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0月26日~11月2日索鞠(沙泉宁波音译)与夫人宁沃(王宁华的"宁华"宁波译音)。一起到宁波探亲,并进行寻根之旅。</h3><h3> 宁波是宁华幼年时期成长的地方,在姥姥家住到上小学一年级后才回北京。虽然我们旅行结婚时到过这里,这次来一是探亲,二是寻根。</h3><h3> 根据行程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环杭州湾之旅,海蟹宴之旅。</h3> <h3> 这是表姐家的小区外。</h3> <h3> 小时候不懂事,对家的概念只有吃和穿。金秋十月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爱吃海鲜的我当然要回家吃螃蟹。</h3><h3> 在宁波,我们住在宁华表姐家。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每人每天两只7两以上的海螃蟹。</h3><h3> 我还有一个表妹在美国,去探亲时也是住在表妹家,他们夫妻对我们给予像表姐家一样的待遇:陪吃陪住陪购物,费用全是她们出。这是亲情也是家。上辈人走了,下辈人亲情关系依在。</h3><h3> 虽然我和宁华是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组合在一起,但在姥姥家,在亲情上却有完全相同的地方。真是"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这是否也有其"根""缘"呢?</h3> <h3> 龙凤胎的表孙女软功了得。</h3> <h3> 谁在我身上跳舞?只有鬼才知道。</h3> <h3> 龙凤胎的表孙在"发财"</h3> <h3> 这是在宁波走的最近的四家人(我家、宁来,表哥家、表姐家)在宁华表哥请我们在"渔轮码头"主题餐厅吃海鲜大餐后的集体合影。</h3> <h3> 宁华儿时居住的桂井巷因城市改造,胡同口已经被封,虽然没被拆,但在新版地图上已经见不到,只留下一个桂井街还在。</h3> <h3> 参观宁波博物馆时看见老照片中提到"桂井巷""桂井街"这个地方在拆迁中被保留下来,作为历史文化遗址重新翻建供后人参观,可见祖上在此居住一定有不简单的原因。</h3> <h3> 桂井巷口附近雕像中的人物全祖望记载了桂井巷的历史。</h3> <h3> 桂井巷口已经被封。宁华在此留念。该巷路不长,属于"死胡同"因此无法寻找另外进入的路口。</h3><h3> 姥姥家院里有口井。宁华儿时曾掉下去。上次探亲还能见到,桂井巷的"桂井"是否以它命名不得而知。</h3> <h3> 宁华与宁来在街口留影。上下班时间,这条街还允许人通过。宁来是宁华的哥。两人幼年都在宁波生活过。名字里都带"宁"字,说明他们都是来自宁波。</h3> <h3> 这是宁华幼年去幼儿园时必须经过月湖上两座桥。</h3> <h3> 1982年我和宁华旅游结婚时,要洗衣服还得到湖边去洗。</h3> <h3> 随着年岁增高,开始思考:我从哪来,为什么会长成现在的我,思想、行为、身体状况会是怎样,将来"落叶归根"我的根又在哪?寻根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才有这次的行程。</h3> <h3> 本人籍贯是在云南宣威小营村。为什么要到浙江来寻根呢?</h3><h3> 本人虽然姓沙,但我爷爷姓夏。因为父亲早年在学校搞学生运动,被三青团学生告密,被迫改名辍学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因父亲爱写诗,在学校成立了新诗社,笔名叫"沙地"。为了"背叛"地主家庭,解放后没改回原名,因此我也随父亲现在的姓延续下来。</h3><h3> 我是在南京出生北京长大,从来没回过地主家的云南,直到2005年父亲带我们兄弟二人回家探亲,祭拜始祖,我才第一次回云南。</h3><h3> 在我老家叔叔的努力下,与当地夏氏家族从修家谱和复建祠堂。我才知道家族的历史。</h3><h3> 我家祠堂名为"会稽堂",里面供奉着从夏禹王到近代有资格立牌位,有名有姓的祖先牌位。我是第一百四十七代祖,目前只有出钱复建祠堂的份。</h3><h3> 按照家谱记载,《史记》上有130代祖的记录,是从当时的"会稽郡(现在的绍兴)派到云南任官。原来我的根在绍兴,这次到宁波,一定要去夏禹陵祭祖。会稽山是必去的地方。宁波的夏禹公园也要走走看看。</h3> <h3><b>夏禹公园</b></h3><h3> 为什么宁波有夏禹公园而其他城市却没有呢?通过这次寻根,终于找到历史渊源。</h3><h3> 宁波史上曾与绍兴同属"会稽郡"管辖。会稽山因夏禹而名,会稽郡因会稽山而立。宁波属于会稽郡,纪念夏禹设立公园顺理成章。周边的马路也被命名夏禹路。不过这个公园也只是近几年才建,而且依然在建设中。</h3> <h3> 公园是街心公园。许多地方还在建设中。</h3> <h3> 因为没见到大禹王的雕像,只好用介绍大禹治水的浮雕替代。</h3> <h3> 我和宁华、宁来与表姐夫妇合照。他们陪我们逛夏禹公园。</h3> <h3> 原计划我们这些吃货回家就是为了吃海鲜。但光吃不运动担心吃坏身体。于是就开始了探亲寻根之旅。</h3><h3><br /></h3><h3> 首先游桂井巷前月湖公园。然后北上鼓楼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去夏禹公园、宁波博物馆及其对面的和鄞州公园、南塘老街。</h3><h3> 而后驾车途经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鸣鹤古镇、杭州湾跨海大桥、海宁盐官观潮胜地,晚上住在绍兴锦江之星酒店。第二天游鲁迅故居(咸亨酒店、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会稽山(大禹陵)之后又回到宁波的家。</h3><h3> 当然也少不了购物。主要去欧尚超市、宁波水产交易中心和鼓楼步行街、南塘老街等处吃玩。</h3><h3> 这是在宁波活动的记录。</h3><h3><br /></h3> <h3>桂井巷前月湖公园</h3> <h3> "马头墙"是宁波地区的特色建筑,到处都可以见到。北方叫"女儿墙。"</h3> <h3><b>月湖公园</b></h3><h3> 当年旅行结婚住在湖畔的桂井巷。因为没自来水,洗衣服还的在湖边洗。