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的假期》绘本解析

梁凡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鸭子的假期》是我们班的吴柏萱同学带到学校里的一本绘本,我并不知道它是不是一本有名的绘本。但是一次课间,她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围着这本书哈哈大笑。于是,当天的阅读课上,我便让她当“小老师”把这本书分享给了全班同学,同学们都很喜欢。今天就由我把这个有趣的绘本,分享给大家。</h3></h3> <h3>想象一下,阳光、沙滩、海浪,你躺在一把沙滩椅上,吃着冰激凌, 享受不受打扰的安静时光,是不是惬意极了?鸭子原本也是这样渴望的,可是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它的表情如此痛苦?一起来看一看吧!</h3> <h3>环衬页上,布满了各种旅行签证的盖章和邮戳。所以,我们可以猜想:鸭子去过很多地方度假,而且每一次的假期应该都是非常愉快的吧。</h3> <h3>第一个跨页,鸭子戴着墨镜,喝着果汁,吃着冰激凌(孩子们最喜欢),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这也正是鸭子期求的完美假期,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度假</h3> <h3>然而,突然,鸭子的墨镜和冰淇淋都飞了出去?哇,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鸭子说了一句:谁翻了页?这个时候,如果是孩子们读,他们也许还不明白到底是出了什么状况。</h3> <h3>直到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鸭子是在和我们这些读者说话,因为是我们又翻了一页。它似乎正在责备我们。</h3> <h3>而且它很生气被我们打扰,一再地劝说看书的我们:都!不!要!再!翻!页!了!为了突出鸭子的情绪,作者在每个字后边都用了一个感叹号。</h3> <h3>它开始跟我们讲道理了,吧啦吧啦……<h3>可是我们好像已经翻上瘾了,谁还管一只鸭子在说什么呢?</h3><h3>尤其是问学生还要不要翻时,他们大声地一齐说道:翻!翻!翻!</h3><h3><br></h3></h3> <h3>于是原本在书的右侧的小鸟,因为我们翻页,而跑到了左页上鸭子的上空,吧嗒……</h3> <h3>被飞鸟洒了一身尿也就罢了,随着我们继续翻页,右页的螃蟹又被翻了过来,夹住了鸭子的一只脚。我们仿佛已经听到了鸭子的尖叫,嘎~~~~</h3> <h3>无奈的鸭子开始求饶了,</h3> <h3>可是调皮的学生或读者怎么会这么轻易放过它呢?</h3> <h3></h3> <h3></h3> <h3>情况真的不能再糟糕了吗?你瞧,更悲催的是海盗也被我们翻了上来,</h3> <h3>而且海盗还把它抓起来煮鸭子汤喝。可怜的鸭子啊,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忍不住想笑呢。</h3> <h3></h3> <h3>当看到鸭子气愤无比地说再翻就离开这本书的时候,学生们要求翻页的请求更加热烈了,他们是真的想看看鸭子怎样离开这本书的吧!哈哈</h3> <h3>最后生无可恋的鸭子真的离开这本书了,</h3> <h3>而海盗的故事也伴随着翻页,被我们封锁在了书页里。真是完全出乎意料又引人遐想的结局!</h3> <h3>作者的心思还是很细腻的,他害怕会有一些“善良”的小朋友可能因为可怜鸭子的悲惨遭遇而心灵受到伤害,于是便在故事结束后,设计了特技替身的情节,非常的有创意。当然了,这也让我们这些从头笑到尾的“坏“读者们摆脱了罪恶感啊!</h3> <h3> 一场普普通通的假期,却因为我们开始翻阅这本书而变得越来越丰富有趣了!学生们对这本幽默搞笑又充满想象力的绘本喜欢极了,所以我们班的“小老师”把这本书读完了以后,我又给学生们读了一遍。孩子们被绘本独特的互动设计深深吸引,一边听一边和书中的鸭子对话,玩得不亦乐乎。<h3>  可以说,这本书把绘本的翻页惊喜运用到了极致。就连那些平时刚翻几页就不想读书的孩子,也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和鸭子的这场翻书游戏中!</h3><h3> 除了文字互动设计和故事情节幽默搞笑、出人意料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本书的图画部分了。</h3><h3> 图中鸭子在每一页的表情都刻画得非常传神细致,真是现成的表情包呢!怪不得几个孩子围着这本书哈哈大笑呢!如果你也想给孩子们读这本书,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模仿鸭子的表情,效果一定会更好。除了鸭子以外,图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动物的表情和形象也是萌翻了。比如:暴雨来临时,打着雨伞眼神惊恐的小龙虾;看到彩虹举起双钳欢呼的小龙虾和螃蟹;看到鸭子即将成为美味的肉汤拿着叉子欢呼的小鹦鹉;貌似凶恶其实却非常蠢笨憨傻的海盗们........每一个细节都是笑点呢!</h3><h3>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图画部分的色彩时而暗淡,时而丰富;画中的元素时而单调时而热闹无比。和故事情节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了这个妙趣横生、跌宕起伏、让人浮想联翩的故事。</h3><h3></h3><h3> 《鸭子的假期》就介绍到这里吧!你们喜欢这本书吗?听说还有一本姐妹篇《海豹的旅行》哦!一起把它们读给你的孩子或学生吧。他们一定会非常喜欢!</h3><h3><br></h3></h3>

鸭子

本书

绘本

翻页

我们

假期

孩子

学生

表情

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