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二代,与太阳为邻的孩子作者:胡筱铃(一、二)初为藏二代的来历

胡筱铃(茜琼)诗歌摄影文字原创

<p>藏二代,与太阳为邻的孩子 </p><p> (一、二)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或者复制请署名作者名字)</p><p> </p><p>作者:胡筱铃</p><p><br></p><p> 引子</p><p><br></p><p> 初次听到藏二代这个名号,是2015年夏天,我重返拉萨,在开往日喀则的火车上,跟一位武警军官交谈时,当他了解我的身世时随口说,哦,你是藏二代?我错愕了一秒钟,然后点点头,连连称是,我是藏二代!</p><p> 乍一听,藏二代,很有承续感,觉得是被美化了的名称,挺好的!例如当今社会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等,都是有来由的,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属类,而藏二代,呵呵,我呵呵了!</p><p> 藏二代的父辈,是五十,六十年代从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的各行业的优秀青年,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克服困难,在西藏各个领域,如同一粒种子,洒落在西藏高原的沃土中,在此生根发芽,开拓出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成为建设西藏支援西藏的第一代汉族工作者,也就是如此,我们跟随着父母,来到了西藏,走进一个远离家乡,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相聚在一起的大家庭里。 </p><p> 我们因此成为藏二代!</p><p> 也因此,我们和所有西藏的孩子一样,成为了与太阳为邻的藏二代!</p><p><br></p><p>藏二代</p><p><br></p><p> 基本上,这些孩子们都是在六.七十年代进藏的,当然也有出生就在西藏的一部分,当时的西藏环境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化了的相对内地还十分落后的城市。 拉萨市是一个东西方向的城市,顺着拉萨河而建,布达拉在拉萨的市中心,大昭寺离布达拉不远,那里每天有走不完的转经人,磕长头的祈祷者虔诚的完成这自己的夙愿。</p><p> 拉萨, 是一个处在一个薄雾缭绕、佛韵十足,笼罩着神秘的气息里的城市。房屋都是由石头砌成,在拉萨,感觉看见的建筑房屋,满眼都是用石头砌成房子,房与房之间的距离很窄,窗户下大都放着花盆,每家每户门楣的五彩幡,充满了民族气息。</p><p> 当时的拉萨市,城市规模极小,要不是有威武壮观的布达拉宫镇着,还不如内地的一个城镇。土路、石子路还很多,汽车走过,扬沙走石,扬起满面满身的灰尘。</p><p> 拉萨河是最原始的样子。河边没有什么建筑物,河岸的鹅卵石特别多,河边的树很多夏天还是很美的,冬天风刮起来哨音吹的头皮发麻,很凄凉。</p><p> 而我们却融进了拉萨血液的元素中,真的没有注意过的什么气候呀,空气呀,更不会对身边的自然环境有多么的陶醉。即使每日清晨看见了薄雾絮绕在河对岸的山头,隐隐约约,并不会赞叹,也不会因为清亮的空气中,太阳清洗过一般的升起,染红了河山而惊奇,对远山山顶的皑皑白雪终日不化也已司空见惯,藏二代们,没心没肺的生活着,与太阳做伴,顽皮而可爱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承受着高原缺氧,空气稀薄的生存环境,成为和西藏孩子一样的高原小天使。</p><p> 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新建的单位没有办公的地方,还使用着旧贵族的院子,家属也在院子住着。院子有大有小,孩子们上学放学都在一起,放学后又聚堆扎在一起,院子里就像麻雀窝,叽叽喳喳的,嬉戏玩耍,整日疯跑在院子里,藏猫猫,柴堆旁,木楼下,有趣的做着各种游戏。