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55名研训员开启“华中师范大学核心素养高级研修”之旅

延庆区教科研中心师训处

<h3>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h3> <h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h3> <h3>  如何将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2017年10月30日,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55名研训员走进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开启了核心素养高级研修之旅。</h3> <h3>开班典礼 开启学习之旅</h3> <h1>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绍靖在开班典礼上讲话。</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吴连民在开班典礼上讲话。</h1> <h3>  10月31日上午,洪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学位导师陈国安做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智慧课堂的建设》,陈老师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和个性发展,关注四大科技,在不同的领域中所能发挥的巨大潜力和实践功能,教会学生以价值为导向,如何对待国家和世界,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公民。</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培训现场精彩展播</font></h1> <h1>参观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h1> <h3>  中学高级教师,武昌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科研先进教师,湖北省小语青研中心委员,省特级教师讲师团成员,华中师大及湖北大学国培班授课专家刘进做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核心素养》。刘老师通过真实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成就卓越教师的修炼和思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刘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深思:教研员要注重积累,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不断完善自身的个性塑造和文化底蕴,努力做到“学有所成,教有所得,研有所获”,警惕自我发展的钝化与弱化。</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培训现场精彩展播</font></h1> <h3>  刘老师特别提到卓越教师的个性素养,希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独到的个性风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学员们积极学习,认真记笔记,热情满满,收获多多。<br></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学员心得体会</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听了洪山区教育局陈国安副局长的报告,我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教师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智慧教师的四个转变,是回归生活的教师,是关爱生命的教师。进而明确了智慧课堂就是智慧型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用互联网思维,在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里,实现了课堂生态重构,真正实现了学为中心,师生共同成长的,回归生活、关爱生命的课堂。这两个概念的再一次明确,使我明确了一名教师的生命觉醒,生命价值的成长,一个课堂的价值和意义。更值得玩味的是他所讲到的,一个老师必须追问课堂背后的三个支撑: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是要静待花开,还要以人为本;对教师生命成长的方式是怎样认识的?从语文学科来说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教学的意图是什么?这三个追问就是“道”,即课改文化。倾听之后的反思不禁使我觉醒,这不就是教师反思从显性的实践经验到理性思考提升的关键点吗? “ 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这是学生素养培育的方向,我想更应该是教师也是教研员自身提升努力的方向。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教科研中心小学研训部 于金燕 </font></h3> <h3>  今天上午专家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建设,对智慧课堂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定义为:智慧型老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用互联网思维,在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实现了课堂生态的重构,真正实现了学为中心,师生共同成长,回归生活关爱生命的生态课堂。可以看出强调了信息技术的融合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互联网的思维体现了大数据的特色;关于课堂重构,强调了学为中心,对学生为主体做了更好的诠释,突出了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思考、发现、表达交流;强调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年的智慧课堂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意义赋予,具有时代特色。</h3><h3> 教科研中心小学研训部 房秀玲</h3><h3><br></h3> <h3>  建设课堂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中人与人、人与环境资源平等对话、有效互动、协同发展的动力场。我们必须全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学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目标,以减负、高效为追求,让师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与协同发展的快乐。</h3><div> 建设课程生态。学生个性有差异,兴趣需求也各不相同,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尊重个体生命的客观差异,努力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为此,学校要以“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为追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全力整合社会、家庭、网络等教育资源,推动综合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设,使教育生态的资源丰富多彩、有趣有效,源源不断地发挥吸引人、教育人、发展人的强大功能。</div><div> 教科研中心小教研训部 张凤英</div> <h3>  在华中师大参加“教研员核心素养高级研修班”的第一天,有幸聆听‎了洪山区教育局陈国安副局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智慧课堂的建设》精彩讲座,使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做智慧型教师构建智慧生态课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动力水平,积累富有生机的教学智慧,善待学生锻造富有人格魅力的情感智慧,转变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的实践智慧,把握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原点,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尊重关爱学生。真正享受“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的教育教学心路历程。</h3><h3> 教科研中心小教研训部 吕淑娟</h3> <h3>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课改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要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独 立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注重个性化教学,教育的结果将会使社会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才世界。<br></h3><h3> 教科研中心小学研训部 蔡宝昌</h3> <h3>  专家培训引领,我们55位教师通过一天培训,对核心素养下智慧课堂的建设、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对工作、对事业、对未来有更大更美好的愿景。不仅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大家一致表示要珍惜此次培训的大好机会,在延庆教育这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挥洒汗水,让自己的教育梦想变得鲜艳、变得闪亮!</h3><div><br></div><div><br></div> <h3>编辑:师训处全体成员</h3><div>审核:胡红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