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伯延”,字体很面熟吧。没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伯延调研时手书。这是我第三次到伯延。第一次是个深秋,原本约好到太行深处看红叶,而老水难却外甥正伟的盛情,临时添加了古镇伯延的游程;第二次与彦林、老高一行又去,正赶上武安筹备全省旅发大会,伯延里里外外大兴土木,谢绝游览;这次与檀树、老船长等再游,专意瞄着伯延的“” <h3> 时已深秋。原本约好到太行深处看红叶,而老水难却外甥正伟的盛情,临时添加了古镇伯延的游程,力邀我们一同前去,上他老家看看。</h3><h3> 伯延,知其名,却从未去过,对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知之甚少。既然应了邀约,就客随主便,和大家一块随便转转。进村之始,感觉伯延与别的村庄没啥两样,待正伟领着我们直抵伯延镇中心的文化广场,看见正冲广场入口的一面粉墙上,赫然写着几行醒目的黑体大字,才感到,伯延这个乡间小镇,还真有些来头啊。后来得知,硕大的行楷"伯延"二字,是周恩来总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伯延调研时留下的墨迹。</h3> <h3><font color="#010101"> 伯延地处太行山环抱着的武安盆地东南,南依巍峨的太行鼓山,北踞坦荡的山间盆地,南洺河穿境而过,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此地称伯延,一般的说法是,北宋天祐年间建村时,村形似大雁,故称"伯雁",后人误将"雁"作"延"。另一说法,时代久远,颇有传奇色彩: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传说,秦时一户白姓人家,有兄弟二人,兄名延年,弟叫益寿。益寿早亡,留幼子白琪,延年收养之,並遍请名师悉心教诲。琪天性聪颖,熟读经史,通晓天文地理,后投笔从戎,文韬武略,屡建战功,封武安侯。延年甲子寿诞,乡党提议改村名"白诞",意为白家长者诞辰,以示庆贺。琪侯以为,可"白添人,诞去言″,谓"伯延",既感恩伯父养育之恩,又祝伯父松鹤延年,乡党诺而赞之。伯延之名由此延续两千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秦国大将白起(秦人 今西安人)曾封武安君,白琪与白起是否后人附会,不得而知。既是传说,并非历史,不必深究,只要有趣,欣闻乐听就好。尤其传说中蕴含着的传统孝道,正能量,值得弘扬。</font></h3> 伯延中心的文化广场不大,还有些脏乱,惹眼的东西也不多。不过,听介绍,却环绕着一圈逸闻、传说、故事,尤以元宝坑的传说最为当地人乐道。<h3> 伯延背靠太行鼓山北麓,素有"九龙三出归一处"之说,每逢雨季汛期,鼓山北麓九道山沟的雨水倾泻而下,汇成狮子沟、庙沟、捞马沟三条大沟,穿村而过,至村北齐聚老龙沟,一路汹涌狂泻,直达洺河。洪水摧堤毁地,水患连连。上世纪初,一位颇通易学的苏州商人石先生,为感恩伯延义商"房老尚"房锦云,特指点可在三沟汇流处建一蓄水池,既可储水聚财,保障旱时用水,又可滞缓洪水流势,减少下游水灾。时建池用地属另一大户徐家,其帐房说,若房家用元宝填满建池所挖的大坑,即可用地。房家挖坑填银,徐家急来说和,称修池蓄水乃公益,本当尽力,填银挖坑,说笑耳。于是两家齐心协力,蓄水池顺利修成,乡邻称之"元宝坑"。</h3><h3> 元宝坑倒映着池边的龙昌阁、古今车硚、老槐树,构成了一幅朱阁碧瓦、小桥流水、老树新芽的美丽图画,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成为伯延第一景致,闻名远近。</h3><h3> 而今,昔日风光已不复存在,元宝坑早已被填平,形成了小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做小买卖的地方。广场上除了几根粗大的铁柱撑着的老槐树外,只留下房徐两家合力办公益的那段佳话还在流传。</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边上有一团老院落,称"高第扬辉",门匾上写着"高树勋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平汉战役邯郸起义后,高树勋率部到此整编而设立的。平汉战役是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八路军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继上党战役之后发起的又一重大战役。时国民党以受降日军为由,纠集四万五千人的数路大军,凭借精良的武装,由南向北大举进攻华北解放区。