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冷极,塞北之北,根河,一个让您在冬季里找回自我的地方

戰遠

<h3>生命的旅途中,一定要经历一次极寒,挑战身体与心境的结合,这一次,我来了</h3> <h3>本以为北方的冬在那东方小巴黎,未曾想,极寒之地,塞北之北,草原上的冷极城市收留了我,有了飘雪,一切都像童话般美丽</h3> <h3>根河,蒙古族葛根高勒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清澈的河水,这里是少数民族敖鲁古雅的聚居地,至今为止,依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住宿,撮罗子,北方狩猎民族的传统房屋,我想,这就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人最原始的民宿吧,整体是桦树皮制成,冬季覆盖上兽皮起到了保暖的作用,感叹古老狩猎民族的智慧,一间民宿代表了文化的所有</h3> <h3>冬来,雪倾城,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那么极寒的镜头你是否也曾经历过呢?落日余晖的美,洒在大雪原上,整个人本能的放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h3> <h3>这里的天,是别样的蓝,一望无际的雪原在湛蓝的映衬下,格外的清新,晨起,你的镜头就是你的心</h3> <h3>这里有条不冻河,即使是在极寒零下四十多度的时候,这条河水依旧缓缓流淌,原因是此地下有天然矿物质产生的热量,使得这里的河水成为冬日里一大亮点</h3> <h3>林区的树种不多,但是加上白雪的映衬,那种天然形成的树挂,透过镜头,一阵微风吹过,几片洁白的雪花洒落在你的脸上,融化,大自然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我们,所有。</h3> <h3>不过十余户人家的小村落,在我们还穿着裙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雪,当地人说一年有四季,而这里只有两季,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h3> <h3>由于天然的降雪资源,这里可以随时感受儿时堆雪人的畅快,你有多久没有在雪地里打滚了?完全放空自己,找到自己本来的模样</h3> <h3>近几年,来到这里感受极寒的人逐年增多,许是大交通越来越方便,许是时间空闲的增多,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吧</h3> <h3>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五十八摄氏度,如果不是亲自去了那里,你怎么会想象到,原来,真的有个地方可以让人瞬间成为冰棍,如果来个冬泳,会不会变成速冻饺子?</h3> <h3>洁白的雪,厚厚的冰,晶莹剔透的美,一缕阳光的温度,刚刚好</h3> <h3>冷极村最有名的活动项目,泼水成冰,从屋子里拿出准备好的热水,按照半弧形的角度将水泼出去,你的动作还没有完成,液态已在瞬间转化为固体,一定要有个会抢拍的伙伴,才能留下如此神奇的瞬间</h3> <h3>约上三五好友,穿戴好防寒保暖的装备,来一次寻北之旅,大约在冬季</h3> <h3>根河源头,就是这条河水的发源地,在冬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飒爽,清澈的河水养育着淳朴的百姓,如是在冬日,喝一口这里的河水,让您体会真正的透心凉~</h3> <h3>来这里徒步吧,来这里探险吧</h3> <h3>冷极村的一家农家乐,小院儿里返璞归真的赶脚顿时让人觉得亲切,老板人好,纯正的东北汉子,热情招待了我们~</h3> <h3>碰巧赶上央视电台的团队到这里来拍摄,他们一定要选在极冷的时候来到这里,他们要把这里的冷文化传播出去,让我们一起举杯吧</h3> <h3>他们家取这个名字,一点儿都不见外,果然是纯正东北菜的人家,美食人家做美食,人家美食为美食,有点绕口令的赶脚,却也是即兴发挥之作,只怪这味道太鲜美</h3> <h3>外国友人,一点儿都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你看他们多洒脱,穿起大花衣裳就开始跳了起来,东北大秧歌这么一妞,整个人都精神多了</h3> <h3>落实,余晖,北极村,小村落里的宁静,安详,都透出了他的美</h3> <h3>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冬日里的红色,异常靓丽</h3> <h3>纪念打破吉尼斯记录的温度</h3> <h3>别看外面绿油油一片,其实已经是接近隆冬,大棚里的蔬菜可以给冬季里增添更多的色彩</h3> <h3>雪后的冷极村农家乐</h3> <h3>美食人家</h3> <h3>这可能是我看过全国最多的极寒温度计在一起的场景</h3> <h3>勇士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之地,有一群汉子们,他们光着膀子吃着火锅唱着歌,让我想起《让子弹飞》了,如果当时有这个意思</h3> <h3>火锅已经成了全国各地的一种家常聚餐方式,但是,在这样厚厚的雪上,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你是否也感受过呢</h3> <h3>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糖葫芦,儿时走街串巷的叫卖声突然在耳边回荡</h3> <h3>一些还好的冬日风景人物图片</h3> <h3>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小火炕上烤一烤,~重温东北大炕的赶脚</h3> <h3>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