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集

逍遥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目录</b></h3><h3><br></h3><h3>01.序</h3><h3>02.做一个勇敢、快乐的人</h3><h3>03.在“家校联系簿”上的留言</h3><h3>04.儿童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h3><h3>05.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h3><h3>06.放下你的鞭子</h3><h3>07.我相信你能行</h3><h3>08.借我一双慧眼吧</h3><h3>09.玩吧玩吧不是罪</h3><h3>10.切莫违拗孩子的天性</h3><h3>11.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h3><h3>12.给孩子做好榜样</h3><h3>13.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h3><h3>14.教子须防“过”</h3><h3>15.无愧于孩子就好</h3><h3>16.为孩子的未来着想</h3><h3>17.让孩子保有一份童心、想象力和思考力</h3><h3>18.莫教孩子学“屠龙”</h3><h3>19.来学学孔子吧</h3><h3>20.离家出走的背后</h3><h3>21.孩子,我该怎么跟你说</h3><h3>22.要敢于让孩子去冒险</h3><h3>23.电视,想说爱你不容易</h3><h3>24.养儿,更要教儿</h3><h3>25.从杨康、郭靖谈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h3><h3>26.择其爱者而读之</h3><h3>27.苏洵的“秘方”</h3><h3>28.与孩子同读一本书</h3><h3>29.变成“书痴”又何妨</h3><h3>30.写给那些像落叶一样飘零的生命</h3><h3>31.读逍遥白《无过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 </b></h3><h3><br></h3><div> 《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自从小儿出生,我就一直牢记着这句话并日日勉励自己,要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生子而教。虽然未必能教好,却可以“无过矣”不是?</div><div><br></div><div> 可是,一个刚刚做了父亲的人,哪里懂得什么教子之法,于是,就求助于书籍和网络。2005年,寻寻觅觅中我来到搜狐“小学生活论坛”,遇到了一群跟我一样不想“有过”的人——天秤座的天祺、尚然、天天天蓝1234567、云梦湖、梦中飞、纤纤素手……可能是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吧,大家一见如故,常在一起交流和探讨有关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叫做“讨论室”的栏目,由我主持,每周发起一个话题,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室友”中不乏大手笔,常有精彩之论被推荐到社区首页,于是有更多的同道中人知道了这个栏目并加入进来,讨论室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十几个人,一大群人,一下子变得非常热闹。我于主持的同时,也常常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一年左右的时间居然写了近三十篇讨论稿。我们把讨论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孩子的实践当中。</div><div><br></div><div> 后来,由于工作转忙,我离开了“小学生活论坛”,讨论室也随之关闭。那些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室友”们也不知道都散落到哪里去了。</div><div><br></div><div> 今天利用美篇这个平台,把当时自己写的讨论稿做了个集子,名曰《无过集》。一防散失,二为纪念。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新颖的观点,但也是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结晶,也算是一个时期、一段经历的见证吧。</div><div><br></div><div> 想来当初一起参加讨论的“室友”,他们的孩子也都升入大学或大学毕业了吧?倘若我们当时讨论的那些东西,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一点正面的影响,那一年多的光阴就没有虚度,是生命中再开心不过的事了。</div><div><br></div><div> 尚然,天蓝,天祺,纤纤,云梦湖,梦中飞,凡凡,十月,独立黄昏……你们现在都在哪里?想念你们以及你们的娃儿。</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做一个勇敢、快乐的人</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小儿十岁生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儿子,我不是富商巨贾,我不可能为你的未来备下很多财产;我也不是高官显贵,我不可能给你众人仰慕的尊严。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我能给你的,只有我或可自豪的男人品格——我的勇敢,我的快乐。我愿意在你很小的时候就把这两样东西送给你。让你从小就学着以一个男人的姿态去面对眼前的世界。</h3><div><br></div><h3> <b>我第一要送你的是“勇敢”。</b></h3><h3><br></h3><h3> 勇敢是男人必备的品质。没有勇敢的男人略等于没有脊梁,是重症的精神阳痿者。所以,在你很小的时候我就尝试着去培养你勇敢的品格。</h3><div><br></div><div> 你才五六岁吧?当我怀抱着你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的时候,你就有独立骑马的“野心”了。这我从你艳羡的眼神中一眼就看了出来。于是我教你骑驴,因为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能驾御这么高大的马。我不扶你上驴,我要你自己上去,你就寻了个小板凳,自己爬上驴背。我也不给你牵缰绳或扶着你,因为那样你永远都学不会骑术,我要让你自己牵着缰绳,当你终于可以稳坐在驴背上的时候,我就在驴的屁股上使劲拍了一巴掌,那驴便小跑起来,你吓得脸都白了,你的腿还太短,夹不住驴肚子,于是跑着跑着,你小小的身躯就被颠到了驴脖子上,驴一低头,你便栽了下来,疼吗?一定的,你咧着的小嘴告诉了我一切,但是你没有哭,你又在我的鼓励下爬上了驴背。你挨了几次摔?我记不住了,我只记得就在那个夏天,在奶奶家后面柔软的草地上,你学会了骑驴,也初步见识了什么叫做勇敢。</div><div><br></div><div> 我不愿意让你唯唯喏喏,隐忍一生。特别是面对暴力与强权的时候,我希望你的腰哪怕纤细但一定要笔直;我希望你的眼睛可以无神但一定要无畏。因为你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还记得大学快毕业的那个寒假。我和你的两个叔叔去草原上拣牛粪。当我们拣满一车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斜刺里冲出来十几个骑马的蒙古青年。他们拿着马鞭和套马竿耀武扬威,用生硬的汉语要我们把牛粪留下,否则就要在我们的身上抽出“花儿”来!他们用这种方式,不知截获了多少车牛粪,这个我们早就有所耳闻。可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凭什么白送给他们,而且用这样一种以多欺少的方式。我们根本不去理会强弱悬殊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去表现恐惧。我们要奋起捍卫我们的劳动果实。当我们兄弟三人操起粪叉摆出拼命架势的时候,当我们红着眼睛与他们眈眈相向的时候,当我们以强硬的态度与他们据理力争的时候,他们的皮鞭和套马竿终于没敢落下,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护着粪车离去。从此,当地的蒙古人无不知道我们三兄弟。他们可以洗劫别人,却从来不敢对我们耍蛮使横。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勇敢,但是我愿意把我们面对暴力与强权的态度传给你,我的儿子。</div><div><br></div><h3> 有一天,你哭着跑回来,说邻家的孩子打你了,当我了解到你的确是受了欺负,我就问你:你的拳头呢,为什么不用他还击?你说:他那么壮!我说:你比他高啊!于是你擦了把眼泪,登登登地跑走了,不一会,我听到楼下传来另一个孩子的哭声。又过了一会,你骄傲的回来了,嘴里还嘟哝着:哼,还想欺负我!我可不怕你了!我拍了拍你的小脑袋,把“人不能欺软怕硬”以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讲给你听。</h3><div><br></div><h3> 勇敢不是盲目,更不是粗鲁与豪横。勇敢应该接受理性的控制。有人落水了,我不希望一点不懂水性的你不假思索地往水里跳,救人不成,反搭一条性命;某处起火了,我不希望你只拎着件衣服或几根树枝就往火堆里闯……这些固然都是勇敢,但不是受了理性约束的勇敢。当你准备实施你的勇敢行为的时候,你应该用你聪明的头脑做出理性的判断,或许有更好的救人救火的办法在。匹夫之勇,注定难成大器。</h3><h3><br></h3><div> 儿子,我要你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div><h3><br></h3><h3> <b>我第二要送你的是“快乐”。</b></h3><div><br></div><div> 那天,我和你一同玩一款叫做《剑侠情缘》的游戏。当主角在战斗中内力耗尽,所有招式都无法使出的时候,你问我:爸爸,什么叫做内力?我随口应道:快乐!</div><div><br></div><div> 是啊,如果说内力是侠客赖以发招的动力,那么快乐就是人赖以前行的动力。它支撑着我们跨越人生道路上所有的沟沟坎坎,是人最应该具备的属性之一。</div><div><br></div><div> 快乐是可以培养的。就像我们一起玩的那款游戏,英雄的各项属性都可以养成。而且养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我愿意和你一起去体验并分享这种快乐。</div><div><br></div><div> 我要为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快乐的因子一点一点地在你的身边积聚起来,包围你,渗入你的血液,渐染你的性格。</div><div><br></div><h3> 我要教给你习得快乐的方法,让你从一些日常琐事中慢慢领悟,原来快乐有时就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手指擦破了皮,你应该庆幸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好无损;玩具不够高档,你应该想到很多孩子连这样的玩具都没有……</h3><h3><br></h3><h3> 我要让你知道,放弃,也是获得快乐的一种方法。还记得我们一起读过的那个小故事吗——有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一块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人却头不也不回一下,照旧赶他的路。你问:那么精美的罐子摔碎了多可惜呀!他怎么好像无动于衷呢?我说:这是个智者,他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放弃。你想啊,他就算再怎么惋惜和自责,那个罐子能恢复如初吗?不能吧?那带着这些负面的情绪上路有什么意义呢?人的情绪空间譬如电脑的内存,是需要及时清理的,负面的情绪被清除,快乐就主导了你的生活,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br></h3><div><br></div><div> 我还要让你知道,快乐是可以传染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身边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你的影响,就连空气也因你而活跃起来。</div><div><br></div><h3> 当然,在养成快乐的过程中,你自己的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你要知道,快乐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你得主动寻觅、努力追求,才能收获它。 <span style="font-size: 17px;">当你领悟出自己不能呆坐在那儿等候快乐降临的时候,你就已经在追求快乐的路途上跨出了一大步。</span></h3><div><br></div><h3> 人,生来是要与苦难相伴的。有了勇敢和快乐,苦难就不再是你前行的负累,你就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大侠——笑傲江湖,无所畏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在“家校联系簿”上的留言</b></h3><h3><br></h3><h3> 儿子从学校回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h3><h3><br></h3><h3> 三年级一个小男孩礼拜天独自骑车去藏龙山游玩,返回的时候,自行车爆胎了,30多里地,硬是一个人推着自行车走了大半宿才走回来。</h3><h3><br></h3><h3> 我顿时震惊于这个小孩的勇敢和镇定,能够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在漆黑的夜里顺利地回到这么远的家,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当真是不易了。但与此同时也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万一路上遇到坏人,或者走迷了路怎么办呢?</h3><div><br></div><div> 我问儿子:你怎么看这件事?他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个自强自立的人,我也觉得他很勇敢,打心眼里佩服他!”儿子的评价让我感到有些不安,这是多么危险的想法啊,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他遇到类似的情形,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我不禁为他担心起来。我觉得我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跟他深入地交换一下意见。看见儿子有很多作业要做,我什么也没说。晚上,当他进入梦乡之后,我在《家校联系簿》当天的页面上写下了下面几行文字,是写给儿子的,也是写给他的老师和同学的:</div><div><br></div><div> 儿子,跟你一样,爸爸也觉得那个男孩很勇敢,但从当时的情形看,我觉得他所选择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和仿效。去藏龙山的路我走过多次,那一带岔路很多,地形也比较复杂,稍不留意就会走进山里出不来,或者掉进废弃的矿洞中,那就有性命之忧了。但沿路也有不少人家,过往的车辆也很多,他完全可以选择向人“求助”,比如,搭车、到附近的人家打电话或补胎充气等等,可他却选择了在我看来最不明智也最危险的一条路——徒步回来。他可能不知道,在一个愚蠢的行动中,勇敢也会变成厄运的帮凶!</div><div><br></div><div> 我批评他只是想告诉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你的人生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要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100种,而且总能找到最好的那种。找到它的钥匙,可能就在于打开思路,“作退一步想”,或变换一下思维的角度,万不可拘泥一途或者钻牛角尖儿。</div><div><br></div><div> 如果你的能力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要学会“求助”。在人生的旅途上,许多时候,你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一些问题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和父母总是这么鼓励你,教育你从小就要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这没有错!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当你陷入生活的窘境或思路走进死胡同的时候,选择“求助”,无疑是度过难关的最聪明的办法。</div><div><br></div><div> 求助并不掉价儿,也并不表示你软弱或无能。云借助风的力量而聚集到一起并降下雨雪霰雹;花借助蜂蝶的力量传播花粉而绽放万紫千红。荀子说得好:“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见古代的君子也是善于求助的。当年孔子绝粮陈蔡,不是也曾经向人求助过吗?</div><div><br></div><div>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乐于帮助你,不仅仅是你的父母、亲人,还有你的师长、同学和朋友,甚至包括一些陌生的人。</div><div>学会求助,也是人生必备的本领!</div><div><br></div><h3> 我不知道儿子是否读懂了我的意思。我写这些文字,只是想藉此向他介绍一种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更达观的人生态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儿童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b></h3><h3><b><br></b></h3><h3> 看了烦烦妈妈的一组“改掉坏习惯”的文章,直为这位睿智的妈妈鼓掌叫好。她的“建立时间银行”、“制定家庭守则”等一系列举措,在帮助烦烦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说烦烦是幸运的,他有一位善于学习且熟谙家庭教育的好妈妈。当然这与烦烦的主观努力也是分不开的。</h3><h3><br></h3><h3> 然而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能像烦烦那样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使之在未及形成之前便胎死腹中。这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实际而重要。</h3><h3><br></h3><h3> 儿童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遗传),主要有三:</h3><h3><br></h3><h3> 一曰模仿。