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h3><div>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div><div> 这是宝钗和黛玉的判词。</div><div>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是每人一词,唯独宝钗和黛玉不可分割,第一句是宝钗,第二句是黛玉,第三句是黛玉,第四句又是宝钗,这样安排没有了主次之分,曹雪芹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div><div><br></div> <h3>宝钗和黛玉,宝钗是姐姐,黛玉是妹妹,我就先姐后妹吧!</h3> <h3>薛宝钗,出生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庭,是为待选入宫而进京城的。她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安分随时、熟谙世故、罕言寡语。她忠诚的信奉封建礼教,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她城府深,善于掩盖自己,她没有黛玉的刻薄,在人事复杂的贾府,她保护自己的方法是沉默,她常常以“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水乳交融。当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时,宝钗告诉袭人,湘云在家里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就说累得慌”的苦衷,并且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当湘云作东开诗社,宝钗因怕她花费引起婶婶的抱怨,资助了她开螃蟹宴,使这位心直口快的小姐真心称赞她:“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 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宝钗对寄人篱下的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予帮助,就是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辛苦,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收入。当然她也有虚伪的一面,贵妃出谜,她心里明明觉得“并无甚稀奇”却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贾母为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以贾母的喜好回答。至于劝王夫人一段,则更显出她的虚伪有心机。总之这位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贵族小姐,身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但她与王熙凤有着本质的区别。作者对宝钗寄寓了极大的同情。因为她和黛玉同属封建社会的牺牲品。<br></h3> <h3>薛宝钗是一个淑女,«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球"薛宝钗她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多才。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度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教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曹雪芹力图把他笔下的薛宝钗写的完美无缺,在她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作者赞美她的美丽、聪明和才能,同情她的悲剧命运,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评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她的形象越光辉,越具有批判性,她是作者笔下最复杂的形象,对她作者是“痛其不幸,哀其不争”。作者对她的形象揭示的越深刻,就越能深入地揭露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的毒害和摧残。薛宝钗的形象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象差,只不过一个是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是殉道者的形象。</h3> <h3>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是是俗人眼中完美婚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玉良缘,薛宝钗是位贵族小姐,首先具备了门当户对的礼数,其次宝钗本人也端庄、稳重、温柔、敦厚,再次她对宝玉并不是没有感情,宝玉被打后,她拿着刀伤药,眼圈也红了。所有这些都是一桩完美婚姻具备的条件。可是事实却出人意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忽视了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人的感受,宝钗对宝玉“痴” “狂”深为不满,说他是“无事忙”、是“富贵闲人”。 一有机会就要劝宝玉学习应酬事务,讲些仕途经济,便于日后取得功名富贵,她的规劝加重了宝玉的误会,说她是“好好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着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囊之流”。认识的不同使两人感情南辕北辙。后来在贾母、王夫人的安排下宝钗和宝玉结婚,但她并没有得到幸福,只得到了一个婚姻的躯壳。做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虽然宝玉、宝钗的婚姻是贾、王、薛的共同利益,有强大的封建势力做后盾,但是因为没有爱情成为悲剧。宝钗拥有的是婚姻,不是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悲剧。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不也有许多这样的女子吗,明知丈夫心属他人,却死守着一个徒有虚名的婚姻,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她们不是薛宝钗的传人吗?</h3><div>宝玉、宝钗的婚姻因没有爱情而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直接导致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宝黛追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又决定了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由此看来只有爱情没有婚姻是死路一条,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也是一场悲剧。爱情婚姻不可分,宝钗黛玉不可分,所以曹雪芹让宝钗黛玉的判词不可分割。</div> <h3>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是一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孤傲女子,她性格的形成和她的出身生活环境相关,是环境造就了她特有的个性。