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印象

残荷

<h3>祖国的大西北,在古代称之为“西域”。在我国雄鸡形的版图上,它处于雄鸡硕大的尾部,整个面积约占祖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我们这些生长于内地的人来说,它显得那么的神秘和遥远。我们只是从“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些诗句中,获得一些零星,斑驳的印象。一提到这个地方,我们脑海里就会出现"大漠孤烟"、“边关冷月"的画面。2017年10月14日至26日,有机会乘大西北旅游专列(专列载游客一千多人,为方便管理,又划分二十个分团),到这些地方转悠了一趟,对这些地方有了一些浮浅的认识。</h3> <h3>第一站为青海。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平均海拔400O米以上,其实在人们居住的地方和牧区,是没有这么高的,因为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等山脉都穿过该省,其中处于该省的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就高达686O米,正是这些山脉抬高了它的平均海拔高度。青海的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面积的十三分之一,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比湖北大四倍,但常住人口只有580万(只比襄阳市略多一点)。它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江河源头"。西宁为青海的省会,城市不大,和襄樊一样,是一座三线城市。市区加上所辖的湟中县,湟源县也只有220万。这是西宁的夜景。</h3> <h3>青海的少数民族近28O万,约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主要是藏族和回族。其中藏族人口位居少数民族榜首。所以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也在青海盛行。这是位于西宁附近的一所“唐卡艺术院"。</h3> <h3>塔尔寺位于青海的湟中县。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全寺占地六百余亩,僧舍近五千间,殿堂52座。僧人(喇嘛)最多时有三千多人。在这六大寺院中,塔尔寺的规模虽不是最大,但它的名气最大,是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因为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三世,四世,五世,七世,十三世,十四世达赖在此进行过宗教活动,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推崇它在宗教的地位。这是塔尔寺的寺门。</h3> <h3>走进寺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字排开的八座佛塔,名为“八宝如意塔",据说这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的。建于1776年,距今己有两百多年了。</h3> <h3>再朝里走,有一座白色的大佛塔。导游说,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原以为塔尔寺就是因为该塔而得名,其实不是。</h3> <h3>塔尔寺得名的塔处于图右边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名为大金瓦殿的建筑内。塔的形制大小似乎与前面的白塔差不多。原来用白银包裹,前些年寺里花了三亿多元购买黄金,整座塔均为镀金。遗憾的是金塔不能拍照。</h3> <h3>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这是酥油花。在一座大殿里摆满了这种美仑美奂的艺术品。酥油这种东西,溶点很低,到了夏天就融化了,所以每年的冬天,初春时节,寺内一两个的懂艺术的喇嘛要用很长时间来重塑这些艺术品。除了耗时以外,这么多的酥油和颜料,怕是要花不少钱哟!</h3> <h3>作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自然会收藏不少的经卷。这是寺内的藏经楼。</h3> <h3>寺内有不少磕长头的藏民,这是绝对标准的五体投地。那种神情和动作,真叫一个虔诚!磕头的速度非常快,时间也很长,磕头时手先着地,随看身子的匍匐,手要向前滑近一米远,所以每个磕长头的人,都要准备折叠几层的方巾放在手掌下,以防手掌擦伤。</h3> <h3>这是菩提树,寺内种植了不少这种树。小时候读过一首诗,诗的题目,作者和其他诗句都忘记了,但诗的开头两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却记得较清。那时就形成一个概念,大约菩提树和传说中的龙,凤凰一样,是一个虚无漂渺的东西。谁知还真有这种树。</h3> <h3>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一座咸水湖。据介绍,它成湖的历史有一百多万年了。其原本是一座大淡水湖,与黄河水糸相通。在十几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与黄河的沟通被堵塞,加上气候变干,它也逐渐由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h3> <h3>青海湖的面积目前为4435平方公里(比整个宜城市大一倍多),但平均深度只有21米。湖面的海拔为3260米,但湖边为高地,估计在海拔3400米以上。晚上在距湖不远一家餐馆用餐,因为高原沸点低,餐馆的米饭夹生,馒头粘牙,电子茶炉的水煮得"咕噜咕噜"响,但不是很烫手。奇怪的是菜肴中的肉却是熟的,不知是不是煮的时间特別长的结果。这是立在景区门口的地标。</h3> <h3>掬一捧湖水尝一下,比海水要淡一些,也不象海水那么苦涩。湖中的鱼类品种非常少,只有青海裸鲤和硬刺条鳅及隆头条鳅。其中青海裸鲤(又称湟鱼)是我国的五大名鱼,原来每年产五千多吨。后数量逐渐减少,政府在青海湖采取禁渔政策,并把湟鱼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禁止捕食。</h3> <h3>这是种在湖边的花,当地导游说这就是格桑花。后问一位执勤的当地藏族警察,他说是格桑花,但在藏语中的格桑花是泛指,所有漂亮的花都称格桑花。不知是否真如所言。</h3> <h3>青海湖也是我国海军建成的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它于1965年建成,1984年撤走。看到立在湖边的这块牌子,心生不少的感慨,一是我国的领海幅员辽阔,在北方有的渤海和黄海,在苏,浙有东海,在闽,粤,桂更有浩瀚的南海。不知为何要把试验场建在一个内陆湖里。</h3> <h3>二是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领海面积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公里。近代自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一百多年间,我国饱受外敌揉躏,而这些外敌无一不是从海上入侵,一个海洋大国,若无强大的海防,巩固国防就是一句空话。直到新中国建国十六年后的1965年才开始鱼雷试验(说明也是才开始生产),可见海防力量的薄弱。到上世纪末,我国基本上也只能进行近海防御。可喜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海军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海军目前完全有能力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现在我国海军的舰队轮番橫渡印度洋直抵阿拉伯半岛,进入非洲的索马里去护航,在主观上是履行一个大国的义务,但谁又能否认在客观上对中国海军起到了一个练兵秣马的作用呢?这是建在湖中的用于鱼雷发射试验的建筑(上面的标识文字估计是后来加的,且把"试验"误写成了"实验”)。</h3> <h3>第二站是新疆。十七日早上七点,列车从西宁出发,向东折入兰州。这是兰州车站。</h3> <h3><font color="#010101">列车顺着兰新铁路沿河西走廊(因其地处黄河西,南面是祁连山脉,北面是龙首山脉或合黎山脉,这条两山之间的通道长达100O公里,且路径较直并较平坦,故称河西走廊)经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瓜州向西北驶去。铁路沿线是大片的戈壁滩(它和沙漠的区別是主要由砾石和粗沙组成),上面连灌木都很少见,只是零星地生长着骆驼刺和沙蒿等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这是河西走廊的戈壁滩。</font></h3> <h3>这是祁连山脉,它东西长达80O公里,是青海和甘肃的界山。