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h3><h3><br></h3><h3> 一位父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 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又看动画 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我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女儿的情况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杂乱的屋子、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她的注意力,是导致她形成上述坏习惯的主要原因。”</h3><h3><br></h3><h3> 二曰重复。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h3><h3><br></h3><h3>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h3><h3><br></h3><h3> 三曰纵容。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h3><h3><br></h3><h3> 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h3><h3><br></h3><h3>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家长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远离坏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实吗?</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div></b><div> 大年初一,海口市一名年仅15岁的中学生因为无节制地打游戏,遭到家人批评。当天夜里,便在卫生间中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在水管上,自缢身亡。 此事引发了海口市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讨论,不料,就在人们的讨论声中,开学之初海口某中学又发生了一起中学生轻生的事件—— 一个13岁男孩仅因为自己一直担任的班长职务被撤换,受不了同学的议论,回家喝下了农药。</div><div><br></div><div> 这还仅仅是海口一地,这样的事件在全国不知还有多少。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对自己的生命如此不负责任?于是,在为这些孩子感到无比痛惜的同时,有人把矛头指向网络,有人指责学校教育不当,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总之大都把罪责推给了学校教育和不良的社会环境。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环境在不良诱导方面也的确难辞其咎。但是我认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注意从小对孩子进行责任心教育致使孩子责任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他们走上绝路的一个重要原因。</div><div><br></div><div> 什么是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div><div><br></div><div> 来检讨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吧,在责任意识的培养方面又做得如何呢?我们习惯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他们安排好一切:督促他学习、督促他练琴、督促他画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重学习,轻劳动。不让他们去承担对家庭应有的责任,以孩子为中心,全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就这样,我们一次一次地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一次一次错失了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孩子的眼里,就形成了这样的看法:所有的人都该为我着想,所有的责任都该由别人承担。 责任意识的淡薄也就在所难免。</div><div><br></div><div> 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得一些孩子总是抱怨父母,怨天尤人,没给自己准备下优厚的物质条件,对父母和他人要求过多,不能满足要求便如何如何,甚至以死相要挟。却惟独不去想自己对家庭对父母对社会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孝敬父母,反哺家庭、回报社会,这些做人的基本责任全都抛诸脑后。心胸狭窄,过分自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心理脆弱,动辄自杀,忘了自己还没有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去想自己的轻率举动可能会给亲人带来的痛苦。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div><div><br></div><div> 责任意识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是很难健康成长的,也成不了大器。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哪个不是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则”,这是所有仁人志士的责任;温总理在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我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至今还在我们的耳边回响……我们不是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问题,并努力地将这些思考付诸家庭教育的实践当中。</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div><div><br></div><div> 责任意识要从小培养。这里所说的“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孩子还很小的时侯就着手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一是指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绝不放过任何一次责任教育的机会。</div><div><br></div><div>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逐渐明确:他们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是什么,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责任。人生活在世上要享受很多权利,但也要承担很多责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有维护之责;父母哺育了你,你有反哺之责;国家培养了你,你有报国之责……你做了好事,有享受表彰的权利,你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担过错……在家庭你要对家庭负责,在集体你要对集体负责,在社会你要对社会负责……而且告诉他们,责任是相互的,不能只期求别人对你负责,你也要对别人负责,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对别人负责,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最终成为可悲的孤家寡人。</div><div><br></div><div> 我在《浣溪纱》(见附录)一词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戏弄小牛,把小牛惹恼了,就用它还没有生角的头顶了那孩子一下。孩子感觉有点疼,就哭。</div><div><br></div><div>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说司空见惯,我在词中有意违反常理设计了一个妈妈笑的镜头。实际上这是不合中国国情的。通常情况下,面对这样的情境,中国的母亲会跑过来一边抱起孩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宝宝不哭,小牛坏,小牛顶了宝宝,妈妈打小牛。” 似乎,从我们妈妈的妈妈开始,每当幼小的孩子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矛盾时,就是这样,在这种几乎不讲道理的呵护下,孩子接受了最初的“责任”教育。 </div><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被小牛顶倒了,这不是小牛的错,而是孩子的错,因为他戏弄了人家。但是,妈妈们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觉得只要他不哭就好,于是把过错强加在了小牛的身上,真打也好装样子也罢,总之要拍那小牛一巴掌,以示惩戒,直到孩子不哭了事。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也错过了最初的、也是最合适教育孩子责任意识的时机。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如果是他做错了事,责任就应当由他自己来负,只有这样,他以后才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时,他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span></h3><div><br></div><h3> 在这个方面,有一位美国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h3><div><br></div><div> 小里根的父亲无疑是一位智者,他懂得怎样把握住教育的机会,他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像我们的一些父母那样,总想替孩子承担一切。玻璃碎了,好啊,赔呗,于是掏出人家所要的钱,或当面或让孩子点给人家。这还是讲道理的父母,不讲道理的父母说不定还要跟人家干一架,证明自己孩子的无辜。父母替孩子承担责任的做法只能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div><div><br></div><div> 总之,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小处”着手。让孩子从小就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责任的分量,“尽责”时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他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意识。家庭层次的责任意识确立了,将来走上社会,就可以顺利地向社会层次的责任意识过渡了。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才成为可能的事。</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div><div><br></div><div> 在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中,家长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肩负的责任,这就是督教之责和示范之责。</div><div><br></div><div>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责任意识和其他道德准则都不可能直接传授给孩子,而只能由他们从外界的吸收中获得。他们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div><div><br></div><div>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水平。如果家长推卸责任,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难想象,一个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div><div><br></div><div> 央视法制频道曾播出这样一期节目,说的是一位女儿虐待患有老年痴呆的爸爸。她不让老人到楼上她家里住,老人就只能栖身于一个四面漏风的煤棚;她不给老人饭吃,老人就只好到街边的垃圾箱中去找吃的。更可气的是,她的儿子,老人的外孙,一个12岁的小男孩竟当着记者的面,踢打自己的外公。平时又如何呢?可想而知。这个在母亲的示范之下已经变得毫无怜悯之心的孩子,其冷漠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所应有的范围。</div><div><br></div><div> 当我们在对这个孩子表示厌恶和惋惜的同时,其实我们更应该谴责那位不孝的母亲。她不爱老人,因为她的言行有违孝道;她不爱孩子,因为她把孩子引领到一条违反人伦道德的邪路上;她更不爱自己,因为可以预见老人的现在就是她自己的未来。乌鸦尚知反哺,虎毒亦不食子,她是个连乌鸦和老虎都不如的人。她在道德形象上给孩子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她的失责已经不仅仅是未尽赡养义务的问题了,她同样没有尽到做为一位母亲对孩子应有的督教之责和示范之责。</div><div><br></div><div>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责任心和道德水准,家长以身教创造和谐的家教气氛,让孩子以家长良好的责任心为典范,孩子在自己的行动体验中巩固对家长的学习,才能使责任心成为人格的一部分。</div><div><br></div><div> 做为一个社会人,家长还应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在家给自己的孩子做示范,做榜样,出门还要给别的人家的孩子做示范,做榜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古仁人教给我们的做人准则。</div><div><br></div><div> 我的办公楼前有一排碧桃,春风吹开了粉红色的花蕾,远远望去像一抹绯红的轻云飘落于树梢。那芬芳的气息引来成群的蜂蝶,也引来许多到此办事的女同志。她们离开时大都忘不了从树上扯下一根花枝儿,插在自行车前面,让芬芳拌自己一路回家。于是,来这里玩的孩子们也纷纷效仿,爬上树去折花枝儿。折得人多了,那些碧桃树便伤痕累累,越发的疏朗。靠近铁栅栏的几棵,几乎秃了头,长相很难看,教人担心他们会不会死掉。我曾看到办公室的同志在训斥一个折花的孩子,那孩子却理直气壮的说:大人折,你怎么不管啊?</div><div><br></div><div> 是啊,大人们都这么做了,孩子们为什么不可以呢?孩子眼里无是非。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这些是非观念常常是在对大人的仿效中建立起来的。大人看见公用水池的水龙头开了,走过去拧上,孩子看见了,他就会效仿你,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也会这样做;大人看到草坪上有废纸或塑料袋,走过去拣起来扔进垃圾箱里,孩子看见了,也会效仿你去做同样的事情……大人关心国事,热衷公益事业,孩子也不可能对天下兴亡麻木不仁。“位卑未敢忘忧国”,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的。</div><div><br></div><div> 由此看来,家长的督教之责和示范之责实在是太大了,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俗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应该意识到:我们的现在,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div><div><br></div><div>————————————</div><div>附录:</div><div><br></div><div>浣溪沙﹒草原小景</div><div><br></div><div>蒙古包前落晚霞,铜壶灌奶煮新茶,清香散入远人家。</div><div>牛小不堪孺子戏,抵他一个仰八叉,炉边笑倒娜仁花。</div><div><br></div><h3>注:1。仰八叉,北方方言,仰面向后倒下。2.娜仁花,蒙古族妇女常用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下你的鞭子</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谈“惩罚教育” </h3><h3><br></h3><h3> 抗日战争时期,陈波儿、崔嵬、张瑞芳等进步文艺工作者曾编演过一部街头剧叫《放下你的鞭子》,说的是一位父亲动辄用鞭子惩罚演不好戏的女儿的故事。我重拾这个题目不是要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而是要借用这个题目表达我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种态度,那就是我不赞成教育者像《鞭》剧中的父亲一样,对被教育者使用肉体或精神上的任何形式的“暴力惩罚”。</h3><div><br></div><div> 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犯了错误,教育者对其课以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适度的惩戒一下,可以使受教育者懂得分寸和秩序,懂得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并由此学会理性规范自身行为。其警示作用和规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div><div><br></div><div> 但“惩罚”毕竟是一种被动的教育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不可常用和滥用。北方农村流行一句教育格言,叫做“打皮了,骂滑了”,意思是说,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教育者打骂,他就会对打骂有了抗性,而对打骂这种极端的教育手段都无所谓的孩子,基本上就无药可救了!因为实在是再找不到比打骂更为严厉的教育手段了!这种抗性的产生,正是常用和滥用“惩罚”的结果。</div><div><br></div><div> “惩罚”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惩罚”也不等同于“暴力”。以下几种“惩罚”方式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的,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放下鞭子”就是指放弃使用以下几种“惩罚”方式:</div><div><br></div><div> 一是无价值惩罚。比如罚写生字100遍,罚站X分钟,登楼,跑圈等等。这样的纯机械性、体力性惩罚除了可以使孩子的手脚暂时感到疲劳、酸痛,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意义。</div><div><br></div><div> 二是精神惩罚。