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不敢说“指南”,因为名为指南的,都是很权威的东西。我所说的,只能是我自己的感悟而已。</h3><div><br></div><div>所以,名曰“指北”,意为“仅供参考”。</div> <h3>一,</h3><h3><br></h3><h3>到厦门,如果不去鼓浪屿,是算不上“小资”的。但到了鼓浪屿,如果只是逛逛街巷,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不错的游客而已,怎么能就算上“小资”呢?</h3><h3><br></h3><h3>什么人才算是“小资”呢?我查了下各方的定义,以下这一条我还是比较赞同得:</h3><h3><br></h3><h3>★一个真正的“小资”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经济收入、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文艺青年。</h3><div><br></div><div>★小资情调的女人标志:高雅的生活,丰富的内涵,懂得欣赏艺术,有情调。</div><div><br></div><div>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小资男还是小资女,其中一条共同点就是:“懂得欣赏艺术,有情调”。不懂得艺术欣赏的小资是“假小资”。</div> <h3>鼓浪屿是厦门小资生活的方程式;也是厦门文艺范的标志性的殿堂。</h3><h3><br></h3><h3>所以,到了鼓浪屿,可以先到故宫博物院外国文物馆;然后到鼓浪屿鼓新路27号(杨家园别墅内)的“东方鱼骨艺术馆”,看看中国首创,世界唯一的鱼骨画。</h3><h3><br></h3><h3><br></h3> <h3>面对鱼骨画,展开你的想象力,身临唐诗宋词之意境;感受什么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风范;重走“一带一路”,听驼铃声声,看西域风情悠悠……。</h3><div><br></div><div>如果你运气好的话,碰到馆长林翰冰……这位在这块文艺殿堂能够立足并且声名远扬的“海洋艺术开拓者”,他还会亲自为你做讲解,还会跟你留下一张很有文艺范的照片,够你作为小资的谈资的。</div><div><br></div><div>在鼓浪屿读完小学中学的林语堂是我们平和人的骄傲,是现代中国小资真正鼻祖(张爱玲只是取了个“小资”之名)。他的《生活的艺术》就是小资圣经。他是我们林氏后裔的骄傲。</div><div><br></div><div>我们不能辜负他老人家。我们得把“小资”生活进行到底。</div><div><br></div><div>正因为如此,我写了这篇《厦门小资生活指北》。</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h3><h3><br></h3><h3>小资还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腰包不一定很鼓,很有钱,但生活必定是高雅悠闲的。</h3><h3><br></h3><h3>那小资要装逼,是必定要懂些“千秋功业三杯酒,万丈红尘一壶茶”之类的“逼格”常识,甚至养成品味。</h3><h3><br></h3><h3>不懂得酒文化,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小资的。</h3><div><br></div><div>呆在厦门也好,来厦门旅游也好,可以到育秀东路3号武夷工贸大楼一层的“古仓酒庄”,来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跟哥们一起聊些“逼格”的事。</div><div><br></div><div>或者买一瓶你喜欢的口感……或法国橡木桶味的,或美国橡木桶味的,或干脆来瓶苏格兰艾莱岛的烟熏泥煤味的重口味的,点几个菜,跟几个狐朋狗友聊聊艺术。没喝完,就把酒瓶寄在那里,等下次再去光顾。</div><div><br></div><div><br></div> <h3>最好不要加冰块,裸饮。最好带上一个美女,跟你一起品。坐在她对面,跟逼格的,斯文的摇晃着闻香杯,把鼻子凑近杯口,闻着陈年的大麦芽散发的香气,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酒杯,露出戴在手腕的名表,优雅的说着高比的事。这时,你绝对很man。</h3><h3><br></h3><h3>小资,也就意味着“小众”。同样是喝酒,如果只是灌白酒,“感情深一口闷”,喝得醉醺醺的,那不叫小资。小资应该来点小众的逼格格调。</h3><h3><br></h3><h3>威士忌,特别是单一麦芽威士忌,最符合小资要求。</h3> <h3>在古仓酒庄喝完茶后,还可以在这里享受下“正印”茶庄的美女店长泡给你喝的白茶,普洱,大红袍,白芽奇兰等,让茶酒精神在你的体内氤氲。</h3><h3><br></h3><h3>酒为阳,茶为阴。阴阳合一,最是小资味蕾地图不可或缺的经纬。</h3><h3><br></h3><h3>茶酒人生,不就是小资人生吗?!</h3> 三,<div><br></div><div>如果你这时还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不妨在带着女友共享了环岛路的单车后,可以到环岛路JFC品尚中心C馆4楼的《入夜》……360°沉浸式互动投影餐厅,感受厦门新美食主义风向标;享受法国的浪漫主义味蕾与视觉盛宴的极致。