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家:地安门内大街乙十三号院

鑫子

<h3>  儿时的家——地安门内大街乙十三号(现41号院),承载着北京厚重文化,承载着军队光辉历史,更承载着我们一批军人子女斑斓记忆。</h3><h3> 大院最醒目标志是西大楼。它与东大楼一起构成了城中心一道风景线:从当年北京最高点的景山万春亭向北眺望,绿瓦灰墙点缀下的对称性大屋顶楼,恢弘庄严,与皇家建筑群的金碧辉煌浑然一体。</h3> <h3>  </h3><h3> 地安门大院地处地安门大街南端。明朝时期,现在的地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建有一座古建:皇城的北门----地安门,是北京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与皇城的南门(也是正门)天安门,南北呼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除南北两门外,皇城还有东西两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h3><h3> 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非随便进出之门,因进了地安门就是皇室居住区域,凡遇皇帝北上出征巡视,大多出地安门。皇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h3><h3>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日本军占领鼓楼,试图直捣皇宫。清兵为保卫皇城,在地安门外与外军浴血奋战。</h3><h3> 1954年,因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具有文物价值的地安门被拆除。</h3><h3> 今天,为保护古城风貌,又有声音要在原址附近重建地安门。</h3> <h3>  </h3><h3> 地安门大院所处地标是地安门内大街。是地安门到皇家园林外墙的一段,全长550米。当年为禁地,是皇室后勤服务的集中地。</h3><h3> 五十年代初,拆除地安门及内大街破烂不堪的建筑。有说是为弥补拆除遗憾,即使国家财力还不足,仍舍得花重金,在此地建造两座奢华大楼。</h3> <h3>燕翅楼:</h3><h3> 拆除地安门的同时,被拆除的还有大楼所在地的地上文物------明朝燕翅楼。</h3><h3> 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为了重拾古城记忆,在临近原址的地方,已经仿照当年模样重建,并恢复文革前由中国书店使用的格局。</h3> <h3>  &nbsp;</h3><h3><br /></h3><h3> 现如今, 地安门两座大楼地跨北京中轴线东西两边,北有鼓楼,西是北海公园,南临景山公园和故宫,周围古建林立。</h3><h3> 当年的设计者意识到同四周环境协调的重要,于是设计成中部和角楼突出作绿琉璃攒尖顶、并带有曲线和较大出檐的大屋顶,以具备近现代功能的中式仿古建筑展现于世。</h3><h3> 大屋顶建筑流传几千年,实用功能是维护一个空间,而它的平缓曲线与天际相交的柔和轮廓,同和缓、中庸理念相吻合,又成为文化象征。中国人在大屋顶上花费的智慧往往超过实用功能,它成为京城传统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的代表。</h3> <h3>  </h3><h3> 大楼的设计者是中国设计研究院年仅三十五岁的建筑师陈登鳌。当时的设计考虑了多重因素,除了与周围古建筑的和谐之外,还有对周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与不远处的旃檀寺、三座门等军队办公地共同勾勒"军事城"的整体方案。</h3> <h3>  </h3><h3> 为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东、西大楼及所属院落尽量缩小拆迁范围。紧贴大楼,南起皇城墙根,北在米粮库胡同东口和黄化门街嘎然而止。</h3><h3> 作为建国初期的经典之作,施工标准超高,动用了与人民大会堂一样的最好建材:琉璃瓦、汉白玉、水磨石……,仅两幢楼顶6个大屋顶亭子的工料造价就达45.6万元(大楼其他部分造价每平米200元左右,几十万在当年不知能建多少房)。