</h3> <h3><b>鼓楼及步行街</b></h3> <h3><b>中山文化公园</b></h3> <h3>孙中山总理遗训</h3> <h3><b>宁波博物馆</b></h3> <h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h3> <h3><b>鄞州公园</b></h3> <h3> 鄞州公园位于鄞州中心城区的主轴线南端,北靠首南中路与文化广场、鄞州新行政中心遥相呼应,南临日丽中路,东濒天童南路,西接宁南南路,接近宁波南部商务区,占地25.6公顷,是一个集旅游、康体、娱乐、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也是新城区"一心、二轴、三环、四廊、三十六点"绿地体系的中心。公园于2003年3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h3> <h3>在城市草地上露营是宁波的新时尚</h3> <h3>主要是青年人在此露营</h3> <h3><b>南塘老街</b></h3> <h3> 销售当地小吃排队火爆场面。</h3> <h3><b>鸣鹤古镇</b></h3><h3> 该地仍属宁波,"禹皇山"中仍有夏禹王的影子。</h3> <h3><b>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b></h3><h3>此时正赶上芦花节</h3> <h3> 芦花盛开的地方。</h3> <h3><b>杭州湾跨海大</b></h3><h3>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青岛胶州湾大桥和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世界第三长的桥梁。</h3><h3> 我们延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公路从宁波向嘉兴方向行驶,桥边颜色会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化。这七色光是太阳光谱的颜色。</h3><h3> 有了这条高速公路和绍嘉江底隧道,杭州湾环形高速公路就形成了。</h3> <h3>红色路段</h3><h3><br /></h3><h3> 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这个长度,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等世界名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长的桥梁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h3> <h3>橙色路段</h3><h3><br /></h3><h3> 大桥建设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借助"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呈现S形曲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游览性。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这一海中平台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h3> <h3>黄色路段</h3><h3><br /></h3><h3> 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杭州湾自然条件有以下特点:</h3><h3> (1)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h3><h3> (2)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h3><h3> (3)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h3><h3> (4)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h3><h3> (5)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h3> <h3>绿色路段</h3><h3><br /></h3><h3>基本参数</h3><h3>承建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h3><h3>开工时间:2003年11月14日</h3><h3>贯通:-2005年06月26日</h3><h3>通车日期:-2006年05月01日</h3><h3>载有:双向六车道</h3><h3>省份:浙江省</h3><h3>跨越:杭州湾</h3><h3>地点:嘉兴海盐和宁波慈溪</h3><h3>设计结构:跨海大桥</h3><h3>最长跨距:325米</h3><h3>桥宽:33米</h3><h3>总长度:36公里</h3><h3>桥下净高:47米</h3><h3>通行费:小型车80元</h3><h3>设计时速:100公里</h3><h3>总投资约:118亿</h3><h3>设计使用年限:100年</h3><h3>经纬度:北纬30度27分,东经121度08分</h3> <h3>海天一洲</h3><h3><br /></h3><h3> 离南岸14公里处的一个本来就有沉积的淤滩上建一个像东海石油平台一样的海中平台。施工时,作为南北接点,便于物流。施工结束时,平台将成为集救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桥中转运站。这个平台有2个足球场这么大,平台上还拟建瞭望塔,风和日丽时,南可望慈溪庵东水路湾村的桥墩,北眺海盐郑家埭。所以这个平台于潮流无碍。</h3> <h3>青色路段</h3><h3><br /></h3><h3>长桥卧波</h3><h3> 首先采用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观念。在桥型上,设计者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为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优美、活泼的桥型让司机和乘客在行车、坐车时产生愉悦心理。 