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每天晚上都抽时间浏览一下各班级的家校交流群,发现孩子们“忘事儿”的现象比较多。有的家长说孩子忘带作业了,有的说忘带课本了,有的忘带文具盒了……尤其是到了周末,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对于孩子的“不长记性”,家长的处理方式大都是和老师打个招呼了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忘事儿”不是小事儿。</h3><h3> 比如孩子好忘作业,其原因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而忘”;一种是“无意而忘”。“有意而忘”,就是孩子为了逃避任务而耍的小聪明或者找的小借口。“无意而忘”,是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时疏忽真的忘记了。</h3><h3>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高度关注。特别是孩子尝到“忘事儿”可以“省事儿”的甜头后,会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孩子会形成不诚实且懒惰的习惯,严重影响学业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性格的形成。6~12岁是孩子人生观定型的时期,一些在学前时期留下的问题,想要纠正就必须抓紧时间了,人生观一旦定型,等孩子上了初中你再去考虑怎么矫正,就真的为时晚矣。因此,对于孩子错误的有意而为,家长不能过分的宽容,必须给予严厉的对待。不能允许相同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作业忘带了,就算来回多跑一趟,也不能放纵错误得逞。</h3><h3> 如果孩子是第二种情况,且经常丢三落四,这同样需要高度关注,因为孩子注意力分散,责任心不强。要有意的强化训练孩子养成每天上学放学检查书包整理作业的习惯。比如帮助孩子建立记事本,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在本子上逐项列出,上学前逐条对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习惯会有所改正。再就是要经常告诉孩子,粗心大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影响自己将来的学习和成长,绝不是“忘了”那样简单。</h3><h3> 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把孩子的“忘了”不当回事儿,如果不及时修正,那么小问题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成大问题,以后再改就不可能了。</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