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金秋的柿子沟

煮茶听雪

<h3> 醉在金秋的柿子沟</h3><div>&nbsp;</div><div> 我喜欢一个人带着相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说不上原因,只是觉得越是陌生的地方越能看到一个地方的真实,如同和我们认识的人一样。当人们都用惯性的思维在处理生活中的考量时,只有突发状况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性格与才情禀赋&nbsp;,种种认识结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完整的感知。</div><div><br></div> <h3>  周五晚饭后,我打开朋友圈浏览里面的内容,这是我养成的“好”习惯了。无棣天马旅行社的王总发的一段文字深深吸引了我。“满山漫川的柿子树都挂满了红灿灿的柿子,每一串柿子,宛若一串串喜庆的小红灯笼,点燃了远近的山川,那种红彤彤的色彩,仿佛待嫁新娘甜美的笑靥,洋溢着希冀与期待;每一座火红的山川,又如同是山里人丰收的喜悦,让人看了心醉........”接下是王总随文配发的几幅柿子树的美图。</h3><div><br></div> <h3>  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打动了。随即拨通了王总的电话,告诉她,我要去柿子沟!王总安排一个叫小玉的导游和我联系,于是,去是柿子沟的愿望瞬间成真!</h3><div><br></div> <h3>  周六一大早,我如约来到无棣县城老区广场对过的天马旅行社。呵!但见旅行社门前早已人头攒动,挤满了去柿子沟景区的人。熟悉的不熟悉,大家都彼此打着招呼,笑容与期待写在脸上。蓦的,我心底油然升起一种感动。念起旅行社王总对全县旅游与公务讲解培训班曾给予的无私支持、热心帮助和表现出来的处事大气(近几年来,领导安排我一直担任全县导游与公务讲解培训班的班主任,与王总有过业务上的联系。),佩服十几年不懈拼搏与执着,把旅游推介和旅行社做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h3><div>“好了,向青州,向景区,向柿子沟,我们马上启程了。”随着活泼漂亮小玉导游的清脆得一声问好。我们一行147人,分乘三辆豪华大巴向青州柿子沟景区进军,出发了。</div><div> 微笑向暖摄影</div> <h3> 行前我曾百度了一下青州柿子沟景区。了解到青州柿子沟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南山区王坟镇白洋村。距离青州市区约35公里。景区总面积10000亩,自然生态保存完好,90%以上的山地被茂密树木覆盖。山村中大小柿树近万株,年产柿子一百万斤左右,青州柿子质量上乘,早在明清时期就是青州府进贡之良品。近代以来,青州柿饼尤以柿子沟柿饼为主,畅销韩日等国,是地区创汇的支柱之一。青州柿子在霜降时期进入采摘期,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左右。进入秋季,柿子沟景区,遍野红灯高挂,是摄影者的首选之地。同时,柿子沟景区深入探索柿子加工的深加工技术,除加工成柿饼外,还加工有柿子酒、柿子茶等。</h3><div><br></div> <h3>  当车子停在入柿子沟景区停车场上的时候,我随着人群下了车。顿觉和煦的山风拂面而来,大山环抱的柿子沟内溪水蜿蜒,鹅卵洄澜,木桥飞渡。波光水影中,满山波原汁原味的老房子掩映在柿林里,古朴的农家小院内外都是柿子树,青青的石墙在柿林中显得格外醒目,有可爱的小娃娃在柿子树下玩耍。沟谷两岸的梯田一层一层的满过山坡,云烟缥缈处,拔地而起的峰峦,连绵不绝,直到天际。</h3><div><br></div> <h3>  在农家院吃过午餐后,我们在导游小玉的引领下,踏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直向上去欣赏柿子树的风姿。导游告诉我们:晚秋,是柿子沟最美丽的时候,满山的柿子树叶子落净了,黑色的树枝上挂满红灿灿的柿子,宛若一串串喜庆的红灯笼,点燃了远近的山川,低头抬头都是柿子,让人看得心醉。 </h3><div><br></div> <h3>  沿途的村头、路边出现了很多新搭起来的大棚,里边搭起一排排整齐的木架子,架子上垂挂着白色的细线,山民们在上边整整齐齐的拴上柿子,开始晾制柿饼、柿子干。这些都成为好奇游人的现成布景,人们争先恐过后拥挤过来,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挂满柿子的大棚下拍照留念,我排了一会队,见没啥希望,就索性远离人群上山了。</h3><div><br></div> <h3>  在一个农舍前,我发现一年轻的少妇坐在门口正将摘下的柿子,一个个旋去柿皮。她娴熟的双手舞动着,如同我们削苹果皮似的转动掌中的刀片,一眨眼一个完整的去皮柿子脱胎而出。然后用线绳把柿柄绕上,一串一串地挂架子上晾,一般要晾晒一个月才能成柿干。那一排排、一架架红彤彤的柿子,红的晃眼,黄的灿烂!映红了栓柿子少妇娇美的脸庞。夕阳下愈加妩媚了。是呀,丰收就要到来了。那绵延的群山,那高低错落的农舍,一排排、一架架红彤彤的柿子,和那一个个勤劳朴实的山里人,构成一幅绝美的丰收劳作图景,怎不令人心中荡起片片涟漪,激起了心灵深处的震撼呀。我萌生起强烈的创作欲望,“喀嚓、喀嚓”,摁动快门将着美好的瞬间定格。</h3><div><br></div> <h3>  在山上恰巧碰到一山民攀在树上摘柿子。