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而学 因思而在 因用而容——延庆教科研中心华中师大学记

延庆区教科研中心师训处

<h1>如何做教师?<br>如何做卓越的教师?<br>如何构建高效课堂?<br>如何构建生态智慧的高效课堂?<br>如何理解核心素养?<br>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中?<br>……<br>一个个问题,一种种困惑<br>都在华中师大<br>核心素养高级研修中解决<br>请和我一起走进我们的学习之旅</h1>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作者:张海军<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有洪山陈国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享智慧教育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熟稔素养新理念,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谋求师生共发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果湖二小刘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案例之中蕴真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学慎思正能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负吾辈到江城。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师陈实知性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胸怀世界有经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桂子山中藏锦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负滔滔汉江水。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师博士胡典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其课程不犯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学思维玩游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谈古论今有昆仑。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北名师夏循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本研修做得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理论实际相结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发展静悄悄。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师书记吴伦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言语之间有乾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业概念理解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情怀似海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h3>  2017年11月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实做了《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探讨》的精彩讲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培训现场精彩展播</font></h1> <h3>  2017年11月1日下午,研训员们继续行进在学习的路上。在班主任于老师与胡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五十五人来到了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进行现场课堂观摩。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的管校长对学校作了简单的介绍,该校前身为铁路子弟学校,教育资源组合后的新校建立时间并不长,但校园的每一处、每一角皆“于细微处见精神”,目前,学校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以“追求卓越、立人为本”为办学理念,以“善思、雅行、和谐、发展”为校训,发扬“励志进取,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构建以“书香校园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改革”的创新模式,形成以“以德立校,以智育人,以体健身,以艺养性”的办学特色,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该校“立人为本,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更是赢得了来访老师们的啧啧称赞。</h3> <h3>  随后大家走进了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的报告厅,听了一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课,“E课翻转秀”的《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该节课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孩子们先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微课预习,课堂上教师通过101软件和教育云教师助手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提出新的学习任务、随机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播放学生合作学习的现场实录,随时进行互动反馈交流评价……在孩子们的小组合作环节,听课的老师们在授课老师的示意下,纷纷走进课堂,感受翻转课堂的魅力。让大家对信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引发了大家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再思考。</h3> <h1>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现场课堂观摩展播</h1> <h3>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愉快而充实的一天,老师们在回住处的路上,你一言,我一语热烈探讨着,全都是这两天课堂上的内容。把好的理念带回去,把它分享给更多的老师,让它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落地生根,从而影响更多的老师,更好地为延庆教育服务。这——正是老师们此行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所在。</h3> <h3>  2017年11月2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胡典顺教授主讲了《数学核心素养:缘起、内容及培养》。胡教授由亲和性很强的数学游戏入手让老师们参与其中,互动交流,感受数学的魅力。他用专业、平和的语言对概念的引入(关注知识的本质)、概念产生的过程(知识经历的过程)再到概念的建立(感悟思想、数形结合)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原本以为枯燥而乏味的数学,竟然变得那么的生动而有趣。胡教授的讲座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赞。数学的魅力代代相传息息相关,一堂课下来绵绵于耳久久于心。</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课改下的高效教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学习培训合影</div></h1> <h1><font color="#010101">  2017年11月2日下午,武昌市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王主任为研训员们做培训。</font></h1> <h1> 观看宣传片 《促进研训一体,服务基础教育》---武昌教研培训中心发展之路<br></h1><div><br></div> <h3>  一天的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对教育专家的敬业、专业给予高度评价与钦佩,同时对未来一天的培训学习充满期待。</h3> <h3>  2017年11月3日上午,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校长、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夏循藻做了《校本研修与教师工作坊建设》的精彩讲座。夏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整场讲座掌声不断,笑声不断,高潮迭起,听他的讲座如同享受艺术大餐,使我们心灵震撼!他的讲座使我们明白了教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专业。学,厚积薄发,是教师发展的内涵和基石。他33年小学教师经历,20年的校长生涯,从职业--事业--专业--教育家,没有埋下头去苦学的淡定,不可能有今天授课时的信手拈来、滔滔不绝。做,躬行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转折点。夏院长成立名师工作室,自己在实践,也鼓励引领老师们在成长。他的课堂品牌,他的坚持创新,引导学生钻研教材,让教师成为了专家,快乐着教师,成就了自己,也发展了学校。