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墨世界中的写意行走

云山居国画

<h3>在水墨世界中的写意行走<br /></h3><h3><br /></h3><h3>(论韩健刚先生的中国画创作)<br /></h3><h3><br /></h3><h3>艺评人、文学博士 鲁红霞</h3><h3> </h3><h3> 出生在江汉平原的韩健刚先生,是一位有着艺术天份的国画师。他是我的舅舅,长我十五岁。可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因为他有着特殊的艺术天份,得到了许多从艺之人的赏识,十几岁就被带到外面的世界学画画,很少归家。在我们的故乡干一镇苏畈村,他一直是一个传说,像故事里的神笔马良一样。</h3> <h3>接受央视新闻采访</h3> <h3>自从有了微信这样的交流手段,很多旧日的朋友或亲人都聚到了朋友圈,包括我的舅舅韩健刚先生。也是通过微信,我才看到了他的诸多画作,并且深为之惊艳,我的几个同事看了之后也赞叹不已,夸他下笔流畅,功底极好。这里,我还是得说一下,我虽然不学画画,但因为在一所艺术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缘故,我倒是见识过不少画家及画作,而我的同事们却都是搞艺术的。</h3> <h3>最初见到的是几幅很灵秀的即兴小品,以荷为主题,简洁而随意的笔法,勾勒出墨的荷,红的荷,飘逸的水草,让我回想起故乡的夏天,牛背上的童年。这些童年的印记,一直都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后来,又见了几幅结构复杂、叙事浏的大型山水画,觉得这几十年来,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真真值得好好研究一番。于是,我又收到他发过来的十几幅写意人物画。</h3> <h3>论及中国写意人物画,它是国画中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绘画形式。它注重意象造型,以写意的方式表现物象,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国工笔人物画出现较早,五代至宋时,才出现了写意人物画。五代、宋初的石恪所绘《二祖调心图》一反精工细腻的工笔画风,用笔粗狂,使用泼墨法一气呵成,这是写意人物画的首次尝试之作;南宋画家梁楷,受到石恪的影响,将减笔画发扬光大,他的代表作《李白行吟图》中已经没有了工笔式的线描,用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位浪漫派的诗人,而韩健刚先生亦作《李白饮酒图》。若说梁楷将人李白独自行走在天地间,边走边行吟的场景,诗人的气度与神态以极简之笔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韩健刚先生则将诗人的另一面"酒仙"之神韵展现出来,画面为诗人披发抬头,持杯醉卧。人物的头发与胡须均为破墨横扫,几根顿挫有致的长墨线与人体的结构完美结合,勾画出了人物飘逸的衣袍,而目自下垂,表情肃然,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之气徐徐展露出来。此番创作,师古而不泥古,用笔虽不奇,但立意却精到,大有与古人争锋之雅意。</h3> <h3>  我也注意到,他的多幅作品在写意中也注重写实。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传统写意人物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将西方绘画的造型与中国传统水墨结合,拓展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画面语言。写意人物画的真正勃兴时期当数现代,尤其是建国以后,人物画逐渐成为画坛主流。西学东渐,西方写实主义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传统写意人物画向现代写意人物画的转型。韩健刚先生的《小喇嘛》、《哈尼族母子》、《春茗》、《可以清心也》,表现出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特点。这一组人物系列,表现出一种人类质朴的天性,对最原初生活状的一种向往。在云南所遇见的小喇嘛,是一个十几岁的男童,穿着藏袍,头戴毡帽,轻松随意地坐在木凳上,面露天真微笑,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而《哈尼族母子》则表现出一种最日常最轻松的场景,背着或者抱着孩子的妇女在路上偶遇,背着孩子的母亲望着那在另一女子怀中吃奶的孩子,两女子都露出自然的笑意。《春茗》、《可以清心也》则将少女生活的闲适状态表现出来,一为少女独自煮茶品茶,面目舒展,一为少女浇花,轻抚吊植之植物,表情专注。这些最为日常的生活情形,展现出的却是画家本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质朴、与世无争,唯愿岁月静好。这种闲适的雅趣,很古典,而画风具有写实之质,颇具现代色彩。还有大型的《秋收》图,及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等宏大叙事作品,都表现出他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关注。</h3> <h3>  应该说,韩健刚先生一直在体验当下所有的生活,这些生活既来自于他的行走,也来自于新闻报道。既有日常生活叙事,又有宏大历史叙事,他作为行走在其间的一个画者,将所感知的这一切,化为具体的图像,立体地展现出当下社会精神的实质。这些表述世俗化生活的视觉图像,在画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中,给中国现代写意人物画创作注入了"世俗关怀"、"自我关怀"的创作情怀以及一种"平视"的视角,这个"平视"的视角给观众带来一种轻松自在的审美视角。在这种创作观的影响下,画家消解了从前审美行为和日常生活之间某种不可逾越的界限,让传统高雅的审美活动走进日常生活,同时让大众也走到以往陌生的美学领域,从而达成了艺术与生活的一种和解。</h3> <h3>  传统的中国写意人物画并不直接把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而是通过艺术家自己的想象与重组,才成为艺术作品。作为现代人,韩健刚先生并不拘泥此陈规,而重在意态之展现。生动而鲜活的景致、活泼而写实的人物,都是他所钟情的表现对象。而随着大众传媒的极速发展,中国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中国写意画的创作若能与"图像时代"紧密结合,画家在创作中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价值判断呈现给受众,从而达到一种审美上的启蒙效果,也是善莫大焉!这正是韩健刚先生在中国写意画的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至高目标吧!</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