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财富 深远的影响 ——浅谈如何用好语文课本

东方欲晓

<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  “对于你来说,语文课本的作用是什么呢?”我问学生。</h3><div> “除了课堂上使用之外,我按课标和老师的要求从课本上找出应该背诵的古诗文以及课文注释部分的字词,背诵和默写。”</div><div> “仅此而已吗?”</div><div> “是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又不考课本上的,看书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多做些题。”</div><div> “看书也没什么意义”!不少同学,甚至有些语文老师也这样认为。果真如此吗?</div> <h3>  古时候,不称呼学生而称呼“读书人”,因为古人是非常注重读书的,读书是古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应该重视读书。我所说的读书,不仅是指朗读或者默读这些方式,而是着重强调应该从语文课本中读出点东西来:</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读出美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美景,是作者在观察和欣赏现实中的美景之后,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记录下来的。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要做到将课本上的文字“还原”-------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见的美景,或者说,要找到仿佛在和作者一同游览的感觉。&nbsp;&nbsp;&nbsp;&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nbsp;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何等雄壮啊!遗憾的是,沧海桑田,加上人为的原因,今天的我们已经看不到这景象了,幸运的是,古人的诗文为我们留住了这“绝版”的美景,我们不应该好好欣赏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广阔无垠的大漠中,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上,静静地,连风声都没有,蜿蜒曲折的黄河在这浩瀚的大漠中静静地流淌着,映衬着西方尽头那一轮悬在河上的红彤彤的落日。这宁静优美而又奇特壮阔的塞外美景陶醉了王维,可曾陶醉了你?&nbsp;&nbsp;&nbsp;&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细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还有,烟波浩淼的水泊,充满神话色彩的水帘洞,“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绿得醉人的梅雨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span></h3> <h3>  原来,足不出户,也可以感受世间万物,一览天下美景。 </h3><div> 天地,小了,浓缩在一行行的文字之中;书本,厚了,承载着一处处的旖旎风景。 </div> 二、读出人物 &nbsp; &nbsp;<div>  读语文课本,我们会接触到一系列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好喝懒做、迂腐善良的孔乙己;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勇敢热心,天真纯朴的小通讯员;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辛苦麻木的闰土;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一心追求功名的范进;踌躇满志的曹操;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岳飞、陆游、辛弃疾等等。 &nbsp; &nbsp;</div><div> 闲暇时,我们可以静静地坐下来或躺下来,驰骋自己的想象:看看新媳妇为牺牲了的通讯员缝补军衣时那虔诚而美丽的眼神;看看菲利普夫人发财的梦想破灭时气急败坏的表情;看看蒋氏捕蛇时惊心动魄的场景;看看少年闰土月夜刺猹时灵活的身影...... &nbsp;<div> 我们也可以听听咸亨酒店里充满悲凉意味的笑声;听听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城掠地之后的欢呼声;听听范进喜极发疯时在大街上声嘶力竭地高喊“我中了”;听听萧红在祖父的后花园中用稚气的童音欢叫“下雨了”...... &nbsp; &nbsp;<div> 走近这些人物,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的收获而欣喜,为他们的不幸而叹息。对人性的崇高肃然起敬,对灵魂的卑鄙嗤之以鼻。 &nbsp; &nbsp;</div><div> 走近这些人物,跟随他们的足迹,探寻他们生命轨迹的同时,我们也走进了他们所生活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了解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思想穿越了时空,获得了美感,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这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不是吗?</div></div></div> <h3>三、读出语感 &nbsp;</h3><h3> 语文课本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朗读,可以熟悉遣词造句,可以积累词汇,可以逐渐地培养语感,也就是逐渐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多了,就不会在写作时东拼西凑、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了。</h3> <h3>四、读出道理</h3><h3> 语文课本还告诉我们学习和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如:学习要和思考结合起来;学问不等于智慧;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该热爱生命、热爱和平;应该舍生取义;应该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这些道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nbsp;</h3><h3> 同学们,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课本中的人和事,都可以在历史或现实中找到对应点,语文课本中的道理都来源于生活,也都可以运用于生活。热爱生活的你,请热爱语文课本,全身心去理解和感受语文课本,驰骋自己的想象,在课本和生活之间架设起联通的桥梁,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就可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了。</h3>

语文课

美景

读出

语文

我们

课本上

本中

读书

应该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