</h3><h3> 但因超标,195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一篇社论批评其浪费、复古和形式主义(见当日社论"反对建设中的浪费现象")。当日,同报开辟的专栏,还点名批评地安门大楼(同时被点名的还有友谊宾馆等)。</h3> <h3>  </h3><h3> 地安门大楼曾经是军队核心部门-----总参、总政等驻京机关的综合性家属楼,实际被中轴线分为东、西两大院。分属于东城和西城两个行政区。东楼及所属院为总政大院,西楼及所属院为总参大院。当年,东楼的随军家属一般安排在东城区工作,子女集中入读东城区的景山学校。而西楼的家属一般安排在西城工作(当年有些军属因说错自己住东楼还是西楼,结果被安排到对方区工作),子女集中入读西城区米粮库小学、西板桥小学和女一中。</h3> <h3>  </h3><h3> 乙十三号大院即总参大院规模超过马路对面的大院。人与车辆经常进出的南门,当年没有这般繁复、正规,只是及其低调而普通的大铁门,门口挂了一块白底黑字的竖形木牌,上写"地安门内大街乙十三号"。</h3> <h3>  </h3><h3><br /></h3><h3>大院传达室:</h3><h3> 格局有些改变,但依然安置在南门。以前大院各家的信件就插在传达室外一个玻璃信架上,大家自取。订阅的报纸有的自己到传达室窗口取,有的由值班人员发放。传达室还经常是一些家属临时等人或短暂休息的地方。原来藏在传达室后面的将军楼,现在由一个明显的月亮圆门衔接。</h3> <h3><br /></h3><h3>将军楼:</h3><h3> 地处大院南面又居中。当年神秘地隐藏在大院传达室背后,临街方向有一排大树。如今,杨树窜天,更遮住了路人的视线。</h3><h3> 对于孩童时期的我们,将军楼住的谁从不探究,也很少进入。只记得有我们的小伙伴:总参外事局局长家的九个女儿中最小的那个。后来随着外事局搬往黄寺大院,将军楼没有认识的小朋友啦。</h3> <h3><br /></h3><h3>单元楼:</h3><h3> 地处大院西南面,为L字型楼,当年是淡黄色的,现在涂成灰色。西面墙外已经是地方所属。单元楼有一些年龄与我们相当的小伙伴,还有我们父辈、祖辈的朋友。与其他楼的干部和家属联系比较多。因距离操场不远,曾有孩子在操场学骑车而失控,撞向单元楼(笑)。</h3> <h3><br /></h3><h3>小灰楼:</h3><h3> 地处大院中间。现在的小灰楼已经向东接长三分之一,从楼顶阳台可看出新旧楼的明显差异。楼里住了不少后搬入大院的干部和家属。一楼朝南曾经有食堂,一层西段曾经有大院的幼儿园,二层东段有大院理发店、公共浴室。</h3><h3> 东面楼下与大楼之间,曾经有一排平房。平房面向东的一溜全是一个个封闭的军用车库,可停放大院使用的大小车辆。平房朝西一侧,则自北向南,依次为大院小卖部、临时宿舍、厕所、水房、宿舍、木工和电工办公室等。</h3><h3> 大院小卖部可是家属们经常光顾之地,除了购买各种副食(包括用购货本的定量食品,如每人半斤花生、二两瓜子、半斤油、二两粉丝、一两芝麻酱等),还是孩子们购买零食的地方(包括4分钱一方袋的大米花、三分钱一纸筒的玉米花,还有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一毛钱5块的奶油糖)。这还卖过土茅台,就是现在江苏洋河酒的坛子酒等等,幸福指数极高!</h3><h3> </h3> <h3><br /></h3><h3>大院操场:</h3><h3> 小灰楼南侧与将军楼之间有一个大操场,现在已经加盖成车棚等。以前可以在这打篮球、打网球、骑车、跑步等等。</h3><h3>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操场旁边开辟了一块地,不分单位,许多家庭自行选择一小块用来种菜,包括韭菜,葱,豆角,小白菜、茄子等等。孩子们经常去那里浇水,捉虫,去大马路捡马粪,回来沤上当肥料。那片地有我们儿时满满的回忆。</h3> <h3><br /></h3><h3>门诊部:</h3><h3> 位于大院西侧中段。负责大院及附近家属院(如西花园、吉安所等)的日常医疗。大家持医疗证即可免费看病。如果是大病,可转入郊区的部队301总医院或302部队传染病医院,大院每天有班车。</h3><h3> 门诊部背后(东侧)曾经堆放着大院冬季供暖用煤,黑压压的煤堆成山,也成孩子们上下跑着玩的去处。门诊部后面的这块空地还是每年秋季,给各家分冬储大白菜和葱的地方。</h3> <h3><br /></h3><h3>科委楼:</h3><h3> 位于大院的最北偏西。以前是红砖色,现在涂成灰色。