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黄色的银杏叶铺满校园的季节,少不了的拍拍拍,发朋友圈……突然几张旧楼照片的出现,像一颗小石子丢进湖里,泛起一阵涟漪,在一个个微信群中扩散开来,西安、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继而引发了西军电11号楼更多邻居们的关注,他们翻箱倒柜找出四五十年前的照片,成就出今天这部美篇。</h3><h3> 五十年前,照片中的小伙伴们随父母迁移,先后相聚在西军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家属院11号楼。</h3><h3> 和王朔笔下的"北京部队大院"的孩子不一样,西军电长大的孩子们既有知识分子的书香气,又有军事院校的扎实作风,说话做事认真实诚,他们因"11号楼"形成了一个团队,参加演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各种球类比赛队、游泳池里打水仗都是一个队。另外大概也是因为没什么"邻居"(院墙四周都是农田,徐家庄、白庙村、丁白村、沙井村,甚至还有打靶场、养猪场),所以孩子们很少交际到别的单位的孩子,玩乐基本属于"内讧"。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一个楼同龄孩子特别多。随便组织起来都能玩十几个人的集体游戏,打沙包、攻城记、游泳打水仗成了11号楼孩子们童年最快乐的回忆。</h3><h3> 时光流逝,匆匆岁月,那群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互联网时代的11号楼的"小伙伴"已步入中老年,他们大都已退休,扎进一个叫"11豪宅"的微信群里,一起追忆那段"青葱岁月"。</h3><h3> </h3> <h3> 只有30户人家的11号楼,当年50多个孩子让这里寸草不生。孩子长大成了爷爷奶奶了,搬离了,这里也少了人气了。</h3> <h3> 在楼前空地,李小平与张刚搭建的羽毛球场,如今成了绿色环保园地。</h3> <h3> 空调外机、电线乱象,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绪,我们只关注曾经的我们的家。</h3> <h3> 当年楼前阵阵飘香的合欢树已经没有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无名绿植。</h3> <h3> 有历史的单元门,因抗震加固成为现在这样,使得略显单薄的大门増添了些许厚重感。</h3> <h3> 窄小黑暗的楼道,曾是我们儿时雨天玩耍的地方,它承载着太多的回忆……</h3> <h3> 人气爆棚的年代,这个楼道要侧身才能通过,儿时的伙伴们想起为什么了吗?</h3> <h3> 楼前的马路,这是后期整修重建的。我们那个年代,这里没有混凝土马路,只有"水泥"路,且没人走,大家从楼前宽阔的广场走过来走出去……</h3> <h3> 一单元赵希普、孙荫及子女赵杰、赵英涛、赵爱群、赵菊芳、赵正文一家。都说我们楼的人颜值高,看到这张照片应该没有疑问了,哈哈哈哈哈……</h3> <h3> 认真看过这张照片了吗?赵家二姐这姿势,不愧为11号楼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只是有一点可惜没有留下当年演出的照片。</h3> <h3> 九十岁的赵叔叔在儿女们的照顾下,幸福的生活多姿多彩。</h3> <h3> 一单元陈孝忠、陈云一家。陈家三兄妹,变化不大,还是不难认出,小小年纪就参军入伍的大哥,让多少小楼友羡慕嫉妒呀……</h3> <h3> 陈云阿姨,九十五岁高龄,可是我们楼最老资格的前辈了。看着早年的照片,再看如今满头银发当比影星田华还漂亮。</h3> <h3> 这是一单元毕文义、吴文仙一家。穿着军装的父母,依然遮不住书香门第的气质。</h3> <h3> 这是一单元徐崇华、杨彩珠及儿女一家。一九八0年调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阿姨的上海话、生活习惯完全与北方人不一样的家庭,我们千万百计都要联系的一家人。</h3> <h3> 二单元林天一、林玉真及儿女龙小军、龙瑞芝一家,1977年调到北京工作。让我们很诧异怎么进入了圈子里的,当看到下面的集体照时,就回忆起了是校工厂的领导。</h3> <h3> 文化大革命,很多东西都遗失了,可是林家依然保留了父辈早年在西军电与同事的合影。</h3> <h3> 这是一单元耿云一家,早年随父母移居外单位,得知11号楼的聚集,也积极参与进来。</h3> <h3> 这是二单元邵毅荣一家。因家人联系不上,由邻居提供的照片。</h3> <h3> 这是二单元马全贵一家。