或采取长时间不跟孩子讲话,或动员其他孩子一起孤立犯错误的孩子,或采取羞辱、恐吓等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方式方法……这种精神的惩罚有时比棍棒教育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伤及孩子身体,却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此以往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孤僻、抑郁、自卑、狭隘、仇恨等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伤害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的正常感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div><div><br></div><div> 三是粗暴体罚。教育者采取打骂等暴力手段惩罚被教育者,比如,用刀片刮脸,抽嘴巴,打板子,罚跪……这已经不是惩罚,而是伤害,甚至是犯罪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曾播出一期父亲对孩子动用电刑的节目。面对孩子被电流严重灼伤的双腿和深藏仇恨的双眼,那位父亲还美其名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未免无知和滑稽。最近以来连续发生的因粗暴体罚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div><div><br></div><div> 四是只罚不奖,为罚而罚。“惩罚”只是在被动状态下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而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好。所以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也就是说,“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罚不奖,为罚而罚。</div><div><br></div><div> 如何实施惩罚教育没有一定之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伤害孩子的肉体的和心灵。这是一个前提,也是一条底线。违背了这个原则,所进行的任何“惩罚”都属于“鞭子”的范畴,都应该放弃!</div><div><br></div><div> 我们应该在如何实施惩罚教育这一问题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如果不得不罚,那么我们倡导积极的有意义的“惩罚”。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并留有很深的印象,愿意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我们正确使用“惩罚”手段有一些参考的价值:</div><div><br></div><div> 在澳大利亚,一个孩子在与同学野炊时生火做饭,因为柴禾湿,他点不着火,很着急,偏偏这时一只笑鸟在他的头顶上怪声怪气地叫,那孩子很生气,就用树枝打伤了它。这就违反了有关保护笑鸟的地方法规,被同学告到了老师那里,老师决定惩罚他,怎么惩罚呢?让他就“笑鸟的习性、笑鸟与人、笑鸟与环境……”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写一篇调查报告,一周内完成。结果,这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内,跑图书馆、进书店、上网查找资料,走访鸟类学者……终于完成了一篇内容翔实、认识深刻的文章,受到了老师的好评,还得到了一份精美的奖品。</div><div><br></div><h3> 从惩罚到奖励,整个过程使我们看到这位老师的用心是何其良苦,他是多么善于为学生创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又是多么懂得教育的规律,使被动的“惩罚”具有了积极的意义。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极具创造性!</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相信你能行</b></div><div><br></div> 近日在《中国家庭教育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飞人”乔丹的妈妈教育小乔丹的故事:<div><br></div><div> 乔丹小时候非常崇拜大卫•汤普森,常常因想长得更高而问他的妈妈:“妈妈,我怎样才能长得更高?”每当此时,他妈妈总是说:“今天晚上你睡觉时妈妈会为你祈祷,而且还往你鞋里撒盐,帮你长得更高!”1972年,乔丹看过慕尼黑奥运会后,兴冲冲地走进厨房向妈妈宣称:“总有一天,我也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还要赢得金牌!”他妈妈肯定地对他说:“我相信你能行!”此后乔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在中学二年级时被校队涮掉也没气馁,终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div><h3><br></h3><h3> 乔丹妈妈的家教无疑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在巨人如林的美国篮坛,乔丹1.90M的身高实在是一个“矮子”,小时候的乔丹就更是可想而知了。然而乔丹妈妈面对这一令人沮丧的事实,并没有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信心。一句“我相信你能行”,激起了乔丹战胜自己先天不足的勇气,即使在被校队涮掉的逆境下,仍坚定不移的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迈进,终于攀上了篮球事业的顶峰,成为NBA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星。</h3><div><br></div><div> 可见,作为父母,应该始终对孩子充满信心,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或被人误解时,能坚定的给他一个公正的、催他上进的评价,很可能会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div><div><br></div><div> 反观现在有的家长,往往开始时对孩子期望过高,却又帮助甚少,当困难或挫折袭来时,又轻易地认为孩子没出息,甚至常常用“你什么也干不了!”,“你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我恨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了!”等等这些过头的话来咒骂自己的孩子。一个在外面饱尝失败苦果的孩子,盼望回到家里能得到亲人的一丝理解,一点安慰,好重新鼓起勇气,再作努力。可是,面对父母冰冷的面孔和言语,他还能重新燃起心中的自强之火吗?</div><div><br></div><div> 未成年的孩子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所以,作为“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努力学会理解孩子、激励孩子、支持孩子,随时给孩子以信心和鼓励。应该像乔丹妈妈那样绝不吝惜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行”。在家长正确的评价、帮助和期望下,中国是不难出现乔丹式的行业巨人甚至伟人的!</div><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借我一双慧眼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蕾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她们都很优秀,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她们的成功应首先归功于她们的母亲,因为正是居里夫人第一个发现了她们的各自的“天赋”。</h3><div><br></div><div> 早在女儿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的某种天赋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她在笔记本上写道:“伊蕾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慧。”当女儿刚上小学,她就让她俩每天放学后在家里再参加1小时的智力活动,以便进一步观察其天赋才能。当她俩进入塞维尼埃中学后,居里夫人让女儿每天补习一节“特殊教育课”:或让由•佩韩教她俩化学,或由保罗•郎之万教数学,或由沙瓦纳夫教文学和历史,或由雕刻家马柯鲁教雕塑和绘画,或由穆勒教授教外语和自然科学。每星期四下午,由居里夫人亲自教两个女儿物理学。经过两年的特殊教育后,居里夫人觉得,伊蕾娜性格文静、专注,迷恋化学并立志要当科学家研究镭,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而艾芙生性活泼,充满梦幻。居里夫人便先让她学医,然后再引导她研究镭,又激励她从事自然科学,可艾芙对科学不感兴趣。经多次观察,居里夫人才发现艾芙的天赋是文艺。这种不断观察、发掘孩子天赋的家教观念,指导着居里夫人通过成功的家教使女儿伊蕾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而获得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也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文学作家。</div><div><br></div><div> 现代科学证实,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五六岁时就开始对某一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这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就是“天赋”的具体表现。倘若我们能像居里夫人那样,及时地捕捉到孩子的这种“天赋”,顺势予以引导,就会为孩子的成才打开一条通道。</div><div><br></div><div> 如今有不少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可谓精心至极,但在发现孩子的“天赋”时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粗心。有的孩子多次在父母面前表现了对动物、植物、机械、色彩、音乐、绘画或书法等方面强烈的敏感,做父母的却视而不见,贻误了培养孩子成材的时机。还记得读小学时听过的一件事:有一位叫张明的少年科技爱好者,11岁时就制作出七管低压台式收音机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三等奖。但最初张明的父母却很讨厌他的淘气。他小时侯不肯到幼儿园里去,家长只好把他锁在家里。他在家里不是摸爬滚打,浑身弄得像个泥猴似的,就是把买给他的手枪、汽车等玩具一个个拆开来,搞得七零八落。后来在一位小学老师的启发下,张明的父母才喜出望外地懂得孩子拆卸玩具正是他好奇心强、爱观察、肯钻研的表现。发现了孩子这一“天赋”之后,张明的父母便同孩子一起拆卸玩具,同时边拆边教授道理,启发他的思维。假如张明的父母没有这一个巨大的转变,那么科技园地里的这一株幼苗恐怕就夭折了。</div><div><br></div><div> 年轻的父母啊,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眼神或所提出的问题中去发现和捕捉孩子的“天赋”吧,你也许真的能为孩子的成长找到一个突破口呢。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加倍努力地学习,因为它需要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玩吧玩吧不是罪</b></h3><h3><br></h3><h3> 爱玩儿是儿童的天性。进行适度的游戏活动是儿童应有的权利。没有游戏活动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然而,曾几何时,儿童的游戏活动在某些家长的眼里成了一种罪过,成为他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们固执的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贪玩的表现,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把孩子的日程表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识字、学算、画画、练琴、学英语,使孩子很少有时间玩儿,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就更少了。殊不知,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是不科学的。</h3><h3><br></h3><div> 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禄倍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说:“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他认为,游戏活动对儿童来说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游戏,儿童的身心就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正是通过游戏,儿童才逐步成长和成熟。</div><div><br></div><div> 福禄倍尔认为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至少可以获得如下好处:</div><div><br></div><div>(1)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控制身体的运动。比如:跑、跳、爬等。同时,游戏活动也使儿童身体的精细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譬如,当儿童在玩泥沙和玩具游戏时,他就能学会控制他的手和手指的动作。</div><div><br></div><div>(2)游戏活动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我们知道,儿童是好奇的,如果允许他们自由地探究周围的环境,他们不久就能掌握有关大小、形状和结构的概念。此外,游戏中,儿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儿童互相商量是玩“过家家”还是“卫生院”或“办食堂”,确定了主题和情节,还要分配角色;确定用什么物品代替什么用具,如果没有现成的用具,还要设法去找,去做……,这一切都需要儿童积极的构思和不断地解决问题。这样,游戏本身就促进了思维的发展。</div><div><br></div><div>(3)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合作”精神。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每个儿童都表现出一种利己主义倾向。通过游戏活动,年幼儿童逐步获得了社交能力,并体会到在游戏活动中与其他儿童分享自己玩具的乐趣。</div><div><br></div><div>(4)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儿童所进行的诸如“开医院”、“过家家”等一类的游戏中,儿童逐步懂得了病人与医生、父母与子女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关爱和体贴,懂得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为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iv><div><br></div><div> 由此看来,适度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当我们看到儿童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我们不仅应想到他们玩得多开心,而且更应该记住:他们正在努力工作,正在努力学习生活。</div><div><br></div><div> 孩子,玩吧,玩吧,不是罪!</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切莫违拗孩子的天性</b></h3><h3><br></h3><h3> 俗话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中国古代有两个知名的皇帝,就属于典型的干错行。他们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前者精通音律,后者长于书画。李煜的词作开婉约词风的先河并成为许多词人学习的典范,而宋徽宗的“瘦金体”则是后世书法爱好者难以企及的标高。应该说他们分别是这两个领域的天才!然而这两位都不是治国安天下的帝王之材。可封建统治集团却无视这一点,硬是让他们继承大统,做了有违他们天性也确实做不来的皇帝,结果一个身死国灭,一个落得被金人囚禁的下场。</h3><h3><br></h3><div> 李煜和赵佶的悲剧很值得今人反思。特别是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更应该从他们的悲剧中汲取深刻的教训。</div><div><br></div><div> 如今,有些年轻的父母,喜欢赶潮流追时尚,什么职业吃香,就让自己的孩子向哪个方向发展;有的则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父母的愿望以及替孩子选择的发展方向是否与孩子的天性和特长相符。比如,有的父母想让孩子当音乐家,而孩子却对画画感兴趣;有的父母想让孩子长大当医生,而孩子却喜欢机械,想做工程师;也有的父母盼望孩子能成为一名教师,而孩子却崇拜军人,长大后愿保国戍边等等。父母对孩子的职业选择与孩子爱好和特长阴差阳错。在这种情况下,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指导其健康发展,还是违拗孩子天性,削足适履,满足大人的愿望?答案显然是前者。因为,只有自己感兴趣的选择,才会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干出成果。让孩子去做不感兴趣的事,违拗其天性,是难以发挥孩子潜力的。</div><div><br></div><h3> 鲁迅先生是个大文豪,有人问他的独子海婴长大后是不是当作家时,鲁迅说: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孩子的职业选择应由其天性来确定,将来宜工则工,宜医则医,不可强求。鲁迅先生深刻的见地,对我们做父母的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b></h3><h3><br></h3><h3>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有个鲁国人,执竿入城。竖着拿竿进不去,横着拿竿也进不去,他就没办法了。一个老头给他出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截断。这样倒是能过去了,可一根好端端的竹竿却变成了周杰伦手中的“双截棍”,岂不可惜!更可笑的是,一个当官的竟建议让守卒帮忙,用绳子把竹竿从城头吊过去。</h3><div><br></div><div> 可能所有看到这个笑话的人,都会说:“哈哈,这几个人可真是笨到家了!”然后一笑了之。