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月21日,返程</h3><h3>11:50从住宅坐公交到达尼斯蔚蓝海岸机场一号航站楼</h3><h3>14:50乘坐汉莎航空前往法兰克福</h3><h3>16:25飞机到达法兰克福机场一号航站楼</h3><h3>22:05乘汉莎航空lH732飞往上海浦东机场</h3><h3>5月22日14:55到达上海浦东二号航站楼,回到祖国怀抱</h3> <h3>尼斯公交车站:去尼斯机场</h3> <h3>尼斯机场一系填海造陆而成</h3><h3>尼斯机场,全名为尼斯蔚蓝国际海岸机场,位于尼斯市区以西大约7公里,地中海沿岸,由有多条机场公交和大巴线路与市区连接。仅次于巴黎和马赛的法国第三大机场,每天都有80个航班与世界45个国家联系。此外,马赛-文蒂米利亚铁路经过机场北部,并通过支线铁路与机场连接,以方便物流运输。</h3><h3><br /></h3> <h3>我们来到机场入口</h3><h3>等飞机的时候过来逛了一圈,时尚精品店非常多,各种英文牌子,大多不认识,哈哈,就看看,人流不是很多,可能不是休息日的关系。</h3> <h3>进大厅巧遇回上海的同胞们</h3> <h3>近20天的旅程,此时还真的舍不得离开,利用上飞机前到大厅免税店买的巧克力等带回家让孩子们分享</h3> <h3>各种品牌让我们眼花缭乱</h3><h3>Aelia免税店是一个国际性的品牌质量免税零售,结合了全球品牌合作伙伴提供创新的,交互式的零售环境和我们的ISO认证的方式为客户服务,以创造一个免税的优惠。</h3> <h3>葡萄酒和烈酒,香水和化妆品,在价格上,相比市区店并没有优势,有些价格甚至更贵一点。</h3> <h3>我们来到巧克力柜台,各种品牌不知选啥牌好</h3> <h3>听侄儿说这品牌好,来二斤</h3> <h3>来一份</h3> <h3>帮侄女带块瑞士表</h3> <h3>14:50准时起飞一法兰克福</h3> <h3>到达法兰克福机场</h3> <h3>法兰克福火车站</h3> <h3>前往市区</h3> <h3>法兰克福(德国第五大城市),德国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德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位于莱茵河中部的支流美因河的下游。面积248.31平方千米,人口约67万。十四至十八世纪为德意志皇帝选举及加冕处。是德国最大航空站、铁路枢纽。德意志联邦银行(Deutsche Bundesbank) 、欧洲央行(欧元发行的银行)及其他大银行总部多设于此。工业以化学工业(染料、制药、化肥、人造纤维、合成橡胶)最为发达,其次是电子机械等。人文方面,这里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诞生地,有歌德大学、博物馆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为现代化大城市。被誉为"莱茵河畔的曼哈顿"。</h3> <h3>法兰克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不仅是德国金融业和高科技业的象征,而且是欧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这里有400多家银行、700多家保险公司以及无以数计的广告公司。法兰克福还是德国的文化重镇,大文豪歌德就出生于此。从16世纪开始,这里被指定为罗马皇帝选举和加冕的地方,并逐渐成为欧洲文化中心。这里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凡1945年以后出版的德语印刷物都有义务提交它保存。还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大约有500个出版公司集中此地,每年11月举办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非同凡响。<br /></h3> <h3>我们来到亚洲美食广场</h3> <h3>法兰克福一重庆火锅店最后的一餐</h3> <h3>我们来到罗马贝格广场</h3> <h3>罗马贝格广场是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最早这里是城市的集市中心。到中世纪时成为城市里最大的广场。广场的名字来源于广场西面叫R?mer的三个连体的哥特式楼房,最具特色的是楼的顶的人字型的山墙。</h3><h3><br /></h3> <h3>罗马贝格广场,他是法兰克福现代化市容中,唯一仍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广场。广场旁边的建筑物有旧市政厅,其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别具特色。罗马广场西侧的三个山形墙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欣赏正义天使像,漫步于美茵河畔,眺望两岸美丽风景</h3><h3><br /></h3> <h3> 市政厅</h3><h3>位于罗马贝格广场西北角,由三座重建的15世纪的人字形建筑构成。这三座精美的连体哥特式楼房,其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显得别具一格。虽然曾遭受百年战火的摧残,但整修后仍旧保存完好,是法兰克福的一个象征。</h3> <h3>近距离市政厅</h3> <h3>广场游客非常之多。</h3><h3>虽然人多,周围的建筑还是很美的。</h3> <h3> 广场中央矗立着正义女神喷泉,立于1611年。女神尤斯堤伽一手提剑,一手持象征公平的天平,庄严肃穆。铜像下方是方形底座,底座上层四面是四尊美人鱼女神,下层四面则分别是诸神和小天使的浮雕。女神像早期为砂石而建,1887年被替换成铜像。据说,造型优美的喷泉曾在加冕仪式上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h3> <h3>正点就会隆隆作响的教堂钟楼</h3><h3>哥德式的建築,滿精緻的干净的街道,美丽的天空,童话般的建筑</h3> <h3>广场边老式自来水龙头,游客们取水处</h3> <h3>与老市政厅相邻的是老尼古拉教堂(Nicolai Kirche),建于1260年,属后期哥特式建筑。早期用于神圣罗马帝国宫廷礼拜,之后成为城市议员的弥撒和祷告堂。现在教堂的钟楼每天响3次(9点、12点、17点),但在中世纪时期,楼上设有号兵,河上有船到达时,吹响号角以示致意。每年11月,这里还会举办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h3> <h3> 教堂门口是一座20多米高的为纪念东德西德推到柏林墙,象征统一、民主的"统一纪念碑",顶端是和平女神雕像。</h3> <h3>庄严肃穆的教堂大厅</h3> <h3>欧洲中央银行 简称欧洲央行,成立于1998年6月1日,其负责欧盟欧元区的金融及货币政策。是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是为了适应欧元发行流通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h3> <h3>中央银行员工约1350人来自所有27个欧盟国家。</h3> <h3>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十次</h3><h3>首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为维姆·德伊森贝赫,荷兰人,曾任荷兰央行行长,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宏观经济学。其继任人为让-克洛德·特里谢,法国人,曾任法国央行法兰西银行行长,于2003年11月接任。现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为马里奥·德拉基,意大利人,曾任意大利银行行长,于2011年11月接任。</h3> <h3>执行委员会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副行长和其他四个成员组成。只有成员国公民可担任执行董事。这些人员必须是公认的在货币和银行事务中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由欧盟委员会咨询欧洲议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后提议,经成员国首脑会议一致通过加以任命。<br /></h3> <h3>欧洲中央银行的资本为50亿欧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是惟一的认购和持有者。资本认购的数量依据各成员国的GDP和人口分别占欧盟的比例为基础来确定。各成员国缴纳资本的数量不得超过其份额,欧元区的成员国都已全部认缴,英国、丹麦、瑞典、希腊则都只缴纳了其份额的5%。各成员国认购的份额5年调整一次,份额调整后的下一年生效。</h3> <h3>欧元塔</h3> <h3>中央银行前面广场</h3> <h3>周边现代城市建筑</h3> <h3>休闲的人们</h3> <h3>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h3> <h3>15点,我们赶到法兰克福机场</h3> <h3>机场大厅</h3> <h3>同一班机到上海的游客</h3> <h3>16:25,飞机准点起飞</h3><h3>圆满结束旅程,回到祖国怀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