而且如果建设成笔直的道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h3> <h3>蓝色路段</h3><h3><br /></h3><h3>桥下航道</h3><h3>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有台风、小气候形成的龙卷风,有混乱的流速、流向。"长桥卧波"的设计也是出于大桥安全性的考虑,设计方专门为钱塘奇潮及过往海轮留了通道。整座36公里的长桥有两处宽448米及318米的桥下通道。桥下净空高、流速急,北通道为35000吨海轮留下了航道,南通道为3000吨以下海轮留出了航道。这两条航道上端将出现钻石型双塔及A型单塔两座造型桥塔,成为"长桥卧波"桥型中两处跌宕起伏的高潮路段,钱塘潮也就自然通过了。</h3> <h3>紫紫路段</h3><h3><br /></h3><h3> 全程有两个路段采用斜拉桥。桥在该处呈上凸型。为的是让吨位大的轮船从此处出入钱塘江。</h3> <h3><b>海宁观潮景区</b></h3> <h3> 名人骚客观潮的地方</h3> <h3> 这是绍兴计划活动的地点。我们只在鲁迅故居周边游玩。重点是南郊会稽山寻根之旅。</h3> <h3><b>绍兴别称</b></h3><h3> 会稽郡(会,kuài),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秦朝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西汉初曾先后为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的领地。七国之乱后复置,又名吴郡。西汉末年,会稽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部分地区,是当时辖境最广的郡之一,隶属于监察区扬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分会稽郡浙江以北诸县置吴郡。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城区),领十五县。[3]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东南)、建安郡(今福建)、东阳郡(今浙江金华、衢州一带)。<b>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绍兴、宁波一带。</b>隋文帝灭陈,废会稽郡,置吴州。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唐初复置越州,唐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唐肃宗时复为越州,会稽郡遂不复存在,之后作为越州、绍兴的别称。</h3><h3> 在这里我发现与宁华同根的地方。</h3><h3><b>郡名起源</b></h3><h3>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写道:"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h3><h3> 史记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强,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h3><h3> 公元前222年设立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h3> <h3><b>鲁迅故居</b></h3> <h3><b>咸亨酒店</b></h3> <h3><b>故居大门</b></h3> <h3><b>民族英魂</b></h3><h3> 对鲁迅先生最高的赞赏!</h3> <h3>鲁迅家族谱</h3> <h3><b>百草园</b></h3><h3> 位于鲁迅故居内。</h3> <h3><b>三味书屋</b></h3><h3> 位于鲁迅故居外街对面。是鲁迅读书的地方。</h3> <h3><b>会稽山</b></h3><h3> 会稽山,亦称茅山、亩山,位于浙江绍兴北部平原南部,跨越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区等地,主峰在嵊州市西北。占地5平方公里,</h3> <h3> 会稽山以大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大香林等景区为主要景观。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景区内有大禹陵,炉峰禅寺等名胜古迹,最高峰为香炉峰。</h3> <h3>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这里成为唐诗之路的门户。明代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h3> <h3>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经过九龙坛,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镌"大禹陵"三字,系江泽民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视察大禹陵后所写。</h3><h3> 大禹陵,相传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大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内,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通道尽头,内立明人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辩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左侧有禹祠,为重建。陵右侧有禹庙。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h3><h3> 通向禹陵的是一条长350多米的步行神道,尽头是祭禹广场。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1939年,周恩来总理曾来祭祀大禹陵,并在此碑前留影。