一排鲜亮亮的房屋,生产队插队时候的缩影</h3> <h3>这里是圣诞老人的第二故乡,每年圣诞前后都有以圣诞为主题的活动,如果幸运被圣诞老人选中,你的袜子里多了礼物可不要惊喜哦</h3> <h3>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里的冰雕,如果给你一块冰,你也可以成为雕刻家</h3> <h3>来到这里别忘了试试雪地摩托哦,任性驰骋疆场的赶脚,让你成为雪原上的王</h3> <h3>小屋里干净整洁,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让这个小屋多了几许的温暖</h3> <h3>夜幕降临,盘腿坐在小火炕上,聊聊家常,翻翻书本,也是一种生活</h3> <h3>雪地摩托比赛,胜者为王,落队的就去砍柴烧饭吧</h3> <h3>只要有水,无论什么造型,都能变成冬日里的雕塑,一起动手制作吧</h3> <h3>北方林区的现代交通工具,如是遇上熊大熊二,它的作用就更大了</h3> <h3>在水里加入颜色的染料,就会成为不同颜色的冰块,制作冰雕,我们的艺术天分就在这里开始</h3> <h3>夜晚欣赏冰雕是这里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五颜六色的冰雕,在夜幕降临后,显得格外的生动</h3> <h3>对大自然有着特殊情感的北方人,在冰雕元素里都融入着自然的文化</h3> <h3>东北林区大炕文化,炕上什么都没有,我怎么睡觉呢?被褥其实都在这个箱子里哦</h3> <h3>几户人家聚到这里,来一桌传统的北方林区菜也是不错的选择</h3> <h3>度假村里整齐的洗漱用具</h3> <h3>桌子上随时可见的二锅头,让你在冬日里找到了温暖的北方</h3> <h3>具体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就是心细喽,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给您一个儿时快乐的度假体验</h3> <h3>动手制作糖葫芦,送给小朋友,送给自己,都是满满的幸福纯真~冬季的塞北色彩单一,这红彤彤的糖葫芦,会给茫茫雪原带来很多希望</h3> <h3>架上火炉,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地界,烧开一壶滚烫的热水,烤几片有嚼劲的牛肉,这些,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都能给你</h3> <h3>凿冰钓鱼的故事大家都是在书本里看过吧,有没有亲身体验过冬季在冰雪覆盖的河面上享受姜太公钓鱼的乐趣,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给您分享</h3> <h3>满满的收获~鱼,在中国的词典里一直都是吉祥富有的象征,在中国最冷的地方,收获冷水里的鲜活生命,这一年,你都是满满的好运哦~</h3> <h3>北纬五十度度假基地的老板一定是个有情怀的人</h3> <h3>林区的交通工具,驯鹿,温顺,耐低温,圣诞老人的坐骑</h3> <h3>饲养驯鹿的使鹿部落,他们是生活在大森林里的人,他们是中国北方最后的使鹿部落,他们是敖鲁古雅</h3> <h3>敖鲁古雅文化景区,冬日里,依旧可以去学习林区文化</h3> <h3>不同颜色的哈达代表寓意不同,把红色的哈达献给森林,代表对这片森林的敬畏,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平安</h3> <h3>彩色冰桶,如果是相爱的人,在冬日里,送一份属于冬的礼物,代表着长长久久</h3> <h3>温顺的驯鹿镜头感十足</h3> <h3>鄂温克传统手工艺品太阳花,驯鹿的皮毛制成,纯手工缝制,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鹿角骨,在北方林区,鹿的寓意通路,禄,发财有路,高官厚禄,一直都是吉祥的代表</h3> <h3>纯手工制作的太阳娃娃,都是整张鹿皮制作的,娃娃的脸才那么有立体感</h3> <h3>挂饰,太阳花代表着光明,温暖,送给朋友,送给爱人,都是不错的选择</h3> <h3>鄂温克传统手工艺品太阳花系列之太阳花挂饰,纯皮纯手工制作,论起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当仁不让</h3> <h3>林区已经结束了森林砍伐,林区工人的转型给这里的旅游文化的延伸输送了更多人才</h3> <h3>林区砍伐树木的时候,要有一句喊山的口号,叫做,顺山倒</h3> <h3>一锅两出,锅里面炖菜,架在锅上面的面食随着蒸汽的增大加温而熟,这就是智慧的林区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的方法吧</h3> <h3>北方民居家常菜,铁锅炖,一大锅食材,在炉火里慢炖,渐渐熟透,渐渐入味,还有炉火的香味,好像吃出了地道的人情味</h3> <h3>冻豆腐,许是制作材料的不同,许是这低温才能冻出这个效果,吃了北方的冻豆腐,连西施的豆腐都不想吃了</h3> <h3>海棠果,冬日里才能吃到的,有些酸酸甜甜的感觉,东北林区的小孩儿时的回忆</h3> <h3>东北特产~粘豆包,貌似是林区人们过年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外形黄黄的代表财,吃起来粘粘的,代表这一年财运都粘着你哦</h3> <h3>冻梨,就是平时吃的秋梨,只要正常放在外面,这样的温度会让它的颜色变身,味道更加甜爽</h3> <h3>东北的冻柿子冻梨海棠果,需要在凉水里把它们的冷拔出来,待到软软的时候,吃到嘴里,透到心里的凉爽和甜味</h3> <h3>冷极村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来这里放慢节奏吧,冬来,雪倾城,你来,情倾城~愿得一空闲,身心天地间~呼伦贝尔大雪原之华夏冷极根河,欢迎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