91岁高龄的老父亲在儿女们的照顾下,为11号楼这个高寿楼,又增加了一个砝码。</h3> <h3> 孝顺的四个儿女,不约而同的尽自已的能力,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h3><h3> </h3> <h3> 二单元王德明、文古稀及子女王欣、王炜一家。王叔叔已经93岁高龄了,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孝顺儿子有心的抓拍瞬间幸福全在脸上。</h3> <h3> 当年,能够全家人一起划船游玩的地方,只有兴庆公园了。一家人在湖中荡起双桨,享受着春天的气息!</h3> <h3> 三单元张池 、李桂芬 及子女张东坡 、张东萍 、张东莲、张东峰一家。父母早年英俊的外表,让他们不舍占去有限的篇幅。</h3><h3> </h3> <h3> 86岁的老妈现依然精神矍铄,可做家务和缝纫,并享受和重孙子的快乐,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游玩。</h3> <h3> 父亲张池当年接受毛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照片,成了家中珍贵的文物。</h3> <h3> 三单元马二兰、王彩仙及子女马荷英、马荷芳、马勤、马红英一家。为老父亲八十大寿时,留下精彩的全家福。</h3><h3> </h3> <h3> 孝顺的儿女们为不留缺憾,经常带着健在的老人一起旅游。<br /></h3><h3> </h3> <h3> 三单元郝洪柱、钱焕英及子女郝丽娜、郝丽娟、郝丽萍、郝丽君、郝国栋一家。1970年随父迁居广元,50年后进入11号楼人的视线,记忆依然清晰。</h3> <h3> 儿女们因11号楼,开始顺着父母的足迹,走进他们当年的生活里,父辈们早期与家人及很多同事们的照片,让他们浮想联翩……</h3><h3> </h3> <h3> 三单元张振永一家的全家福,堪称完美的家庭合影。</h3> <h3>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张叔叔,至今还保存着作战图,85岁的高龄几经大病之后,依然精神抖擞。</h3> <h3> 三单元崔广发一家最有价值的一照。我们眼睛不由的追寻着背景,三灶食堂及脚下的土地,激起了多少儿时的回忆……</h3> <h3> 崔家儿女找寻到父亲的手记、奖章,走到千里之外的美国,已然成为思念家乡亲人的珍贵纪念品。</h3> <h3> 三单元冯国和一家,非常珍惜的一张合影留念……</h3> <h3> 每一次的留影时间,成为孩子们今天回忆父母的泪点。</h3> <h3> 这是一单元蔡宪金一家。自七十年代初搬入,至今四十多年了,还居住在11号楼,也是元老级的住户了。</h3> <h3> 这是四单元吕根生一家,几经搬迁老照片都没有了,所幸留下了唯一一张全家福。</h3> <h3> 四单元的张世和、王淑珍及子女张佩茹、张庆立、张佩艺一家。幽默、风趣、健谈的张叔叔,让人看着照片耳畔就响起"姓张的回家吃饭喽"所有孩子都奔向张家……</h3> <h3> 有心的父母更是将家庭幸福生活,记录到了完美,如今孩子们找寻、翻拍十分珍惜的收藏起来。</h3> <h3> 四单元苏东庄一家,虽然84年就调到北京,可是忘不了的11号楼,谈不完的邻里之情。</h3> <h3> 至今忘不了苏家奶奶,儿时成天在凉台看着奶奶做西式洋餐……</h3> <h3> 二单元李凤鸣、姚凤德一家,早年调到其他高校。忘不了的是西安火车站,大广播里那独特的声音出自姚阿姨。</h3> <h3> 四单元的张伟吉、马金芝一家,在儿女的悉心照料下,俩位老人都已九十多岁,一次次战胜病魔,幸福地过好每一天。</h3><h3> </h3> <h3> 张伟吉叔叔,七十年代在工作之余自己装电视,如今九十岁了,时尚的老人在电脑、手机里了解新闻。</h3> <h3> 从61年就搬到11号楼的四单元杨顺杰、于桂枝及子女杨维亚、杨亚斌、杨兆平一家。</h3> <h3> 87岁的于阿姨,生病十几年了,如今依然幸福满满的被儿女围坐在中间。</h3> <h3> 于阿姨多次遇调整换房,多年的情结所至,坚持换层不换楼,至今还住在11号楼,确实是元老级别的一家。</h3> <h3> 这是四单元一层任西京一家。1970年随着西电支援广元举家搬迁。父辈当年战斗的足迹,是小辈们如今不断追寻的梦想。</h3> <h3> 这是三单元吕善安,耿兰英一家。虽然六十年代末期住了短短几年,但是11号楼的邻里情的感受却是最浓的。</h3><h3> </h3> <h3> 这是四单元的徐萍一家。徐家搬走多年,不知道近况如何?但是漂亮的徐萍银玲般的歌声,让我们始终忘不了。</h3> <h3> 五单元李永生、盛佩芸及子女李小平、李苏平、李元明一家。</h3> <h3> 李叔叔拍出了很多有背景故事的照片,同样也拍出了全家幸福的照片。