面对强敌,八路军在顽强阻击的同时,利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各个击破,尤其是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策动国民党军副总指挥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率部战场起义,取得了战役的完全胜利。平汉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打通平汉线,分割解放区,进而消灭华北解放区的图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高第扬辉"院落是新八军在伯延改编时,高树勋办公的地方。该院落坐北朝南,院内正房和偏房皆为二层楼房,便于办公和住宿。院门外有一条东西相通的过道,过道两头分置街门,便于人员转移和御敌。战争年代,此处可谓办公的上佳选择。</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们参观院子时,一位坐在石台边晒太阳的老太太说,"这是我的家",脸上显露出几许掩抑不住的自豪。</font></h3> <h3> 看了广场,正伟带我们走进广场东南角向南的街道。街道虽不宽阔,却很幽长。街道两旁老砖老瓦老物件,拴马用的石鼻子、石扣、马桩子,比比皆是。街中第一道向东的小巷,很吸引人的目光: 古朴的过街阁楼与巷子尽头鲜亮的照壁(影壁墙),那光影和色彩的鲜明反差,让人眼前一亮。老水和清清饶有兴致地在古巷中"走秀"一遭,为大家当了回"模特儿"。</h3><h3> 正伟带着大家继续前行。我独自一人留在巷口,凝视着、抚摸着那岁月剥蚀的老砖老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忽然,身后传来几声轻微的异响,我一扭脸,仿佛时空穿越一般,从街巷拐角处闪出一驾马车,一个急转弯,驶进了古巷。马呈红棕色,健硕、漂亮; 马车是旧式的,过去北方农村常见的那一种,车上装着满满的柴草; 赶车的老头约六十开外,驾轻就熟,一看就是个好把什,马车无论是拐弯,还是在窄窄的巷子穿行,都没有任何的迟滞。这突兀而生动的一幕,再联想起前面参观院落时老太太"这是我家"的话,让我感觉到,伯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读懂的地方。</h3> <h3> 再往南,巷口挂着"房家庄园″牌子的第二道巷子尽头,一位中年男住户,正在义务为游客介绍伯延的历史,讲解照壁上浮雕描绘的情景,还如数家珍般地讲述家人和乡邻一件件爱护古物的事情。</h3><h3> 伯延古镇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明清时期,伯延商人以绸缎、药材、山货贸易为主,把生意做到了全国二十余省,涌现出数十户富商巨贾,有"南绸北药,货通天下"之说,伯延商人曾跻身中国十大商帮之列。古镇街巷、民居、楼阁、庙宇、戏台等风貌古朴,豪门巨宅林立,拥有房家、程家、徐家、翟家、朱家五大古建筑群落。这些建筑规模宏大,营造精湛,雕饰考究,堪称北方民间古建筑中的精品。以房家为例,房家庄园顺地势坐东面西,四十四座院落、千间房宅呈"品"字型布局,拥有东房家、南房家、西房家、北房家四条街巷通道,庄园内平房、楼房、阁楼、地下密室、夹壁墙、暗道一应俱全。庄园现存较完整的是南房家通道的一部分,从在广场看到的"高第扬辉",到眼前看到的建于1929年,中西合璧的“层楼藏珍",古镇东南多半道街,都是南房家,而这,仅是原来房家庄园很小的一部分。</h3><h3> 伯延名人众多,尤以清末民初的义商"房老尚"房锦云知名。房锦云曾支持民国初年的革命事业,获孙中山题赠"敦厚乡邻"牌匾;捐资修缮北大红楼,蔡元培题赠"育我菁莪"牌匾。</h3> <h3> 从广场西行数十米,有一个特別的院落,也是伯延大庄园之一的徐家庄园。该庄园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庄园主体坐北朝南,共六个院落,房屋百余间,其中第四院和东院为二层楼房。南北相连的四个院落为套式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前后通透,九门相照,在古民居中难得一见,也可看出当初建园人的匠心独运。庄园内主要建筑梁、檩、椽三搭的营造技艺,以及既是建筑构件又是建筑装饰的石雕、砖雕、木雕等,古朴灵动,为人称道。大门后的马道可通达四个院落,既气派又方便。</h3><h3> 徐家庄园解放后一直是伯延村、乡、镇的办公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到伯延调研农村工作,历时四个昼夜,多次在此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干部群众倾心交流。临别前的那日凌晨,周总理写完调研报告,即报给毛主席,指出"大集体"的问题和偏差,特别强调大食堂的弊端,由此,中央下决心在全国取消了大食堂。</h3> <h3><font color="#010101">(此照王坤拍摄)</font></h3> 由徐家庄园再往西约百米,又一条幽深的巷子,横跨着好几座阁楼。