己的后代。就像她们自己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h3> <h3><br></h3><h3> 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曾经荣立过三等功、连续多年荣获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五好职工的周巧娥退休后回到山东淄博市生活。</h3><h3> 离开新疆的她依然忘不掉曾经共同经历过艰难困苦岁月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姐妹们;忘不掉文革时期白天劳动晚上开会,会场上的煤油灯下年青的妇女们耳听领导的讲话,手上不闲的捻毛线、纳鞋底的、织毛衣的为家人孩子们准备穿的;忘不掉初为人母时的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带养孩子时,煤矿年长的大娘大婶们主动帮忙协助帮带,同龄的姐妹们互相帮忙拉扯孩子们的成长……新疆成了周巧娥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有生之年一定要趁还能跑的动时回疆看看成了周巧娥日思夜想的夙愿,2017年8月,周巧娥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返疆之程。</h3><h3> 周巧娥说:当年是我们这下一代人的出生带给他们做父辈们坚持下来的希望</h3> <h3> 回到新疆,见到了健在的老朋友们,叙不完的往事道不尽的情,回忆里庆幸自己花儿般的青春在新疆绽放,走走看看,感受新疆近3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h3> <h3>  在新疆生活的经历对老一辈影晌是根深蒂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新疆兵团情结”。无论身在何处,梦里永远是曾经在一起共同经历过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的姐妹们,随着故友们渐渐的老去,有一个声音时时召唤着远在山东淄博的周巧娥,回疆看看老姐妹们,毕竟记忆中有太多快乐的回忆</h3><h3> </h3> <h3>宋新运与亲家王积春老矿长、白玉兰老两口</h3> <h3>这俩四川老乡多久没见了</h3> <h3>  这是周巧娥回到72团与煤矿老姐妹们相聚在一起</h3><h3>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不欺软不怕硬、敢说敢干、仗义执言的周巧娥是我们煤矿为数不多的女强人,煤矿是重工业单位,开矿以来每一项工种都是繁重的体力活,男女同工同酬31.08块钱,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里荣获的每一个荣誉都是用汗水拼出来的,用“拼命”一词形容都不为过。</h3> <h3> 此次返疆故地重游最大的收获是从伊宁市到72团见到了煤矿健在的老朋友们,看到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都健康幸福深感欣慰</h3> <h3>  这是在72团坐客山东老乡田玉玺、孙召荣家。</h3><h3>田庆辉、田红光的父母</h3> <h3>两个同在山东生活的周巧娥生活在袁荣孝的老家山东淄博,宋新运生活在荷泽老家</h3> <h3>尼勒克县政府办公大楼,当地人称:布达拉宫</h3><h3>我爷爷曾经对我说过:四川最好的地方是我们老家彭州,川西平原上,四川唯一不是丘陵的地方;新疆最好的地方是伊犁,伊犁最好的地方是尼勒克县,气候温暖湿润,吃水烧煤都方便。因此心中深感庆幸哦</h3> <h3>赛里木湖边</h3> <h3>和王爱英母女、宋新运这俩山东老乡一起游玩在赛里木湖、博乐的怪石峪</h3> <h3><br></h3><div> 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此次返疆之旅只想把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留下,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div> <h3>王爱英的大女儿刘萍和周巧娥阿姨</h3> <h3>  从美丽的东部胶州湾横跨整个中国来到新疆西部边陲,用脚步仗量中国之大、新疆之遥远。从而骄傲于世:把无悔的青春奉献给了边疆的建设事业!</h3> <h3>  支边青年到边疆去,他们给边疆带来了城市的文明之光。希望人们永远记住他们。</h3><div>向“疆一代”致敬!</div> <h3>尽情的游玩,不负夕阳之美</h3> <h3> 从霍尔果斯口岸走出国门,亲眼目睹国境之内伊犁霍城的繁华和国境线外的哈国落后和冷清,再一次坚定心中的爱国情怀:青春无悔!</h3> <h3>  农四师72团煤矿是多少军垦前辈的第二故乡,已不胜枚数。</h3><h3> “故乡是一杯老酒,故乡是一碗乡愁”!这杯老酒至今淳香绵口,这碗乡愁至今浓郁依旧!</h3><h3> 故乡是一本书,在每个人的心里有不同的解读;故乡是一片云,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会停留心头;故乡是一汪甘泉,那种清洌甜纯会让你思念到永远。</h3><h3> 2017年9月,周巧娥在老姐妹王爱英和王爱英的女儿刘芳、女婿史明江夫妇陪同下回到了久别思念的煤矿</h3> <h3>专程看望了马有才、马慧兰夫妇,看到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听说他们见了面都激动的哭了)</h3> <h3>  在煤矿留守的还有马丛宝的母亲,老太太的家如今也是煤矿人回乡圆梦的落脚点</h3> <h3>2017年6月,上海知青陆金莲、胡希孟夫妇返疆了愿</h3> <h3>2017年,重庆知青煤矿子校校长曹世国、杜老师夫妇返疆圆梦</h3> <h3>2017年,煤矿子校上海知青陆治政、张萍萍老师夫妇返疆寻梦</h3> <h3>  72团陶瓷厂山坡上(现吉仁台水电站二桥附近)的那片坟冢向路人呜咽着一个又一个因公牺牲壮烈沧桑的故事,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树立起一座座军垦战士建功立业的不朽丰碑,他们中有我的父辈,也有和我一起长大的同学,历史铭记着他们的名字:文达福、钟世青、钱宏祥、刘光敬、任庆华、王老三、郑虎…………</h3><div> 喀什河的流水欢唱着我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童年。<br></div> <h3>  这里是军垦老一辈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故乡,是灵魂得到过滋润的地方,是我们生命的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我们最亲切最温馨的回忆。不论离开故乡有多远、有多久,故乡都永远留在我们心灵深处那片最纯净的地方。相信每一个离开72团煤矿的人都会从心里衷心祝福我们的第二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福军垦前辈们健康幸福安享晚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