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曾经就住此楼(记得她虽为领袖之女,但朴实无华、经常到南门传达室查找自家信件)。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宿舍大调整,除了国防科委,更多单位的干部家庭被安排住在这里。</h3><h3> 其实在大院西北角有一个小北门(对着科委楼最西面的单元门),从这出去是胡同,出胡同就到北海幼儿园和北海公园后门(北门)。当时科委主任的夫人在北海幼儿园当院长,于是不少科委子弟受惠而入园。大院一些干部经常出北小门,穿胡同进北海、经五龙亭、过九龙壁、到旃檀寺上班。</h3> <h3><br /></h3><h3>西大楼及大楼南段:</h3><h3> 西大楼位于大院最东面。最初启用时是南北、上下相通的,后来被不同单位使用,分割成三大段。 &nbsp;</h3><h3> 大楼南段的一到三层当年为办公厅使用,有专门的南段两个出入大门。</h3><h3> 大楼南段 四到五层曾经好像是作战部使用,但要从大楼中段大门和楼梯上去。三四楼之间被铁门或木门隔断,人员不相往来,大门从不打开。</h3> <h3><br /></h3><h3>大楼中段:</h3><h3> 曾经这里有宽阔的楼梯、电梯(五六十年代的宿舍楼很少有)!</h3><h3> 一层是拥有大圆柱、高大气派的大厅。出大厅经门廊是大院人员通往院外的正东门。大门口外面气派的楼梯两旁有长长的水磨石滑梯,本是一种建筑装饰,却变成孩子们玩滑梯的好地方。现在大门被封,早就作为商业出租之地。</h3><h3> 当年作战部的家属说是集中在中段,但因为二到五楼中间"大方块"(當年對各樓層寬闊的方塊空間的稱呼)不住人家,因此,印象中,干部和家属们是通过中门上楼,而各家是安排在四五层南段和六层中段。</h3> <h3>  </h3><h3> 位于大楼二到五层中段楼梯口,都有"大方塊",坐东朝西与楼梯对望的是一排朱红色木格门,门里面隔出的房间空间很大,采光好,作为公共用房,平日经常上锁,组织过集体活动。</h3> <h3><br /></h3><h3>大楼北段:</h3><h3> 当年住的是军务部的干部和家属。</h3><h3> 这里和大楼南段有个共同特点:通过二层楼梯间的窗户,可以进入二层屋顶大阳台。大家经常在这晒被晒衣,游戏打闹。现在二层加盖,原来的二层阳台盖成房间后,阳台被抬高到三层。旁边的一小片地面空地,又盖出新房,而新房二层变成新的"二层大阳台"。猛一看还以为保留原状。</h3><h3> 南段位于二层大阳台下的房间很大,文革中是几位干部成婚的地方。小孩在这抢糖果,战士和干部们抢烟,新娘新郎共咬一只吊起来的苹果……。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后来变成家属加工厂所在地。</h3><h3> 在大楼的最北端,曾经也有一个进出大院的门。现在同样被关闭并移作他用。</h3> <h3>  </h3><h3> 作为建国初的建筑精品,大楼的建筑质量无可挑剔,真可谓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h3> <h3><br /></h3><h3>汉白玉栏杆和石料铺就的大楼南北出入楼梯</h3> <h3><br /></h3><h3>讲究的雕花木刻大门</h3> <h3><br /></h3><h3>大楼回型楼梯:</h3><h3> 回型气派的楼梯及扶手分布在大楼中、中南、南、中北、北等不同地段。孩子们下楼时经常趴在扶手上往下出溜。66年,作战部男孩金东从这种回型楼梯扶手下滑时,不幸坠落身亡(小小年纪这样失去生命,甚为惋惜),于是管理部门在扶手上钉了一段段木头,甚至在一二层之间布线网,阻止男孩们的"疯狂"。</h3> <h3><br /></h3><h3> 硬木、镂空花楼梯扶手和水磨石地面</h3> <h3>  </h3><h3> 有说大楼最初是为军队办公之用,因此,最初设计形同办公楼;有说设计的就是军队宿舍楼,但设计者在当年缺少设计住宅经验,于是将办公格局用于民居……。无论哪种说法,大楼在华丽外表下,内部设计确实给生活带来不便。</h3><h3> 从开始搬入,洗手间、水房就是公用,且间隔长。没有专门的厨房,各家的炉火炊具只能被迫安插在走廊,甚至将一些厕所变为公用厨房(从未使用过的马桶和洗手池依然保留在其中),没有浴室。楼道宽、深、远,一切都是五十年代办公楼格局。</h3><h3> 照片是办公厅住户北头的"大方块"。当年是全玻璃隔断,也有住户,其保温隔音效果可见一斑,现在除上面一排,已全部被住家砌成砖墙。