</h3><div>我们知道林黛玉出生在破落的世家贵族,祖上虽然袭过列侯,但经过五世,到林如海已不得不凭科第出仕了,再加上“支庶不盛,子孙有限”,门庭便有些荒凉冷落。我们从黛玉身上可以看出廉洁、淳朴的祖风。由此推出黛玉高洁的性格与她的祖风有关。林黛玉幼年丧母,父亲“爱女如珍”,当做子养,使她少受一些封建教育,同时她又不是:“四大家族” 的成员,是寄居在别人门下的寄居者。她生活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贾府,生性又好强,不得不“时时留意,处处小心”。她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为保持自己的个性,她以“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被认为是“刻薄”“小心眼”。</div><div>贾宝玉是她的知己,也是她的精神支柱。她爱宝玉,是用生命来爱的,只可惜无人为其做主,使她及其敏感,当听宝玉相亲,她的精神支柱就倒了,表现为神魂颠倒;当听宝玉与宝钗成亲时,她彻底崩溃,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没有忘记宝玉,在呼唤宝玉声中走完了她的生命。但另一方面由于生长的环境所致,她对宝玉的态度是矛盾的,她希望宝玉向她吐露爱情,可一旦宝玉向她吐露时,她又“气的说不出话来”,说这是“胡说”是“欺负了她”……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她经常陷入痛苦之中。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情绪,如“埋香塚”“泣残红”,唱出哀怨的《葬花词》,并且常常在潇湘馆迎风流泪,这些都是多愁伤感的表现。可以这样说多愁伤感来源于寄人篱下;孤傲是本能的保护。</div> <h3>和薛宝钗不同林黛玉是一个才女,她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具有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有绝代姿容,袅娜风流。集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于一身,她是三千年文化的积奠,她的身上有李清照、薛涛的才情;有刘兰芝、崔莺莺的痴情,有西施、赵飞燕的姿容。曹雪芹对他笔下的林黛玉是宠爱有加的,爱她的超凡脱俗,爱她的眼泪,也爱她的小心眼。她是作者笔下最理想最纯洁的女子,让人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外貌特征突出了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说的眉目;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肖像中显现出来。</h3><div>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的钥匙。”从林黛玉的外貌,我们看到一个梦幻、迷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女子,可以说林妹妹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是一个被诗画了的才女。潇湘馆的竹林,垂地的湘帘,悄无人声的绣房和透出幽香的碧纱窗,组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境界。这个境界和黛玉的气质相吻合烘托出一个优美动人的诗人形象,她是历代才女的融合,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div> <h3>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封建贵族青年之间追求自由,平等,尊重的爱情悲剧。</h3><div>《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前世是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的灌溉,天地灵气儿修炼成人体,然后又修炼成女体,心中结一份难释之情,说:“若他下世为人,我也随他走一遭,将毕生的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后来宝玉下世,故事也就发生了,这就是“ 木石前盟”,作者一开始就对这个爱情赋予浪漫主义的色彩,。</div><div>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了伴随林黛玉的爱情而产生的痛苦和忧郁,正当宝黛二人耳鬓厮磨,情甜意蜜之时,突然来了一个“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这对林黛玉不能不说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当有了“金玉良缘”之说后,黛玉更感到宝钗是她的一个实力雄厚的情敌。所以,黛玉把宝钗当做她的第一敌人,利用一切机会挖苦她,处处提防她,常常对宝钗投以敌意的目光,用尖刻的话语讽刺她;总是警惕地暗中窥视宝玉、宝钗的动静,如“识通玉” “认金锁”的时候,宝玉看宝钗腕子上的香串的时候……又由于宝玉是一个纨绔子弟,她还要提防宝玉和其他女孩子,如湘云妙玉等,所有这些,无不折磨着我们的林黛玉,使她顾影自怜,流下痛苦的泪水。</div><div>林黛玉爱宝玉,希望宝玉向她诉衷情,但是当宝玉向她吐露时,她又“气得说不出话”认为是“欺负”了她。这种少女的矛盾,就是渴望爱情的表现。她常常在潇湘馆迎风流泪,潇湘馆的竹林、湘帘见证了这位多情女子的相思之泪;她视宝玉为知己,宝玉是她的精神支柱,当听说宝玉相亲时,她就神志不清;当得知宝玉与宝钗成婚时,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临死还喊着“宝玉”“宝玉……”可见林带玉对宝玉的爱情是用生命去爱的,是至死不变的,用生命去爱的爱情,被无情的撕碎了,这是多么的震撼人心的啊!宝黛之间的爱情越纯洁越能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所以说宝黛爱情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她的悲剧证明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青年人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是行不通的。</div> <h3>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钗黛二人性格迥异,黛玉浪漫,宝钗实际,爱情需要浪漫,婚姻讲求实际,因为婚姻要和柴米油盐打交道。黛玉的爱情纯洁美好,宝钗的务实深得人心。林黛玉、薛宝钗的悲剧告诉我们,“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奉劝那些即将步入婚姻的青年男女,婚姻需要爱情,爱情是婚姻基石,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没有婚姻的爱情都是悲哀的。现在有那么一些人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人生,找个喜欢的人谈恋爱,找个实力雄厚的结婚,甚至对婚姻不忠,搞婚外情,自以为聪明绝顶,岂不知这是在玩火,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薄命之人,这就是玩火自焚的道理。</h3><h3>不要聪明反比聪明误,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私断送了对方的幸福。宝黛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婚姻不可分割 。这就是不可分割的判词告诉我们的道理。</h3> <h3>通过以上分析,我以为,曹雪芹在判词的安排上是用心良苦的,钗黛不分是告诉我们爱情婚姻不可分,谁不遵守这个规则谁就是薄命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