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开区第六中学】守真归本练强兵 智慧凝结铸匠心——汽六第十四届“清泉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纪实

于洋

<h3>  11月1日,学校第14届"清泉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科技楼阶梯教室拉开帷幕。此次大赛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主旨,在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步伐的同时,建立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h3> <h3>  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研修活动的开展,董向东校长、张丽书记、杨新武副校长和皮延明副校长作为评委参加了此次大赛。&quot;清泉杯&quot;是我校青年教师锤炼成长的经典品牌项目,比赛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设计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练。学校将大赛与教师的校本培训以及岗位练功紧密结合,为深入持久地提升教学理解力和执行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大赛共分为上课和说课两个环节,由学校学术交流中心组织开展,制定活动方案和评比标准。比赛邀请了教学部门领导和高考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历届&quot;清泉杯&quot;大赛的一等奖选手担任比赛评委。</h3> <h3>  我校的6位青年参赛教师为此次大赛做了精心的准备。赛前参赛教师向经验丰富的组内骨干教师虚心求教、共同确定讲课内容,并对内容反复切磋,比赛过程中,参赛老师通过精彩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把各自的教学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讲课条理清晰,课件新颖生动,内容各具特色,在短短40分钟时间内,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h3><h3> 英语组袁媛老师以A healthy life-Advice from grandad 为学习主题,充分在读前、读中和读后运用多种阅读活动,构建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h3> <h3>  全英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精准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h3> <h3>  袁媛老师整堂课围绕healthy life 为主题,不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而学生的表演环节更是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h3> <h3>  语文组的荆潇阅老师以极具亲和力的教学风格,呈现了一堂富有情感的诗歌鉴赏课。这堂诗歌鉴赏课,充分体现了她在诗歌教学方面的深入探索和大胆创新。教学主题突出,教学定位准确,抓住"诗以言情"的功用和本质,运用诵读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挖掘诗歌中涌动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方式,在古诗学习中有了灵性的成长,也让课堂有了精彩的生成。</h3> <h3>  这堂课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和交流探究,充分利用老师提供的学习契机,积极求知,合作探索,敢于乐于表达自我,这是难得也是宝贵的学习品质。</h3> <h3>  生物组的刘洋老师将高中生物学习最重要的工具模型建构引入课堂。从模型材料的选择,到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构建,再到对模型的完善与修正,均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空间,彰显了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h3> <h3>  在建模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不断给学生渗透生物学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维,为学生整个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对模型的应用非常充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应该是所有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刘洋老师精选了一些典型例题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应用模型。</h3> <h3>  英语组的谭畅老师以奥运会为主题的优美动听歌曲hand in hand,引领学生以无比轻松喜悦的状态进入英语课堂。</h3> <h3>  课堂任务设置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从fast reading----careful reading----post reading,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课后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析举办奥运会的优缺点,更是把整堂课推向高潮。谭畅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根本上启发了学生的思维。</h3> <h3>  历史组的谢思洋老师运用问题式引导贯穿《从&quot;师夷长技&quot;到维新思想》的全程教学。如通过表格进行比较、通过图片分析背景、通过人物辩证评价、通过史料提取归纳等,问题梯度鲜明、形式多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启发式和追问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抽丝剥茧、追根究底;学生也能生成问题、产生质疑,并在师生互动中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达成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h3> <h3>  本节课史料运用恰当经典,文字、图片相得益彰;学科素养贯穿始终,能力培养针对有效。如通过&quot;师夷长技&quot;和&quot;中体西用&quot;的概念解读,培养&quot;历史解释&quot;;通过史料的分析提取,培养&quot;史料实证&quot;;通过对李鸿章的评价,培养&quot;唯物史观&quot;;开篇和结尾首尾呼应,培养&quot;家国情怀&quot;,展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h3> <h3>  物理组的王鸿钰老师通过精心地自制教具,将一节抽象的《磁场》深入浅出的呈现出来。</h3> <h3>  物理是一门源于实验和实践的学科,能做实验看到的现象,就不用动画模拟,但是由于现场做实验实物投影效果不好,鸿钰老师课前做了大量工作,录制视频和拍照。</h3> <h3>  在说课环节中,六位选手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反馈进行了反思分析,从知识层面和过程技能生成层面进行了二次重构。</h3><h3> 英语组袁媛老师在说课。</h3> <h3>  语文组荆潇阅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客观详实的分析。</h3> <h3>  生物组的刘洋老师细致全面的分析了模型教学的使用效果。</h3> <h3>  英语组的谭畅老师在说课。</h3> <h3>  历史组的谢思洋老师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对自己的问题设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解读。</h3> <h3>  物理组的王鸿钰老师着重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读分析。</h3> <h3>  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积极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性的尝试模型教学、问题式自主学习、混合学习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意识地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步转变教师角色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h3><h3> 皮延明副校长对三天的赛程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对青年教师在此次教学大赛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教学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到教学问题的意义创设进行了逐一点评,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h3> <h3>  本次大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和讲课展示的平台,课堂教学比赛是对我校青年教师常规教学的一次检验,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展示,通过比赛能够锻炼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h3><h3> 有人说,目光远大的教育者都是从教育细节开始他们的育人之路,但决不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其实,青年教师的成长正是需要这样一种遵循细节的耐心,一种关怀细微的思考,一种面向未来的视野。教学的成长必先积跬步而至千里,教育的追求也必须是汇点滴以成汪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