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四千米以上,四千米以上的山脉常年积雪,被称为"雪线"。它是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生态屏障。地理学家认为,没有祁连山,內蒙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进而威胁到兰州。更为重要的是,山上的积雪和冰川造就了一条条河流,滋润了河西走廊,成就了丝绸之路。.</h3> <h3>晚上九点多钟到达嘉峪关站。嘉峪关到瓜州(酒泉所辖的一个县)呈坡形,因而列车在此要加挂一个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加挂车头和加水,需要三十多分钟,因而大家纷纷下车去放一下风。图为乘客在嘉峪关车站活动结束上车时的情景。</h3> <h3>18日早上出星星峡,进入新疆的哈密,到九点多钟才到本次行程的终点站——吐鲁番。从西宁到吐鲁番,整整走了26个小时。吐鲁番位于新疆中部,是一个地级市,辖高昌区,托克逊县和鄯善县。面积7万平方公里(是宜城面积的三十多倍),人口63万(只比宜城多几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有40万,约占总人口的70%。这是吐鲁番车站。</h3> <h3>新疆有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即坎儿井。修建时间始于汉代,汉武帝为了防守开发包含新疆在内的西北地区,采用了移民戍边和修渠屯田的策略。因新疆的土壤多为沙砾,渗水性强,为了引出地下水,也为了让这些水不被高温蒸发,采用了这种地下挖暗渠的方式输水,进行自流灌溉。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据介绍,解放初,全疆有17OO多条坎儿井,吐鲁番就占了11O0多条,全长约五千公里。它与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仅左宗棠进兵新疆后,就组织军民在吐鲁番修坎儿井近两百条),现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吐鲁番的一条坎儿井。</h3> <h3>坎儿井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竖井,即从地上垂直向下挖一个井洞,便于向上运送开凿暗渠时挖出的泥沙,同时也作为送气通风口(类似于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打八达岭隧道时采用的"中部凿井法”)。二是暗渠(地下的水渠)。三是龙口(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四是明渠涝坝(明渠即修在地面的渠,涝坝即蓄水池,哪里需要,就把水放到哪里。吐鲁番年平均降雨量仅18毫米(资料显示宜城的年均降雨量是21O毫米),因而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是靠高山积雪融化后渗入戈壁的地下水。现代以来,由于气温上升,雪量减少,水源不足,坎儿井逐年减少,现能发挥作用的仅七百条左右。这是维吾尔族老乡维修坎儿井时从竖井中向外运送泥土的情景。</h3> <h3>参观完坎儿井,又行车半小时,来到交河故城。交河故城在两千多年前是“车师国”的都城,唐朝时的"安西都护府”也设于此。此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与古楼栏齐名的古城。汉族人控制交河城始于西汉。车师是一个小国,本为匈奴所控制,公元前1O8年,汉武帝派将军赵破奴率骑数万去攻打匈奴,赵破奴顺手牵羊攻下了车师,车师臣服于汉。后匈奴又联合楼兰等国的力量,占领了车师。此后,汉朝与匈奴在此地打"拉锯战",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前后进行了五次大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争车师"。直到公元前60年,汉朝大规模地对西域用兵,再加上匈奴内乱,西征得胜,包括车师在内的西域正式统属于西汉中央政府。西汉不但在此驻军,还设立了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建立了地方政权,这为我国丝绸之路的畅通扫清了障碍。</h3> <h3>面对这片两千多年前的遗址,我不禁想到了那些修筑于大漠深处的长城。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除三个朝代因不需要长城而不修筑它外(一是唐朝。因当时唐的国势如今之美国,他本身还在向外扩张,使领土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有谁敢打它领土的主意呢?二是元朝。蒙古大军的滚滚铁骑,正是从漠北跨越长城席卷中原的,他修长城去防守谁呢?三是清朝,清军本身也是从长城北攻入的,和元朝一样,这时的长城己不是边境了,所以它也是不需要修长城的!)其余朝代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长城。秦汉时期的长城早己不见踪影,连宋长城也很少见,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都是明代的长城,君不见那些用沙土混合芦苇及红柳修筑在西北大漠深处高达十几米,厚达五,六米的长城,经过短短几百年岁月的浸蚀,己经变得形迹模糊。而同样处在西北的这座古城,历经两千多年,其墙壁仍然基本完好地保留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h3> <h3>上午行程结束后,己是正午,驱车到吐鲁番市区去吃自费200元的维吾尔族大餐并观看维吾尔族歌舞表演。路上还有一个小插曲,车到达市区时,己是下午一点半,在一街口恰遇几个警察护送一队学生过马路,所有车辆须停车等待。众皆纳闷,学生上学也要集中护送?导游说,这是放学。众人突醒悟,新疆与湖北时差两小时左右,此地的下午一点半,正是湖北的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到达就餐和看演出的地点,己是下午两点。大餐是自助方式,菜肴有烤全羊,烤肉串和各种炒菜再加上水果有80多种。这是就餐的场景。</h3> <h3>表演以歌舞为主,节目內容欢畅明快。</h3> <h3>这个小伙子敲着手鼓,踩着鼓点,且歌且舞,鼓声激越,歌声嘹亮,舞姿大方优美,兴之所至,从台上跳到台下,赢来了阵阵掌声。原以为这种活力四射的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表演方式,是年青人的专属,谁知我们团友中一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疆当过兵的襄樊人,离开新疆四十多年了,听到这熟悉的手鼓节点,按捺不住跳将出来与小伙子同跳新疆舞,于小伙子并不逊色。可见他当年的跳舞功底。</h3> <h3>下午的行程有两个景点,一是葡萄沟,二是火焰山。葡萄沟属高昌区下辖的一个乡,它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人口近九千。这是立在景区的彭真所题的地名碑。</h3> <h3>葡萄沟盛产闻名于世的优质葡萄,鲜葡萄的年产量达万吨。新疆有首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把葡萄放在首位,可见它在新疆特产中的地位。这是红葡萄。</h3> <h3>这是搭在景区里的葡萄架。导游说,这是供游客观赏用的。用于生产葡萄的架子不能搭这么高,因为茎蔓过长,养份供不上去,葡萄就长不好。</h3> <h3>真正用于生产的葡萄架是这样的,高度约一米左右。</h3> <h3>这是用于制作葡萄干的晾房,晾房是用砖块砌成的花墙,通常建在土台上,以利于通风。</h3> <h3>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葡萄沟全乡挑选了32户条件较好的农家作为游客买葡萄的购物点。我们去的这家农户,院子迎面是一排长十几米,高近一米的台子,上置铺着布的条桌。这家精明能干的年轻儿媳作为主人来接待游客。她说来到这里的男士都是巴音老爷(维语中是指有钱和有身份地位的男人),巴音老爷入座后,女人才能入座。接着拿出鲜葡萄和西瓜请大家品尝。她的家人在院子里为客人们表演了维吾尔族舞蹈,大家边吃边欣赏表演。这是游客入座后的情景。</h3> <h3>前面这些自然是序曲,主曲当然是推销产品。看完舞蹈,主人就掀开台子对面长桌上的盖布,各种葡萄产品呈现在众人面前。然后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些产品。其中最贵的是葡萄籽(具有药用价值),30O多元一公斤。葡萄干因品种不同,每公斤价格在100至16O元之间。我们这个团有40多人,购了近两万元的物。</h3> <h3>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部边缘,呈东西走向,山长达100多公里。山上寸草不生,自然也不见飞鸟的踪迹。