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线”,一场醉美的邂逅

宋成玺

<h3><font color="#010101"><b>  有草原的地方必定有天路,有天路的地方总会有风景。回首走过的山山水水,已经记不清和多少天路有过难忘的曾经,可“达达线”与众不同的颜值、诗意般的静美,还是超出了原来的想象。未必会让你一见钟情,但足以让你一再回望。<br></b></font><font color="#010101"><b> 所谓“达达线”,是内蒙古赤峰境内一条普通的县乡道路,起于阿斯哈图石林,终于达里诺尔圣湖,全程不过一百多公里,却牵山带水、万千风情,俨然一排巨大超长的展板,将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唯美画面,连接成绵延百里、精彩纷呈的草原画廊。</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有些小众但不乏大气的“达达线”,没有一丝刻意却有几分率真,透着一种天然去雕饰的野性美,低调、内敛、本色、从容,即便惊艳了整个世界,也是那么漫不经心、悄然绽放。</b></font></h3> <h3><b>  “达达线”是沧桑的。阿斯哈图,达达线的起点,踏着第四纪冰川的足迹从亿万年前走来,在荒野中突兀而立,独特、怪异、神秘。奇峰苍岭中,埋藏了多少沧海巨变的时光密码,怪石嶙峋间,遗留下多少鬼斧神工的岁月痕迹,层层岩缝里,又刻写着多少难以置信的神奇故事,远古有多远,悠长有多长,无从考证,也无需追寻,所有的过去都化作一缕风烟。留下的只有一座座造型各异、相对无言的天然雕塑,任凭人们用自以为是的想象,赋予他们这样那样的传说,是与否,真与假,虚与实,都付与了欲说还休的沉默。</b></h3> <h3><b>  “达达线”是寂寥的。极目环顾,惟余莽莽,苍穹笼盖,四野洪荒,大地竟然如此的辽阔又如此的寂静。刹那间,所有尘世的熙攘、喧嚣、纷扰都隐退了去,唯有天和地的对话,云和风的私语,日月星辰无尽的轮回,还有牧者孑然独对的孤影。苍凉是一种无言的悲怆,又何尝不是一种无伦的大美,天地悠悠间唯我苍然而立,世界显得这么遥远又感觉这么接近,人间的一切仿佛都和我无关,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也都变得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天,地,我,且听海子诗吟、秋风独歌。</b></h3> <h3><b>  “达达线”是生命的。肆意的荒凉,终究抵不过生命的顽强,空灵寂静的达达线也有万物生长的狂欢。漫山遍野的牛羊,像落地的云朵,任意的飘来飘去,三五成群的牧马,如一阵阵清风,不时地从草原掠过,冷不丁地冒出来几只骆驼,有点突兀和意外,又觉得格外稀罕,像是遇到了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没有谁能够说清,草原上是先有人类还是先有牛羊,但毋容置疑,最先成为草原主人的显然不是人类,毕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早已固化了我们对草原的一般认知。那些游荡在蓝天下的精灵,是草原的基因,是草原的魂魄,草原的盎然永远伴随着生命的饱满。也正因为这样,达达线才有足够的底气称之为最美的天路。</b></h3> <h3><b>  “达达线”是律动的。目力所及,远近高低,所有的线条都是那么舒缓柔润,只有弧没有角,只有曲没有直,若行云流水,又节奏鲜明。仿佛谱写在荒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的五线谱,起伏的丘壑、弯弯的河流、蜿蜒的小路、绵亘的天际、柔和的草地,就是上下韵动的音符,在湛蓝的苍穹下,飘逸的白云间,和着萧瑟的秋风,演奏出一曲曲悠扬的长调,或激昂,或抒情,或高亢,或低缓,或欢快,或幽怨……,那是天路特有的旋律,也是此时此刻最真切的感受。</b></h3> <h3><b>  “达达线”是禅意的。碧草如茵,没有半丝凡尘,天路无尽,或已置身世外。每一次驻足都似脚踏莲花,每一次吐纳都是心灵的净化,</b><b>没有什么得失不能面对,没有什么负重不可卸去,滚滚红尘只是过眼烟云,心心念念也都随了秋风,戒备、面具、挣扎、纠结,此刻皆已放下。欲望和贪婪不属于草原,唯有心如禅定,四大皆空,不问过往,不求来世,刹那便是永恒。难怪生活在草原上的人都会信奉神灵、敬畏天地,因为相比不绝的风景,内心的沉淀、灵魂的皈依,才不枉和达达线的一场相逢。</b></h3> <h3>宋成玺图文(草原秋行之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