70年代初,大人小孩的服装基本统一在藏蓝色和军绿色之间,无一例外。绿上衣,蓝裤子,胸前戴着毛主席像,里衬大都是白色的,也挺好看的,不是吗?长的好看的孩子穿什么衣服都一样漂亮,隔壁的“猫”是个从四川来的女孩子,一天到晚忽闪着一对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眼睛好像会说话,眼睫毛长长的,小刷子一般。穿着绿军装还真的有羞花闭月的模样,小小年纪,唱歌跳舞,天生的,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呢!</p><p> 在拉萨这片湛蓝湛蓝的蓝天下,我们在快乐健康的成长着,仿佛阳光总是灿烂的,格桑花也总是那么绚烂,而每家每户养着的吊金钟花,在我们简陋而温馨的家中的茶几上,漂亮的开着花.....</p><p><br></p><p><br></p><p>藏二代-与太阳为邻的孩子(二)</p><p>作者:胡筱铃</p><p> 那时,拉萨市的商场还寥寥无几,商场叫做贸易公司。</p><p> 有条叫河坝林的路上,就有个小商场,大家的生活所需都在那里购买。这是一个不大的平房,白色的墙上斑斑驳驳,红色的门框,人总是很多,针头线脑,和文具洗脸盆、暖水瓶,等生活用品都是在这里采购。</p><p> 柜台的营业员,在当时,很是吃香。看见她们站在一堆崭新的货物旁边,感觉有点令人羡慕样子。那些我们喜欢的水彩笔和本子,由她们的手递出来时,真正的特别欣喜。女孩子最爱买橡皮筋,扎头发,扎个马尾。扎头发时用毛线把皮筋缠上,各种色彩,扎在头上,美美的会出去展示一下,女孩子当然爱美嘛,缠着毛线的皮筋,会把头发拽下,但那又怎样,把缠在皮筋上的头发除净,再扎上一样很漂亮。</p><p> 曾记得有一次下大雪,我在河坝林商场门口的雪地里,还捡了几个铝合金大锅盖呢,好高兴,捡了大便宜啦!捡走时,屁股上好像都长着眼睛,防着有失主追上来要回去。回家走路都是小跑。</p><p> 还有其他几个贸易公司零星散落在拉萨四周,每个贸易公司都不大;还有书店,书点店对面还有一个稍微大一些的贸易公司,那里的货物更全一些,那些地方都是我们爱去的地方。</p><p> 而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一个大礼堂里,大家在这里看样板戏,听才旦卓玛唱“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还有部队演的“洗衣歌”,感觉演员咋化妆后好漂亮呀。那时 ,看电影都是样板戏,”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年年都看的那8个样板戏,小孩子,都觉得烦了,一听到看电影,只要是这几部片子,都不愿意看。跑出去继续玩游戏去了。</p><p> 布达拉宫广场在80年代修成了公园,有拱桥,有假山,街心还有小花园,照相时大家都摆着各种姿势,背景都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当时也没觉得有多么好,只是知道神圣而已,而神圣是因为里面有达赖喇嘛的金顶墓吧。</p><p> 孩子爱热闹,看电影喜欢挤在一起看露天的。大银幕下,呜哩哇啦一群猴子一样的孩子,小脑袋齐齐的排在银幕下。有时候刮风,银幕被刮起一个大的弧度,电影里的人都成了弧形,却也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情绪,照样看。那会看朝鲜的电影“卖花姑娘”,我的个妈呀,稀里哗啦哭声一片,啜吸着,伤心欲绝。看“地雷战”“地道战“,孩子们最爱看,看几次都心潮澎湃,特起劲,胸中装满了正义与激情,恨不得潜进银幕去打鬼子。</p><p> 拉萨城市太小,我们住的附近放电影都知道。如有可能,几乎场场不落,大部分都是看的露天的,孩子们端个小板凳,拥在银幕下,期待着电影开场,有时电影还需要跑片,就是正放着,断片了,没了,要等放映员去别处取回来继续放,那个等待的时间简直要了命。</p><p> 有时还会急吼吼跑到军区大礼堂或者市委大礼堂逃票看电影,那里有座位,但是轮不上我们座,我们在过道,猫着身子,偷看,怕检票员抓住,揪住往外拎。“铁道游击队”呀,“红岩”呀,“红色娘子军”等一些内部片,看到兴奋异常......我们是很捣蛋的一群孩子,不论男孩女孩一样的,跑起来“嗖嗖”的,根本就忘记了这是高原。