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

天高雲淡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后期:天高雲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标:上海飞地知青馆</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随后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1966、1967、1968年三届中学生全部前往农村。上山下乡运动开展22年,总人数达到2000多万人。</font></h3> <h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是文革开始的也不是文革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苏联于1954年开展大规模垦荒运动中,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解决了粮食短缺和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今天俄罗斯东部的许多城市都源于当时的共青团垦荒点。</h3> <h3>  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的词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一代人到了国外也叫“洋插队”,而没有、也不会有“洋农场”、“洋兵团”、“洋干校”之类。</h3> <h3>  知青下乡运动为缩小“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了农民面貌。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了解了生活,也为今后成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h3>  70年代初,有100多万上海知青告别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代人的命运骤然被改变。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了拐点,几十万知青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像潮水般返回上海。回城后的知青把上山下乡的艰难经历变成了打拼的动力,通过各自不懈努力和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h3> <h3>  反应知青的电影:《北风那个吹》,《蹉跎岁月》,《血色青春》 ,《孽债》,《爱在冰雪纷飞时》,《年轮》,《昨日留言》,《今夜有暴风雪》,《爱的背后》,《回首黄土地》,《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血色浪漫》,《甜蜜蜜》,《梦开始的地方》,《几度菊花香青红》,《一年又一年》,《美人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天浴》,《老三届》,《年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