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历史 留住乡愁——王庄乡举行《弃里村志》发行座谈会

杨屸

<h3>  11月2日上午,由王庄乡人民政府编印、县方志编纂委员会、弃里村志编纂委员会、弃里村志编辑部编纂出版的《弃里村志》发行座谈会在王庄乡弃里村举行。副县长杨文明出席并讲话,县广电中心、新闻中心、图书馆、文物旅游局、史志办、档案局负责人,王庄乡党委、政府,弃里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在外工作人员代表、创业成功人士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弃里村志》发行座谈会。</h3> <h3>  《弃里村志》在编委会的辛勤努力下,在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历时近两年时间,圆满完成编纂任务,这不仅是弃里村值得可喜可贺的一件喜事,也是我们王庄乡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h3> <h3>赠书仪式分别向档案局、图书馆、文物旅游局、广电中心、新闻中心赠送图书。</h3> <h3>  特邀知名人士周明勇(原县旅游局局长)亲自撰稿精编细纂 香溢志苑——读《弃里村志》有感,对此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秦治国(原林业局局长)八十高龄,仍撰稿赞美此堪称村志典范的《弃里村志》,并赋诗:《礼赞弃里村志面世》</h3><h3>弃里村志入眼帘,</h3><h3>出类力作堪精卷。</h3><h3>寻查历史追溯远,</h3><h3>收集内容古今全。</h3><h3>文笔流利底蕴厚,</h3><h3>装帧古朴考究严。</h3><h3>群策共筹凝睿智,</h3><h3>激励后人兴家园。</h3> <h3>  《弃里村志》编委会成员张廷义、董长才、翟铭泰、王迎泽等人介绍《弃里村志》的成书过程,编纂工作历时两年,先后召开了17次会议,全志15章、40万字,图片100余幅,通过文字叙述、图片图表和统计资料,并编制了朗朗上口的人口姓氏歌等,客观、公正、详实、全面的记载了弃里村5000年来的发展变迁,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国农耕始祖后稷文化的介绍、国民党政府移驻弃里村的历史形象生动、客观公正,都是本书的特色亮点,编纂者们劳心劳力、栉风沐雨,所出《弃里村志》可谓是村志之典范。</h3> <h3>  李祥杰、吉逢斗老人是编辑部成员,更是村里的"活字典",对《弃里村志》的编纂功不可没。</h3> <h3>  村在外人士、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都纷纷发言,对《弃里村志》的发行感到无比的骄傲,也表示要继续投身弃里村的建设上,让弃里村的明天更加美好。</h3> <h3>策划兼主编吉振中同志情系桑梓,饱含对家乡的热爱,由他倡议的《弃里村志》发行,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他表示要在后稷文化上做文章、在核桃事业上谋发展、在开发旅游上找出路,齐心协力,建设一个风调雨顺、物阜民丰、文明和谐、全面小康的新弃里。</h3> <h3>  史志办副主任张子峰表示《弃里村志》为村志树立了典范,在今后村志评审中当以《弃里村志》为标准,为翼城县村志做出更大贡献。</h3> <h3>  座谈会由乡党委书记翟铭娟主持。她指出,要建立后稷文化自信,大力挖掘后稷文化;建立核桃文化自信,提高标准,将弃里核桃走出山西走向国际;建立乡村文化自信,下一步将举办核桃节等不断发展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相信先人前辈们用智慧勤劳书写了弃里村灿烂的历史,我们也有信心、有决心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h3> <h3>  县政府副县长杨文明对《弃里村志》的编纂发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弃里村志》是凝聚了多方智慧的结晶,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动体现,并希望村两委班子要以此次村志出版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后稷精神,将挖掘后稷文化与发展核桃经济相互融合,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并赋诗:</h3><h3>尧举农师是后稷</h3><h3>播植百谷泽邻里</h3><h3>后稷降生天子岭</h3><h3>传说落地遭三弃</h3><h3>后稷家乡在弃里</h3><h3>农耕文化发祥地</h3><h3>修志修庙人心齐</h3><h3>明天弃里更美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