再往里,街巷并不规整,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div>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指挥机关曾在伯延驻扎。从地理位置上看,伯延距日伪军重兵驻守的武安县城仅十五六里,且一马平川,仅就自然地理条件而言,几乎无险可守。然而,如果把整个古镇看着是一个防御工事,借助高低错落的建筑,如编如织的街巷,则近可攻,退可守,加上伯延爱国民众的全力支持,何惧敌寇来犯!既使守不住,还可迅速撤离到附近的太行山。</div><h3> 在战争时期,伯延还曾经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鲁豫军区、边区政府的驻地之一,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h3> <h3> 在伯延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古朴别致的街门。</h3><h3> 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尤其街门,除了交通出入、隔离空间、防御防灾、通风采光等实用功能外,还有礼制、祈愿的寓义。天子五门,寓义九五之尊。其他人家门上门钉多少,漆什么颜色,门环是用塗金、铜、锡、铁等哪种材质,都象征着门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伯延旧时虽富,却少有官宦人家,各家各户的门,虽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却少有等级的差别,门楣、门扇、门槛、门墩,以及门铺、门钉、门环、门雕(画)、门联等,除了实用,多有祈愿的隐喻。如门钉,象征富贵; 门环,无论蝠门环、佛手环、兽面环、浑圆环,都象征祥瑞; 门雕(画),避邪消灾; 门联,吉祥纳福; 门墩,强基固本,护祐平安,等等。</h3> 老水曾在伯延中学渡过一段美好的"青葱"时光,中学毕业后的数十年,却很少到伯延。此次故地重游,自然想要探访一下母校。老水带着我们先从广场北边的一条大街往东走,没有找到心目中的校园,又回到广场往北行,沿另一条往东的街道寻找,来到记忆中母校所在的大约位置,看到一个圈门上写着"伯延镇成人学校"的地方,老水有些迟疑: 应该是这儿吧。<div> 进入校园,原来的校舍早已经废弃,部分房屋的屋顶已坍塌,院子里满眼荒芜,长满野草。原来的食堂似乎还在用着,也已经陈旧不堪。看到这破败的景象,老水好像有些失落,但还是独自走到那些破砖乱瓦之中,象在寻觅着什么。</div><div>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人奈之何?</div><div> 当正伟告诉说,新学校建在镇边上,现代、宽敞、明亮,在校学生比原先多出了十几倍时,老水似乎才有些释怀,感到些欣慰。</div><div><br></div> <h3> 正伟安排就餐的地方,叫"伯延三道饭",这家餐馆在一条深深的小巷中的一个老院里。老院清幽典雅,似有兰桂飘香,全不像一家餐馆,更像古时儒生的书房,或少女的闺阁绣楼。餐馆的饭莱和店名一样,就叫伯延三道饭。哪三道?一、主食: 大米饭、馒头、烧麦。二、下酒菜: 凉菜七碟热菜八碗,称"七谍八碗",尤以"合碗"(大汇莱)最具特色。三、清口汤: 豆腐汤、丸子汤、青纯汤、白菜汤。过去大户人家另加一道甜食,每道饭菜分上,每撤一道擦一次桌子,称"四道饭,三抹桌",好不排场,后来人们撤了甜食,便称"三道饭"。三道饭原先用的都是本地食材。随着人们饮食习惯、饮食观念的改变,三道饭的食材、做法也有所改变,如新添了饸饹面、海鲜类饭菜,种类也可根据自己的食量单点等。三道饭很有地方风味特点,好吃不贵,值得一品。</h3> <h3><font color="#010101"> 伯延背靠着的太行鼓山中的双峰山半山腰,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山村,叫双玉泉村,是老水的老家。来到山脚下,老水当向导,带我们走进一道山沟,观红叶,看崖柏,捡石头,赏秋景,好不惬意。原来伯延的秋色也如此美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这一天,虽然逛的是一个小地方,却游程满满,人人都兴趣盎然,早把到太行深处看红叶的规划,抛到了九霄云外。</h3><h3>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也许太行山中拥有太多的自然资源,如煤、铁等,以至于象伯延这样拥有丰厚人文资源的地方被忽略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伯延的景区建设才刚刚起步,而且力度不大,人们到了中心景区,感觉就象到邻村赶庙会、串门,难以引起旅游的冲动。据说,伯延已制订了一个宏大的旅游开发规划,要把伯延建设成国家级旅游景区。期待着,伯延旅游业的秋收时节早日到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