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群《红楼梦》系列茶会

老杨

<h3><font color="#01010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部《红楼梦》蕴含了怎样的中国历史文化?--《红楼梦》中,曹雪芹在小说中有273处写到了茶。作为茶友该如何理解书中茶后面隐藏的文化?--为什么书中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各有不同?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书中的人物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儿启示?主题:《红楼梦》与金陵十二钗主讲:韩天佳教授(辽宁省红楼梦学会会员,东北大学客座教授)时间:11月5日、12日、19日13:30-15:30地点:(荼十学苑)地王国际大厦形式:环境优雅的茶苑,边喝茶边听讲座(有投影),其乐无穷。友情提示:韩教授在在辽沈地区甚至全国的红学界都很有名气,她的讲座,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知识渊博,经常爆满,深受欢迎!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font></h3>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作为组织者,每次讲座群主和助理经常是早来晚走和荼十学苑关总、王总一起布置和整理会场。真是辛苦各位了!</p> <h3>为了一场美丽的约定,我们准备好了!</h3> <h3>茶会自然少不了茶,边喝茶边听讲座这种完美组合也许只有在谈茶群能够享受到吧?</h3> <h3>这么高大上的茶会准备的茶品当然都是大品牌啊!澜沧古茶熟普、侨宝小青柑!</h3> <h3>助理程莉茶会主持的有板有眼,特别有范。展示了多才多艺的风采。谈茶群真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啊!</h3> <h3>气场十足</h3> <p class="ql-block">韩老师为了这次讲座,提前一周就开始背课,还特意去辽阳“曹雪芹纪念馆”走了一趟,真是治学严谨好老师呀!</p> <h3>讲起课来,韩老师果然是妙语连珠、才思泉涌……</h3> <p class="ql-block">极强的带入感</p> <h3>小伙伴们听的都入迷了</h3> <h3>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小伙伴唯恐漏掉一个字……</h3> <h3>讲至高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h3> <h3>群主和韩老师</h3> <h3>群主和助理</h3> <p class="ql-block">荼十学苑关苑长和韩老师</p> <h3>茶艺师中场休息表演古典乐器羽磬给大家助兴</h3> <h3>听完韩老师的课,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回去一定要多看书,也好好重温一下87版《红楼梦》</h3><h3><br></h3><h3>顺便介绍一下:87版电视剧《红楼梦》是1987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成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本剧共36集,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根据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没有按照高鹗的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对结尾部分进行了重大改动,重新构建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h3> <h3>读红楼梦时,黛玉的聪慧、湘云的娇憨、宝钗的通达、探春的胸襟,总让我们击节赞叹。</h3> <h3><font color="#010101">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情情)、薛宝钗(无情)、贾元春(情尊)、贾探春(情敏)、史湘云(情憨)、妙玉(情隐)、贾迎春(情懦)、贾惜春(情冷)、王熙凤(情雄)、巧姐(情缘)、李纨(情槁)、秦可卿(情孽)。</font></h3> <h3>林黛玉的性格是:</h3><div>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div><div>林黛玉的特点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容易感到寂寞,害怕孤独;不轻言放弃,但有时过于顽固, 感情丰富。</div> <h3>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h3> <h3>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h3> <h3>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h3> <h3>老师说王熙凤相当于三国里的曹操,是红楼的灵魂人物。我特别认同这句话。</h3><h3><br></h3><h3>王熙凤何许人也?</h3><div>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div><div>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div><div>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内侄女</div><div>是王夫人的侄女</div><div>是贾琏的妻子</div><div>是巧姐的母亲</div><div>是贾蔷和贾蓉的远房婶子</div><div>是贾瑞的远房嫂子</div><div>是探春的堂嫂子</div><div>是迎春的亲嫂子</div><div>是惜春的远房嫂子</div><div>是贾宝玉的舅表姊兼堂嫂</div><div>是薛宝钗的舅表姊兼堂妯娌</div><div>是林黛玉的舅表嫂子</div><div> 王熙凤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是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div><div> 王熙凤也出身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她的祖父为外务官;叔父王子腾先为京营节度使,后官至内阁大学士。论财富,王家可能还胜过贾家。</div> <h3>王熙凤,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凤不但有着美丽的容貌,还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机深重、阴险歹毒,成为女性世界中一只杰出的“凤凰”。</h3><div> 关键词:王熙凤 能力才干 阴险歹毒 </div><div> 一、容貌风华,恍若神妃 </div><div>  王熙凤人物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一语未了,只听到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其装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作者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外表,把王熙凤塑造成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风采,使她在众多美女的贾府突显而出。 </div><div> 笔者除了直接描述外,还从侧面衬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笔者一方面突出了王熙凤的心机和手段,另一方面显现出王熙凤的光彩照人。 </div><div>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div><div>  王熙凤伶牙俐齿的口才也让读者印象深刻。从她开口的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从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一石三鸟”。应了周瑞家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 </div><div>  “刘姥姥进荣国府”这回,王熙凤超常的巧言善辩才能及处事的应变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刘姥姥在诉说家道艰难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刘姥姥:“不过借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王熙凤尽量的贬低自己,目的是在自身利益不损失的同时,又不至于得罪刘姥姥。简短的几句话王熙凤的表现既让刘姥姥不失颜面,又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了她异于常人的语言才能。 </div><div> 三、心思细腻,善于心计 </div><div>  在人际关系繁中复杂的家族中,处处都需要防备外人的算计,捍卫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一边对“老祖宗”奉承巴结、极力讨好,一边对王夫人甜言蜜语,对周围平辈也极力拉拢关系,对待下人打压收买,对触及自身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div><div>  在小月不能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委托贾探春代为管理。当王熙凤得知探春能力后,对贾府平辈赞美了一番。从中看出她缜密的心思,平时留心观察身边每一个人,在熟知每个人弱点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对付他们。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上,王熙凤在得知此事后,马上讯问家童打听尤二姐住处。巧言令色的将尤二姐骗入贾府,指使家奴到官府去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在贾母面前假装好人,瞒骗贾琏,将尤二姐逼死。整个过程,将她善于心计表现的淋漓尽致。 </div><div> 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div><div>  王熙凤自幼充当男孩子教养,行事风格与那些闺阁女子自然不同。在刘姥姥进荣国府时,听说熙凤管理贾家,就对她称赞有加。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看出她雷厉风行的作风。 </div><div> 五、两面三刀,阴险歹毒 </div><div>  贾瑞起色心时,熙凤本就十分痛恨,却满脸微笑,还以语言相挑逗。对尤二姐的巧言令色,博取尤二姐的同情,让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跟随她进入大观园。另外,熙凤指使家奴到官府告状,大闹宁国府后,说此事只用五百两银子平复。在尤二姐面前,又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叫丫鬟欺侮尤二姐,并不断咒骂二姐,使二姐最后被逼死。 </div><div>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熙凤与官府勾结使得张家女儿、守备儿子同时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又用借刀杀人将尤二姐活活逼死;因为贾瑞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贾瑞“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让人不寒而栗。 </div><div> 作品中,作者一面通过对人物形象美丽、泼辣、伶俐、歹毒的描写,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呼吁提高女性地位;另一面又表现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厌恶之极,揭露并鞭挞了封建时期的主子的罪恶本质。单从作者给王熙凤判词中,不难看出笔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div> <h3>感谢澜沧古茶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h3><div>澜沧古茶沈阳品鉴中心宋总:微信同号13898857527</div> <h3>感谢荼十学苑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h3><div>(地址:地王国际大厦704房间)</div><div>以茶文化传播和推广为主,以艺茶为美,专注茶艺培训,希望给现代都市人正确、轻松、绿色、健康的茶理念,在学茶、品茶之余,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平静内心,修身养性。</div><div>不定期举办茶事活动,集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琴,茶,香,花,棋,书,画,布艺,手工,生活美学空间等,以茶为媒,构建时尚、健康、求美、养生的生活方式。</div><h3><br></h3><h3>群主老杨和荼十学苑关苑长<br></h3> <h3>合作伙伴荼十学苑王苑长</h3> <h3>感谢侨宝小青柑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h3><h3>侨宝小青柑东北总代理胡总:微信同号13674201999</h3> <p class="ql-block">老杨有诗:</p><p class="ql-block">荣宁二府留芳名,</p><p class="ql-block">仙来神往环靓影。</p><p class="ql-block">暗斗明争休几时?</p><p class="ql-block">不贵金山贵真情。</p> <h3>后记:</h3><h3>1、据蒋勋老师推算,有关人物年龄如下:</h3><h3>贾宝玉13(相当于现在初中一年级)、林黛玉12、王熙凤17、史湘云12、薛宝钗13.5、惜春8-9、贾母50-60。</h3><h3>2、曹雪芹:正白旗。</h3><h3>3、毛主席酷爱读《红楼梦》。长征途中丢弃了很多东西,《红楼梦》却一直留在身边。曾说——“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