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你,遗世而独立,隽美多姿,却不以秾丽姿色取媚于众。你,傲然挺立、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你,素雅坚贞,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你,有高尚坚强之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谁不熟稔你的名字?</h3> <h3> 为你,我祈愿羽化成蝶,像一个超凡脱俗的哲人远离喧嚣的世界,煽动着一对淡泊文雅的翅膀,翻越山巅,飞过七彩的桥,哪怕被雨水狂扫,我也不会停靠;飞过那星光璀璨,不怕疲劳,飞到你的身旁,为你舞蹁跹,陪你战严寒。</h3> <h3> 为你,唐代元稹写下《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因为只喜爱菊花,是因为此时此刻,寒冬已至,万物萧瑟,百花开尽,也只有菊花可赏,也充分说明菊花傲霜独立的英姿。以此,比拟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贞不屈的品质。</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你,唐代黄巢写下《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天高气爽,秋风萧瑟,一叶知秋。在百花折尽百草竭的秋天,惟有那丛丛秀菊,披着晶莹的露珠,顶着飒飒的秋风,昂首怒放。</h3> <h3> 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唐代起义军首领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长安门前,惆怅满怀,豪气丛生挥笔写下名诗《咏菊》:“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在他的笔下披上黄金甲,幽香也成了杀伐的阵势。</h3> <h3> 为你,宋朝著名女词人填词一首:《多丽.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词人对自己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抒情,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而且有眉、腮,因而也有肥瘦。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h3> <h3> 为你,唐代李师广写下《菊韵》:“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一场秋霜下来之后,满城的菊花灿烂地盛开了,在夕阳晚霞的映衬下,菊花有着无尽的风流韵味,我信手所写的菊花诗句,描摹不出菊花那独特的韵味,因为菊花的情致已经随着人们进入了千家万户。</h3> <h3> 为你,唐代王如亭写下《菊城吟》:“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这首诗是作者以菊花比喻自己的志向,任那秋日气象肃杀威严让百花杀,单单菊花无畏,反而香盈街巷,充分体现了作者孤高自傲、洁身自好志趣。</h3> <h3> 为你,晋陶渊明写下《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露水凝结为一片洁白的霜华,天空中没有一丝阴霾的雾气,因而益觉天高气爽,格外清新澄澈。远望起伏的山陵高岗,群峰飞逸高耸,无不挺秀奇绝;近看林中满地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凛冽的秋气使百卉纷谢凋零,然而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呈异采;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变衰,唯有苍松却经寒弥茂,青翠长在。诗人情不自禁地怀想这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誉之为霜下之杰了。</h3> <h3> 为你,唐太宗赋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还是用今年的光彩、又在明年开花、唐太宗以菊花自比、以表示自己也如同这菊花一样在以后的年岁里依然是如今的成就 。</h3> <h3> 为你,唐代杜甫诗云:“《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秋花都开尽,菊花却满枝。旧日摘花人迭换,唯有清香酒暂随。</h3> <h3> 为你,唐白居易《咏菊》诗云: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对比手法;耐寒经霜、不畏严寒。诗人借菊花想要表达人在逆境当中就应该像菊花一样,不畏严寒、不怕艰苦,耐得住苦难和风霜.不应该稍遇挫折就大受打击、一蹶不振.应该拥有像菊花一样坚韧顽强的精神.这是咏物言志的写法。.</h3> <h3> 为你,唐吴履垒《菊花》 曰:“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堕落在泥土中实在不忍心,宁可抱着枝桠让自己枯萎。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这样说,是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h3> <h3> 为你,唐李商隐《菊花》 曰:“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h3> <h3> 为你,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前二句是对花的品貌的描写,但遣辞造语之间,已经融入主观感情。后二句是对菊花的品性的赞赏。</h3> <h3> 为你,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曰:“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菊花在东边的篱笆下,带着清晨的露水在寂寞地开放,依然象往常一样在无人关注地自展芳华。世间的俗人是没有高雅的情趣,只是在重阳节那天跟风去看菊花。</h3> <h3> 为你,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曰:“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h3> <h3> 为你,宋·梅尧臣《残菊》曰:“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金黄色的菊花零落凋残,即使干枯了香气也不会改变。茂密的枝叶间藏着孤独开放的余花,还可以用来饮菊花酒呢。</h3> <h3> 为你,宋·朱淑贞《菊花》曰:“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作者是清代著名女词人,后人将她与李清照、薛涛、唐婉等人并誉为“中国历代十大才女”。她的婚姻很不幸福,但是她敢于离经叛道。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和对于独立人格的不屈追求。</h3><h3>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成为激励后人的名句。</h3> <h3> 为你,金·元好问《赋十月菊》曰:“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诗人对菊花傲骨节气的肯定,可以和梅花的品格相比。反应了作者对菊花的热爱和赞美。</h3> <h3> 为你,明·沈周《菊》曰:“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秋天百花凋零,作者却看到了怒放的菊花,所以作者说,哪知道在冷淡的季节中遇到了繁华。</h3> <h3> 为你,宋·杨万里《咏菊》曰:“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事物从来都是各有秉性,是谁贪图寒冷消瘦弃厌年华?菊花自己选择开在风霜的国度,并不是春光把菊花排侧在外。</h3> <h3> 为你,明·唐寅《菊花》曰:“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这是一首托物寄兴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颔联借物言志,游子的思乡之情,欣赏在寒冷中绽放幽香的菊花,想到深秋已经悄然而至,借以慰藉思乡之苦。</h3> <h3> 在古代,多少文人雅士对菊花都有一种别样的喜爱,赞美菊花的诗句更是层出不穷。著名诗人陶渊明尤其喜爱菊花,他的经典诗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赞赏。古时重阳节更是称作菊花节,在节日当天,人们会有赏菊、食菊、饮菊、插菊的风俗。古往今来,文人们借菊言志,喻花抒情,也是比比皆是。</h3> <h3> 菊啊,我爱你!诚然,你的富丽可和牡丹媲美,你的圣洁能让百合生愧,然而你最可贵的却是不畏寒冷、挑战霜雪无谓、勇敢、顽强的战士品质和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h3> <h3> 菊花正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的增长,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更希望看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比翼同飞的民族精神弘扬光大。</h3><h3> 热爱民族之魂—菊花吧,它是我们遇到任何挫折磨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支柱和力量。</h3> <h3> 为你,氤氲在花香上的文字。</h3> <h3>注: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