可是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我们的孩子也在重复着类似“执竿入城”的行为时,我们还能一笑了之吗?</div><div><br></div><div> 一个从夏令营归来的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在夏令营里,同学们轮流拎着铁桶去打饭。三个铁桶分别用来装汤、菜、馒头。但可笑的是,一会儿同学们就跑了回来,焦急地对老师说:老师,不好了,有一个水桶上有一个洞,怎么办啊?老师笑着说:“你拿这个有洞的桶装馒头,用不漏的桶盛汤,不就成了吗?”“啊”,同学们恍然大悟地笑着跑向厨房。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是轮流打饭,这一现象竟连续发生了好几次。</div><div><br></div><div>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了:这种动动脑筋就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怎么会难倒那么多孩子?难道我们的孩子 也像鲁人一样笨?显然不是。不动脑筋,乃是原于思想的懒惰,而思想的懒惰,又是缺乏劳动实践锻炼的结果。</div><div><br></div><div> 没有劳动实践,就不会产生“敢将十指夸针巧”“绣出秀美山河来”的江南织女;没有劳动实践,就不会出现“酌油沥之,钱自孔入,而钱不湿”的卖油翁;没有劳动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所以说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才是关键。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人的心理才能获得发展,才能“变得聪明”。</div><div><br></div><div> 可见,如果忽视了孩子在成长中的实践活动,孩子不仅会变得懒,而且必然变得“笨”,这可能是那些一心想用“禁止劳动,只许读书”的方法,让孩子变聪明的家长所没有想到的吧!</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给孩子做好榜样</b></h3><h3><br></h3><h3> 阅罢独立黄昏的《一件小事》,不由的想起前不久网友梦中飞在小学生活论坛撰文讲述的一个故事:</h3><h3><br></h3><div> “我上了地铁,就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后发现对面座位的地板上有一张纸巾,纸巾上有几片柑皮,还有几片更小的柑皮散落在纸巾以外的地板上。往上望,原来这堆垃圾是一对母子制造出来的。--他们俩正起劲地吃柑呢。……年轻妈妈手里的柑肉吃完了,一块柑皮又扔向地上的纸巾处……她又掏出一张纸巾,擦嘴,再扔……孩子也跟着仍……”</div><div><br></div><div> 这一正一反两件事在生活中的确是太小也太寻常了。但是它们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因为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即为人父母者应该怎样给孩子做好榜样。</div><div><br></div><div> 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利害与共,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种子,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或多或少带上家庭的烙印。因此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不无道理的。历来出生书香门第的孩子自幼就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武术高手的子女自幼就能学就一身高超的武艺,就是两个例证。相反,一个家长自己就有酗酒、赌博、小偷小摸、不讲社会公德等恶习的家庭也很难培养出子女的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来。</div><div><br></div><div>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浪费,“雪白的包子,嫌不好吃就随手扔了;新买的玩具不懂得爱惜,到处乱抛,新鲜劲一过,又吵着买新玩具;不懂得尊敬长辈,没大没小,好东西抢着自己先享受,小不点的人儿,开口就骂人”等等。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的这些行为习惯是怎么形成的?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有没有责任?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奢侈浪费的行为?我们对老人是否尊敬是否尽了孝道?我们敢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们的言行是问心无愧的吗?</div><div><br></div><div>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教育好孩子,我们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前后一致地为孩子提供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使孩子爱学习,我们首先必须自己爱学习,要使孩子有良好的行为,我们必须检点自己的行为。从对比中找到自己的责任。要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要及时纠错,适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div><div><br></div><div> 让我们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两段话来共勉吧:</div><div><br></div><div>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div><div> ——没有父母的榜样,没有父母在相互关心和尊敬中表现出来的爱的光和热,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只说“是”,那不是教育,“打”的结果更糟,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好榜样。</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b></div><div><br></div> 有一位伟人说过,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良好的习惯是最宝贵的,当孩子刚刚迈步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好的习惯,这将使他(她)在以后的长时间里得到益处。这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也是体现父母爱心的重要方面。<div><br><div> 培养习惯,应从小处一点一滴做起,而且要讲究方法。</div><div><br></div><div> 有一位母亲在搜狐BBS上发表文章说:“我女儿现在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了,以前做作业还好,每天放学回家立即做作业。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下午他们三点钟放学,回到家首先找东西吃,我催促她吃完东西快点做作业,磨蹭到三点半开始做作业,一边做作业一边还得吃东西,其实每天回家的作业也不算多,有时候就抄十个词语,她能从三点半一直到五点才做完,这样我给她买的资料根本没时间做,而且这样的效率考试的时候怎么能来得及做,真的让我很着急。”她接着说:“我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坐在她旁边看的,现在,每次她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给她限制时间,然后我告诉她,如果你在这个时间完成不了的话,那我就惩罚你,让你把今天学过的生字各抄20遍,可她还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而我也没惩罚她。”</div><div><br></div><div> 从这位母亲的介绍和孩子的具体表现看,问题主要出在习惯的养成上,而这又与父母的督责不利和方法不当有关。</div><div><br></div><div>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这三个案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div><div><br></div><h3> 林源、张宇寒是2004年海南高考文、理科状元。他们的母亲在谈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这一问题时,说法竟是惊人的相似。</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林源的母亲卢秀芳说,林源很少让父母操心,因为从林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注意让林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做得不对,就要说他,不能因为他还小、还不懂事就算了。开始学习后,一定要让他先做完作业,再做其它的事。养成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习惯后,他就会变得很自觉,基本上不再需要父母操心。</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张宇寒的妈妈张克琼说,宇寒小时候我就要求她放学回来要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不写完就不能看,这是家长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她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就要开始,比如说让孩子做完作业后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一种“奖励”,慢慢让孩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告诉她为什么要学,当她从“要我学”到有“我要学”的意识后,到了初中、高中就可以很省心了。</span></h3><div><br></div><div> 另一位家教比较成功的家长说,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两种习惯:一是放学回家不许先听音乐、看电视等,而是抓紧复习和做作业。起初,孩子嘟着嘴,老大不高兴,例举出班里好几个同学的例子,来‘说服’爸爸妈妈。这时,我们决不让步,除了讲道理外,还采取相应‘缓冲措施’。比如他刚到家时,跟他聊聊天,问问当天的学习情况,班里同学之间的趣事,或者学校的‘新闻’。另外,我们也决不在他学习的时候打开电视,我们也在‘自习’。现在,有的家庭,‘麻将’通宵达旦,而又强迫孩子安心学习,这似乎有些不‘公平’,身教重于言教嘛。第二种习惯,就是要求他当天的事当天毕。晚上做完功课,一是要把书包整理好,把第二天上学应带的书本、文具都带齐,免得早上忙乱一番,还丢三落四。这一点,也是从他一入学就要求,并督促检查了一段实践,孩子很快就接受并做到了。现在,无论多么忙,他第二天早晨都没有‘抓瞎’过,也没有发生过半途回来取书的事。</div><div><br></div><div> 这三位家长谈的虽然仅仅是个别习惯的培养,但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div><div><br></div><div> (1)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的习惯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多半都形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做家长的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随时检点自己的品行,给孩子做好的榜样。</div><div><br></div><div> (2)父母要注意检查和督促。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在培养过程中父母的检查和督促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可能还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没有父母的督责,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一句空话。像前面提到那位母亲,讲好的惩罚措施(这些惩罚措施是否得当还有待商榷)最终都不能兑现,孩子形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不奇怪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也得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要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div><div><br></div><h3>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h3></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子须防“过”</b></h3><h3><br></h3><h3> 做事情做不到位当然不好,可做得过分了也不行,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教育孩子也如此,以怎样的方式,达到怎样的火候,家长心中应该有一个“度”。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失误,错不在教育本身,而在实施教育的“度”没有把握好,以致犯了“过分”的错误。</h3><h3><br></h3><div> 1.过分的表扬和批评</div><div><br></div><div> 为了使孩子树立自信心,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表扬孩子,夸大其词,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批评也是一样,过分批评也会伤害自尊心,家长只要指出他错在哪里帮助他吸取教训就可以了。</div><div><br></div><div> 曾读过一位网友关于如何实施表扬和批评的帖子,我认为他讲得非常好。抄录如下:“对孩子适当的运用表扬的手段是可以的,但是切忌笼统的表扬,比如:这次画画老师给了个优。或者是个90多分,你要表扬他画得很好,图中的太阳啊,小鸟啊花朵啊,画得真是漂亮。他就知道:我是学习好画得好才受表扬的。但是,不要表扬他很聪明,真乖。这等于表扬了整个人,时间长了,容易让他有自骄自傲的想法。批评也是一样,举例说:当他把题目做成1+1=3,不要批评:‘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会做错?平时老师是怎么教你的?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这等于是把他整个人都给否定了,还连带平时的生活也给否定了。时间长了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想法。这个批评表扬要注意,因为平常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表扬和骂孩子的。骂时把整个人都给否定了,表扬时整个人都是顶呱呱的,然而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孩子却未必明白。”</div><div><br></div><div> 2.过分的保护和溺爱</div><div><br></div><div> 下面摘录的是一个过时的资料(找不到最新的),但多少也能反映一些目前的现状:</div><div><br></div><div> 北京市妇联家教研究会曾对北京市50万中学生家长做过一次百分之一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5747名家长中,“对孩子溺爱,有求必应”的家长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九六;“只要学习好,对孩子不求其他方面”的占百分之十一点三五,两项相加达到百分之四十六点三一。这说明有近一半的家长对孩子不能严格要求。而在小学生家长中,溺爱孩子的比例更高,可达百分之七十。</div><div><br></div><div> 溺爱不仅使孩子心理发育不全,产生一群适应能力差、对社会不敢负责任的年轻人,而且导致有些孩子的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上的祸害。这类典型事例举不胜举,前不久央视“拍案说法”节目搞的一个有关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表明,许多少年罪犯都是这种过分保护和溺爱的牺牲品。</div><div><br></div><div> 3.过多的干涉</div><div><br></div><div>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但如果因此就对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加以限制,不仅禁锢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本来性格脆弱的儿童变得更脆弱,而对原来性格倔强的儿童,则会激发更强烈的逆反。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就会胆小怕事,神经过敏。他们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div><div><br></div><div> 4.过度的期望</div><div><br></div><div> 许多年轻的父母对子女抱有太大的希望,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去学这学那,还美其名曰“早期教育”。结果,许多孩子还未上学就对学校和学习充满了恐惧,有些孩子上学后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现象。</div><div><br></div><div> 5.过分的敏感</div><div><br></div><div> 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本无可厚非,但对孩子缺乏应有的信任,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就不好了。孩子一个人在家,就担心孩子是不是没有做功课啊是不是在看电视或者上网啊;孩子与异性同学来往,就怀疑孩子是不是早恋啦……整天神经兮兮的,搞得大人孩子都痛苦。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紧张。这种紧张的关系就像一堵厚厚的隔离墙,阻断了亲子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沟通。