</h3> <h3>  </h3><h3>大楼南头"大方块儿":</h3><h3> 住家的方格木门依然保留下来。电梯虽然也在,但已经废弃。当年在这宽阔走廊里,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跳皮筋、玩羊拐、摔三角、拔根,甚至还在这"学过"忠字舞"(笑)。</h3><h3><br /></h3> <h3>  </h3><h3>大楼公共厕所:</h3><h3> 孩童时,感觉高大、空旷、有时黑暗加恐惧(灯泡坏了,孩子之间还流传着大毛毛手的故事)的公用厕所。小孩为了壮胆,甚至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而快速进出(笑)。</h3> <h3>  </h3><h3>大楼住户阳台:</h3><h3> 当年住房是单位统一分配的,分配哪间算哪间。有的家没有阳台,有的家有与人相连的阳台,有的家有独立小阳台,有的家有带拐弯的"巨型"阳台。但大家都不计较,从不为此产生争执和矛盾。</h3> <h3>  </h3><h3>大楼一层住房:</h3><h3> 一层各家的房内高度比楼上高,楼上各家印象中三米多,而一层超四米。靠窗两侧有预先安装好的顶天立地的白色壁柜。因房屋进深长,户外又有大树遮挡,房间光线略显不足。</h3><h3> </h3> <h3><br /></h3><h3>六层大阳台:</h3><h3> 六层有住户,也是作战部少年之家的活动场地(少年之家是各部自己办的),还有露天巨型阳台。 这里经常不开,但每逢节日烟火,会临时打开大门,允许大家上去看花。平时,小孩们会偷偷钻过玻璃破损的铁窗,进入其中。</h3> <h3><br /></h3><h3><br /></h3><h3>&nbsp; 家长们最害怕的是小孩在没有护栏的阳台边低矮的水泥槽里跑动,万一摔倒极易出危险。今天看着依然令人心颤!</h3> <h3>  </h3><h3> 站在六楼平台,景山公园近在咫尺,文革期间,曾经有红卫兵一派占领景山制高点,安置大喇叭,整夜播放"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大院怕被冲击而大门紧闭,看热闹的我们则在此&quot;坐山观虎斗"。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长长的队伍从鼓楼那边经过大楼楼下,再延伸到景山东街,我们也曾爬楼顶观看……。</h3> <h3><br /></h3><h3>站在楼顶可见北海公园的美丽白塔</h3> <h3>  </h3><h3> 站在楼顶整个大院一览无遗。往西眺望还可见旃檀寺办公楼群。</h3> <h3><br /></h3><h3> 当年的作战部和军务部共用食堂。两个单位用屏风隔开,各自安排餐饮。</h3> <h3>  </h3><h3> 当年食堂门口有单双杠,这是军队独有的运动器材。除了战士、家属中的男孩们也经常在此享用。有男孩在这贪玩丢了背心,回家还挨了揍。(😏)</h3> <h3>  </h3><h3> 大院内外有许多杨树,为孩子们提供了无数"拔根"材料。小男孩子们为了让拔根结实有力,在穿的鞋子里捂。现在想来奇怪:不觉膈脚吗?也许因为体重轻?</h3> <h3><br /></h3><h3>大院西南大门:</h3><h3> 从未开启过,正对北京市少年宫。文革中,四川红城派和北京四三派在少年宫门口武斗,打得头破血流。有大院的孩子扒着西南大门的门缝往外窥视,吓得够呛。卫戍区派三卡车的战士来保护大院。</h3> <h3><br /></h3><h3>大院的周边</h3><h3><br /></h3><h3> 北京市少年宫:</h3><h3> &nbsp;当年并不了解,现在查资料才知:大院南面一路之隔的少年宫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以皇家园林寿皇殿为主体结构的古建筑群。早在1956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决定,将景山公园的一部分划分出去,作为北京市少年宫的用地。</h3><h3>  经历57年,在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但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功能核心区的调整,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下,北京市教委和少年宫进行了少年宫新馆建设和寿皇殿建筑群腾退工作。