</h3> <h3>人们之所以把此山称为火焰山,原因有二,一是该山由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颜色是红的,像火焰。二是夏天温度高(地表温度最高可达八十多度,能烤熟鸡蛋),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就像烈焰熊熊,火光撩天,故名火焰山。</h3> <h3>在一个外形有点像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地宫内圈中心,矗立着一根金箍棒形的温度计,它直径0·65米,高12米,可以实测摄氏1O0度以内的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所以曾进入吉尼斯记录。</h3> <h3>这是"火焰山国家地质公园陈列馆"中陈列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雕像。他负笈而行,手拄拐杖,一副苦行僧的模样,与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高富帅"的形象完全相反。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的分歧,于唐贞观元年上书朝廷,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准允。但他决心已定,第二年他只身一人,从长安出发,经今甘肃天水、凉州、瓜州、玉门、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可见他经过火焰山的说法不虚)、库车、由阿克苏出境,再经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进入印度,行程达138O0里。经过在印度十多年的研习,他成为了印度佛教界公认的高僧。玄奘在当今的印度仍然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因为印度的小学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佛的影子》写的就是玄奘感化强盗的故事。他学成回国时,带着657部佛经,15O粒佛舍利和佛像7尊(想来回国时已不是只身一人了),从印度经巴基斯坦北上,再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经敦煌、瓜州返回长安。前后历经了十七年。回国后,他除了翻译佛经外,还由他口述,弟子辨机执笔写出了《大唐西域记》,书中把他西行经过了哪些地方,该地所处的方位,距上一地有多少里程,在这些地方的所见所闻,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很清楚(吴承恩写《西游记》前一定读过此书)。只身一人穿越几百里的沙漠和洪荒的西域原野,加上野兽,盗贼的袭扰,饥寒灾病的威胁,个中滋味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个形象更接近真实的玄奘。因而连毛主席也感叹地说."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h3> <h3>因火焰山到乌鲁木齐还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在一个集镇的餐馆用餐。这个正在收拾餐具的餐馆员工,不知是什么民族,她的汉语水平可能是只能听懂一些常用的简单的词句,所以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没见她和顾客们作语言的交流。</h3> <h3>到达乌鲁木齐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了。这是乌鲁木齐的夜景。</h3> <h3>1O月19日早晨,乘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来到天山。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糸之一,呈东西走向,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別克斯坦四国,全长250O公里,它既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线,也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下图是天山天池景区的大门,到达时已是上午八点多钟,但天还没大亮,到处灯火通明。</h3> <h3>进入景区大门,汽车沿着公路向山上驶去,路两旁的树叶一片金黄,你看这些白杨树的叶子黄得多么诱人!</h3> <h3>不只是白杨,好像所有阔叶树的叶子这时都变成了金黄色。你看这棵垂柳的叶子也在逐渐变黄。不知什么原因,在以后的行程中发现西北其它地方的树叶到了秋天,也是这种颜色。而在内地,到了深秋初冬,除银杏外,其余树叶都是枯黄而非金黄。</h3> <h3>到了山上的停车场,然后需沿着公路徒步上山,向处于山顶的天池走去。</h3> <h3>天山天池距乌鲁木齐市近百公里,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境内。湖面海拔高度191O米。景区资料介绍湖的面积达4·9平方公里(我感觉它似乎没有这么大,也就和宜城鲤鱼桥水库差不多)。中国的景区大部分都和神话传说有联糸。天池古称“瑶池”,此地有大小两个天池,山顶的大天池传说是西王母(即王母娘娘)的洗澡盆。在山麓还有一个小天池,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下图是大天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山天池。</h3> <h3>这是长在天池北岸的一棵榆树。人们称之为"定海神针"。相传当年王母娘娘在瑶池(即天池)开蟠桃会,广邀各路神仙,唯独没请瑶池水怪。席间水怪兴风作浪,王母大怒,拔下头上玉簪掷入水中,降伏水怪,天池顿时风平浪静,蟠桃会照常进行。忽然,那枚玉簪化成这棵榆树,镇守池边。植物学家认为,在海拔近两千米的地方,一般不适宜阔叶树特别是榆树的生长,而且在天池周围相当广的地方,仅此一棵,天池水涨水落始终都淹不到该树,由于它的神奇,人们称之为"定海神针"。</h3> <h3>进入新疆,虽然身为匆匆过客,你也会从三个方面切身感受到该地的维稳力度。一是为了保持稳定,宣传舆论攻势的力度较大,只要是公共场所,到处都悬挂着类似的宣传民族团结的标语口号。</h3> <h3>二是安保工作。在新疆,我们所到的景区,保安和警察至少各三人以上,钢盔和防弹背心是这些人的标配。各地的保安都是年轻人,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区的一家购物店,见到的一位保安竟是一位高龄老人,你看他的外貌,恐怕己是八十上下的人了,一般是要借助拐杖才能行走了。但他仍然披挂上阵,活脱脱一副老黄忠的模样。我不知道他是怎么通过公安部门审核的。可能因为这是自治区首府,治安形势好一些的原因吧。</h3> <h3>三是安检工作。我们下午不到三点钟就到了乌鲁木齐南站,旅游专列先一天就停在这里,但安检工作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只到六点钟才上车。每个旅客要经过三道安检门,一在车站大门口,这个地方对一般的汉族游客检查轻松,主要是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青壮年,要看身份证,并上下搜身检查,怕带危禁物品。第二道安检门设在站前广场。主要核实游客份,要达到身份证、本人相貌和网上资料相符。</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道门设在候车大厅门口,主要是检查游客所带的物品。背包要经安检带,人要进行搜身检查。可能是为了方便检查女游客,从事这项工作的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半老徐娘。因为职责所糸,这里的检查不是象征性的,她们的双手伸到你的棉衣里面,贴着内衣从上摸到下。我背包里带有一瓶水,安检员怕是易燃物,坚持要让我喝一口,我解释说,这是导游才发的,瓶盖都还是密封。导游也在旁证明,她才放行。下图已是下午五点多了,等待安检的队伍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font></h3> <h3>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近18个小时的行驶,列车于20日上午1O点40到达敦煌站。敦煌市属酒泉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西边和新疆的哈密接界。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18万多人。由于市内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等众多景点,全市2O16年生产总值达1O6亿,其中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产值近65亿。是一个在西部富得流油的县级市。从敦煌到安西这段铁路称为敦煌铁路,全长169公里。