还有什么比亲子之间产生隔膜更可怕的事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无愧于孩子就好</b></div><div><br></div> 针对【讨论室】本周讨论话题,我想就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div><br><h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因素,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把目光盯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并且因此而或喜或悲,这就不好了。</h3><h3><br></h3><h3> 现在的考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考察孩子方方面面的能力。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在考试中屡获高分的孩子在生活中却表现得极其低能;反之,一些平时考试不怎么出色的孩子却是交际、管理、发明、技巧、演艺、运动等方方面面的能手。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侯几乎被怀疑为弱智。但他后来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我不知道爱迪生考试的情况如何,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但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如此“口碑”的孩子估计考试成绩也高不到哪儿去!果真如此,你说那张让爱迪生颜面扫地的卷子除了暂时可能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快或者羞辱,还能带来什么呢?又能证明什么呢?你能说爱迪生考试不行就什么都不行吗?总之一句话,死盯住孩子成绩不放的家长是不明智的。</h3><div><br></div><div> 我不太关心儿子的考试成绩。他每次考试考多少分排什么名次我是不过问的,我只关心他有没有错题,错在哪,因为什么错,然后帮助他把这些错题分学科收集起来,让他自己查找原因。一学期下来基本上各科都有这么一大本“错题集”。这东西最能全面反映孩子某一学科的真实情况。对学习新知和复习旧知都有很好的效果,我乐此不疲,儿子也很喜欢。</div><div><br></div><h3> 我儿子的成绩在他们班属中上,不是很突出,但人品和习惯却是很好的。这与我和妻子平时更多地注意这方面的管教有关系。我觉得孩子有一个好的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不认为一个有良好人品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未来社会会不给他们留有一席之地。</h3><h3><br></h3><h3>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耿耿于怀。更没有必要为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未来怎样谁都无法把握。抓住今天,做我们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不给将来留有遗憾,能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心也就是了。如果总是耿耿于孩子考糟了或者名次靠后了这些琐事,不仅于事无补,自己情绪不佳,也影响孩子的情绪,增加孩子的压力。我想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本该快乐的孩子因为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而变得郁郁寡欢吧?</h3><div><br></div><h3> 还是那句话,抓住今天,做我们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心就是最好的父母!儿孙自有儿孙福,未来的事,谁知道!</h3></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孩子的未来着想</b></h3><h3><br></h3><h3> 中学时代曾读过一篇古文《触龙说赵太后》,里边有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意思是说,为人父母者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替他做长远的打算。</h3><h3><br></h3><div> 触龙正是出于让长安君经受一些磨练的考虑才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的。本质上是出于对这位未来国君的爱。赵太后最终同意让长安君为质,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是啊,一个过惯了优越生活的人,一个不知道艰难困苦为何物的人,一个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的人,将来靠什么去继承父辈头上的那顶王冠?又凭什么获得臣民的敬服?即便顺利地继承了王位,他那没有经历过任何磨练的稚嫩而脆弱的双肩又如何承担得了王器之重?</div><div><br></div><div>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触龙和赵太后为长安君的未来着想,给他一次接受磨练的机会,让他做好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是一种更为深沉和理智的爱!</div><div><br></div><div> 这令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然而会不会爱怎样爱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许多家长拼命地挣钱、赚钱、捞钱、敛财,为孩子积攒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费用。为他们建造别墅,办理婚嫁保险等等等等,可以说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了,却惟独没有替他们的未来着想。</div><div><br></div><div> 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独立的。未来社会波诡云谲,孩子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生病、劳累、环境变迁,考试失败、事业遇阻、竞争败北等挫折,为了使孩子有迎接未来挫折的各种准备,适应竞争更为激烈的未来社会生活,我们有意识地让孩子在今天就经受一些艰难的体能、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磨练,即所谓的“挫折教育”,不失为一种理智的教育方式。</div><div><br></div><div> 天气越冷越让孩子们少穿衣服;路面石子越多,越让孩子光脚;家庭条件越优越,越让孩子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去生活锻炼;家长越富有,越不给孩子零花钱……这些在常人眼里似乎不近情理的做法,据说是当今国内外现代教育很崇尚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为许多家长所认同。一些人已经或正在把这种教育附诸实践之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div><div><br></div><div> 让孩子经受一点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不是一定要采取这样一种近乎魔鬼式的训练方式,这个还值得商榷。不过,为孩子的长远计,一些必要的磨练是一定要让孩子经受的。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寻找和创造这样一些机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意志。否则,我们的孩子就吃不得苦受不起罪承受不了未来社会带给他们的种种压力,永远都不会独立生活,也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div><div><br></div><div>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华南农大在短短的一周之内,竟发生三起学生坠楼自杀事件,有一位还是研究生。对于他们的死因,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我则以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有一点是这三个学生的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那种心理脆弱,经受不起磨难和挫折的人。追流溯源,他们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恐怕是要负些责任的。</div><div><br></div><div>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不是爱;锦衣玉食,养尊处优那也不是爱。真正的爱应该像触砻和赵太后那样,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触龙的话吧:</div><div><br></div><div>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孩子保有一份童心、想象力和思考力</b></h3><h3><br></h3><h3> 天祺妹妹在《读书带来的困惑 》一文中谈到因为孩子看《神探柯南》而禁止孩子看其他连环画的事,我感觉似有不妥之处。</h3><div><br></div><div> 天祺也意识到这可能会扼杀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其实,问题很可能比天祺想象的要严重些,这样做恐怕不止是扼杀了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殃及的可能还有孩子的童心,想象力和思考力。</div><div><br></div><div> 社会由印刷时代进入影视时代,给孩子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热衷于影视而不爱读书。在这方面我的朋友天天天蓝1234567在《视听与文化》一文中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她说:“电子媒介对少年儿童的最大负面影响,恐怕还是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当前,电视、网络、游戏、卡通,使得许多少年儿童不再喜欢传统的儿童文学阅读,而前者引导的流行文化和娱乐文化,正消解着少年儿童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变成了懒于思索的‘平面人’。”</div><div><br></div><div> 听起来很可怕是吧?但这的确是事实。已经引起教育界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奇怪的是,在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读书而苦于无计可施的今天,怎么还会有家长阻止孩子读书?如果孩子看的是含有暴力、凶杀等不好内容的书也就罢了,对那些情节曲折生动,内容启思益智的书就不好禁止孩子阅读了!我们小时侯不都是看着连环画长大的吗?如果说我们现在还能侥幸保有一份童心、想象力和思考力,或许正是受了那些连环画和其他一些儿童读物的影响呢!我到现在都还喜欢跟儿子抢着看《山海经》、《世说新语》等连环画类读物。可能有人会说我这是幼稚,是不成熟的表现,我却不这么看,我觉得这是可贵的童心。童心是快乐的泉源,在电子媒介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今天,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童心,已经是千斤难求了!</div><div><br></div><div> 连环画也是书,好的连环画是最符合儿童心理和适于儿童阅读的书。孩子们从精彩的画面中获得感官的刺激和视觉的享受,又从简短的文字中获得对内容的理解,从而启发和锻炼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孩子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最基本的认识以及最初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大都来源于这类读物。</div><div><br></div><div> 当然,知识类的书不能不读,但一定要考虑是否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毕竟这类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枯燥乏味,要让孩子喜欢也难。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你让他抱者连大人都不爱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去啃,多少都会有些困难。家长如果真想让孩子读这种书,不妨想点办法,从激发孩子读这类书的兴趣入手。兴趣来源于需要,孩子觉得读这种书对自己有好处就自然去读了。</div><div><br></div><div>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苏洵。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苏辙小时侯非常顽皮,在多次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下,没有什么成效。对此,苏洵没有采取粗暴的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背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把孩子引入成材的轨道。</div><div><br></div><div> 与先人相比,一个是引导孩子“他要读”,一个是逼着孩子“要他读”,虽说目的一样,但效果却截然不同。记得以前“赤峰论坛”的霜斑竹曾写过一篇小时候偷读姐姐藏书的文章。说不定霜的姐姐正是效仿前人的经验故意给霜偷书读的机会呢,诚如是,霜姐就是现代的苏老泉,让人好生景慕!</div><div><br></div><div> 一点浅见,与天祺妹妹商榷。</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莫教孩子学“屠龙”</b></h3><h3><br></h3><h3> 今天翻阅小学生活精华区,看到十月兄长“谈歪才”的一篇文章,颇多感触。</h3><h3><br></h3><div> 诚如十月兄所言,“歪才”有可能触发科学家的灵感……甚至有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我还是有些忧虑,就是“歪才”生不逢时的问题。不逢时的“才”,再怎么“能”,也是无用之“才”,终失之正途。《庄子•杂篇•列御寇》中提到的朱泙漫大约就属于这样一个歪才: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资,三年苦练,终成绝技。然而,当他跃跃欲试,要一展身手时才发现,普天之下竟无龙可杀。于是,朱泙漫怀抱屠龙刀,在空旷的原野上踽踽而行,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也给后人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和诸多思考。 </div><div><br></div><div> “英雄”无用武之地,客观上说,是学科设置、就业环境和用人机制出了问题;主观上说,则是“英雄”自己当初在学业的选择上不能审时度势,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我们看到现在许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拿到文凭后却苦于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的也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恐怕很大程度是由上述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的人,纵有一身本领,也只能像朱泙漫那样一生郁闷,难以成为成功者。所以做家长的还是要鼓励孩子学习和掌握那些对社会真正有用的本领才好。</div><div><br></div><div> 鹏翼因风而举,卧龙应时而动。纵观古今成功者,无不怀扶危济世的理想,他们的所学也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所以最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里,将所学与时代需要挂起钩来,与自己的理想挂起钩来,是成功者们走向成功的关键。</div><div><br></div><div> 现在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意愿,更不顾及未来社会的需要,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惜重金为其报各种名目的学习班、购置各种学习用品,恨不得一朝一夕就能使孩子有个一技之长,由此,产生了许多“热”,像“英语热”“电脑热”“钢琴热”等等等等。这些技能可能比学屠龙要有用处,但付出之大与实际用途之小却是事实,而且相当多的人事实上也是“无所用其巧”。将来的人,说不定也会把今天的种种学习热,编出什么新“屠龙技”呢。</div><div><br></div><div> 与其花费巨资,让孩子学习一些可能无用的东西,莫如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孩子学会生存才是硬道理。在我看来,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之专攻某一种技能更实际得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考察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未必都是高学历的人,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学习方法林林总总,一个共同点是:学习任何技能和本领都必须专心致志。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做了总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以,要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品质。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不愁学不会生存的本领。</div><div><br></div><div> 借题发挥,看了十月兄长的高论有所启发,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div><div><br></div><div>——————————</div><div>附录:</div><div><br></div><div>七绝﹒咏朱评漫</div><div><br></div><div>技成不负十年功,御剑出山气若虹。</div><div>望断天涯苍莽雪,神州何处可屠龙。</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来学学孔子吧</b></h3><h3><br></h3><h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学生,民间有“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说法。