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南京,有过许多曾用名,金陵就是其中之一。南京,曾经的皇城,许多中国皇帝以南京为都,施展其治国方略。南京,也曾是皇家敌对势力的大本营,他们以推翻皇朝为目标,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都曾经以南京为政治中心,尤其是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世袭皇朝历史,使中国的国体从此步入共和。南京,还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场,演绎过南京大屠杀之人类历史悲剧,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b></h1><h1><b> 我第一次到南京,迄今四十年了。在那个游泳一次消费5分钱,理发一次消费3分钱的年代,我在南京生活四年,对南京城的熟悉程度绝不输给出生在南京的同龄人,之后虽然断断续续也来过南京好多次,尤其是近三十年,每来南京一次,就感觉更不熟悉南京一回,百变金陵四十年,一年不来就陌生。</b></h1><h1><b> 要详细陈述南京的百变,我真不知道用多大的篇幅,估计永远也写不清楚!怎么办?信口开河就是一种选择,通过盲人摸象般地信口开河说一隅,一隅一隅连起来,也许能看出点意思来。就这么办,我来试一试。</b></h1><h1><b> </b></h1> <h1> 南京,她长高了,1983年建成的金陵饭店,以37层,主楼110米的高度是当时中国的第一高度,是名副其实的南京新地标,独领风骚长达10年之久,现如今,金陵饭店早已经淹没在南京的楼群之中,在她之后的高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都未做到金陵饭店那样长时间保持楼高第一。</h1><h1> 南京,她的个子还在长,位于鼓楼广场的紫峰大厦以81层,主楼450米之高度,已经昂首保持南京第一高度达9年,在可预期的不久将来,紫峰大厦在南京的第一高度还将让位。</h1><h1> 南京,你到底还要长多高?我们一直在看着。</h1> <h1> 南京,她长眼了。南京眼,一个南京80后女孩给出的极赋想象力的名字,道出了南京人对这座横跨长江支流步行观光桥的喜爱,从此,南京眼将永远注视着南京的发展,南京的变!</h1><h1> 南京眼,是一个不接受交通工具的桥,在这座桥的桥头,外形独特的保利大剧院与之相应生辉。远眺:能看到潜伏着的江苏大剧院背影,能观赏长江三桥之雄姿。</h1><h1> 南京眼是一座桥,说到桥,所有南京人首先搜索到的记忆一定是南京长江大桥,这座天堑变通途之桥,当年之壮美可谓无与伦比!这座带给国人无比自豪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共和国的辉煌,江苏的文化符号,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尽管,现在有了南京二桥,南京三桥以及横跨长江之上的很多桥梁,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共和国自行设计建设大型桥梁的开山鼻祖地位已经成为永恒。</h1> <h1> 南京,被掏了许多空。我在南京读书的那些年,去过的地下工程只有部分人防工程,有些兼作民用成为地下商场,只知道炎热的夏天在那里很舒服,现如今,南京的地下工程太多了,长江遂道、玄武湖遂道、地铁工程,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更是了得,到底有多少出口真难说得准,光是新街口地铁站的24个出口就全部通达。</h1><h1> 南京新街口的商业氛围一向浓厚,我清楚记得当年在新街口百货商店里,有一个全国劳动模范,是一名年龄大概30多岁的女性营业员,姓陶。我们这群学生完全出于对全国劳动模范的好奇,一帮又一帮过去找麻烦,看来看去,拿过来放回去,就是想看看全国劳模不耐烦的样子,结果:全部失败,大家不是香皂就是肥皂牙膏之类,总之无一人不消费,无一人不赞叹。</h1><h1> 地下铁带来的交通方便,改变了南京人的生活节奏。说道交通,我忽然想起读高中时的一篇科幻文章《外星人看地球》,有几句是这样描述的:在地球上,有一种叫汽车的动物,它只吃一种叫汽油的食品,从不排便,在汽车体内,长满了一种叫做人的寄生虫,成天在地面上爬行......。按照这个思路,可不可以这样描述南京的城铁:在南京城,有一种体态很长,叫地铁的巨大动物,它不吃东西不喝水,成天在两根规道上爬来爬去,一会儿在地面上,一会儿钻入地下,为的就是将体内那种叫做人的寄生虫甩在不同的地方......</h1><h1> 回到现实,南京的交通真是很方便,地铁、公交车,还有一种被我命名为超低碳双脚双驱轮式走行器的单车,再配上两张卡或一个智能手机,一切OK。这次在南京,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想当年南京公交车售票员出售大约四五种面值公交车票,高峰期没有一股钻劲和挤劲是不成的,是他们每天都在践行着雷锋精神。</h1><h1> 南京城,城区面积较我当年生活在这里增大了很多倍,四十年间的变化何止百变?南京还在不停的变,还在伴随着社会进步在变。</h1><h1> 南京,将越变越美丽。</h1><div><br></div> <h3>南京眼上</h3> <h3>保利大剧院</h3> <h3>南京眼上看到的保利大剧院</h3> <h3>江苏大剧院</h3> <h3>南京眼上远眺长江三桥</h3> <h3>南京奥体中心东门</h3> <h3>南京奥体中心南门</h3> <h3>南京奥体中心西门</h3> <h3>南京奥体中心北门</h3> <h3>南京行政中心办公楼</h3> <h3>南京鼓楼转盘红绿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