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今天上午没有课,于是去图书馆转了转。在学校,教学相长,自然是要时常光顾图书馆的,而每次去也都要在新到图书的书架旁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关心的图书可以借阅。而今天,当顺着书架从上往下过目新到图书时,突然,目光停住了!定神,再确认一下,没错!就是她!--- 《新中国的一日》!心中一阵惊喜,赶忙从书架上取下来,端详了一番之后,翻到目录,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父亲的投稿!</b></h1> <h1><b>多少年了,多少次了,放弃了又寻找,寻找不到又放弃。匆匆忙忙的岁月,紧紧张张的生活,其实原本没有多少时间来记住寻找父亲投稿这件事,但网络时代,每当想起,便会轻敲键盘去检索,父亲的名字便会赫然而出显示在屏幕上。只是,父亲投稿的内容从来不曾阅读过, 网络上也只有书籍的概要介绍,并没有更详细的作品信息,心里也就总是有一个谜团没解开,自然也就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寻找的念想。<br>今天,苍天有情,父亲在天有灵,终于随愿,找到并亲读了父亲的投稿内容,思绪流淌,激动兴奋,感谢网络,感谢家人,感谢时代!<br>为什么因为父亲的投稿入选《新中国的一日》征文会如此令人激动和兴奋呢?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以下是网上的介绍,拿来做个背景介绍,也就多少可以免去一些自己的笔墨了。</b><br></h1> <h1><b>《新中国的一日》这本书,是一部大型历史性文献,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时间是1988年。<br>总编辑是刘尊棋先生。刘尊棋先生曾经在延安采访过毛泽东。赵朴初先生题写书名。<br>全书共收集了460篇文章,共计1300页左右。书中一些作者大名鼎鼎。如费孝通、夏衍、梁漱溟、杨沫、周而复、冯亦代、杜宪、聂卫平、孙敬修、陈昊苏等。作者遍布全国各地。<br>编委会共征集到13000多份应征文稿。这些文稿作者中,佼佼者不计其数。最后仅录入400多份。<br>这次征文,比清代考举人还要难得多。考举人只是学生跟学生比,而这次活动参加者,很多本来已经是大名人了。大文学家,大编辑,大记者都参加竞争。想自己的文章得以入围,没有独到的眼光,是不可能的。<br>全书以1987年5月21日所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主题,记下这一天的故事。要求记事要真实,不得虚构。直抒胸臆,不可矫情。抚历史于须臾,摄时代于一瞬。《新中国的一日》一书的作者,为新中国的文化历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h1><h1><b>顺便说的是,《新中国的一日》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因为《中国的一日》这本书。而《中国的一日》征文活动是作家茅盾,陶行知,邹韬奋等人在1936的5月21日发起的,自那时起到1987年,其间已经过去了51年。</b><br></h1> <h1><b>了解了这个背景的话,自然也就了解了这本书的价值,也就可以多少理解了做为儿女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上下两册共计400多位作者,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当代举人」,每篇投稿都是言简意深,凝炼有力,字字珠玑,十分优美,他们书写了真实的历史,留下了时代的印迹。父亲能够名列其中,做为儿女倍感光荣。<br>父亲和母亲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他们亲历了新旧社会的变化,他们积极向上却不谙世故,耿直老实却不会圆滑虚伪,于是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去了遥远的他乡,听从指挥,辗转迁徙,从此再无返回故土;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奉献,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他们经常唱起的一首歌就是,《松花江上》,可见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期盼能够回到他们的生养之地。他们一辈子奉献社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时光,但他们却一辈子甘于寂寞,默默无闻,中国国防工业的历史上也因他们的辛勤努力而留下了永存的一页。<br>父亲和母亲曾经翻译了大量的俄英日工业文献资料,也出版过工程技术译著,对有关国防工业的贡献可以说是幕后英雄,然而,父亲的这篇投稿虽然文字不多,但对家庭,对人生,对社会的贡献却远远大过了前者。父亲的投稿能够被编委会采纳编入《新中国的一日》,是对父亲定题选材和精湛文笔的充分肯定,也是留给家人和子女的宝贵遗产,感谢编委会的慧眼,感谢华夏出版社的辛劳!