有关部门计划将其向南延伸,使之与青海的格尔木铁路相连,从而把青藏铁路和兰新铁路连接了起来,使其成为一个交通大动脉。届时敦煌将成为西北铁路的一个交通枢纽。因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修敦煌火车站时,上级要求车站的设计至少50年不落后。这是敦煌站的候车厅外观。</h3> <h3>吃过午饭,再进了一个购物点之后,乘汽车来到一片距莫高窟不远的呈流线形的奇特建筑群前,因原来在一档电视节目听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樊锦诗介绍过,知道这是莫高窟数字影视展示中心。专家们认为,莫高窟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有一天要消失,为了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敦煌研究院联合一些国际机构,将莫高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制成了数字影像,一是作资料保存,二是分散进洞窟的人数(到莫高窟前先到这里看电影)。这种电影为球幕电影,几个放影厅均为圆形房间,放影时把四周的墙壁和穹顶都作银幕,使人仿佛置身影片的环境中,也不需戴专用眼镜,效果非常好。这是敦煌的球幕影院外观。</h3> <h3>看完电影,行车十多分钟到莫高窟,这时已近下午四点钟了。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最后开窟的年代为元朝,断断续续前后用了一千年的建造时间。它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比同为北魏时期始建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要早一百多年。莫高窟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是:因它建在沙漠之中,原名"漠高窟"意为“建在沙漠高处的洞窟",因"漠"与"莫"相通,遂写为"莫高窟“。下图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h3> <h3>麦积山石窟我没去过,但莫高窟与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相比,仅从外观上看,前者与后者有显著的不同。一是塑像和壁画的颜色有较大的反差,它与龙门和云冈石窟中的刻像灰头土脸,斑驳陆离不同,你看这两尊据专家考证雕凿于隋唐时期的雕像保存仍是这么完美,色彩仍是这么艳丽。</h3> <h3>二是莫高窟有大量的壁画。在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中很少见到壁画,实际上它们大多数石窟也不具备画壁画的条件,因为这两处的石窟都是在岩石上开凿的,石窟不深,属浅表性,仅只能保护里面的雕刻石佛像不被雨淋。而莫高窟并非建在石壁上,而是挖凿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山体为较为松散的沙土,挖凿方便,所以,有不少大的洞窟,并且挖得规整,成房间形,并安装了门。这些成房间形的洞窟,一般它的四壁和顶部都绘有壁画。相信初到这里看到这些鲜艳壁画的人,都会惊叹:这是一千多年前画的吗?但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国宝级的艺术品,谁有胆量在它上面再涂抹颜色呢?它之所以仍然这么艳丽,是它用的矿物颜料,这种精选各种颜色的矿石研磨而成的颜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的颜料,它绝不会象化学颜料那样会褪色(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因是化学颜料所绘,所以每年都要更换一次)。再加之敦煌降雨量小,空气干燥,又处于装了门的洞窟中,能保存这么好,应是不难理解的。这是112窟中的一幅"反弹琵琶”壁画,专家考证创作于唐朝,距今已一千多年了。</h3> <h3>据资料介绍,在莫高窟的735个洞窟中,有492个绘有壁画和彩塑。莫高窟是一个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宝库,有的学者认为,其绘画的艺术成就,要高于雕塑。所以不但是大批学习绘画的人来临摹,连徐悲鸿、张大千等一些绘画大家,也多次来学习研究和临摹,汲取其艺术营养。因为这里壁画的內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佛经故事、山川景物、战争、音乐舞蹈、体育(如骑射、角力、投壶、蹴鞠、弈棋等)以及狩猎、耕作、纺织、交通工具、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是十六国到元代这1OOO年来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我们从这五彩缤纷的壁画里,似乎能听到历史留下的雄浑凝重的回响!所以来此学习考察的除画家外,还有不少如宗教、历史、民俗、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学者。这些壁画中,有不少飞天的形象。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介绍,飞天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下图是美术工作者临摹的洞窟壁画中的飞天,图画得很精美。图中的飞天形象不似其它洞窟中的消瘦苗条。而是丰满圆润的,想来应是以肥为美的唐代作品吧!这些壁画的作者均没留下姓名。专家考证,这些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僧官,二是画僧,三是游走四方的纯粹画工。其中以第三类居多,他们作画时就在洞窟里起居,完工后就走了,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了。正是这些伟大而又优秀的无名艺术英才,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h3> <h3>三是与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均为朝廷出资营建不同,莫高窟完全是由个人出资建造的。建造这些洞窟的有官员、僧人、名门望族、甚至还有不少生活不太富裕的百姓。有钱的人建大洞窟,无钱的建小洞窟。所以,莫高窟洞窟的面积大小悬殊,大的有2OO多平方米,小的不足1平方米。正因为是私人营造,所以在雕塑中除了佛像外,还有一些营造者的塑像,如第17窟中就雕塑有营造出资者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壁画中也有不少出资者的画像。这是部分石窟的外观。</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莫高窟,你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三个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著名人物。一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1943年,在梁思成和徐悲鸿鼓励下,这位留学法国己在美术上取得相当成就的画家,带着妻儿来到敦煌,担任首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他们住在破庙里,喝着苦涩的水,没有蔬菜,只能吃用盐水煮的面条。周围全是戈壁滩,最近的村子也在几十里外。当时在此临摹壁画的张大千深表同情地说."你这是无期徒刑啊!”同为留学法国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这种艰苦寂寞的生活离他和孩子而去。他闻讯纵马狂追,中途摔下不省人事,幸被玉门勘探石油的工程师发现,救了一命。此后,他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组织所里的同事清理洞窟,进行编号,搜集整理文物并进行大量的壁画临摹。因战争造成财力紧张,45年研究所撤销,经费停拨,他的学生和同事纷离,他不为所动,继续坚持工作,用办画展来解决经费。只到47年,一批重庆艺专的毕业生来到敦煌,女生李承仙出于敬佩和同情,与他结为夫妻。解放后,国家将"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他继任所长,一至工作到82年他78岁才退休。他在敦煌整整工作了50年(此时研究所已改为研究院,他仍挂着名誉院长的头衔)。要知道,在旅游业没兴起时,敦煌一直是个艰苦寂寞的地方。读介绍常先生的文章,有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饥荒,別的地方还有野菜树叶充饥,敦煌处于沙漠腹地,连野菜也没有,为了保存力量,常先生宣布,大家如果有活路,可请长假,工资粮票照发,路费报销,情况好了再回来。别人走了,他仍坚持工作。作出这个决定,在当时是有很大风险的。由此可见他的担当精神。甘肃本来就是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地方,遇此灾荒,当时饿死了几百万人,但所里靠这个政策,基本上没饿死人。