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慢游

长天孤鹜

<h3> 杨智雄/文 王铁/图</h3><h3><br></h3> <h3>  对于一个在九江上学的外地人来说,庐山并不算是陌生。倘若你嫌自己的生活太过匆忙抑或太过安逸,爬爬好汉坡尤其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去处,那种拾阶而上,汗水淋漓的感觉,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运动。倘若你放慢脚步细细的品味沿途枫叶如丹,花落秋浓的风景,亦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旅行。</h3><h3><br></h3> <h3>  感触最深也许算是那种逐层而上会让人感觉到不同的气流对你的触碰,尤其是从山麓带上来的沉闷压抑的气息会随着逐级而上的脚步逐渐地释放,且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场扑面而来,将你置于一种秋高气爽的高处,或往更高一点儿的高处不胜寒的境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许只有身体本身亦能明了。然而,对于一个追求过于刺激的人或是纯粹为了过把瘾的人来说,这是品尝不到如此逐层而居的气流和逐层梯变的气息带来的刺激的。倘若你能适当的放慢匆匆迈开的脚步,不是为了气喘呼呼而放缓步伐,也不是为了望不到尽头的石阶望而生叹,而是将你的脚步置于大自然的境地中,或许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h3><h3><br></h3> <h3>  从好汉坡登上庐山已不记得有过多少回了。每次约着几个要好的朋友徒步上庐山,于高秋艳阳之日沿途欣赏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的秋色,更是十足的妙趣。枫花两岸映溪水,梧桐曲径飘落叶,几里伴秋风,不由得身醉美景中。</h3><h3> </h3><h3><br></h3> <h3>  这次我们一行四人从南昌出发又是专程就为此而来了。早上八点半钟我们便已经来到了好汉坡的登山点。早晨的艳阳从对面的山头投下明媚的光线,山上清晨雾气尚未尽散开,丝丝渺渺缠绕于半山腰间。漫山秋意渐浓,层林叶渐萧疏,宛如一幅轻笔淡墨的山水画。</h3> <h3>  我们夹在浩浩荡荡的人流中。令我有些不解的是今天的登山者有些异于往常。他们不约而同的会聚至此,多半是老年人,而中年者看得出只是作伴旅。他们好像是组团过来的又似乎是零零散散的汇集者。从他们每个人身上背着的厚厚鼓鼓的一大包裹,便可以初步断定他们并不是本地人。那些鼓鼓的包裹色泽鲜艳,光彩斑斓胜似色彩缤纷的野菊;又如天边流霞妆扮秋日的色彩斑斓,编织秋季的情意绵绵。</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今天浩空朗朗,艳阳明丽,不失为理想的涉足山水,登高望远之最佳时日。古人云:“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算是绝妙之句了。高耸入云的层层铺叠的石阶,沿着蜿蜒的小道仰望,那些色彩斑驳的鼓鼓的背包渐行渐远,仿佛一幅苍劲古柏耸立图。</h3> <h3>  于葱郁茂密的林间,于蜿蜒盘旋的小路上,于细细微微的茂林细缝间漏下的金亮金亮的光点洒落在浩浩荡荡的队列中建构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旁边的随行者告诉我,今天是重阳节,上山的人也就更多。听了他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什么。</h3> <h3>  突然有一股莫名的思绪徐涌而生,胜似“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之感。那是为“深秋绝塞谁相忆,木萧萧。乡路迢迢”呢?还是为“佳时倍惜风光别”吗?“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罢?或是“南雁归时更寂寥”吧?我不是为吟咏“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而悲叹,甚是“九月九日眺山川”“心遥长向梦中归”罢!一生的坎坷,风雨寒霜;半世的情感,相侵无怨;相思回味谁更美,三秋老者激情酣。</h3> <h3>  惯性于为达目的而目的的驱动,有时未能控刹急遽的脚步。此次亦有类似的倾向。我们四人中另外两位预先于我和随行的摄影师而不见踪影,他们的脚步如同我之前的一样。本次与我随行者是一位艺术家、摄影师。他的脚步徐缓,悠然而行。我也将脚步适当随行。</h3><h3><br></h3> <h3>  随着拾阶而上的脚步,沿途一路的风光渐渐匡入眼帘。曲折的小路上铺排着坚硬的石块,鳞次栉比,状若深山盘龙;葱葱郁郁的乔林与矮木秩序井然地参差弥盖着蜿蜒的小路,期间枝叶繁茂,树色相艳。有“梧桐叶落满庭阴”的萧条落索,也有“红枫似火照山中,寒冷秋风袭树丛”的凄婉苍凉;有“梧桐坠露悲先朽”的苦楚凄迷,也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的眷顾怀恋。道旁枝叶葱茂,层林尽染,彩茂斑斓,灿若金秋的星辰。都言秋叶美,谁解其中味。逐日枯萎的秋叶,不断倾诉自己的凄凉,婉然着寒霜的侵袭,晚秋中等待飘向大地化作春泥。</h3><h3><br></h3> <h3></h3> <h3>  最妙的是于葱茂的竹林间观赏潺潺的溪流呀。水流从幽远的山间汇聚而来,汇成一条小溪流入苍茂的小林间。从上山道边极少会有路直通而至。倘若想要品赏则需冒一点儿险沿着更小的小路借着竹林,扶着竹杆而下,然后又慢慢地爬上来,期间可能会耗费你半刻钟的时光。行路匆匆之人极少关注这幽静的去处,也极少人注意到溪水的妙处。雪银色的溪水泠泠作响,“叮咚叮咚”宛如自然弹奏着的绝妙的响曲。溪水由四处汇聚于一个光滑的石板上,常年累月已经侵蚀成一个天然的水缸。天然的水缸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苍翠的林影成一张洁净翠碧的玻璃。</h3> <h3>  水流漫过光滑的石板垂直而下构成一道十来米的瀑布。站在水缸边,抬头四望,两岸悬崖峭壁。绝壁上茂密的树林,一道微黄的梧桐叶,夹杂点点鲜红的枫叶,一道青碧的竹林镶上一点被秋风染成赭色的矮林,给悬崖俏壁披上一件斑斓的花衣。立足于山光水色,悬崖峭壁间不由得令人生出颤慄之感。</h3><h3><br></h3> <h3></h3> <h3>  惯于目的的驱使,我们总是朝着所谓的景点而匆匆赶路。有时候匆匆忙忙的上路,却沿途错过了许多别致的风景。幽深的小径,枫景梧炫;花落秋浓,潺潺溪水。一夜枫凉吹尽花几许,一季秋深更增愁几重。</h3> <h3></h3> <h3>  倘若将旅途视为一种过程,有时候适当的放缓仓卒之步,并不是为了稽迟延宕,而是为了沿途欣赏更多的风景;有时候适当的放缓匆忙之履并不是为了稽延逗留,而是为了不能错过别致的风光。当你放缓仓卒之足,慢温秋深情亦浓之意,沿途会有美不胜收之感。也许你便会发现处处皆风景。</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