</div> <h3>这家法式餐厅仅有66个限定席位,需要预约。这里的餐品,是融合了法式与日式的东西方精致料理。有鱼子酱蘸三文鱼、法式松露带子浓汤,金箔土豆泥沙拉,煎烤龙虾法国银鳕鱼……</h3><h3><br></h3><h3>更关键的是,这家餐厅的360°沉浸式互动投影,为你营造了浪漫主义的梦幻氛围。鱼儿在餐桌上游动;星空在头顶上眨着迷人的眼睛……</h3><h3><br></h3><h3>所有的苍穹,都为你的小资的味蕾打开。</h3><div><br></div><div>心一程,梦一程,爱一程。</div> <h3>四,</h3><h3><br></h3><h3>如果你以为只有在厦门岛内才能小资那就错了。</h3><h3><br></h3><h3>在海沧,我以前是常去阿罗海的“纸的时代”书店,来杯咖啡,可以爬很高的梯子,找一本好书,一个下午在那里装逼。绝对是够文艺范的。</h3><h3><br></h3><h3>只是现在我不太爱去那里了。人满为患。虽然要装文艺范的小资们都很安静,但实在是很难找到座位。</h3><h3><br></h3><h3>小资生活,是绝对需要安静才能雅致的。我不喜欢很high的,譬如周杰伦演唱会的那种文艺范。</h3><h3><br></h3><h3>真正的小资,还是跟文艺范有些区别的。关键在于安“静”乐道。</h3> <h3>五,</h3><h3><br></h3><h3>岛外的小资高逼格的去处,我的《厦门小资生活指北》绝对是推荐杏林湾营运中心的三影堂。</h3><h3><br></h3><h3>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家,平和乡贤卢荣荣和他的日本夫人,著名摄影家映里创办的三影堂南方分支机构。</h3><h3><br></h3><h3>那里共有将近4000平方米的上下两层展览,办公,图书馆,培训等不同板块的艺术空间。你可以看不断更换的摄影主题展;可以到摄影图书馆里饱揽中外文的摄影书籍;参加摄影培训课程;甚至是参加“三影堂摄影奖”的评选。</h3><h3><br></h3><h3><br></h3> <h3>2016年02月02日,由世界摄影组织承办、索尼赞助的全球性摄影奖项——索尼世界摄影大赛(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宣布来自三影堂艺术中心的伉俪荣荣&映里被授予“杰出贡献奖”。世界摄影组织通过新闻通稿表示,这两位艺术家为亚洲的摄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亚洲当代摄影。荣荣和映里的摄影反映出了一个我们共同创造出的亲密世界,更是突破了传统黑白暗房技术的传统。</h3><div><br></div><div>这对摄影伉俪,为在厦门,来厦门的小资们,带来了真正高雅的艺术享受。</div> <h3>视觉盛宴结束后,还可以满足下自己的小资味蕾。</h3><h3><br></h3><h3>三影堂旁边还有一个北京798空间创办人,中国先锋艺术的带头人之一黄锐老师的咖啡吧……“at cafe”。最令人垂涎的是at cafe里面有各式西餐轻食饮品……花式咖啡,木柴烘烤的比萨,各式西餐,甚至还有金酒,伏特加,还有我钟爱的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如格兰菲迪,本诺曼克等等,真是一个艺术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去处。</h3> <h3>六,</h3><h3><br></h3><h3>咖啡绝对也是小资的生活必备。有的人单凭绝对的咖啡粉,就可以自认为小资。</h3><h3><br></h3><h3>说实话,你是不是小资没人给你“评职称”,没人给你颁证书,只有自己认证自己。</h3><h3><br></h3><h3>而咖啡,就可以。</h3> <h3>有的人一讲到咖啡,肯定想到筼筜湖畔的咖啡一条街。其实错了。那地方更多属于富二代。</h3><h3><br></h3><h3>我倒是愿意到厦禾路的海翼大厦一楼的“时代空间”去,买杯咖啡,端着杯子,来回踱着方步,仔细品味墙上的国画油画,地上的雕塑,够你小资的目光目不转睛。</h3> <h3>或者到沙坡尾,先去“中华儿女”艺术馆看看经常有的各种艺术展览,傍晚时分,在到隔壁的“微风影集”咖啡吧,来杯咖啡,听着小乐队演奏各种乐曲,实在是诗情画意。</h3><div><br></div><div>小资情怀顿时膨胀,如皮球般弹起自信。</div> <h3>说实话,小资与伪小资是很难区分的。好像区分它也没啥意思。</h3><h3><br></h3><h3>小资们总是想过有腔调的生活。但真正的小资,是心灵的爽朗。即使在沙滩,在草地,在阳台慵懒的什么事也不做,只是晒着冬日的太阳,也是极为小资的。</h3><div><br></div><div>我们小资的鼻祖陶渊明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小资了吗?</div><div><br></div><div>所以,小资并非一定要上高级餐厅。一片海滩,一段闲暇的午日时光,也可小资呀。</div><div><br></div><div>小资,城市文化土壤开出的一朵清幽的花。</div><div><br></div><div>写于林语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