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日无事,随手翻看旧影集,一张二十多年前与泰国商人马明权夫妇游览西安城墙的照片勾起我对当年情景的回忆,陪同他们吃羊肉泡馍的趣事竟然还历历在目。</h3><h3>那是一九九二年四月,泰国玻璃钢制造商马明权先生携夫人与上海水业机构洽谈合作成立玻璃钢管道公司事务。谈判间隙,在上海水业秘书处主任周先生陪同下抽空到西安作一两天短暂休息,接电后,单位委派我负责接待马先生一行。</h3><h3>上海的周主任我是比较熟悉的。见面后周向我介绍马明权先生祖籍原是陕西扶风,他祖上从清代时就移居泰国,三四代人都未曾回过原籍,这次赴西安是他专门要求的,也想借此机会了却一下几代人思念先祖的夙愿。</h3><h3>年近六旬的马明权先生身体壮硕,面色黝黑,他的汉语不太好,相比之下端庄优雅的马太太倒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让我深感意外。经询问得知马太太曾在曼谷一所大学教授中文,对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对陕西厚重的人文历史深感兴趣。这次专程陪同先生到中国洽谈业务,一是给他做翻译,同时也顺便借机实际深入地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h3><h3>安顿三位客人入住下榻的酒店后,我先就西安的历史及饮食文化作了简要介绍,并征求他们对饮食及游览的意向。马先生爽快地说"到了西安就是到家了,只要是西安特色,一切随你安排。"由于客人行程很紧,于是我建议就近游览西安古城墙,参观西安碑林,同时品尝一下著名的西安羊肉泡馍。我还开玩笑说"不吃羊肉泡,西安就没到"。马先生夫妇听后欣然点头,连称最好最好。谁知陪同的周主任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用上海话连说勿来斯勿来斯,牛羊肉又膻又腻,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别说外宾接受不了,连阿拉都吃不来的。我回头看看马明权夫妇,再次征询客人的意见。只见马太太连连点头,笑着说"就吃羊肉泡馍就吃羊肉泡。清真美食,西安特色"。我转过脸对周主任笑着说你先试着吃一下,实在不行我另给你安排其他清淡饮食。见客人欣然接受羊肉泡馍的安排,周主任也只好同意了。</h3><h3>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完碑林博物馆,从文昌门登上城墙一直走到南门下来,又转了书院门书画一条街,一路参观下来,马明权夫妇兴致勃勃,特别是马太太更是兴奋异常,连声称赞西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们走到钟楼附近时已时至中午,于是就步入西大街口的著名回民饭店"同盛祥"。</h3><h3>当时的"同盛祥"还在西大街社会路口附近,临街一溜数间大门脸,三层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古色古香,恢宏壮观。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同盛祥"三个遒劲的大字熠熠生光。进入大堂,十数张桌子已经坐无虚席,男女老少的食客围坐在各自的桌前,有的已经开始酣畅淋漓地埋头在吃着泡馍,大部分顾客还在一边悠闲地掰着馍,一边兴奋地谈笑。这个场景极大的吸引着马先生夫妇,他们似乎诧异地看着一个个正在掰馍人的姿态。马太太拿起袖珍摄像机对着那些顾客一阵猛拍。我对这种场面早已习以为常,真不明白为何能引起他们如此关注。上到二楼预定的包间坐下后,服务员排摆桌案,端上酱油西瓜籽、五香花生米、芝麻南糖等几样零吃小碟,给每人奉上一盏"三炮台"盖碗茶,然后递上菜单。我记得点了几个店里的看家菜,有红油肚丝、芝麻里脊、扒牛舌、酱牛肉、清炖牛尾等,又点了几个素菜,好像有西芹香干、桃仁木耳、生拌香春芽等等,要了几瓶西安产的"汉斯"啤。我叮嘱服务员说我们一行中有两位外宾,服务员点头说明白了,服务员拿着点菜单转身离去后,我们慢慢喝着茶闲谈着。不一会儿包间里的音箱传出悠扬的乐曲背景声,一个女声用英语缓缓地介绍着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和同盛祥饭店的前世今生。这时只见马先生夫妇面带疑惑的表情看着我问道:"吴先生,请问,你们这里吃饭的风俗怎么是这样子的?"他一边说一边两手在两腿上方做掰馍状。看到他的模仿动作,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刚才为什么会对大厅里的顾客掰馍的样子如此惊奇。估计他们看到不少食客在掰馍的时候都把碗放在腿上,边掰馍边聊天,这种姿势恐怕是他们有生第一次见到的,因此既好奇又不解。我笑着解释道,是不是觉得这个掰馍的样子有伤大雅?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西安泡馍的饼子叫定面馍,是用未发酵的面团做的,烙好后饼子较硬,要掰成状如黄豆般的小粒,可不是很容易的。掰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要把一个饼掰好掰标准,至少需要五到十分钟,试想把碗放在桌上两臂悬空掰馍,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把碗放在腿上,要省力的多,而且边掰馍边聊天,实际上是一种享受。对于我的解释马太太似有所悟,但我还是看出来马明权先生仍在轻轻摇头,那位上海陪同的脸上甚至还露出鄙夷的神色。</h3><h3>这时服务员走进来,双手端着一摞大海碗,给每人面前放了一只,又把盛着面饼的竹盘放在桌上,说道各位先掰馍,菜随后就上。说完就转身离去了</h3><h3>看着面前的空碗和竹盘中的面饼,马先生夫妇和周主任都面面相觑,似乎无从下手。马先生问道,这馍非要用手去掰碎吗?我说也有用机器切的,不过要吃到正宗的泡馍,还是要亲自动手的。我们的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大家听后都笑了。</h3><h3>洗完手,我开始给他们示范掰馍,他们都随着我的样子认真地一点一点掰着,刚掰了一会儿就说胳膊肘子、双手腕子、手指头尖子困得不行了,于是都不约而同地把碗从桌子上移放到腿上,效仿起大堂里那些食客双腿夹碗掰馍的样子。这时他们可能才真正体会到我刚才的解释确实是很有道理的了。在马先生认真地埋头掰馍的时候,马太太握着袖珍摄像机对着她先生前后左右地一阵猛拍,并笑着向我解释道她的先生出身世家,自打出世就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这是马先生平生第一次亲自动手给自己做饭。我要录下来让孩子们看看,他们的父亲第一次亲自动手做饭的珍贵场面。并说如果没有西安之行,没有在西安吃羊肉泡馍的经历,她先生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给自己做一次饭了。说得太家全都哄笑起来。</h3><h3>各人的馍都掰好了,女服务员进来收碗,只见她拿出几张白纸片,给每个碗里的馍块放一张然后把碗依次摞起来准备端走,马先生疑惑地问道这些碗和馍都是一样的,做好后怎么能保证就是我自己原来的碗呢?,服务员笑着回答说一个都不会错的。马先生似乎不信,拿出钢笔在他的碗底背面做了个记号,以待验证。</h3><h3>开始喝酒吃菜自不必说。马先生夫妇对我点的几样菜品赞不绝口,马太太似乎对清炖牛尾更是喜欢。菜吃得差不多了,泡馍端上来,服务员把碗依次放到每人面前。马先生双手举起面前的碗偏头一看碗底,脸上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连声称赞道真神奇了。马太太也激动地说西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吴先生为我们安排的羊肉泡馍更是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把西安独特的饮食文化,这次到西安真是不虚此行啊!</h3><h3>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四日于西安</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