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LV,虹

<h3>我遇见“篁岭”。</h3><h3> 第一次知道“篁岭”是在中央电视台一档介绍魅力乡村的节目中。当看见白墙黛瓦的徽派房屋依山而建,层叠而上;当看见冬瓜梁、雕花窗,家家窗前支起一排粗木棍子时;当看到搭着大大小小的圆形晒匾,匾里摊晒着圆润纯净的色块儿,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重重叠叠时。</h3><div> 我是被深深吸引了。</div> <h3><br></h3><div> 金秋十月,我和工作室的几个小伙伴们来到这个五彩斑斓的画卷里,开启我们的读书活动。走过天街,走上垒心桥,走进五桂堂,遇见红椒、黄菊、绿豆;遇见古老的民房,多彩的民俗;遇见满满的喜悦心情.......</div><div><br></div><div> 遇见窗前急匆匆的风景。</div> <h3>遇见记忆久远的老物件。</h3> <h3>遇见奇特木结构的五桂堂。</h3> <h3>遇见即将过500岁大寿的大古树。</h3> <h3>我还遇见悠闲,可爱的它。</h3> <h3>现在遇见“过去”</h3><div> 辗转在这个梦幻般的村落里,确会生发“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慨。每一座老宅,都是篁岭现实的博物馆。看着“五岳朝天”式的马头墙,房子上的脊饰吻兽、鳌鱼....站在晒台上的我感受到了"窗衘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簧万亩田"的强大视觉冲击。500年静卧在石耳山怀抱的篁岭古村,百变祥云环绕,千亩梯田叠加,古木参天遮蔽。这里古屋完整地保存,村民质朴地生活,如今村落即便被开发旅游了,民风民俗还更为发扬广大,古屋古宅还得到很好地修缮,它们不是文物,而是“活”的生活,所以在这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现在和过去距离是这般近,它们一直,一直在对话,在遇见。</div> <h3>在“四水归堂”的天井里,在精致的窗棂和雀替中,在斑驳陆离的墙面上,在宗祠、牌坊的颓垣残壁间,不同的人会遇见属于自己的片片感受吧。</h3> <h3>食物遇见“阳光”</h3><div> 在我看来,晒秋这是一场食物与阳光的温柔遇见。在这个秋阳普照的季节里,食物占据小院的屋檐、院子、外墙,有的用线串起来晾晒开,有的装入簸箩、大大小小的竹筐,依次铺开,自由的吸收着每一份阳光。日晒、风吹,通过阳光的自然力量,食物改变了原有的模样,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被人们享用。好一个温柔的遇见,好一个晒在阁楼上的秋天。</div> <h3> 晒秋遇见“晒书”</h3><div> 我欣赏这群顔值高,有想法,有目标的年轻人。我们围坐在老木桌旁,用自己的方式晒出《芳华》《人间草木》《平凡的世界》《你若安好我便晴天》《项链》里的情与趣。</div><div> “晒秋”遇见“晒书”,这是怎样的雅景。朋友笑说我们,一群幼稚女,但我仍心生欢喜,期待美丽的她们遇见更美丽的自己。</div> <h3>  “遇见”是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之一,即便这样,我仍喜欢有魔性的它。篁岭之行有点匆匆,其中有这样,那样的些许遗憾,但我知道这样的遇见是最好的安排。</h3><h3> </h3> <h3>  此时,用这首明人王振忠《徽州》一诗来结束,该是最应景了吧:</h3><div>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div><div> 居民一半依山食,不事牛犁用火耕。</div><div><br></div><div> 再见,篁岭!</div><div> 我期待,下一个遇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