这大概得益于他对自己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等情况了如指掌,并能根据这些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h3><h3><br></h3><div> 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在听到道理之后是否要立即去执行,孔子对子路说:“你还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求却说:“听到后便应该去做。”公西华见孔子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完全相反,不由有些疑惑,就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平时遇事退缩,所以要激励他;子路平时胆大好胜,所以要压制他。”</div><div><br></div><div> 这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很值得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和借鉴的。</div><div><br></div><div> 如今的一些年轻父母,往往随大流,赶形势,社会上什么职业吃香就让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所以,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严重的误区,即强迫教育。表面看来,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和物力,结果却事与愿违。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错就错在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把父母的理想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其结果必然是“强扭的瓜不甜”。</div><div><br></div><div> 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关键在于:</div><div><br></div><div> 第一,父母要注意研究和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要注意研究和掌握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及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幼稚,好动,好奇,应主要采用有趣的游戏、色彩鲜艳的图画、情节简单的动画片、讲童话神话故事等方式进行教育,着重让孩子在游戏中、活动中、玩耍中学习,要启发、诱导和鼓励孩子去思索和想象。中学阶段,家长应与孩子交朋友,尽可能多地陪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能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理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事物,要多与孩子谈心,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工作习惯。大学阶段的孩子往往喜欢独立参与活动,独立进行思考,自己结交朋友,不再喜欢家长包办代替和过多地干预他们自己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商量,将自己退居到顾问的地位,更多地从思想上启发他们去认识社会上的许多新生事物和复杂问题,正确处理好事业、学业、个人生活、结交朋友、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div><div><br></div><div> 第二,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做麦克斯威,小时侯,他父亲本希望他在绘画艺术方面取得成就。但有一次,父亲在叫他画一瓶花的静物写生画时,发现小麦克斯威把花瓶画成了梯形,把菊花画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形,把叶子则画成了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父亲并没有因为小麦克斯威这幅糟糕的写生画而责备他,却从中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于是因势利导进行教育,终于让孩子在数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往往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中发现了 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的。如果父母不和孩子保持密切的接触,便很难从一些琐碎的小事中去发现孩子的真正爱好与理想。</div><div><br></div><div> 科学家证实,孩子的兴趣与个人人格有一定的关系。霍兰(J.L.Holland)提出了六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他们分别有不同的兴趣。1.现实的人格型。这类人常常对具体的劳力的 或基本技术等工作发生兴趣。2.理智的人格型。这类人往往爱好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或学理方面的探讨。3.社会性人格型。这类人对人事关系、公共服务、行政管理较有兴趣。4.文艺的人格型。这类人喜爱文学、艺术、音乐。5.拘守惯例的人格型。这类人谨慎小心,遵从惯例,善于处理日常事物性工作。6.善于贸易的人格型。这类人喜欢金钱往来,关心商务的盛衰,羡慕财富。</div><div><br></div><div> 第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拉扎勒斯曾进行过科学研究,证实了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兴趣比智能更为重要。拉扎勒斯对高中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对比实验。学生被分为智能组和兴趣组。智能组的平均智商为120,但对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另一组平均智商仅为107,但喜欢阅读与写作。这两组被置于同样的环境中,一学期结束后,发现兴趣组的语文成绩远远高于智能组。所以,理智尽职的父母必然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并给予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因势利导所带来的优良效果。</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离家出走的背后</b></h3><h3><br></h3><h3> 先看两个案例:</h3><h3><br></h3><div> 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总是不及格,家长恨铁不成钢,为他请了家庭教师,要求他期末考试达到90分。孩子委屈地说:“我基础太差,考不了那么多。”父母则坚持说:“那是你不好好学习,现在我们花了那么多钱为你请来老师,你再考不好就不要回这个家。”结果第一个月孩子很用功,但由于基础太差,效果并不明显。孩子对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很是恐慌,于是心就寒了,只好得过且过。考试结束后,孩子真的没有达到90分。内疚,害怕,使他偷偷地离家出走了。</div><div><br></div><div> 另一个家庭的孩子数学也很差。但父母没有一味责怪孩子不用功,也没有为他制定太高的目标,而是对孩子说:“你语文成绩那么好,说明你不笨,只是方法不对。不要紧,这次努把力,把考试成绩从上次的50多分争取提高到65分。”在这样比较实际的要求下,孩子考了67分,家长和老师都肯定他的进步,提出下次考试争取达到75分,结果孩子考了80分。后来几次考试,孩子均有进步,对数学课不再厌烦了,对数学考试也不再恐惧了。</div><div><br></div><div> 同样的孩子(都是数学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差呢?原因恐怕在于这两对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有别:前者急功近利,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目标定得太高,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界限,结果欲速则不达;后者懂得教育规律,采取登楼式的一步一阶战略,结果金石为开。这种登楼式的一步一阶战略,就是教育理论中常常提及的循序渐进原则。</div><div><br></div><div> 循序渐进原则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门槛效应”。它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提出来的。弗鲁姆通过研究发现,人的积极性,不仅来源于实现目标的价值,更取决于实现目标的概率。也就是说,一个人积极努力的动机首先在于目标对他的重要性,其次则在于目标是否可能实现。譬如,国家元首是很多人梦想的,但由于极难达到这个目标,所以真正积极地去追求实现这个目标的人很少。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认为实现目标的机会很大,便会积极努力,一旦实现了较小的目标,迈过了一道小小的“门坎”,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欢欣与喜悦,再加上家长的鼓励和积极引导,孩子就能逐步提高追求的层次,最终实现家长为孩子所制定的预期目标。</div><div><br></div><div> 这里,目标的制定很重要。专家建议,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div><div><br></div><div> 1.目标的合理性。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让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一旦目标脱离实际,要求过高,孩子可望而不可即,便会消极起来,甚至因此贬低自己,自暴自弃。反之,如果目标过低,孩子不经过努力便可轻而易举地达到,则不易激发他的热情,甚至由此骄傲自满,沾沾自喜。因此,目标也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可望且可即。</div><div><br></div><div> 2.目标的具体性。一般说来,大目标都较笼统,如要求他做一个好孩子等等,孩子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很难理解一个好孩子的全部标准。但是,家长若提出若干具体的目标,如在学校要有怎样的言行,在家有怎样的言行,甚至更细的目标,如每天看多少时间的电视,每天记几个英语单词等等,孩子就容易做到。我们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更为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而不是目标的宏伟。</div><div><br></div><div> 3.共同参与性。目标的制定是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的结果,而目标的实现则应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制定目标时,切忌家长说了算,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这样,孩子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为自觉,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也更强。一旦目标制定后,家长也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要负引导督促之责,让孩子觉得全家和他在一起努力,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孩子,我该怎么跟你说</b></h3><h3><br></h3><h3> 老师神采飞扬的给小朋友们讲课:小朋友,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h3><h3><br></h3><div> 一学生连忙举起小手:我知道, 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div><div><br></div><div> 老师:对。精子在爸爸的身体里,精子携带爸爸的遗传信息;卵子在妈妈的身体里,卵子携带妈妈的遗传信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后慢慢就变成了你……</div><div><br></div><div> 学生若有所思似懂非懂:那爸爸是怎么把精子送到妈妈的身体里的呢?</div><div><br></div><div> 老师:……#%*&amp;^@!……</div><div><br></div><div> ——这是网友红菡萏讲的一个关于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故事。身为父母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常常被孩子们带回家来的形形色色的“性”问题搞得不知所措,一如故事中那位尴尬的老师。</div><div><br></div><div> 回避似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称职的父母,有责任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仅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器官,解答他们关心的性问题,还要让他们明白:“性”虽是一种隐私,但并不羞耻。因为与“性”相关的所有行为都是相爱的人之间的行为,也是人类赖以繁衍的方式,是神圣而美好的。</div><div><br></div><div> 问题在于当孩子问及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回答。我的意见是:</div><div><br></div><div> 首先,不回避、不敷衍、平静而科学地给予解答。至于什么叫“科学”,我看实事求是就是科学。比如,当孩子问到“我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时,不妨直接了当地跟孩子讲他(她)是怎么被生出来的,顺便还可以告诉他(她)妈妈怀他(她)和生他(她)的辛苦,这是把性教育和爱的教育结合起来了;有时甚至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主动地教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帮孩子洗澡时,顺便教他(她)认识自己的身体:“这是眼睛、这是耳朵,这是鼻子……这是阴茎、这是睾丸……”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男女有别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地方是不能随意被别人触摸的,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等。</div><div><br></div><div> 其次,在与孩子谈及性问题时,最好使用公认的医学名词。我始终认为使用俚语和儿语不好,比如:小鸡鸡、小鸟、小屁屁之类,这样会暗示性器官的隐晦,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提及性器官是很羞耻的事,并进而认为与“性”相关的事都是不好的。还有,就像红菡萏的故事里讲的,当孩子们提出“爸爸是怎么把精子送到妈妈的身体里的”之类的问题时,有的家长喜欢用童话式的语言作答,比如:“妈妈向爸爸要一颗种子放到肚子里,慢慢的这颗种子就长成了你。”诸如此类。这样的回答骗幼童可以,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就不管用了,而且这种回答只能使孩子对所关注的问题更加含糊,因而更容易引发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乃至穷追不舍。如果孩子接着问:“爸爸是怎么把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呢?”该怎么答?家长只会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div><div><br></div><div> 其实,有些事孩子早晚会知道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与其让他们自己千方百计偷偷摸摸地去获取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不如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她)。他(她)明白了,还问什么呢?</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要敢于让孩子去冒险 </b></h3><h3><br></h3><h3> 多年前,一位朋友的儿子从双杠上掉了下来,造成左小臂骨折,一家人心疼得不得了,从此不许孩子做任何游戏,更不准孩子离开父母的视野单独行动,几年下来,那孩子便养得白白胖胖的,文文静静的,看上去像个小姑娘,用老毕评价“小沈阳”的话说,就是“长得挺委婉”。</h3><div><br></div><div>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孩子在游戏中受伤,便再也不许孩子接触游戏了。有的家长甚至整日为孩子的安全忧心忡忡,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守在孩子身边,生怕孩子“出事儿”。比如,学校组织“踏青”,家长一定要陪伴着前行;学校组织爬山,家长便借口孩子身体不舒服,干脆请假不去……在家长的刻意“保护”下,孩子的安全系数看上去的确是大大提高了,然而他们的冒险精神却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在一点一点地流失……</div><div><br></div><div> 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专家告诫我们:缺乏冒险精神的的孩子,性格会很消极、依赖性会很强,意志力会很弱,责任感会很差……就像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风雨雨。特别是男孩子,如果他们的人生缺少冒险的经历,其性格必然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很难在未来的社会角色扮演中担当大任。</div><div><br></div><div> 冒险,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正是它,一步步地把孩子们从目前所在的地方,引领到他们所向往的远方。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连串的冒险的过程。