</h3><h3> 大禹陵碑南侧为禹祠,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碑文为考证大禹葬地的文章。祠内有前殿、后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筑,为大禹后裔宗族祭祀的场所。从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为我国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筑群。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出禹王殿东门向上,可探"窆石亭"。亭内置有一石,名为"窆石","窆"为下葬之意,相传此石是大禹下葬所用的工具。形若秤砣,顶有穿孔,是禹庙的镇庙之宝,已被妥善保护。</h3> <h3> 大禹陵,古称禹穴,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h3> <h3>夏禹王治水后,九鼎定中华。华夏九州就这么来的。</h3> <h3>九州地理位置图</h3><h3><br /></h3><h3><b>民俗文化</b></h3><h3> 在文化上,会稽山因时期不同可以剥离出四个文化层面,而且其历史愈早,文化愈古,其价值和意义也愈为重大。</h3><h3> 会稽山文化的底层或源头,是大禹文化。传说中大禹在此所行的会盟、祭祀、婚姻、丧葬以及诛防风这五件大事,均与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建立有关。4000 多年以来,大禹不仅以中华民族立国之祖的身份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供奉祭祀,而且尤其以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形象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敬仰和爱戴。</h3><h3> 会稽山文化的第二层,是越国文化。创建越国的于越部族的核心力量,就是从会稽山深处走出来的。越国早期的都邑,曾长期播迁于会稽山中。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会稽山始终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经济上的生产基地和政治文化的宗教圣地。</h3><h3> 会稽山文化的第三层,是宗教文化。从此视角,会稽山核心区可以进而划分为三个亚区:其一是大禹陵、大禹庙,以祭禹为主要内容。祭禹历来是国家礼典,因此这一区可视为"儒教"文化区。其二是香炉峰,为市区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山上寺院毗连,宝塔高耸,可视为佛教文化区。其三是宛委山和若耶溪,历史上分别为道教的第十洞天和第十七福地,是道教文化区。</h3><h3> 会稽山文化中处于最上层者,为山水审美文化,通常称作"山水风光"。此层形成于六朝,繁荣于唐宋。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所留下的众多佳丽诗文,使稽山耶溪声名远播,从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第一大山水风光景区内收如削,高4 米,平宽10 米。上有唐宋以来题记近30 帧.其中《 龙瑞宫记》 系唐代著名书法家贺知章的手迹,弥足珍贵。</h3><h3> 从飞来石南下,有"禹穴",道家尊之为"阳明洞"或"阳明洞天"。洞系一巨石,中裂为碑,阔不盈尺,深不知底。里人呼作"和合石",尚不失本义。考其究竟,禹穴和全石实系同类事物,但{前者比后者起源更早。道教视此石为圣物,这是该教继承和吸妒扮国原始文化成果的一个典型实例。</h3><h3> "去禹穴二十五步",又有"禹井", "谓禹穿凿,故因名之"· 此井后来也为道教文化所覆盖,称"葛仙翁炼丹井", "大如盆盂,其今深尺许,清泉湛然"。禹穴之侧,昔有"阳明庐"。清康熙《 会稽县志》"载:"王文成守仁为刑部主事,时已告归,结庐洞侧,默坐三捧年,了悟心性,今故址犹存。"</h3> <h3> 山顶上夏禹王的巨型雕塑。</h3><h3> 从山底到山上需要爬957级台阶(相当于60层楼高)每50级就在台阶上刻有位置标记。本着寻根虔诚的心,最终爬了上去。</h3> <h3> 夏禹王身后不敢冒头的龙头。</h3> <h3> 夏禹王身后的龙虽然能呼风唤雨,但不敢抬头。</h3> <h3> 在会稽山顶俯瞰全绍兴。</h3> <h3>禹庙</h3> <h3> 庙中夏禹王塑像。</h3> <h3><b>寻根后记</b></h3><h3><br /></h3><h3> 人的身体状况和思维方式与遗传有很大关系。祖上遗传基因不管多少,都会传给后代。寻根不仅是为了知道我从哪来,更需要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还想知道我将来会怎样。</h3><h3><b>敬业精神</b></h3><h3>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事业心非常强。工作永远是第一位。</h3><h3><b>另类思维</b></h3><h3> 别人治水只知道堵。大禹治水还知道疏。反向思维很管用。</h3><h3><b>刚直不阿</b></h3><h3> 不惧小人,刚直不阿,敢于建言,刀刀见血。官不大,但一言九鼎。习于吐槽,敢于拍砖,一拍到位。典型人物:鲁迅、秋瑾。</h3><h3><b>绍兴师爷</b></h3><h3> 绍兴人聪明,善于给人出主意想办法,是个将才,难当帅才。典型人物:周恩来(祖居在绍兴)。本事再大也在毛泽东之下。</h3><h3><b>人杰地灵</b></h3><h3> 绍兴虽然不大,但名人辈出。典型人物:夏禹、王羲之、鲁迅、秋瑾、周恩来。</h3><h3> 城市似乎坐落在水中,刚从北面进城,马路两边都是池塘曾怀疑城市到底在哪?水系这样发达当年如何治水?水网联通给人带来何种思维方式?</h3><h3><b>争先付款</b></h3><h3> 走的近的亲戚,同行外出总是抢先付款。因此这次探亲除了陪吃、陪住、陪购物,还有争付款。</h3><h3><b>吃是第一位</b></h3><h3> 不管生活多艰难,吃总是第一位的。因此家就是吃,吃就是家。大家都是吃货,谁也甭说谁。本次探亲充分体现这个特点。</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