</h3> <h3>  2017年11月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吴伦敦教授做了题为《教师专业标准理解与践行》的教师发展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针对《教师专业标准》对研训员进行专题培训。首先吴伦敦教授用形象幽默的方式阐释了教师的专业性,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特点愈加突出。紧接着,吴教授详细介绍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认为《标准》的制定是既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h3> <h3>  针对《标准》制定的意义,吴教授从《标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针对性和专门性、为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评价提供依据、吻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强调了教师理解贯彻落实《标准》的重要性。接着,吴教授带领老师们了解了《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随后,吴教授详尽地阐明了《标准》的四个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认真聆听!</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住美好瞬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收获多多,记录满满。</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北京市延庆区教科研中心教研员核心素养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完美收官</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结业典礼由教科研中心师训处主任胡红宇主持</h1> <h3>  教科研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吴连民、师训处主任胡红宇、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磊为优秀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优秀学员代表发言</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部 王雅煖</h1> <h3><h1> 沁园春.华师之行</h1><h1> 小学研训部 于金燕</h1><h1><br></h1><h1><br></h1> 武汉华师,科学会堂,齐聚开班。望课堂上下,目光炯炯;二零一室,互动交流。广埠课堂,智慧教室,欲显核心素养高。须审辨,看师生教学,不输分毫。<br> 课程如此丰饶,引教研员们竞思考。感参观访学,精彩纷呈;名师教授,共领风骚。一袭课程,理论实践,能力素养尽思考。俱完备,数研修成果,还看今朝。</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育研训处 张涛涛</h1> <h3>  短暂的华中师大学习之旅结束了,带给我深深地思考和启发。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和视野,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和追求,更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务实和积累。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要铭记华师大“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校训,勤谨实干,自强不息,行健无垠,厚德载物,简静自持,在自我的职业生涯中幸福的云游。</h3> <h3>  封闭“充电”让研训员们聚合了创新的能量,领略了荆楚文化教育的智慧,引发了对本地本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这次教研员核心素养高级研修班组织严密,日程紧凑授课选题精、专家层次高,为我们以后谋划工作有很强的思想启迪和路径引领。”结业典礼上,吴书记简要综述了五天的学习情况。希望全体学员都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收获。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继续交流,共同成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学员心得体会</font></h1> <h1> 【如梦令】第一首 &nbsp;</h1><h3> 德育研训处 辛计伏</h3><h1><br></h1><h3> 湖北刘进讲述,犹如闲庭信步,研训修炼处,教育初心守住,佩服佩服,迈入教育长路。</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天你是否会想起,与武汉的初次相遇;明天你是否还想起,与华师大点点滴滴.....轻轻地我来了,满载对你的向往,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感受这里的人文气息,文化底蕴,不仅放松了身心,也开阔了视野。华师大科教综合实力位于国内前列,步入校园,常常把我们带回学生时代,不禁感叹:学习时光是多么宝贵,青春是多么的短暂!</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1日下午,水果湖第二小学刘进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核心素养》的报告,刘老师通过真实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成就卓越教师的修炼,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静待花开后的欣喜与欢愉却令我们心神想往。刘老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让我心生敬仰,老师不能缺乏学习和科研意识,我们需要注重量的积累,也需要把握时机促成飞跃,实现质变的飞跃。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刘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深思:教研员要适应不断的变化,要丰富自己的动力系统,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不断完善自身的个性塑造和文化底蕴,不断保持一种警醒和觉着的状态。觉着,是一条生命时时涌动精彩的大河!一个人,只有时刻觉着,才能时刻发现!</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苏轼有言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铭记华师大“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校训,不断求索,钻研,务实,做最好的自己,勤谨实干,自强不息,行健无垠,厚德载物,简静自持,珍贵永远!</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德育研训处 张涛涛</div>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是华中师范大学学习的第二天,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学院副教授,陈实老师关于《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探讨》专题讲座。陈老师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解析、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方式、核心素养指向的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最后还给大家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精彩的是陈老师结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两篇教学设计的实际案例,让大家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学员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对现在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的如何体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得出结论:核心素养所指向的教学方式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问题情境;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活动方式;体验式的、基于合作和探究的、建构式学习,陈老师这种结合教学实际参与、讨论式的讲座方式使今天的讲座更具实效性。</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体美研训处&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孔祥慧</div> <h3>  陈实教授用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我们阐释了核心素养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各个学科都有其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案例是:地理教师利用电影片段《金蝉脱壳》,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电影的主人公根据一些生活现象来判断自己的地理位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探究,构建相关地理知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体验式活动,不是依赖记忆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它应该是日积月累的、自己思考的经验的积累。