孩子们正是在一连串的冒险中学会了勇敢,培养了血性,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开发了潜能,形成了创造力……</div><div><br></div><div> 所以,培养孩子们的冒险精神,要从小做起。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做各种有益的游戏,支持孩子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害怕孩子会摔跤,爬起来孩子的脚步会更稳健;不要担心孩子会受伤,经过摔打的体魄才更强健。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效仿对象,还要在孩子面前多展示坚强、勇敢的一面,让冒险精神永远伴随在孩子的左右,并成为他们人生的主旋律。</div><div><br></div><div> 当然,冒险不是冒进,更不是冒失。哈利法克斯说,聪明的冒险是人类谨慎中最值得赞誉的一部分。我们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对未知世界、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和保护。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聪明地冒险,不是更好吗?</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电视,想说爱你不容易</b></h3><h3><br></h3><h3> 读罢纤纤素手的帖子——《请不要将动画片成人化》,很想就“电视”这个话题谈一点个人看法。</h3><h3><br></h3><div> 中国是电视消费的大国。电视人口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受众是少年儿童。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00分钟。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4岁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1套的平均收视率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看电视正在成为青少年业余生活的第一选择。</div><div><br></div><div> 不可否认,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最为普遍的传媒,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发展认知和形成人格都有其不容低估的积极意义。但是,电视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孩子们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其消极的一面也日益显露出来。</div><div><br></div><div> 首先,沉迷于电视影响了孩子们思维与智力的开发。记得天天天蓝1234567在《视听与文化》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电视“对少年儿童的最大负面影响,恐怕还是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对此我很赞同。电视节目固然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但研究表明,声像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完全取代文字材料的阅读,文字材料的阅读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更能促进孩子们积极思考,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更为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正是在此意义上,心理学家称看电视为“被动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不须动太多的脑筋,沉迷于此会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抱守电视机,厌弃阅读,脑袋里想着的是电视中的画面,心里头惦记着的是电视里的故事情节,哪还有心思听课、阅读、写作业?一些孩子的学业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div><div><br></div><div> 其次,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在极力呼吁抵制不健康的电视节目,以净化社会环境,还孩子们一个清洁的成长氛围,但由于受收视率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电视节目制作者缺乏起码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生产出来的节目良莠不一,致使某些节目对孩子们产生不良作用。由于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均不成熟,一些打斗、凶杀、色情镜头对孩子们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栀子花开在《由一个14岁孩子绑架12岁孩子想到的》一文中提到的那个14岁的小绑匪,其熟练的绑架手段,很可能就是从电视里学来的;而纤纤素手的女儿,显然是被《大英雄狄青》中的凶杀镜头吓着了,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吓,或许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div><div><br></div><div> 第三,少年儿童沉迷于电视,可能会促使他们“早熟”和产生“社交障碍”。麦克卢汉在《人体的延伸》一书中强调,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还是塑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电视帮助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人的社会角色与特性因此也发生了改变。孩子们同样可以看到电视中呈现的关于大人世界的描述,所以变得越来越“早熟”,儿童时代与成年人时代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了。更让人担忧的是,沉迷于电视之中的孩子,会大大减少与朋友、社会、父母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这就很容易造就一批社交能力差、性格孤僻、缺乏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不合群少年,这对于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障碍。</div><div><br></div><div> 此外,长时间观看电视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现在,“眼镜儿童”的日见增多,不能不说与他们长时间抱守电视有关;台湾一项调查显示,看电视和身体质量指数具有相关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愈久,越容易发胖;据说长时间观看电视还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等疾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看电视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div><div><br></div><div> 电视,想说爱你不容易!你究竟是电子时代的宠儿,还是当代少年儿童的杀手?一时很难说清楚。看来,如何认识电视的利与弊,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看电视,是我们每一位做家长的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绝对禁止孩子接触电视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一方面,要积极向孩子推荐优秀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教育性节目,让他们通过电视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增长阅历和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坚决限制他们沉迷于娱乐节目,坚决禁止他们观看不健康的或不适宜于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同时,对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也要有明确的限制和严格的要求。</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养儿,更要教儿</b></div><div><br><div> 今天在南京论坛看到一篇报道,说浙江松阳一七旬老翁竟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打死。报道称,犯罪嫌疑人郑某与其父亲为了分财产及赡养等事情一直存在矛盾。2月10日14时许,郑某因发现父亲将其种在田里的茶叶拔掉,便跑到父亲房间质问并打了父亲几个耳光,随后又向父亲腹部打了一记重拳。年迈的父亲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击打,当场晕到在地。郑某见父亲倒下后便匆忙离开。同月13日,老汉被人发现已在其房间内死亡,经医生鉴定,死亡原因是外伤性肠穿孔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导致的死亡。<div><br></div><div> 都说“养儿防老”。郑老伯一生辛苦,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儿子养大,本以为能为自己养老送终,却不料生子如狼,反为所噬。“终”是送了,“老”却未得其养。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在中国,像郑老伯这样的悲剧绝不是个例,我们身边的“郑老伯”实在是太多了!像郑老伯儿子那样的不孝子也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在同情老人,谴责逆子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孝心何存?亲情何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出又一出这样的人伦惨剧呢?</div><div><br></div><div> 孝道,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教育也一直为历朝历代的儒家仁者所提倡。记得小时候,听祖父讲私塾故事,他说那时候启蒙老师给他们讲的第一课就是孝顺父母,“孝为天地大,思念父母恩”,这是塾师常教他们念的一句话。他说那时候还编有一本专门的教材,叫做《孝经》,孩子们在私塾里每天受到这样的教育,耳濡目染,又有先辈的榜样,懂得孝敬、知道感恩也就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似乎只提“爱国”,不提“孝心”了,“孝心教育”悄悄退出了课堂。如今,社会上像郑老伯儿子那样的不孝子越来越多;晚景凄凉、有子不孝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不能不说与 “孝心教育”的长期缺失有关。无孝心,则不可能有爱心。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怎么会爱人爱国?郑老伯的案子提醒我们, “孝心教育”是一切爱的教育的基础。只有让 “孝心常驻”, “亲情回归”,才能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iv><div><br></div><div> 有网友指出郑老伯在家庭教育上有失误,我同意这样的看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本案为例:父子之间存在矛盾,应该寻求正确的途径加以解决,而不是耍蛮使横。郑老伯将儿子辛苦种在田里的茶树拔掉,虽是出于气愤,似乎情有可原,但也隐约暴露出老人平素不明事理和行事偏激的毛病。很难想象这样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会给儿子很好的身教。我们从郑某的狂暴中亦不难看出乃父的影子。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弑父逆子固然该千刀万剐,但身为人父,郑老伯如果泉下有知,是否也应该认真地反省一下自己的失教之责呢?</div><div><br></div><div> 养儿防老,是人之常情。在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养儿”是必要的,因为这确实关乎老人的身前故后。但 “养儿防老”的前提是“子孝”。子孝,则防老有望;子不孝,则莫如不养;所以光“养”是不够的,还要善“教”才行。我们的社会要加强“孝心教育”;做父母的也要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将他们培养成“人”,否则,像郑老伯一样,倾其一生却把儿子养成了一只白眼狼,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岂不惜哉、痛哉!</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杨康、郭靖谈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b></h3><h3><br></h3><h3> 读了迷糊猫咪的《杨康,教育失败的典范》,很受启发,写了这个帖子。</h3><div><br></div><div> 杨康,其实是个很不幸的人。造物主给了他高贵的身份(伪王子)、富足的生活、风流倜傥的外表,超乎寻常的智慧,却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他的短暂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他是恶劣教育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div><div><br></div><div> 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杨康从小生活在王室之家,父疼(虽非亲父,但的确够疼他)母爱,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有那么多的仆从呼来唤去,颐指气使,可以说在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上的快感。这就难怪当杨铁心要带他去过另一种生活——流亡生活——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宁可认贼作父,任人唾骂!是啊,从福窝到糠窝,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的。由此我想到欧阳修的一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杨康正是在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的浸泡中,软了骨头,没了血性,失了本性!</div><div><br></div><div> 杨康与郭靖不一样。郭从小接触到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从发小的朋友拖雷、华筝,到望年之交哲别,再到后来的江南七怪、洪七公,哪个不是侠肝义胆的英雄!他的七位师傅为了兑现当初的一句承诺,远赴大漠十几年找寻郭靖,还为此搭上了五师傅的命。找到郭靖后,又不离不弃,与他共同度过了他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虽然没有教会他什么了不起的武功,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他们那种重然诺,明大义,嫉寇仇的侠义言行,就是郭靖学习做人的最好的教材。相比之下,杨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从小接触的都是江湖败类,为人极其不齿的下三烂,从开始的梁子翁、欧阳克之流,到后来的梅超风、欧阳锋,又有哪个是好东西。他们的辱人贱行,无不对杨康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偏偏杨康的师傅丘处机又只教武功,不教做人,在这一点上丘与江南七怪是差了很大一截的。而且他也不像七怪那样,朝夕不离郭靖左右,把教育郭靖当作一种事业,他四处云游,教导杨康对他来说不过是副业,偶尔为之罢了。他忘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把故人的儿子拱手让给了邪恶势力,任他们去熏黑他那颗原本纯洁的心。这就难怪杨康对他的感情是那么疏远,甚至根本不拿他当师傅看。</div><div><br></div><div> 杨康也没有遇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好母亲。人说养女随父,生儿随母。杨康的母亲包惜弱实际上是个很没品的人。她最终自刎殉夫的结局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的她的人格。她没有家国观念,即使是大宋的敌人她也会救;她没有节烈观,在没有确认杨铁心已经死了的情况下,就改嫁给仇人完颜宏烈。她的这种混沌的性格不可能不对杨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她与丘处机一样,从不打算告诉杨康事实真相,也从不对他进行国恨家仇的教育。因此,在杨康的眼里,大金就是他的国,王府就是他的家,完颜洪烈就是他的父,这些观念早已随着他一天天长大而根深蒂固,融化到他的血液里,渗透到他的意识中。等他长大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才有人告诉他大宋才是他的国,牛家村才是他的家,杨铁心才是他的父,你让他怎么接受!从这个角度上说,包惜若远不及郭靖的母亲李萍可爱。李萍虽然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鄙女子,长得也不如包惜若好看,但是她明大义,识大体,从小教育郭靖把国恨家仇牢记心上。她为了支持郭靖回到大宋,不给儿子南归做累赘,竟然不惜引刀自刭,这份忠烈,这份肝胆,又岂是包惜弱所能企及!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才造就了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郭靖。</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择其爱者而读之</b></h3><h3><br></h3><h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关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名句,道出了“多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也能响应老师的号召,在课余时间鼓励孩子“多读”。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一些家长对孩子阅读的书目限制过死,不大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阅读取向。