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寻找巴金的黛莉》是著名作家赵瑜的一部很有影响力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寻找巴金的七封信为源,牵出一位现代女性传奇而坎坷的命运。如果不是作家对偶然在古玩市场上发现的七封信执着的穷根究底,不是他锲而不舍的坚持,这个故事可能永远沉埋在历史的尘埃下,黛莉也如忙忙人海中的普通一人被忽略,巴金和黛莉的交往也不为人知。文学界也不会知道远在偏僻的黄土高原封闭落后地区的女孩子曾与现代文学的最前沿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作家填补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h3> <h3>黛莉原名叫梅生,姓赵。1920年生,山西宁武人。其父是剑桥大学毕业,归国返晋任高级工程师。抗战暴发后事敌多年,黛莉在太原女师读书时,将近毕业时不足十八岁。黛莉一向思想进步,眼看着日寇杀来,山河破碎,她立志投身抗敌。挣脱家庭羁绊,投身社会洪流,叛家出走!梅生子此去七十载,音讯全隔断,生死两茫茫。黛莉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了变故,她怎么会和巴金有书信来往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黛莉年轻上学了时候吧。</h3><h3>她爱读文艺类作品,犹其喜欢巴金的《家》</h3><h3>黛莉一下子就迷上了。当有一天她</h3><h3>在家里看《大公报》,上面刊登了巴金一段回</h3><h3>忆录,就给巴金写了信,没有地址,就请《大公报》转给巴金。真是没想到,巴金很快就回信了。巴金正是在第一封信末尾,相告黛莉直接的通信地址。</h3><h3>巴金给黛莉写了第一封信:</h3><h3>黛莉先生:信收到了,谢谢你的好意,费了你好些时间来给我写信。你的信给我带来一点慰安,一些鼓舞,我决不会怪你。你十二岁就读了我的《砂丁》,那太早了,我想到那事情心里很不安,我不该拿那惨痛的图画来伤害你的孩子的心灵。</h3><div>你在十六岁时读了《家》,我知道你会喜欢它,因那主人公正是些和你同样的青年,他或她有一颗纯白的心,有一个对于正义的信仰,爱一切需要着爱的人,恨一切人为的不合人性的传统。……祝</div><div>你好</div><div>巴金四月二十夜十二时</div> <h3>巴金先生的第二封信,信为竖写,两页:</h3><h3>快信收到。我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所以我的文章也是的。我在生活里追求着光明,爱,人间的幸福,我在文章所追求的,也是这个。……我觉得你应该升学,我给另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写信,也说过这样的话。社会太黑暗了,人情太复杂了。你只是一只羽毛未丰的鸟……</h3><h3>你不要老是想到牺牲,你也得有些享受。一个十七岁的女子,也应该过些快乐的日子。……祝</h3><h3>你好</h3><h3>金五月二十五夜</h3> <h3>巴金给黛莉共计回了七封信,终止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之际,这便是古木年轮,一个无可更改的事实。国难当头,人心思战,黛莉在家中收拾行装,她不知道自己归宿所在,只知道自己决心不改,她一个十八岁的学生要与自己的家庭断裂……离家之后的黛莉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岁月,她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一来解开她的坎坷人生吧!</h3> <h3>黛莉在离开家之际,把有关和巴金来往的书信还有一些心爱书籍,用油布打包起来,一一藏到顶棚上去了。现山西全境燃起熊熊烈火,许多同学早已离开太原,奔赴抗战队伍了。黛莉没想到同学居然独自参军走了,此后黛莉独自一人离开太原,向南向临汾追赶抗战省府而去。至为遗憾的是黛莉一个心眼儿,要快些参加对日作战,哪怕牺牲。黛莉痛惜和同学同行,她茫茫然独自南去,错失了参加抗日队伍乃至参加八路军的机会。</h3> <h3>话说黛莉错失良机,找不到同学找不到方向。黛莉直身一人来到汾阳城,突然得知,国民政府大举迁都重庆。而姐姐赵巧生与姐夫在重庆兴办实业公司,支援抗敌救国。她便决定投奔而去,然而事不凑巧,她又得知,姐姐她们即将离开重庆,前往甘肃后方建工厂。黛莉盲人瞎马,转而投奔了汾阳城外的省政府临时办事处。少女黛莉跟从汾阳办事处一起前往克难坡。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克难坡,这里沟壑起伏黄河在山脚下咆哮奔涌,壶口瀑布惊涛拍岸。</h3><h3>后黛莉渡过黄河,流浪漂落到西安古城。举目无亲,有家不可归,思来想去姐姐巧生是她唯一的亲人,1939年春,赵黛莉与久别的姐姐赵巧生重逢于天水,相拥而泣。</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