退休后,国家基于他的贡献,为他在敦煌塑了铜像,让他享受省部级待遇,并在北京高干楼里安排了住房,但他心糸敦煌,一直向上面申请迁回敦煌,领导以常人的思维思考,认为北京条件好得多,不忍心让他再回敦煌。这种精神上的无所寄托,使他感到很苦闷。但他每年不顾舟车劳顿,总要去一趟敦煌。死后,按他的要求,葬在了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这是一位不求名利,把一生都无私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的人,可惜现在这种人是太少了啊!这是常先生和夫人李承仙晚年在敦煌的合影。</font></h3> <h3>第二位是被誉为“敦煌女儿"的第三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这位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糸考古专业的江南才女,一毕业就来到了敦煌,她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莫高窟的北朝、隋及唐代的洞窟(这个时期的洞窟最多)进行分期断代,编出了学术界公认的敦煌洞窟分期排年成果。从1963年到敦煌,到2O15年退休,她一直在敦煌坚守了52年。1966年结婚后,丈夫在武汉大学工作,有了孩子,她把孩子送到丈夫河北农村的老家,请丈夫的姐姐带,她只身一人在敦煌工作。一家人分处三地,相距数千里,她每隔一两年才能回去看望丈夫和孩子一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出面协商,把她的丈夫(樊的北大考古专业同学)调到敦煌,他们才团聚,这时她己经48岁了。1998年己经6O岁的樊锦诗从第二任院长段文杰(这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敦煌整整工作了6O年,死后遵其遗愿也葬在敦煌三危山下,可惜媒体对他的宣传太少了)手中接过重担,成为第三任院长。50多年来,她除了考古,在洞窟保护和科学管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季羡林对她的评价是:功德无量。记得2OO9年中宣部、中组部等单位组织的"1OO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中,她的名字赫然在列,这真是名至实归。这是年轻时的樊锦诗。</h3> <h3><font color="#010101">樊锦诗是一个朴素而又谦虚的人。记得曾看过一期《一席》节目,节目主持人要求她讲一讲敦煌,讲一讲她自己。她穿着非常朴素,完全没一个著名学者的派,一手拿着两张纸,一手拿看投影仪的遥控器,站在投影银幕前,边放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边介绍这些文物。语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她几乎没看讲稿,像一位邻家老奶奶在数家珍,站着讲了一个多小时。该讲自己的时候,她说,我自己没什么好讲的,她却向大家介绍了常书鸿、段文杰两位前辈。有篇报道她的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学术交流场合,一位推崇她的人向別人打听谁是樊锦诗,別人告诉了他,他来到樊的面前问:“你是樊锦诗呀?"樊答是。可能是眼前这位老奶奶与他想象中的那位蜚声中外的学者之间差距太大,用疑问的语气又问了一句."你就是樊锦诗呀?"弄得她哭笑不得。为感谢她对敦煌的贡献,目前敦煌研究院里立了一座以她为原型的取名《青春》的雕像:一个年青的姑娘背看挂包,手拿草帽,意气奋发地向前走去。守护国宝50多年,从花季少女到满头银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50多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这是樊锦诗与《青春》雕像的合影,雕像人物的脸型与青年樊锦诗的脸型非常相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位就是发现藏经洞的名叫王圆录("录"上有"竹字头")的道士。这个饱受世人病垢的王道士,是湖北麻城人。史料记载,他受戒为道士后,大约在1897年来到莫高窟,这时的莫高窟久己荒废,人迹罕至,早己被世人遗忘,洞窟非常破败,里面中充满了尘沙。他在洞窟中住下,清理尘沙,修整破窟,并将一小部分改为道观。在19OO年(光绪二十六年)在清理现第十七窟时发现了藏经洞。使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5万余件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文物得于面世。他似乎隐约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带了几卷经书立即徒步5O里赶往敦煌,找到严姓县令,要求保护,结果碰壁而返。三年后,新县令汪宗瀚上任,王道士又带部分文物找到他,这位进士出身精通金石学的湖北通城人当然知道其价值,但他也没有采取措施,只是叫王妥为保管,并报告了甘肃学政(相当现教育、文化厅长)叶昌炽。作为金石学家的叶昌炽看了文物之后,立即向甘肃藩台衙门建议,运到兰州进行保护。但衙门推说路途遥远,运费难筹,责令王道士就地保管。两次碰壁之后,王道士仍不甘心,他挑选了两箱经卷,用毛驴驮着,步行80O里赶到肃州(治所在酒泉)找到道台廷栋。这位不学无术的廷大人浏览.一番后说,字还没我写得好,要它做啥子?无奈之下,他又向慈禧太后上书,要求保护这批文物。当时正被洋鬼子和义和团弄得焦头乱额的清廷,自然也无暇顾及。这是斯坦因于1907年为王道士拍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也许是几次碰壁让王道士灰了心,也许是为了修他的太清宫所需大量经费,19O7年英国的探险家斯坦因来到莫高窟,他用"布施"二百两白银的方法,再加上花言巧语,骗走了经卷24箱,佛画、织绣5箱(此人后又来了一次,用五百两银子骗买了57O多卷)。19O8年法国人伯希和用五百两白银,骗买印本,经卷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376帧。(这个伯希和不是一般的毛贼,他22岁时就成为了远东学院的教授,是一个精通汉语,并有很高造诣的考古学家。他多次来到中国,他与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陈垣、陈寅恪等关系密切,也是国际“敦煌学"的创始人。)他买走的经卷都是精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后来日本人来买走了经卷400多卷。直到这些东西流到海外,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之后,清廷才真正知道它的价值,下令将剩余的经卷、文物押解至京,入藏京师图书馆,可惜在送京的路上,又被沿途的官员截留了一些。这些文物为何人何时何因所藏,专家们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正是因为这些经卷古籍的发现,在国际上产生了"敦煌学",一大批中外专家从事对其的研究工作。下图即为王道士发现的藏经洞,面积不大,大约三平方左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道士死后,也葬在莫高窟对面,现莫高窟景区的售票处旁。上建一塔,塔为白色,中间嵌一木板作墓碑,碑文为其弟子撰写的,开头说“民国廿年古七月卅日为吾师王法曾仙游之百日"说明他是1931年死的,此碑是在他死后百日所立。后面介绍了他的籍贯"夫吾师姓王氏,名圆录,湖北麻城县人也。"在对他进行一番歌颂之后,写了他发现藏经洞的经过:“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可见积沙之多,不是扫,而是敞开门让其象水那样往外流),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此光绪廿五年廿五日事也。”看罢碑文,有两处不得其解,一是发现藏经洞的经过,最早看到的资料介绍是,当时王道士请的一个姓杨的帮工,在吸烟时,在洞壁上磕烟袋锅,听到墙壁咚咚作响,知道了墙壁是空的,他告诉了王道土。后来听樊锦诗在电视上说,这个杨姓帮工吸烟时,把点烟用的芨芨草插在壁缝里,老长的草都插完了,也没插到底,他知道墙后是空的,告诉了王。这两种说法的结尾都是一样的,即王道士和杨都认为这个密室藏有宝或钱财,所以王告诉杨,不要声张,我们晚上来打开。这件事的发生到王道士去世他的弟子给他立碑,相隔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些弟子中一定有人当时就在莫高窟,照理说应该采信此说,但专家学者无一人采用这一说法,我相信他们一定有更充分的证据证明王道土的弟子说了谎。我猜测说谎的原因有可能是为逝者讳,因为背看众人去打开怀疑收有宝藏的暗室,毕竟不是一个光彩的事。二是发现的时间,王道士自己撰写的《催募经款草丹》中说发现藏经洞是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即1900年,资料上多用此说)而碑文上早了一年零一天。