</b><br></h1> <h1><b>说起来,也要特别感谢大妹妹,因为是她最先提供线索,告知父亲曾经投稿而且入围。网络时代,沟通方便,于是才得知父亲在世时确实曾经参加了《新中国的一日》的征文活动,从此也就开始了寻找父亲投稿内容的漫漫旅程。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随人愿,面对上下册的《新中国的一日》,一来要感谢家人的亲情思念,二来也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慰告,父亲的投稿完好地留存到了儿女的手中。<br>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纵使满腹经纶也从不声张炫耀。小时候,只知道父亲整天都忙,不能打扰,长大后,只觉得父亲是座山,只能仰视却无法翻越。虽然面对父亲的飞扬文采,自愧功底不济,但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还有,就是再笔拙纸穷难尽意,也不由得要斗胆为父亲多写下一文一字以表儿女的敬仰之心。<br> 父亲的投稿虽然只有1100多字,但却把时光带回到了30年前的80年代。那是一个社会开始大变革的前夜,说不准明天会有什么发生。兄弟姊妹不会再如父母一样,一切都有既定的轨道和方向,可纵使有了自由,谁又能保证有安稳的生活,面对历史的变化和儿女的未来,真真是难住了父母,举目无亲的他乡,不谙世故书生,有限的能力,无助的祈求,难怪父母彻夜不眠,因为要操太多的心,而生活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再难也要去努力,不努力是不会有任何希望的。工作的重压,家庭的负担,就算是失败再失败,也只能往前努力,退路是没有的。可以说这也是父母亲留给儿女的宝贵财富,这种努力同时也留下了身处变革时代的父母的奋斗足迹,而且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社会,国家的一段历史,历史就这样绵延不断地传承书写了下来。</b><br></h1> <h1><b>父亲一生勤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真的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舍不得扔。父亲一生认真,当年买不到教科书,硬是在工作之余手抄完了厚厚的教科书并寄给儿女学习使用。父亲一生淡泊,早就可以得到很多荣誉和实惠,却总是推辞回绝。父亲一生谦虚,本可以当仁不让,却甘愿默默地做老黄牛。<br> 正是父亲的这种品质,才使父亲始终能够保持清廉正直,严格要求,不图名利,戒骄戒躁的本色,虽无权无势却不失恪尽职守,虽默默无闻却甘之如饴,也才能够做到荣辱不惊,威武不屈,大度宽容,笑对人生,如春蚕吐丝,如蜡炬成灰,为了社会,为了事业,为了家人也在所不辞。</b><br></h1> <h1><b>参与编审的两位先生对这本1987年出版发行的《新中国的一日》是这样评价的:主编刘尊棋先生在「前言」中写道:「这样一些中国人民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都打着“80年代”的印迹,它们确实不是50年前的特征,多半也不会是50年后中国的一日中常见的事物。」副主编林樾在「关于本书编辑的经过」中也写道:「这是一次别具一格的民意测验,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13000多份征文,前后4次筛选,最后才确定了现在的460篇,总计70余万言的文稿和16幅摄影作品。」<br>时隔30年,能够找到这套上下册可以说实在是幸运,缘份!所以,今天自己感到特别的幸福,兴奋,感动,感激!能够有幸找到父亲30年前的投稿,而且是在远离祖国的日本找到,并且是与当年父亲执笔写作这篇投稿的年纪相同时,找到父亲的作品,是巧合,也是注定,真真切切的感慨良多,激动庆幸。</b><br></h1> <h1><b>父亲非官非富,无权无势, 身后自然没有高大的石碑,没有耀眼的传记,然而,罗锦珍馐不足羡,粗茶淡饭格外香。自己既然不是官二富二,当然也就只能靠自己拼搏,立足社会,贡献社会。不过,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显崇高,真史不在官而在民,真正的历史恰恰都是由平民百姓来写就的。父亲的投稿就明确地说明,每一个平凡的人看似平凡的点滴,其实都是在书写着并不平凡的历史。父亲是一位普通至极的凡人,自然少不了忧愁烦恼,投稿的字里行间也溢满了对儿女的舐犊之情,但是父亲能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地去奋争去克服,无怨无悔。这种努力向上的精神传递给儿女们,激励着儿女们继续不懈地踏实前行,感恩生活。父亲没有白操儿女们的心,儿女们自当继承光大父亲的精神,父亲的这篇投稿,将化做为儿女们开拓未来之路的无穷动力,激励着儿女们继往开来,书写新的历史。</b></h1> <h1><b>2017年10月31日 于日本静冈县</b></h1>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