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br></h3><div> 体美研训处 潘娜</div> <h3>  今天观摩了广埠屯小学的课堂教学,我切实体会到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整个课堂,老师都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师生互相评价、生生互相评价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乘着这次广埠屯小学学习的翅膀,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教育之路!</h3><h3> 办公室 朱红梅</h3> <h3>  今天有幸参观了广埠屯小学,观摩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还参观了校园。这所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师生风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这所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特别注重学生足球和拉拉操方面的发展,彰显了办学特色。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还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洋溢着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具有引人入胜的情景创设、适度的课堂节奏、相互对 话、相互动态的生态课堂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和内聚力。</h3><h3> 办公室 王尊利</h3> <h3>  11月2日上午我们在华中师范大学聆听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副院长胡典顺教授的精彩讲座,题目为《数学核心素养:缘起、内容及培养》。胡教授从游戏到数学谈起,连续用几个数学游戏带动老师们从亲自体验中获得知识,体会为什么学数学?数学教会人们渗透现象看本质,提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从中引出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并结合2011版课标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核心素养与“四基”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十大核心词以及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我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深入一层。</h3><h3> 科研室 王志敏</h3> <h3>  今天上午听了胡典顺教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了解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提高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重要性。胡教授运用一个个有趣的游戏,让人们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揭示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过程,教给我们如何从情景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今天的讲座生动有趣,在趣味游戏中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提升了我们的思维水平,逐步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习惯。</h3><h3> 课程研训处 檀玲</h3> <h3>  走进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窄小、整洁、安静的校园环境,给我带来了疑问:是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吗?研训员呢?看了专题片,聆听了王主任的介绍,心中没有了疑问,涌起了对这些具有三头六臂的研训员们无限的敬佩。他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勇担重担。将教研工作、学段课题研究、远程培训班主任、竞公共课讲师、应邀做校本培训、受聘课题指导、学科教师授课、专项培训课程提供、学科全员培训为一身。他们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无谓不能。如果在我的身边,我们的身边,他们的身边,多几个像孙悟空的老师,那该多好啊!会的。</h3><h3> 师训处 曹敬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中师大培训有感 &nbsp;</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初中部 张海军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兴乘秋意至江城,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修南下华师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有专家悉点拨,</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间小组细切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思杏坛耕耘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慰学子玉露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系教育情未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铿锵奋进再峥嵘。</div> <h1>  教研培训,与思想对话,与智慧共生</h1><div> &nbsp;</div><div> 聆听了夏循藻老师关于“校本教研与教师工作坊建设”的讲座,对校本教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校本教研与学科教师培训融会贯通,可以相互借鉴引领。</div><div> 校本研修是立足本校实际,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它强调通过研实现身,更重中提高修养。它强调以校为本,把教师作为研究者,注重提高专业修养,突出修心养智。</div><div> 学科教研与校本教研融会贯通:学科教研工作首先要立足学科教师的师情,根据教师自身实际,选择教师最近发展区,开展基于学科本质的、以教师成长为主体的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的培训学习,重在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div><div> 学科教研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学科教研要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要指向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现阶段,学科教研要紧紧围绕体现教改前沿的核心素养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充分研讨,形成学科研训特色。其次,学科教研要聚焦课堂教学。教育工作者常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体现在高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阵地在课堂。学科教研就要突出集中力量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开展,引领广大教师喜欢课堂、钻研课堂、决胜课堂,努力把课堂打造成学生痴迷、自己得意、质量过硬的荣誉殿堂。再次,培养有思想的教师。我思故我在。教师的成长力首先表现在思考力。校本教研的终极目的之一,是培养一大批善思考、有思想的教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思想的老师,教师的课堂才会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听课的学生才会丰富而深刻,灵动而精彩。</div><div> 教研培训,与思想对话,与智慧共生。培训学习,充电实践,我们永远在路上。</div><div> 初中研训部 闫凤云</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期一周的华中师大学习之旅,伴随着研训员热情高涨的讨论、交流、互动、总结的学习方式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此次培训可谓笑声朗朗,笔记唰唰,感悟多多,收获满满,回忆连连……诸多词语道不尽此次培训的收获,唯有把理论付诸实践方不负培训之初衷。最后以德育研训处辛计伏老师再“和如梦令”一首为华中师大学习之旅作结。</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梦令】第二首 &nbsp;</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育研训处 辛计伏</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nbsp;</h1><h3> 几日华中学驻,研训不分学部,主题凝聚处,核心素养高度。回顾 回顾,收获感悟无数!</h3> <h3>编辑:师训处全体成员</h3><h3>审核:胡红宇</h3>

素养

教师

课堂

教研

核心

学生

数学

培训

老师

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