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竹下坂大厝——统源堂</h3> <h3><br></h3><div><br></div><div> 古竹村座落于洪田与小陶之间的205国道旁,文川溪畔,是我从永安回小陶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在这里驻足过。只是奇怪于人们用本地话为什么说的是“苦竹”而不是“古竹”?今天,我们在游生忠老师的引导下,来到古竹村探访,才发现这里不但山清水秀,还蕴藏着许多人文古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div><div> </div><div> 说到“苦竹”与“古竹”地名之惑,游老师说:“古时这里属汀州府管辖,我看过《汀州府志》,唐朝时这里地名确实是标为“苦竹”,清朝记载的地名有的是“苦竹”,也有作“古竹”,也许是人们想摆脱“苦竹”的“苦”,也许是因为这里有着古老的历史,后来书面上就称为“古竹”了。”</div><div><br></div><div> 从前,文川溪是闽西通往闽北的黄金水道,古竹渡是一个著名的渡口,交通要塞。据明万历本县志记载,古竹渡由上石舡渡移迁至此,是民人赖鼎定置田立渡。游老师指着翠竹摇绿,大树繁茂的溪边对我们说:那里就是渡口,从前这里有一条小街,街上有豆腐店、酒店、肉铺、杂货铺、药店、客栈,对岸那丛绿竹的位置,原来是一个渡亭,南来北往的商旅、走村串乡的货郎常在亭中歇脚、街上停留,这里十分热闹。小街于1960年被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上个世纪80年代,小溪两岸架起了一座水泥大桥,交通方便了,渡船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渡亭也拆了。如今,原来的街道现在是一片菜地,河滩上长满了两三人高的杂草,只有岸边那一排古老的溪柳依然参天挺立,苍老遒劲的枝干上长满寄生绿叶,估计有几百年的历史。河岸边如今鲜有人迹,杂树杂草密布丛生,古迹已无处可寻。我们在游老师的深情回忆中想象着从前的热闹繁华,想象着潺潺流水边,少女们在溪边濯衣挑水,儿童们流连嬉戏,一位翩翩少年每天清晨来到大树下捧书静读……鸟儿欢唱,鱼儿浅翔,渡船轻轻地摇晃,那美好的时光多么久远……<br></div><div> </div><div> 游老师带我们参观古竹老厝、新厝。</div><div> </div><div> 老厝就是古竹渡游氏宗祠下坂大厝,是游氏在古竹的开基祖游亨德公于乾隆中期率五子自小磉到该处兴建的“统源堂”。该座房屋占地十亩,三进式七重厢房(现仅存四重),历经近十年得以建成,有一百多间房,结构宏伟、规模壮观,雕梁画栋,素有“永安西路第一大厝”美称。其正厅特别高大轩敞,立在厅头可望见正对面的“功名山”,在二进厅堂不但可见功名山,北面的“官印山”也郝然入眼。</div><div><br></div><div> 相传游亨德公为地方名士,捐州同(州府长官级别),十分注重文化修养,同代名士称赞他“有希贤希圣之志”。他从事木材和官盐生意,置有大量的田产,其中设有多份奖励子孙获取功名的“书香田”(俗称“灯蒸田”)。他乐善好施,据说乾隆年间建造这座房屋过程中经历灾荒,米价高涨,“永邑离乡百里,官筹不及远济,乡人往往至绝粮病者几莫能兴。”他开仓接济难民,凡两月之中“扶老携幼而至者,从旦达暮,翁应之无倦意吝色。”可惜,房屋没有完工,他突然一疾驾鹤西天了,临终手书“为善”二字以示子孙行善积德、做忠良之人。因此,族中规定:后代子孙任何人去世不得陈放于大厅,此族规今已260多年,后人仍然遵守如旧。</div><div><br></div><div> 统源堂设有“竹林书院”,专供游氏子弟读书。从乾隆中期到光绪三十年,这里培养了十多名秀才以上功名者,其中游士述(嘉庆县学第十四名)和侄儿游其松(道光十五年县学第一名)均为文庠,游其美为嘉庆县学第二名文庠,游士裕为嘉庆元年府学案元武庠(府试第一名举人)。游其书、游连三由武生捐五品、六品副府。</div><div><br></div><div> 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分别有罗、赖、吴、蓝等姓氏人因为经营生意到村中定居。国民党83师开“建朋公路”、红七军、红军101团张鼎丞部、“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师部、南下抗日先遣队十四师等均先后曾在村中驻扎。(《彭绍辉将军日记》记载8月13日至18日驻扎古竹)。老厝、新厝都曾为驻地,两座房屋的墙上均留有不少红军标语。 解放初,古竹人民乡政府和古竹人民公社均设于“新厝”。1964年,古竹公社迁往205国道旁。古竹公社管辖现在的水西、水东、大科、小磉、马洪、长川、磉溪7个行政村。</div><div><br></div><div> 新厝与老厝紧邻,名为“裕德堂”,是咸丰五年(1855年),游其书(名高贤)公同胞弟其声、其韬共建。