</h3><h3> </h3> <h3><br /></h3><h3>  </h3><h3>寿皇殿建筑群:</h3><h3> 少年宫里的寿皇殿文物等级非常高,是清代皇家的家庙。始建于明代,原称奉先殿,原位置比现在偏东十几米。现在的寿皇殿建筑群修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整体建筑仿太庙规制,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等级与紫禁城内的太和殿相同。寿皇殿建筑群由内外双重围墙围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城池。明清时期,寿皇殿是皇家举行丧仪和祭祀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为大行皇帝举行隆重的丧礼,在寿皇殿中陈设帝后御影,每年皇帝要按节令祭日,到寿皇殿祭祀祖先。</h3><h3> 位于寿皇殿西面,是一片近5万平方米的空地,为忽必烈的亲耕场所。乾隆初年曾建几百间房屋,作为官学堂的习艺房和宿舍。</h3><h3>  少年宫里有永思殿建筑群。是寿皇殿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寿皇殿北侧,清代曾是停放皇帝灵柩和儿臣守灵的地方,目前,山门和前后院东西配殿大体保持原状,主殿遗址尚存。</h3><h3> 少年宫内还有观德殿建筑群。位于永思殿的西南侧,这里为皇帝欣赏皇子们骑马射箭表演的场地。</h3> <h3>  </h3><h3> 寿皇殿古建群是中轴线上古建筑群中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它的回归和修缮将对中轴线文物保护起关键作用。</h3><h3> 当年许多殿就不曾对外开放,而如今因为修缮,依然大门紧闭。</h3> <h3>  </h3><h3> 西大楼南面正好与少年宫外墙对望,当年墙根下是一片小树林,时有恋爱中的男女隐蔽其中。调皮的孩童们,站在大楼三、四层小公用阳台,一起喊着"对虾……",用手电光,试图将情侣暴露在有限的光环中。</h3> <h3>  </h3><h3> 单元楼外的西板桥一角目前在拆建装修,附近没有发现稍具规模的超市,居民在其中的小房里买菜。足见市中心也存在生活不便。</h3> <h3><br /></h3><h3> 单元楼外是恭俭胡同,里面的西板桥小学,在单元楼西北一点位置,当年有不少大院子弟就读。</h3> <h3>  </h3><h3> 西板桥小学现在已经与米粮库小学合并,统称什刹海小学。</h3> <h3>  </h3><h3> 在恭俭胡同里,有一条通往北海公园的小夹道。没想到时隔五十多年,夹道依然存在!</h3> <h3>  </h3><h3> 当年大院孩子去北海为了抄近道,常从这里穿行。与大道的喧闹相比,这里异常幽静、不为人知。</h3> <h3>  </h3><h3> 夹道一面是北海的围墙,看着斑驳的痕迹,也许是古墙了,还有布满岁月痕迹的石头。</h3> <h3>  </h3><h3>米粮库小学:</h3><h3> 大院科委楼下面有米粮库小学(现在也是什刹海小学的一部分)。记得大院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为解决孩子们上学问题,1960年,军队与米粮库小学协商,将靠近学校的地方(包括一间房)送给学校,扩大校操场,并且增一间教室。条件是多招收大院孩子,协商那年不要求9月1日前出生,只要够岁数都可以入学。</h3><h3> 为方便大院孩子就读,在大院与学校之间重修围墙和留出一扇门。有时候大院孩子在家听到打上课预备铃才赶紧跑去学校,进教室刚好不迟到(得意)。</h3> <h3><br /></h3><h3>米粮库胡同:</h3><h3> 米粮库小学又处米粮库胡同,这条胡同在地安门内大街路西,当年属内宫监。据《明宫史》记载:内宫监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油漆……并米盐库、营造库等。明代称之米盐库,清代改称米粮库。由清《乾隆北京城图》上查看,库址在油漆作之南,穿过景山就是皇宫。自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其清帝溥仪宣布退位,米粮库的功能逐渐丧失。其"粮库"转换为民居,且易名米粮库胡同。自民国后,米粮库胡同所居住的有政府官员、文化学者及行业专家,多是中国响当当的顶级人物。仅政府高官就有李克农、陈伯达等。