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张利荣

<h3>  山东作为农业、经济、人口和文化大省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格外关注和亲切关怀。济南作为省会毛主席更是多次视察。在1952年到1970年间曾24次踏上济南的土地或路过在济南短暂停留。这些都给济南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h3><h3> 济南人民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在文化革命初期修建塑像5尊,近20年又建有塑像3尊。这8尊塑像承载着几代济南人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h3><h3>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8尊塑像情况。</h3> <h3><b>一、山师塑像</b></h3><h3> 该塑像坐落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化东路)校园内,像高16米,姿态伟岸,形象庄严,建于1967年10月。该塑像2009年入选“济南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br></h3> <h3>  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国刮起一股建“红太阳纪念馆”的热潮,需建造大批毛主席像,山师大不仅在济南第一个建成毛主席像,而且体量最大。</h3> <h3>  1967年山师红卫兵骨干们进京邀请北京美术公司的雕塑家张松鹤先生到山师主持设计毛主席像,有省内三名雕塑艺术家张玉林、王照善、李振才,以及在军队上搞绘画创作的画家刘欣全力配合,包括部分师生、校外的一些水泥工,齐心协力,前后有十几名解放军轮流站岗保卫,白天黑夜连轴转,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便把毛主席塑像建成了。</h3> <h3><b>二、赤霞广场塑像</b></h3><h3> 塑像在英雄山景区赤霞广场,原在山东省工业展览馆,建于1968年7月,1999年因工展馆附近(五龙潭东)道路拓宽,迁至现在的赤霞广场。毛主席诞辰是12月26日,故塑像连同底座高12.26米。</h3> <h3>  该塑像由参加山师塑像设计制作的雕塑艺术家张玉林、王照善和李振才等人设计制作。</h3> <h3>  1999年塑像迁移,曾参与建造的雕塑艺术家张玉林被邀到场指导。</h3> <h3><font color="#010101">塑像基座前面刻有“1968年7月立”等几个简单的字,其他没有过多的介绍,据称是尊重原作。</font></h3> <h3><b>三、明湖小学塑像</b></h3><div> 这尊毛主席塑像于1970年8月9日建成,在水屯路明湖小学校园内,其尺寸比山师塑像小一号(没有详细数据),像下有约3米高的基座。该塑像何人设计制作没有查到,其形态与山师大塑像基本一致,仍是右手向前高举,左下侧呢质军大衣角被风吹起,显示为毛主席迎风而立、乘风破浪,为中国人民指明前进的方向。</div> <h3>  1958年8月9日毛主席视察北园,时任北园农业社主任的李树成向毛主席汇报了北园办大社的情况,并请示规模这样大的社是叫“大社”好、还是叫“农场”或“农庄”好?毛主席没有立即回答。后来听到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汇报准备办成大农场,毛主席表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h3> <h3>  在这尊塑像背后有一面影壁墙,正面镶嵌着红黑两色花岗石。中间的深色花岗石上镌刻着5个苍劲有力的镏金毛体大字:“人民公社好”。</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曾见证毛主席同贫下中农亲切谈话的槐树有着与幸福柳同样幸福的名字——幸福槐。</h3> <h3>  在塑像一侧的松树下,立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一块。</h3><h3>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毛主席视察北园公社纪念地</h3><h3>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h3><h3>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布</h3><h3> 济南市革命委员会立</h3> <h3><b>四、山东肿瘤医院塑像</b></h3><h3> 塑像建成于1969年7月1日,其尺寸、形象、神态可以说与赤霞广场塑像别无两样。</h3> <h3>  据说当年建塑像时用的是工业展览馆的模子。在塑像浇筑的那天,医院所有干部、职工全都组织起来,人人参与,分工明确,当天浇筑完成。后来请平阴石匠一、二十人用剁斧一点一点剁衣纹。</h3> <h3>  塑像基座正面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落款时间为1969.7.1。</h3> <h3>  塑像基座后面有“救死扶伤”四个字。</h3> <h3><b>五、某干部培训基地塑像</b></h3><h3> 这尊塑像在历城区仲宫镇某干部培训基地,由于特殊原因不准进入。以下仅有的几张照片也是在网上搜集下载的。</h3> <h3>  塑像高约4.6米,花岗岩雕塑。基座为方形,高约4.6米。塑像两侧各植有一颗高大雪松映衬。</h3><div> 修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详细修建时间、何人设计制作等信息无法查找。</div> <h3>  2013年12月20日被济南市政府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  综合楼上方七个金色大字“毛泽东思想万岁”,看到后让人们想起了40年前,想起了毛泽东主席。</h3> <h3><b>六、幸福柳广场塑像</b></h3><h3> 塑像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大辛村。是为纪念毛主席1959年4月13日、9月21日两次亲临视察大辛村,在2006年修建幸福柳广场时,由村党总支书记王伟新及夫人许志华出资修建的。</h3> <h3>  塑像由山东莱州庆泽雕塑厂设计制作,材质为汉白玉石。</h3> <h3>  毛主席手拿麦穗。</h3> <h3>  大辛村和幸福柳。 </h3><h3> 1959年9月21日,毛主席第二次来到当时的东郊公社大辛庄。毛主席站在一棵柳树下与社员对话,了解生产情况。后来,这棵柳树就被冠以“幸福柳”之名。</h3><h3> 如今的大辛村土地全被开发,村民搬进了新区,住上了高楼,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h3> <h3><b>七、省农科院塑像</b></h3><h3> 毛主席视察农科院塑像,由五人组成,圆雕工艺,铜质。是园林规划师冯钦铎教授总体设计监制、池清泉教授小稿设计、李宗林教授雕塑制作、上海中神亚景观工程有限公司铸造的。</h3> <h3>  塑像高4.5米,形体伟岸,神态亲切。</h3> <h3>  1977年12月,“毛主席视察农科院纪念地”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标志。</h3><h3> 2007年7月,为传承历史,铭记关怀,重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h3> <h3>  当时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部办公地点,1954年建成,是山东省农科院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已辟建为院史陈列馆。</h3> <h3><b>八、章丘东风集团工业园塑像</b></h3><div> 该塑像在章丘区世纪大道东口,是山东东风集团在1998年厂庆时塑立的。何人设计制作、用什么材质等没有碑志说明,也查不到任何信息。</div> <h3>  毛泽东主席在济南的8尊塑像(其中文化革命时期塑建的有5尊),至今均得到相关部门的良好保护,并成为所在片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h3><h3> 塑像中有3尊是毛主席视察过的纪念地。大辛庄、农科院都是两次视察的地方,水屯村(明湖小学塑像)是毛主席发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纪念地。</h3><h3> 毛主席身材伟岸,面容亲切,眼神坚定而又自信。他率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封建主义,使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好日子。这一切人民永远不会忘记。</h3><h3> 济南人民永远怀念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