这是一座两进式木构瓦房,屋外围墙残缺不全,据说是被日本飞机所轰炸,断垣上绿草兀自生长,围墙外一亩方塘,水稻已经收割完。其内部正厅及主要房间、前堂、厢房等大体完好,但墙壁、雕窗等装饰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从现存的旧貌可看出这座房屋建造得十分精美,雕梁画栋镂窗自不必说,其走廊、过道、花墙的样式、门眉的题字、装饰壁画也十分讲究,无不体现着主人的雅好和建筑者的匠心。可惜的是随着岁月侵蚀、住户的更替和特殊年代人为的破坏。那承载彰显着主人功德,由朝廷褒赐的“武德第”匾、兵部尚书赠的“重诗礼”匾和正厅墙壁上的捷报已经不复存在,雕窗也仅存一扇,廊檐、花墙上的壁画的花纹虽依稀可辨,但色彩也已淡化,如今房屋无人居住,更显荒凉寂寞。游老师是在这座房屋里出生长大,他领着我们参观,抚今追昔,时而自豪时而叹息,心中感慨良多。</div><div><br></div><div> 这座房屋的左边厢房下首,是咸丰十年添建的长方形土堡,名为“贻燕楼”,土堡墙厚一丈四,原有三层,1933年7月红军与国民党十九路区寿年师在古竹驻扎的一营发生激战,土堡在交战中被红军的迫击炮炸毁,现存两层。</div><div><br></div><div> 这两层土堡的头一间,是游老师的书斋——“立雪庐”。我们好奇地走进屋内参观。这是一间约十平方米的小屋,简易的木梯通到阁楼,阁楼就是游老师的书斋了。屋里靠墙摆着一张旧式床铺,紧邻着床铺是一个书橱,转角过来这面墙壁依次摆了一张书桌、一组高矮橱,书桌上铺了一层地塑,上面摆了一台小电视机,矮柜有一对黑膝花瓶,那是他年青时参加晋江文学笔会时的纪念品,屋里唯一的装饰品是墙上挂的一幅童子拜观音图。推开屋子南面的窗户,明亮的光线马上使屋子亮堂起来,立在窗前可望见外面绿色的田野。书橱里大多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名著和哲学类书类书籍,也有些外国小说,还有游老师自己著的书《千秋雪》、《追梦的春天》和刊登有他作品的文集等,游老师说那些都是年轻时读的书,只是他所读之书的一小部分。</div><div><br></div><div> “您平时就是坐在这书桌前写作的吗?”看着面前就是一堵墙的书桌,我颇迟疑地问游老师。</div><div><br></div><div> “是的,就是在这张书桌上写的。”</div><div><br></div><div> 我端详着这逼仄简陋的屋子,又看着质朴笃实的游老师,他竟然在这样的环境里写出那么多优秀作品,真是又惊讶又佩服。据了解,他在《文学报》、《中华诗词》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就有400多篇(首),著有诗词集《立雪庐吟草选》、散文《苦楝飘香》、长篇小说《千秋雪》、《追梦的春天》和学术著作《〈孟子〉读解》等二十余部作品。游老师介绍说,游氏祖上富有,重视子弟读书,设有“竹林书院”以及奖励子孙读书成材的“书香田”(俗称“灯蒸田”,每位考中功名者,可以收租三年);历代聘请地方名士教育子弟,从乾隆到清末,共培养文、武秀才十多名,家族中有“父子千总”“叔侄文庠”美名,延平知府赠有“历世呈云”匾。他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辈们常常吟诗讲古,耳濡目染,七岁就会吟诗了,小时候还常常跑到古竹渡的大树下读书。他一辈子读书、教书、写书,与书有着不解之缘,在洪田初中从教整整四十一年,上个月刚刚光荣退休,学校还题写了“春风化雨”牌匾相赠。游老师不但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而且勤奋读书立著文坛享美名,真不愧是游家的诗书传人。</div><div><br></div><div> 我们还参观了罗氏宗祠,这里是明代建筑,清朝秀才罗线良在此创办的懋德学堂,民国时期是永安西路著名的学校——古马中心小学,当时吉山以上至古竹人们的子弟都云集在这里读书。</div><div><br></div><div> 古竹村确实是古老的,绿水青山中古建筑在渐渐地没落,历史在这里积淀,文化在这里传承,我们期待着,人们更加重视对古迹的修缮和保护,让古竹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div> <h3>古竹新厝——裕德堂</h3> <h3>游老师和他的“立雪庐”</h3> <h3>统源堂的片影</h3> <h3>统源堂雕梁</h3> <h3>土堡背面</h3> <h3>古溪柳郁郁苍苍</h3> <h3>渡口遗址,无迹可寻</h3> <h3>罗氏宗祠,曾经的古马小学,修缮一新</h3> <h3>摆上现代健身器材</h3> <h3>斗拱</h3> <h3>站在古竹大桥上看文川溪风景</h3> <h3>那丛翠竹处原是渡亭</h3> <h3>离开古竹,我们还参观了洪田老街的古迹——许氏宗祠,据说是许氏唐朝时由泉州迁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