</h3><h3> 1976年,原来陈伯达住的院子被夷为平地,高大的围墙被拆除,工地上磨砖对缝、重搭建筑,街道干部给周围居民开会、登记造册,"不安全因素"安排搬迁,从此,这里成为邓小平的住所。</h3> <h3><br /></h3><h3>西板桥:</h3><h3> 也称西步量桥、西压桥。位于西城区景山西街北口。建于元代。虽称板桥,实为拱桥北海与御河连接。明永乐年间改建皇城时,皇城北墙压西步量桥而过,故俗称西压桥。与此对称,皇城北墙自西到东略向南偏斜,没有压在东城区境内的东步量桥上,只是擦桥而过,因此东步量桥俗称东不压桥。&nbsp;</h3><h3> 景山西街东侧是景山公园西墙,西墙之下为玉河,从北海流出,向东折至恭俭胡同南口,沿景山公园西墙向南流入故宫筒子河。清朝時,該街以橋為名,稱"石板橋"。中華民國後,稱"西板橋大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盖板河。因位於景山公園西側,1965年定名"景山西街"。1973年因明渠改暗渠,西板桥与暗渠联结在一起,埋于地下,桥栏杆等被拆除。</h3> <h3><br /></h3><h3> 当年的西板桥有大院家属经常光顾的粮店、菜店、百货副食商店。现在,粮店、菜店等等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停车场。</h3> <h3>  </h3><h3> 当年西板桥商店所在地似乎改成餐馆,但大门紧闭,一块"休息"牌子昭示其现状。</h3> <h3>  </h3><h3> 西板桥一带的民房建筑一直规定不能盖二层以上,以免破坏皇家园林格局。</h3> <h3>  </h3><h3> 也许是刚过2017年的国庆节不久,红灯笼还高挂门头。</h3> <h3><br /></h3><h3>百姓似乎也在强调"龙的传人"。</h3> <h3>  </h3><h3>景山西街:</h3><h3> 是明朝及清朝的禁苑。街东为景山公园,南端西侧为大高玄殿,百年以上的老槐树很多。</h3> <h3><br /></h3><h3>景山公园西门和景山:</h3><h3> &nbsp;公园西门位于西板桥大街东侧。景山是老北京城的制高点和观景点。还因明末崇祯皇帝自缢于此,所以成为北京主要名胜景点之一。</h3><h3> 景山,不仅是隋、金两代"准皇宫"性质的"离宫"和"北苑",也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之禁苑。</h3><h3> 景山还是元大都规划的"原点"。这是在研究北京中轴线时被发现的。正是以蒙元初期人力堆筑的祭坛"社"(即今景山)(参见《景山的前身与由来》),作为元大都规划的"原点"和中轴线的"中心点",来规划和确定大都中轴线的长度和中轴线北、南端点,以及中心台的空间位置,再依中心台确定大都四至的。</h3> <h3>  </h3><h3> 当年景山公园的门票是3分钱,经过半个多世纪,依然十分亲民,令人难以置信。</h3> <h3>  </h3><h3>陟山门路</h3><h3> 是从景山西门到北海东门的一条街。为明清时期皇帝从北海去景山登山游玩时专用御道,也是连接着北海和景山这两座皇家御苑的重要纽带。</h3><h3> 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就出生在这条街上,著名作家胡适先生也曾住这条街。</h3><h3> </h3> <h3>  &nbsp;</h3><h3> 陟山门5号:</h3><h3> 是被老百姓称为"衙门"的清朝稽查内务府于是衙门。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就是在这审的。</h3> <h3>  &nbsp;</h3><h3> 今天,从景山西街到北海东门的一段路为了走机动车,已经拓宽为更宽的马路和停车场。但发散四方的胡同,有的还保存着原貌。早市成为老居民的购物场所。除了卖服装,早市还卖食品。</h3> <h3><br /></h3><h3>北海东门外一小胡同里的老式理发店。</h3> <h3><br /></h3><h3>小胡同里的小吃店。</h3> <h3> </h3><h3>  "治理穿墙打洞"的近期行动,将小店门改成窗,但有需求的小店继续营业。</h3> <h3> </h3><h3>  销售干果和京味糕点的小店大门被封,游客从小院进入,客人还是络绎不绝。</h3> <h3><br /></h3><h3>北海公园东门及北海:</h3><h3> 位于景山西街的北海东门直达公园。 