</h3> <h3> 难得在西电历史记忆一一毛主席像前合影,弥足珍贵……</h3> <h3> 兄妹仨在11号楼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从土坯的西围墙到红砖的西围墙,从西围墙里到西围墙外,从仲夏夜躺在席子上看着满天星斗的院子到搭建地震棚的场地,都留下了成长的印记。</h3> <h3> 五单元三层84岁李建荣一家。看着叔叔阿姨幸福快乐的照片,就想起李叔叔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六路车站,接阿姨下班回家的情景……</h3> <h3> 五单元孟第栋、吴克琴及五个女儿孟青、孟春芬、孟春静、孟秋黎、孟秋明。</h3> <h3> 在楼前合欢树下的难得一笑,如此开心,感谢摄影师李小苏留下精彩瞬间。</h3> <h3> 因脑梗已失语、失意的妈妈,在女儿的镜头下依然端庄优雅美丽。如今九十岁的妈妈,幸福的有五个女儿围着团团转。</h3> <h3> 五单元一层刘家乡、谷立凤及女儿刘敏、刘慧、刘华、刘欣、刘英一家。</h3> <h3> 父母相濡以沫四十年的照片成了孩子们珍贵的纪念礼物。</h3> <h3> 时间久了,还是当年的模样记得清楚,长大分不清谁是谁,小时候的照片一目了然。</h3> <h3> 今年85岁的刘叔叔,在同是五个女儿的照料下,幸福快乐在眉宇间……</h3> <h3> 五单元杨树林、刘远奇及子女杨小军、杨小队、杨垣、杨芳一家。我们楼又一个颜值担当的家庭。</h3> <h3> 看到杨叔叔刘阿姨年轻时候的照片,再看现在刘阿姨,守着儿女开心的八十七岁老人,让人不相信年龄。</h3> <h3> 这是五单元韩同兴一家。也是第一批搬到11号楼的老住户,1972年随着工作调动迁出。多次举家搬迁还能找到清晰的全家福,实属不易。</h3> <h3> 这是五单元较早住户赵国志、李英及子女赵新会、赵新京、赵占京一家。1966年调至其他单位搬出。赵叔叔今年91岁了,也是11号楼的长寿族。</h3> <h3> 这些四五十年前的照片,是11号楼小伙伴们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即是发小又是同学,各种不同角色的合影。</h3> <h3> 爱生活的张世和叔叔拍出了最小楼友照片。没人管的孩子们,自己跑到边家村照相馆,拍出人生最喜欢的女兵照。</h3> <h3> 11号楼南侧空闲的场地,是我们打篮球、照相、晒衣凉被的好地方。75年后建成的13号楼,在此接待了唐山地震的伤员。</h3> <h3> 在寻找中,一张图书馆同事的合影,让我们一眼认出来了五单元张丽漂亮的妈妈在其中。</h3> <h3> 也不知在谁的号召下,当年一帮把食堂冬储菜当天然水果吃、扔炮仗炸人的坏小子们,留下了一张正规照相馆的正经合影。</h3> <h3> 当年每天五分钱的零花钱,很多人放弃了吃冰棍而选择了游泳,成就了很多省队、市队、校队的游泳健将。现而今风韵犹存的发小,所有的一切都敢露,唯有日见岁月痕迹的双眼,需黑超遮面……</h3> <h3> 二十年前,11号楼的小伙伴们在一起欢聚时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h3><h3><br /></h3> <h3> 二十年后,小范围的临委会成员聚会,确定了11号楼的再次大聚会。<br /></h3> <h3> 调入北京工作的苏东庄教授,三十年后专程返回11号楼与老邻居相聚。<br /></h3> <h3> 五十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只有11号楼前那几棵四十多年的老树,记得曾在树间栓起羽毛球网的孩子们;那裸露的灰色墙砖,记得一笔一划刻下痕迹的孩子们;楼梯旁水磨石般溜光的水泥面护栏,记得骑在上面溜滑的孩子们;台阶上的坑洼豁牙,记得雨天不能外出而在楼梯上比谁蹦的台阶多的孩子们。</h3><h3> 11号楼,红瓦蓝砖,三十户人家在60年代先后居住在那"同一屋檐"下,邻里亲如一家。如今,小楼前后宽敞的土场地不见了,那棵每年五六月开满粉红色小花的大榕树不见了,夏天楼前父辈们树荫下战军旗、打扑克、乘凉的场景不见了,冬天楼后各家的鸡窝、萝卜窖不见了,当年的伙伴们大江南北天各一方。年轻的我们忙孩子,中年的我们忙工作,"忙"拉开了我们的亲密。今天,"11号楼"把大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昔日的点点滴滴犹如甘泉滋润着我们的"11豪宅",再续前缘是我们现今的生活乐趣……</h3> <h3><b> 这是建国70周年之际,国家颁给为国建设贡献卓著的老同志的纪念章。11号楼健在的九位老革命获此殊荣!</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