摘柿子的方式与我们鲁北采摘冬枣有相似之处。只是摘柿子需要攀上更高的树枝,用特制的钩子勾住柿子的柄,然后轻轻放到篮子里,我估计柿子的技术难点一定在柿子是否有柄上。我站在树下与摘柿子的大哥攀谈起来。了解和懂得了不少“柿事”。其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吃柿子,否则就妄去柿子沟了。</h3><div><br></div> <h3>柿子不像苹果、梨等水果,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得先漤,否则,又生又涩的柿子吃到嘴里,“涩嘴”,那滋味可不好受。什么叫漤呢?百度词典说:漤 :音lǎn 〈动词〉, 把柿子放在热水或石灰水里泡几天,去掉涩味……。 柿子怎么漤?其实山里的老乡们有好多办法。方法一,把选好的柿子放进水缸里,让温水没过柿子,再把水缸放到阴凉处。每天换一次水</h3> <h3>  连换五六天后,再把柿子从水缸里捞出来就可以吃了。方法二,把选好的柿子用50—60摄氏度的水浸泡2天左右,一天换水两、三次即可。方法三,把香蕉、苹果、鸭梨等水果与柿子混装在密封的容器(如纸箱、塑料袋)里存放直至熟透。方法四,将柿子在白酒中沾一下,装入塑料袋扎紧口,一整天即可。漤过的柿子,通红透亮,摸到手里软溜溜的,在皮上撕开一个小口,凑到嘴上“吸溜”一嘬,那熟透的柿子浆就到了喉咙口,凉凉的、滑滑的,又甜又香,爽口极了。</h3><div><br></div> <h3>  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柿子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都是忠厚朴实,待人热情,心地善良。到了柿子林或者柿子棚,你如想吃柿子,热情实在的山里人会为你挑选出熟透的,最好吃的柿子用衣襟擦干净,送到你的手上。</h3><div><br></div> <h3>行至山巅之上,遮眼远眺。夕阳映照下连绵群山杂树生花,光与影折射出斑斓的色彩。山里的柿子树虬枝盘桓,造型特美,恰如一串串红灯笼似的柿子悬挂在苍劲的枝条之上,怎么看都是一棵棵巨大的盆景,绵延参差在群山环抱之中,散发出撼人心扉的美与妩媚。</h3><div><br></div> <h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能够给予我们的很多,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在山水之间体验到一种愉悦,一种穿透灵魂深处的愉悦,山水之妙,需要我们毕生用生命去感悟。古人接着又说“仁者静,智者动”,这应该是古人看山看水的一种感悟吧。</h3> <h3>  生活在平原小城的我,对大山有着一种独特的临山观水情结。当你放下忙于手中的事务时,在金秋时节,利用周末潇洒而至。或许你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了一眼,猛然间,山头、沟底底已是漫山的红艳。透过你手中的单反,凝视这大自然的馈赠,你会知晓,柿子熟了。脑海之中即刻生发出宋代诗人叶茵的诗句: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小题秋样句,客思满江山。</h3><div><br></div> <h3>  望着仿佛一夜之间绽放的红彤彤的果儿,你会自然联想到白雪皑皑的别样景致。此时,你定会不自觉的丢弃手中的琐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到青州柿子沟山去拜访一番。一次次徜徉在山间杂树花间,仰望缀满枝头柿子,天高云淡,便有了一种幽幽的情怀。</h3><div><br></div> <h3>  面对大山,回想自己几十年来,辛勤工作尽职尽责,后来闯入小城,栖身安家,始终与游历有缘,爱水爱山,渴望与践行着一镜走天下的洒脱。在柿子沟山峦之间与这些茂盛美丽的柿子树相逢,拍摄了许多靓照,更欣喜了许多。</h3><h3> 柿子极易让人联想起柿柿如意的吉祥称谓。所以我把柿子树称作吉祥树一定也不为过吧。今日与吉祥邂逅,似乎与青州的柿子沟有了某种情缘.........</h3><div> 文字:杜秀峰 摄影 杜秀峰 2017.11,5于棣城</div> <h3>柿子沟、青州古城一日游</h3><div>行程安排</div><div>早无棣乘车赴柿子沟,柿子沟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景区,青州西南部山区,方圆近百公里,高低起伏的数百座山,几乎所有的山沟中都种满了柿子树,这是中国北方有名的柿乡。每到深秋时节,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成片的柿子林,构成了山村一幅极其精美的画卷。逛青州古城、品尝古城小吃。行程结束后返回滨州温馨家园。</div><div><br></div><div>无棣天马旅行社, 每人报价:49.9元 </div><div> 报名电话:13589733586 </div><div>集合间地点:早6:00无棣天马旅行社门口(以导游提前一天电话通知为准)</div> <h3>无棣天马旅行社,报名电话13589733586 </h3><div>集合间地点:早6:00无棣天马旅行社门口(以导游提前一天电话通知为准)</div> <h3>名家摄影</h3> <h3>名家摄影</h3> <h3>名家摄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