北海公园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h3><h3> </h3> <h3><br /></h3><h3> 北海公园在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历史时期,是皇家"禁苑",一般百姓不得入内。</h3><h3> 金灭辽后,完颜亮在瑶屿(即北海)修建大宁离宫,挖"金海"的土扩充成岛屿,岛名"琼华岛",水称"西华谭",这是北海的雏形。</h3><h3> 元代,忽必烈三次扩建琼华岛。1271年,将琼华岛改成"万寿山",又在湖的东西两岸建宫殿,于是北海成为了皇家御园。</h3><h3> 到明朝,又对北海加以扩建。</h3><h3>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山名也改为"白塔山"。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1771年)北海完成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历时三十年,乾隆将江南园林的精华融入北海,先后建成了静心斋、画舫斋等。据说耗费了二百三十二万两白银。1885年-1888年慈禧又在静心斋修建了小火车站,供自己享受。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惨遭践踏。</h3><h3> 直到1925年才正式开放为公园。</h3> <h3><br /></h3><h3>西花园:</h3><h3> 位于景山西街南端的西花园当年也是总参家属院。与景山公园一墙之隔。如今正门紧闭,只能从旁门进出。本来不大的院落,又增添了新楼,显得更加拥挤。新楼的简易与老楼的雕花栋梁形成鲜明对比。</h3> <h3><br /></h3><h3>  "景山西街"路牌伫立街头。提示人们在规定时间段,这里已经改成由北向南的单行线。</h3> <h3><br /></h3><h3>  景山西街是多么熟悉的街道!文革中停课"闹革命",年龄偏小的孩童不可能去串联、去抄家……,于是撒开玩,围着景山公园从景山东街、经前街、到景山西街,再跑回大院;看电影要经这条街去三座门;每当毛主席发布最高指示,也经常穿过景山西街去游行等等。</h3> <h3><br /></h3><h3>三座门:</h3><h3> 曾经位于景山前街。当时有牌坊三座和习礼亭。牌坊形制相同,均为四柱九楼,呈"品"字形排列。东西两座牌坊横跨景山前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南牌坊正对大高玄殿,是清雍正八年重修大高玄殿时增建的,并于乾隆、嘉庆年间重修。在口语里,人们习惯上把牌楼称作"门",因而这三座紧挨着的牌楼就被称作"三座门"。</h3> <h3>  </h3><h3>三座门礼堂:</h3><h3> 文革前是军人俱乐部,可以放电影、打乒乓球等等,我们曾经每周末在此看电影。现在据说不再放电影,窗帘紧闭,卫兵把守。</h3><h3> </h3> <h3><br /></h3><h3>大高玄殿:</h3><h3> 位于故宫外西北方,景山的西边。是明、清两朝的皇家道观,为明清规格最高的皇家道教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专门为嘉靖皇帝做醮供的地方。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毁于火,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由工匠郭文英主持修建,使用的木料采自四川、贵州、湖广等地。大高玄殿东西宽57米,南北长264米,占地面积大约1.5万平方米。据史书记载,神殿建成之后,百官斋戒、行香、禁刑屠十日。 &nbsp;</h3><h3><br /></h3> <h3><br /></h3><h3><br /></h3><h3> 大高玄殿作为"每岁大旱,则建醮祈雨,遣官礼拜"之所,平民不得出入。最后面的"乾元阁"上圆下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是在天坛的皇穹宇的建筑式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而成,形制独特。清朝时期,皇帝每逢初一日、十五日照例要到大高玄殿拈香行礼。特别是逢大旱或大涝,皇帝均要在此进行祭天祈雨等活动。康熙年间因避讳改名大高元殿,后又更名大高殿。