其实,有许多孩子身体并不好,心脏不好的有好几个,记得邻居有个莽小子,有时犯起来嘴唇青紫,牙关紧咬,双目紧闭,抢救后醒了,又疯起来,丝毫不记自己的身体情况。孩子们都不娇气,皮实的很。身处青藏高原,对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全然不予理会,自由自在而快乐的成长着,如同一群淘气调皮的小鸟,精灵一样飞翔在蓝天白云下.....</p><p> 在所住的附近房前屋后,哪有桃树,苹果树,红果树大都心中有数,待到水果快要成熟时,爬树偷果子也是一绝,技艺堪称一绝,当时不为吃,就为了去摘鲜的果子,那些果子挂在树上,老那么果实累累的,太诱人,摘下来才解心头之馋。</p><p> 老式藏楼石头缝中藏有鸟窝,掏鸟窝时,没有梯子,搭人梯上去,不知道掏下来干啥,小鸟可怜兮兮的,鸟窝还有鸟蛋,鸟窝被捣毁了,唉,这一群坏孩子!</p><p> 可能没有人听说过,蜻蜓会站在指尖上,跟传说一样。其实,那时拉萨的红柳树很多,很矮,叶子很茂盛。夏天的黄昏,太阳照在叶子上,发着光,成群结队的蜻蜓要在这些叶子上休息,走过去站在柳树旁举起手,伸一只指头,蜻蜓就轻盈的落在指头尖上,蜻蜓的足很轻盈,落在指尖用手一捏,它挣扎着,扑闪着翅膀,太阳下那一幕绝妙至极,神话一样的美妙。</p><p> 在林卡松软落叶下采刚出土的蘑菇,当时我家在西郊的交通厅住着时,林卡一片一片的围着住所,每当放学后,如果下雨,就能看见一棵棵树下,渐渐的有新鲜的土松了,土下面露出一点点白色的植物,就耐心的等着,眼睛就继续朝四周的树下看,有的树下已经是饱满的白蘑菇露头了,立即过去采下来,放进书包里,再看刚才还在土里的已经冒出来了,又去采了,就这样,走着看着,书包里装满了,回家交给妈妈,让妈妈用猪肉罐头炖炖,吃起来,香气四溢,回味无穷.....</p><p><br></p><p> </p> <h3>作者简介:</h3><h3>胡筱铃,女,1963年出生。</h3><h3> 8岁与家人进藏,爸爸在西藏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工作。</h3><h3> 起初住在拉萨市西郊的交通厅的大院里,犹如住在一个大林卡一样,两年后,搬至与拉萨河为邻的邮电管理局,转学到工农兵小学,中学在拉萨二中上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在拉萨长大的藏二代。</h3><h3> 现居住在西安市。</h3> <h3><font color="#010101">藏二代的父母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财产,却给了我们完整和顺利成长的过程,给我们一个值得珍藏的经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由衷地感谢我们的父辈-那些支援西藏建设的我的那些先辈们!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由衷地感谢给我们了丰富的经历的见证我们成长的拉萨城!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由衷地感谢相互陪同着长大的我们的藏二代们!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由衷地感谢那些教育我们成长的师长们!</font></h3> <h3>这是作者发小,邻居,外号叫“猫”的小萌女!</h3> <h3>这是9岁时作者和弟弟在拉萨哲蚌寺的留影!</h3> <h3>作者中学毕业时与弟弟在拉萨一照相馆的合影!</h3> <h3>作者弟弟,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h3> <h3>2015年,作者返回拉萨时拍的照片!</h3> <h3>藏二代的西藏情节,就在这斑斓的经幡上......</h3> <h3>每一朵云彩,都曾经留给藏二代们无穷的遐想......</h3> <h3>布达拉与五十元人民币---重叠的辉煌!</h3> <h3>蓝天,白云,陪伴藏二代慢慢长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