估计这是他的弟子们记错了。此为王道士墓上的塔。</font></h3> <h3>有人认为,藏经洞中文献、文物的最大不幸,是因为它的首先发现者是王道士,如果是别人发现,结局就不会这样。其实不然,假若是文革中破"四旧”的红卫兵首先发现,他们一把火把它烧了,结果不是更糟吗?哪里还会有"敦煌学"呢?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道士塔》这篇文章中,把王道士写成了一个国人皆曰可杀的十恶不赦之徒,读了此文,感到里面所写的王道士所思所做之事,完全是他根据渲泻自己的感情需要而编撰的。文章面世之后,非议如潮,有的读者撰文调侃道,余先生罔顾事实这样编撰,也不怕有一天王道士从塔里跑出来,拉着他到法庭上去打要求恢复名誉的官司!是的,王道士反复上奏他的发现,最后甚至冒死直接向慈禧上奏,应该说是超级的尽了他的责任了。应该受到谴责的应是那些有能力保护而没行使保护之责的各级官僚。这是经王道士修葺并在里面发现藏经洞的三层楼(原编号为16窟,现编号为17窟)。</h3> <h3><font color="#010101">就是在后来卖经卷这件事上,也有不少人认为,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王道士的特定处境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原来曾在网上看到不少这些洋人拉走经卷、文物的照片,他们雇请当地的人车拉走时,并不是偷偷摸摸,而是招摇过市,为防匪盗,还有官军押运。途经酒泉、哈密等地时,都是在官府休息住宿。可以说,当时这些地方的官僚对这些文物的外运是非常清楚的,并持支持态度的(派官军即是证明)。他们只要稍作阻止,这些东西就不可能出境。其实,这种事在当时司空见惯,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还在把历史博物馆里数量达几千麻袋的清朝廷档案(含诏令、奏章、朱谕、历科殿试卷子等)当废纸卖给纸店(后幸被罗振玉购回,而罗也卖了一部分给日本人)。鲁迅知道此事后曾愤怒地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敦煌文物从这么多的官员眼鼻下拉走,他们非但不管不问,还给予协助,世人不去迁怒他们,而去责骂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道士,这不有失公允吗?这些东西流到国外,固然令人痛心,但还不是最糟的结局,它们都收藏在世界一流的国家图书馆里,后来我国研究敦煌学的学者去巴黎、伦敦拍微缩胶卷时,发现这些历经一千多年的古籍,不但书沒损毁,连穿书的绳子都是完好的。如果在国内,以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早无踪影了。何况这些卖经卷的钱(包括王外出化缘的钱),王道士除用来修建太清宫外,其余款项全部用来修复莫高窟了呢!这是1908年希伯和在藏经洞挑选经卷的照片。</font></h3> <h3>参观完莫高窟,入住于敦煌市区。我因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发现市区不但大,而且很美,亮化工程搞得很好。你很难想象这是西北的一座县城,因为在西北,一般的县城就是一个稍大点的集镇。因敦煌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所以城内饭店众多,宾馆林立。从入住的酒店提供的当地政府制作的外宣资料上得知,敦煌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80O万左右,城内有宾馆饭店207家,其中三星到五星级的宾馆26个,床位近3万张,旅行社达86家。截止2O16年,敦煌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00多亿,其中个人存款余额达131亿。一个只有18万人的县级市,有这么多存款,可见当地人有多富裕!当然,这些钱的主人可能大部分是做生意的老板。一个地方有景区,是何等的幸运,既不会造成污染,又可财源广进。</h3> <h3>敦煌市区里有一条河,在岸边散步时,问一行人,这叫什么河,答曰不知。旁边另一人答道叫党河。以为他是本地人,谁知他也是刚到,他指着旁边一个标志牌说,你看这写的有。巧的是他也是在我们稍后一点乘车从吐鲁番来。此人5O岁左右,是吐鲁番所辖的托克逊县的一名公务员,借休假来旅游。和他边走边谈,说到我们在葡萄沟买的葡萄干90元一斤,他说你这是天价,当地人买一般是30元左右。问及他的工作,他说本职工作不重,最缠人的事是维稳。特别是陈全国来新疆后,这项工作抓得更紧了,常常星期天都不休息。可能是年龄相差不大,谈得比较投机,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才挥手道别。得知这条河叫党河后,我猜想这可能与一个古老的民族——党项族(羌族的分支)有关。在中国宋朝的时候,党项人在西北建立了西夏国(这个小国后被蒙古人灭掉了,成吉思汗就是在攻打西夏中间病死的),敦煌正处西夏的腹地,所以河流称党河。其实非也,后查资料得知,它是蒙古人占领西夏后,用蒙古语给这条河取的"党金果勒河”的简称(“党金果勒在蒙语中是"肥沃的草原"的意思),它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融化的雪水。</h3> <h3><font color="#010101">21日早上吃过早饭,即乘车到鸣沙山、月牙泉,该处距敦煌市区约十公里左右,时间不长就到了景区。导游介绍,我国有四座鸣沙山,除这里外,另三座分別在新疆的巴里坤、内蒙鄂尔多斯的库其布沙漠和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对新疆和宁夏的鸣沙山,这是首次听说,但我2O13年夏天与朋友到内蒙的库其布沙漠时,曾听导游说过,这个沙漠的东面有个小沙丘,遇到大风或人们滑沙时,沙子能发出嘭嘭的声音,人们将它称为响沙湾。这四处鸣沙,数敦煌的这座鸣沙山最为有名。这是景区的大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地势开阔,不到景区,老远就能看到沙山。原以为鸣沙山是一座孤山,其实不然,后来爬到山顶,发现除北面是敦煌城和一片平坦的沙地外,它的东面、西面和南面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灿灿的高低起伏的沙山。导游说,鸣沙山呈东西走向,东接莫高窟前的三危山,西到党河口,全长4O公里,南北宽为20公里。不得不让人惊叹: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力量,从什么地方弄来这么多沙,成就了这条纯沙的山脉呢?神奇的造物主!是月牙泉旁的一座沙峰。</font></h3> <h3>景区内有许多骆驼,骆驼的主人等在旁边听从工作人员安排,点到名字时,他就牵着自已的骆驼(一般五头左右)来到游客面前,招呼其骑上,然后牵着缰绳跟上走。游客骑一次(不到一小时)收费10O元,景区得4O,驼主得6O。这是等待游客的驼群。</h3> <h3>我问导游,鸣山沙的沙在鸣响时,是一种什么声音?她立马回答:象飞机起飞的声音。感到此人有点满嘴跑火车,回答似乎有点离谱。后来问牵骆驼的人,他说象吹哨子的声音。联想到景区里面立的一个牌子,上面用惊喜的语气说2O16年暑假,82个大学生手牵手从山下滑下,造成了沙鸣的结果。感觉到鸣沙山发出鸣响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游客来此想听沙鸣,就象登泰山的人想看日出一样,十人九失望。来到景区的人首先是骑骆驼,因为人多,驼队连绵几公里,清脆的驼玲随着骆驼行走的节奏,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是鸣沙山下的驼队。</h3> <h3>骑骆驼时,牵驼人说,你不能硬挺挺地骑在上面,要随着骆驼晃的方向跟着晃悠,这样不费劲。照他说的做,果然很是惬意。看来做什么都有窍门。</h3> <h3><font color="#010101">月牙泉是鸣沙山下的一个池塘。因状如半弯的新月,故名。其水源来自附近的党河的潜流。月牙泉除北面外,其余三面均是沙山。当地人说,此地“以山称奇,以泉叫绝!"说山奇,是因山能发出鸣声。我感觉其更奇的是,除了狂风吹蚀外,每到旅游旺季,成千上万的人来此滑沙,沙逐渐下移,照理沙山应逐渐改形。但它始终保持原形。导游说,这是因为在鸣沙山,不管刮什么风,沙子都是向上跑,这也是千百年来被沙山包围的月牙泉没被沙子湮灭的原因。月牙泉的确可称之为绝,一是一个小小的湖,沙山环绕而不毁于沙,二是月牙的湖形始终没变,三是水始终不消不盈。这真是造物主送给敦煌的一个绝佳礼物!下图为月牙泉。结束了这里的行程后,21日下午五钟多钟,乘车前往宁夏中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敦煌,列车向东行驶,折回河西走廊,经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最后从白银进入宁夏。宁夏的版图呈长方形,南北相距450多公里,东西最宽的地方只有20O多公里,再加之黄河由南向北穿越其境,形成了800里长的河套平原,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宁夏川”。22日下午5点多钟,在行驶了24个小时之后,列车到达了目的地——中卫市。