清宫档案记载,大高玄殿先后在雍正八年(1730)、乾隆十一年(1746)、嘉庆二十三年(1818)进行大规模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法军在此十个多月,建筑和陈设文物遭严重破坏及掠夺,大批雕像、法器、经卷被法军抢走。新中国成立后,大高玄殿被军事单位(总参?)占用,并划为军事禁区,称为"三座门",大院的孩子有的在里面看过电影,大点的孩子甚至在这参加过舞会。</h3><h3> 1998年和2000年,全国政协两次通过提案,呼吁将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经过协商,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对大高玄殿的产权,随即对大殿进行抢修加固和测绘工作。2013年5月,大高玄殿已正式归还故宫。目前大门封住,不知从何而入。</h3> <h3><br /></h3><h3>景山前街:</h3><h3> 是故宫和景山公园的分界马路。当年的这里,清澈的护城河、大高玄殿的三座牌楼和两座造型玲珑的习礼亭、故宫角楼、故宫北门、景山的五峰五亭,万春亭等等,共同构成老北京最优美的画卷。</h3><h3><br /></h3><h3> 可惜1950年,大高玄殿牌楼和习礼亭因建筑马路而相继拆除。</h3> <h3><br /></h3><h3> 在上世纪50年代,为改善交通,三座门的三个牌楼都被拆除。如今在马路故宫角楼一侧,又重建一新牌坊,留作纪念。</h3> <h3><br /></h3><h3>故宫角楼继续作为摄影爱好者常年追逐目标。</h3> <h3>  </h3><h3> 大院不少上中学的孩子在女一中(文革中称天安门中学,现在称161中学)就读。这其实是一所有着丰厚历史的名校。</h3> <h3><br /></h3><h3>地安门外大街与鼓楼:</h3><h3> 大院家属包括孩子们经常去的商业街是地安门外大街,也就是鼓楼南面到地安门十字路口的一条南北向大街,全长775米。马路两侧店铺林立,特别是马路东侧,一家紧挨一家,毫无空隙。自南向北依次有小吃店(现在叫护国寺小吃),被分割成若干房间但又相通的糕点、调料与菜肉俱全的地安门菜市场,黑白铁加工店,刻图章小店,杂货铺,新华书店,委托商店(有些抄家物和二手货在此销售),为保存冷饮而总在搬运大白冰块的冷饮批发商店,小书店,服装加工店,布店,炊具商店,服装店,照相馆等等,路西鼓楼脚下有老字号马凯餐厅、药店、邮局、委托商店等等。总之,是北京重要商业街。</h3> <h3><br /></h3><h3>  这张地图是老北京城区图,其实也是大院孩子那时可能活动的区域。特别是其中的长安街以北,除非特别需要,大家很少出城。</h3> <h3><br /></h3><h3>  曾经有传言,这对漂亮的东、西大楼因国家对北京城中轴线"申遗",要高价收回。作为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国家要用于"藏书阁"或他用。但只闻其声,不见行动。</h3> <h3><br /></h3><h3>  也许是等着国家收购,也许是军队自己不够重视,也许是其他原因,总之,西大楼及其整个大院,尽管外立面保存还好,但内部残破凌乱。真成"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h3><h3> 从大楼墙上留存的毛主席语录和地面污垢可以判断,大楼自建成至今的六十多年,内部都不曾粉刷、清洗、重新装修过。一味使用而缺少保养,再好东西也不经时间打磨,更何况加上人为损坏。</h3> <h3>  </h3><h3> 当年宽广高深的楼道,现在堆满杂物,灯具残缺而变得昏暗。</h3> <h3><br /></h3><h3>  当年开阔的水房,现在水磨石水池已经乌黑破旧,墙皮剥落、管线和垫脚石杂乱,变得惨不忍睹。</h3> <h3><br /></h3><h3>  宽阔的楼梯还在,但气派的回型楼梯扶手被外租的商用电梯掩盖。不知电梯内部装修如何,而留给大楼住户的外立面就是残破简陋的木板,地面是一层厚厚油污。</h3> <h3><br /></h3><h3>  无论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方式,多希望大楼和大院恢复往日的整洁荣光,彰显应有的内外气势。保护好具有文化价值的风水宝地。</h3> <h3><br /></h3><h3>地安门大院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