比如,有的家长强调孩子多读“优秀作文选”,认为这种读能学习、借鉴写作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有的家长则强调多读文学方面的名著,认为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h3><div><br></div><div> 我有个球友,在新华书店工作。有一次问及课外读物哪一类最好卖时,他回答道:作文指导和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这个回答多少反映了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状况。你看,很多去书店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家长,总爱在作文指导专柜或文学作品专柜旁边流连;去朋友家做客,但凡有学生的家庭,书架上摆放的也大多是这几类书。</div><div><br></div><div> 课外阅读怎么会走进如此狭隘的胡同里去呢?我觉得这是对课外阅读目的与意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课外阅读绝不只是为着发展孩子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激活孩子的思维,陶冶孩子的情操,满足孩子的个人爱好,影响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如果仅仅把课外阅读限制在“多读”作文指导、作文选或文学名著上,则可能丢失许多更有意义的东西。</div><div><br></div><div> 应该把课外阅读与孩子的个性、爱好和兴趣联系起来。尽量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一个爱好科学探险的孩子,他完全可以读反映自然科学奥秘的书;一个爱好天文知识的孩子,他完全可以看关于天文方面的书,探寻天体的特点,满足他的好奇欲望……要知道,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同样可以发展语言,锻炼思维,提升品位,铸造灵魂。</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苏洵的“药方”</b></h3><h3><br></h3><h3>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个操南方口音的女人,是来向我们推销书的。一同事见书目中有一套《中国十大秘抄本》,也不问价格多少,便预订了。等到书被送来,打开一看,装潢虽很古旧、考究(线装的),内容却都平淡无奇。同事颇生悔意,觉得200块钱花得冤枉。我半开玩笑地帮他分析了一下购买这套书时的心理:你之所以相中这套书,无非是看中了书目中的“秘抄”二字。以为既是“秘抄”,必是禁书,既是禁书,必涉“淫”“盗”,是也不是?同事笑而不答。</h3><div><br></div><div> 生活中,人们常常是这样,愈是被限制和禁止的书,愈能增加神秘感,愈能拨动我们心底那根好奇的弦儿——这是什么书呢?里面是什么内容呢?为什么会被限制或禁止呢?必欲睹之而后快。孩子们尤其如此,他们对被限制和禁止的东西天生带有浓厚的探究欲。记得小时候同学间不知怎么的就流行起多种手抄本来,什么《绿色尸体》啊,什么《梅花党》啊等等,是好多年前就在学生中流行的书,也是老师和家长们绝对不允许看的书。然而大人越禁止,我们就越在背地里传阅得厉害,在学校和家里不方便看,我们就躲到村外的桥洞里看,藏在草垛里看,或者趁打猪草的时候,拿到野外看,直看得毛骨悚然冷汗淋漓甚至好长一段时间不敢走夜路。其实现在想来那些手抄本的情节除了恐怖离奇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希奇,因为是手抄,又是好多年前的东西,字写得歪歪扭扭不说,还常有缺页,不得不靠想象去弥补因缺页带来的空白。可就是这样一些破书,却激发了我们强烈的阅读兴趣,真不知道那时候怎么会那么逆反,对那种东西怎么会那么迷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好奇心使然吧?</div><div><br></div><div> 说到好奇心,忽然想起一件古代名人教子的往事。据说苏询的两个孩子苏轼、苏辙小时侯非常顽皮,很不爱读书,在多次晓之以理仍不见效的情况下,苏询没有采取“棍棒”的方法,强制孩子读书,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背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读。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被引入成材的轨道。后来,他们与父亲一起被时人称为“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说的就是这爷儿仨。看来,苏询不仅是文学的大家也是教育的行家哩!</div><div><br></div><div> 我讲这几件事绝没有教唆家长以刻意的限制或禁止来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几件事给我的一点启示,即,对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偶尔玩一点“限制、禁止”的把戏,或者营造一种神秘的读书氛围,或许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出治疗“厌读症”的奇效呢!</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孩子同读一本书</b></h3><h3><br></h3><h3> 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也是激发和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既可以为孩子营造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给孩子做个“爱读书”的表率,同时也使家长不间断地充实自身。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参与到阅读过程当中,还可以发挥其对阅读内容的监审作用,知道什么书孩子可以读,什么书孩子不可以读,从而确保孩子始终与好书为伴,始终“与高尚的灵魂对话”。</h3><div><br></div><div> 我的一位邻居大姐的儿子去年以全区中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在介绍家教经验时她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孩子迷恋于电视和网络游戏,不愿读书,学校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也总完不成。大姐多方管教,却收效甚微。后来,她从自身查找原因,意识到孩子不爱读书,可能与家庭缺少读书氛围有关。于是,业余时间大姐扔了麻将,拣起书本,还劝丈夫远离电视和电脑,夫妻双双为孩子做起了爱读书的表率。几分辛苦,几分收获,他们家的情形与以往大不相同了,迷恋电视和网络游戏的孩子慢慢意识到,妈妈那烦人的唠叨声少多了,爸爸也很少回到家就泡电视玩电脑,眼前经常出现妈妈爸爸潜心读书的情景。家人之间说话的语气也有所变化,孩子和父母开始同读一本书,言谈话语中不知不觉地冒出书卷气,饭桌上常常讨论书中的人物和观点。大姐欣喜地发现,孩子不仅跟自己一起读书,而且购书也多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读书郎”!</div><div><br></div><div>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身教胜于于言教”。邻居大姐的孩子由“不愿读书”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读书郎”,其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父母的“身教”吧?我们有些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读书,可自己又做得如何呢?邻居大姐的的做法应该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变成“书痴”又何妨</b></h3><h3><br></h3><h3> 前几天,曾有一位朋友叹息说她的孩子寒假期间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大堆名著,看得废寝忘食,都快成“书痴”了,不知道该怎样禁止。我听了很惊讶:爱读书不好么?为什么要禁止呢!</h3><div><br></div><div> 人类进入视听时代,大量的视觉冲击把人们牢牢地绑缚在电视与电脑前,别说孩子,就是咱们大人又有几个肯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几本书呢?去年暑期,赤峰论坛搞了一个暑期读书活动,一部《红楼梦》放在案头,只读了十几页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精力,而是兴趣都集中在当时正热播着的几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上了!一部上百集的韩剧,我爱人可以一集不落地看下来,每天上班时还要跟女同事们交流心得(她的那些女同事也都是韩剧迷),我汗!这么长的时间如果用于读书该读多少好书啊 !</div><div><br></div><div> 孩子们是视听时代最大的受害者。过多过滥的动画片占去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一些孩子陷身网络,迷情游戏,留给读书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和求知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家长应认识到,电视、网络、游戏、卡通这些东西不仅不能代替阅读,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少年儿童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变成懒于思考的‘平面人’”(天天天蓝语);另一方面,家长还要明白,孩子肯读书、爱读书是好事,千万别因为孩子读书耽误了所谓“正事”或者孩子读的书不合家长的意就阻止孩子读书,只要他们读的不是坏书。</div><div><br></div><div>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不曾受到描写令人惊异的人物的命运的那种动人心魄的书籍的鼓舞,如果不曾彻夜攻读这种书籍从而思考自我……那我认为这种教育就不是真正货真价实的教育。”</div><div> </div><h3> 不要禁止孩子读书吧!孩子有读书的雅好很难得!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这种积极性不被伤害。我甚至认为,就算我们的孩子真的变成了“书痴”,那也要比做电视迷、游戏迷好得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写给那些像落叶一样飘零的生命</b></h3><h3><br></h3><h3> 时值初冬,树上的叶子快要落光了。</h3><div><br></div><div> 昨天,随着一声闷响,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像落叶一样飘坠在清华园凛冽的寒风里。一位恰好从此间路过且目睹了跳楼全过程的的男生,似乎被吓着了,在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形时仍止不住瑟瑟地发抖。这已经是一周内该校的第二个轻生者了!前几天,一位博士生亦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div><div>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死。失恋?与同学闹矛盾?学业负担过重?还是就业压力太大?或许什么都不因为,仅仅是觉得活着没意思吧?去年的这个时候,益阳就有四个女孩因为觉得“活着没意思”而手牵着手跳了洞庭湖!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错过了“死亡之约”的女孩,事后居然埋怨那四个伙伴“不守约定”,没有带上她一同赴死!究竟从什么时候,死亡在年轻人的眼里变得如此轻松了呢?跳楼、跳湖,怎么感觉像郭晶晶跳水一样潇洒自如?</div><div><br></div><div> 认识的,不认识的,许多人都在为这两个清华学子的过早飘零感到惋惜。毕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毕竟,他们都太年轻了!父母节衣缩食地供他们念书,都读到这份上了,马上就快毕业了,他们,却选择了放弃生命!</div><div><br></div><div> 对这两个年轻人的死,到底是该同情还是该鄙视?我是觉得,既然他们喜欢以落叶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就把他们当成一片真的落叶好了!不用去关注,因为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不用去怜惜,因为他们的坠落实在不足道!</div><div><br></div><div> 不要责怪我冷漠吧,其实,真正冷漠的是那些轻生者。他们的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将他们拉扯成人,含辛茹苦,雨箭风刀,其中况味,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可以体会得到。现在,是到了他们反哺报恩的时候了,他们却以决绝的一跳,粉碎了父母前半生所有的辛劳、后半生所有的希望!</div><div><br></div><div> 他们是一群不孝子!是极端的自私者!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他们的的心目中,别人都是围着他们转的,所有的人都要对他们负责,而他们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与义务 !</div><div><br></div><div> 人而不孝,不死何为!人而自私,不死何为!人而无情,不死何为!死吧,早死早利索!死吧,早死早省心!死吧,早死早托生!不过,假如真有来世,假如真可以托生,请千万不要再托生为人了,你们都应该轮回到畜生道里去,因为你们实在不配为人!</div><div><br></div><div> 是谁的黑发一夜变白?是谁在寒风中哀哀地哭泣?是谁老而丧子晚景凄凉?你们,这些可耻的轻生者!当你们登上望乡台,最后一次向人间瞭望的时候,你们是否看见?是否听见?是否为自己的蠢行感到羞愧和忏悔呢?</div> <h3> <b>读逍遥白《无过集》</b><br></h3><h3><br></h3><h3> 我与逍遥白先生相识已20余年,因其中学语文教学、教研严谨而富有成效令我敬佩不已。记得90年代他就开始跟廉宝瑞先生一起研究“课课清”教学策略。我当时正处于教学上的迷茫期,其成果给我的指导和引领性影响是巨大的。后来,机缘让我们走得更近,一起从事中学语文教研工作。</h3><h3><br></h3><h3> 我感觉他就是我们语文界的诗人,身陷琐碎也眺望远方;他就是一位积极生活中的哲人,一往情深又潇洒自在。尤其2005年,我们有幸一起参加于内民大举办的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班,恰是在此期间,他帮助我创建了自己的《剑锋博客》,并指导我开始了博客创作。而博客更加密切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方面的联系。</h3><h3><br></h3><h3> 前不久,逍遥白先生跟我讲,要出一本文集并将文稿网上传给我,使我得以先睹为快。刚一开读“序言”,我便为之深深吸引住了。惊叹于逍遥白先生对家庭教育觉悟之早,且能身体力行而“无过”,其家公子仁义至真、勤学有成,我们早有耳闻,今之得其道矣。</h3><h3><br></h3><h3> 文集荟萃了逍遥白先生近30年家庭教育思想精华29篇,作者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以朴实真诚的写作风格,阐述了教育孩子的艺术、“成长科学”的规律。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心态、责任感、爱心、意志力,对大家十分关心的少年儿童教育的重大课题,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h3><h3><br></h3><h3> 他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发扬这些积极因素就一定有助于克服消极因素。</h3><h3><br></h3><h3> 他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把这种自信看做克服困难、挫折,抵御不良诱惑的强大动力。</h3><h3><br></h3><h3> 他重视培育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h3><h3><br></h3><h3> 他怀着深厚的教育情怀,真诚地告诫我们做父母应有的家教之道,其实也是在教育我们做父母的本身。</h3><h3><br></h3><h3> 每个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好孩子”,但却并非都知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父母的自身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h3><h3><br></h3><h3> 从逍遥白成功的家教经验中,我感悟到:</h3><h3><br></h3><h3> (1)好父母必须是孩子的好老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不仅要教孩子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教孩子课本外的知识——生活知识,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学习,更要教孩子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有健康人格的适应社会的人。 </h3><h3><br></h3><h3> (2)好父母必须是孩子的好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使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必须自己爱学习,要使孩子有良好的行为,父母必须检点自己的行为。 </h3><h3><br></h3><h3> (3)好父母必须是孩子的好朋友。父母应该珍爱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孩子心灵沟通。父母要虚心接受孩子的正确意见,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h3><h3> </h3><h3> (4)好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民主管教。管教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溺爱型管教易使孩子任性,幼稚……;专制型管教易使孩子反抗或依赖……;只有民主型管教,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外向开拓型的性格:独立、爽直、亲切、协作,善于社交,社会适应性强。</h3><h3> </h3><h3> “在冰之上,有作者的身影和旅迹,墨不结冰,笔管流着血的热”。文集读罢,我内心充满感动。逍遥白能够将自己的“无过”经验分享于我们,去唤醒,去点燃,去指引,为了孩子,为了未来。</h3><h3><br></h3><h3> 能读此书,幸甚之至!</h3><h3> 剑锋</h3><h3> 2017.11.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