中卫市原本是一个县,2003年国家撤销了中卫县,成立了地级中卫市。一到中卫,当地导游在介绍情况时调侃说:”解放初有首民谣形容银川,说‘一条街两座楼,一个警察管两头,动物园只有两只猴,公交车只一路,街东跑到街西头。’这话现在形容银川过时了,但用来形容中卫,是再恰当不过了!"在中卫住下后,在街上散步,发现虽不象导游说的那样落后,但也的确不发达,和内地的小县城差不多。这是中卫最繁华的一条街道。</font></h3> <h3>23日上午,游览了金沙海景区。该景区是由一家私营企业在腾格里沙漠兴建的以观赏沙漠为主,同时集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一个旅游点。门票中包含了进景区的费用和乘坐小火车和沙漠越野车的费用。沙漠越野车在沙丘上快速行驶,使人感到很刺激,有心脏病的人是绝不适合乘坐的。图为沙漠越野车。</h3> <h3>下午到沙坡头。对沙坡头这个地名,相信现在有许多人不感到陌生,因为竺可桢先生在《向沙漠进军》一文中,讲固沙造林时,就是列举中卫县沙坡头作为例子。该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达20多年,有数亿人读过。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南临黄河。其沙漠景观与其它沙漠无异,人们到此,主要是观赏治沙之后形成的"沙漠绿洲”。</h3> <h3>你看这绿茵茵的草地象是产自于沙漠吗?</h3> <h3>这是紧临沙坡头的黄河,黄河就是由甘肃从沙坡头进入宁夏的。导游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是宁夏的第一弯。这里也是黄河河套的起点,称之为“套首"。站在河岸,你会发现,与黄河中下游相比,这段黄河一是水量较大,越往下,水量越小,这可能与中下游有数量众多的引黄灌溉支渠有关。二是水质较清,因为上游所经之地主要沙石构成,黄河变黄主要是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造成的。</h3> <h3>这是立在黄河岸边供游客乘坐游玩的羊皮筏子。但怎么看都象是用整张猪皮制成的。游览完沙坡头,返回中卫市,晚餐后于六点多钟乘车向延安出发。</h3> <h3>列车经过16个多小时行驶,于23日上午1O点钟到达延安车站(延安撤地设市后,原来的延安市己改为宝塔区)。到延安后,首先来到宝塔山。宝塔山在延安城东南方。因山势较高,来到山上,延安城尽收眼底,山下是滾滾的延河。山上的这座塔,应该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塔了,稍微有点文化的人,谁不认识这座塔呢?这座塔始建于唐朝,现为明代建筑,塔共九层,高约44米。该塔为延安标志性建筑。这座佛塔,因建在延安,其宗教色彩己完全褪去,成为了一种革命的符号,一个红色的图腾!塔保存得很好(也可能是维修的结果)。晚上,因塔身安装了灯饰,所以,你在延安城区的仍何角落,都可以看到通体发亮的该塔。原来看老照片或纪录片,印象中感到宝塔山植物稀少,像是一座秃山,但现在绿化很好,从山脚到山顶,树木葱茏,宝塔己在绿树的包裹之中。</h3> <h3>除了宝塔山,延安还有两座人们耳熟能详的山——清凉山和凤凰山。原以为它们相隔很远,到后方知,这三座山并排而立。下图中宝塔山的左边为清凉山,右边为凤凰山。三座山中间是延安城的两条街道。其中在宝塔山和清凉山之间的这条街,被延河一分为二。清凉山上建有公园,另外由于党中央在延安时,当时的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均建在这座山上,所以这里还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凤凰山是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的第一个住址,1938年11月2O号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后,延安城严重毁坏,当时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是宝塔山旁边的凤凰山麓的毛、朱、周住的院子,所以中央决定毛主席连夜由此迁到延安西北郊的杨家岭。这里目前建有"凤凰山革命旧址"。我问导游,处在城区中间宝塔山上的宝塔,目标这么明鲜,何以完好无损呢?导游介绍,这是日军刻意留下的寻找延安的标记,因之前日军本准备炸延安的,结果摸错了地方,把保安等一些地方给炸了。在日军以后轰炸时,都是以宝塔作为认別延安的标识的。</h3> <h3>这是站在宝塔山上看到的延河及延河大桥。老照片中的河滩,己经硬化,成为了街道的一部分。这条全长只有2O0多公里的黄河支流,在中国众多的河流中,本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也是因为中国革命变成了一条名河,那些居功至伟的共和国开国将帅,谁没有用这河水洗过征尘,饮过战马呢?它和宝塔山一样,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曾无数次出现在诗人和画家笔下,多少人歌唱它,赞美它!</h3> <h3>杨家岭是宝塔区桥儿沟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原属乡下,现基本上和延安城区连在一起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1945年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都是在这里召开的。下图是建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是党的"七大"会址。这是当时延安最大也是最好的建筑。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这座礼堂被炸毁,现存的这座礼堂是1953年依原样重建的。</h3> <h3>沿着"中央大礼堂"向前走,上一个山坡,上坡上挖了不少窑洞,三、五间为一组,每组相距不远。这些窑洞每组供一位领导人及其警卫和工作人员居住。在这片居住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这是毛泽东住的窑洞。他从1938年11月至43年1O月,在此住了近5年,1940年秋因在他窑洞下面建"中央大礼堂",他由此搬到枣园,礼堂建好后,42年他又搬回这里。</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朱老总住的窑洞,他因年纪大了,到了冬天,西北的气温太低,所以他睡的是炕(毛、刘、周都是用的木板床)。炕上铺的床单是边区自己织的土布,很厚也很粗糙。这位革命的老英雄,性格宽厚仁慈,一生不争权,不争利。给人以位高权不重的感觉,说其位高,他是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从党的"七大"以后到解放初,他的像与毛泽东的像总是并排挂在会场上。令人不解的是,他终始没有进入军事决策和指挥的中枢。在瑞金中央根据地到长征到遵义前,负责军事指挥的是博古、李德、周恩来。遵义会议后,负责军事指挥的是王稼祥、毛泽东、周恩来。到延安后,毛泽东成为全军的统帅,在周恩来的协助下,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国共大决战,作为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却离开了部队,与刘少奇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土改等地方工作(但解放军总部仍以他的名义发表了众多的宣言、命令)。所以林彪在"文革”中说:"他什么时候当过总司令?”意思是他从未行使过总司令的职权。</font></h3> <h3>在毛、刘、周、朱窑洞群右边相距不远的地方,人们辟出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场子。1946年毛泽东就是在这个小场子里与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谈话,在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下图中的小台子,就是他们谈话坐的地方。</h3> <h3>在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的下面,是一条山谷,山谷下有一片菜地,这片菜地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是毛泽东种菜的地。原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杨家岭的早晨》,就是写毛泽东在这块地劳动的故事。现这块地仍被当地人当着菜园。</h3> <h3>枣园,地处延安城西北,资料记载距延安城12里,现实际与城区已基本上连起来了。此地原是一个绅士的庄园,党中央进驻延安后,该绅土捐给了中共,开始为中央社会部住地,大门口的"延园”二字,为时任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所书。1944年初,中央书记处迁到此地,社会部迁出。当时,书记处正在筹备党的"七大",许多问题需要毛泽东亲自处理,为工作方便,毛及中央的几位领导也从杨家岭搬到这里。1944年9月,毛泽东就是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张思德追悼会,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现有一个参观点叫"讲话台",就是毛讲话的地方。这是立在枣园的中央五大书记塑像。</h3> <h3>这是枣园的毛泽东旧居,共五孔窑洞,分別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另两间为工作人员住室。该旧居目前正在维修。在毛住的窑洞左边是周恩来住的窑洞,右边是朱德住的窑洞。</h3> <h3><font color="#010101">距毛泽东窑洞的右边不远,是彭德怀住的窑洞。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是参加革命和入党最晚的一位元帅(1928年4月由段德昌介绍入党)。但他一走上中国革命这个大舞台,就成为了戏份最重,出场最多的主角。无论是在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长征路上,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每到危难险急的时候,你总能看到这位"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身影。他是元帅中唯一和日本人和美国人这两个强敌交过手的人。他还是我军中极为罕见的没有自己山头的元帅,因为从红军时期起,各个高级将领都带的是自己拉起的队伍,在自己建立的根据地里展开斗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圈子(连毛泽东都曾以玩笑的口吻对陈士榘说"我们是属于井冈山这个山头的")。而彭和滕代远在平江起义时拉出来的队伍,在长征时编为红三军团,到陕北后,编为红三军交给了彭雪枫指挥(后编入115师)。抗战时期,他在山西武乡县八路军总部领导华北的抗战,指挥的是刘邓的129师和聂荣臻的晋察冀部队。1947年,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攻延安,彭德怀临危受命,以贺龙的晋绥军区留在陕北的第一纵队为基础,收拢留守在陕北的其他零散的部队,拼凑成了只有两万多人的西北野战军,(这支部队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与敌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但他却指挥其在一个半月内,连续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的胜利。)来保卫延安。所以,他没有自己的小圈子。下图是彭德怀在枣园窑洞窗前放的一张桌子,他在这张桌子前照了几张流传较广的照片。</font></h3> <h3>在开国大典的时候,将帅们齐聚北京,觥筹交错欢庆胜利,而这位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却在西北完成"追剿胡(胡宗南)马(马步芳)残匪"的任务之后,正率领大军顶着风沙艰难地跋涉在向新疆进军的征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追胡马”时,他征得中央同意,命令部队对"马家军"不接受投降,也不要俘虏,全部击毙!为被"马家军"残害的长眠于祁连山的数万西路军将士出了一口恶气!)西北的战事刚结束,195O年又率部投入到朝鲜战争,直到1953年才回国。他是一个令人敬仰,值得人民为其立庙,供牌位的人,因为他的确是个不打一点折扣地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人。1959年的庐山会议,他因出国访问,在会议尾期才上山。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冒进”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连他这位分管军队,不管经济和地方工作的人都看得很清楚,那些分管经济和地方工作的大员,可以说对其结局应是洞若观火。但他们迫于当时情势,不敢发声。为了人民,彭又拿出他当年"横刀立马”的勇气,用给毛写信的方式为人民"鼓与呼”。结果成为第二个因信获罪的人(第一个是胡风,因给中央写信反映党的文艺政策要完善,而被打成反党集团的头目,并株连了一大批文人,到文革结束后才平反)。后来毛的气消了,特别是经过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毛也感到彭的观点是对的,多次向其示好,当时他只要稍微低一下头,就极有可能官复原职。但这个倔强的湖南骡子,一生从不说一句违心的话,到死也沒有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这位活了76岁的元勋,从1953年从朝鲜归国,到1959年因言获罪被打倒,满打满算只过了5年舒心的和平生活。他一生无儿无女,到了晚年迫于政治压力妻子也和他离婚了,一个被关押的老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于1974年11月在医院含冤辞世。每忆彭总生前事,常使后人泪满襟!这是彭德怀在上图那张桌子前的留影。</h3> <h3>王家坪也在延安城区西北,和去枣园是一个方向,但比枣园距城区近一些。从1937年到1947年,这里先后是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总司令部(我党领导的军队的最高首脑机关在延安时期始终驻在该地)。这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这是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的大门。</h3> <h3>一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瓦房,面积比"中央大礼堂”小,能容纳200多人。这是礼堂的内观,从悬挂的会标看,是按欢庆抗战胜利时的样子布置的。</h3> <h3>与军委礼堂相邻的是毛泽东的旧居,下图是毛泽东的寝室,房子中间有门与他的办公室相通。这里的房子在采光上,质量上要比他先住的地方好。但他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从1946年1月搬来,到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离开。离开后直到逝世他再没有回过延安(中央的几位主要领导,除周总理1973年陪外宾回过延安,其他人都没再来过)。</h3> <h3>这是王家坪警卫班的宿舍。令人称奇的是,王家坪大院范围这么大,不但解放军总部设在此,而且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等主要领导人也住在这里,却只放了一个班的力量在这里警卫。当时国民党的军统派了一批批的特工来延安搞情报,暗杀领导人,结果这些训练有素的特务什么情报都没搞到,暗杀也竟然无法得手,反被边区的保卫部门抓了成串的特务。潜伏的敌人无计可施,晚上跑到延安保育院把刘伯承师长的一个几岁的孩子枪杀了。真是典型的黔驴技穷!这些特务之所以毫无所获,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干部思想素质高,革命立场坚定。以我们现在某些干部的思想素质,特务们只要背着钱来,决不会空手而归。</h3> <h3>24日晚饭后,到枣园对面的东方红剧院看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延安》,剧情用一个从上海到延安的女大学生视角,讲述了年轻人上世纪三、四年代奔赴延安生产、生活、学习、战斗、恋爱的故事。全剧基本上没有台词,也没有用字幕作介绍,全凭演员的舞蹈动作和场景展示剧情,估计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人,看得是云里雾里。而且表演水平我感到一般,与九寨沟的《九寨千古情》,云南的《丽江千古情》在技艺上不是一个档次。因本次旅游专列拉来一千多名游客。所以,本次演出是这为这些游客作的专场演出,一百元的票价,每人只出了六十元。</h3> <h3>25日早上,早餐过后踏上了返程,于26日凌晨到襄樊,结束了这次西北之旅。我感到不到西北,你感受不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在华北和中东部及西南,从一个省到相邻的省份的仍何地方,火车不停的行驶,远的也只有上十个小时,而西北两个相邻的省、区动辄就需二十个小时左右。在十三天的行程中,大约有近40℅的时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在车上除了睡觉,和旅伴们侃大山,更多的是浏览车窗外的西北风光,倒也不感到枯燥和无聊。屈指算来,这趟行程结束后,全国的省、市、区只有西藏没有涉足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旅行的确使我们获得很多知识,也结识了一批新朋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