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0月29日,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公路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其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心潮澎湃,汇聚到这钟灵毓秀之地——智圣故里——沂南。他们便是参加临沂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的小语人。</h3> <h3>住宿安排妥当后,便开始学习领到的材料。材料分三个板块“区域推进篇”、“学校实践篇”、“教师探索篇”,从不同角度出发介绍了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成果。令我这个刚开始走上学习之路的求知者感到受益匪浅。开始期待第二天的报告会。</h3><h3><br></h3><h3><br></h3> <h3>2017年10月30日,太阳刚刚升起,泛红的微光穿透云霞,微微的清寒已有初冬的凛冽之势。大家简单的吃了早餐,没等到接待的车到酒店便迫不及待的,步行赶到设在沂南二小的会场。</h3> <h3>会议开幕式由陈中杰主任主持。沂南县教体局张局长致欢迎辞,临沂市小语会副理事长薛霞老师致开幕词。紧接着由六位专家老师做主题学习经验介绍,其后三位老师在主题学习论坛上从自身出发,结合教学实际交流了自己所得、所悟、所思。</h3> <h3>沂南县教体局朱建淑老师作《理念先行 策略导航 扎实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报告。报告指出:行政推进策略,为推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保驾护航;加强校长研训,做实教师研训,为语文主题实验提供智慧支持;改革备课模式、学业设计、创新评价方式,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轻装上阵;团队协同发展,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全面开花;发展性评价策略,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注入持久动力。</h3> <h3>“把每一颗种子埋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好扎根教育”河东教研室许晓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这颗花种需要老师在孩子的心田播种,精心呵护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应该着重课内,建立高效课堂;着眼课外,课内课外一体化。主题教学实验中要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主题活动,一课一得。</h3> <h3>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对“145语文主题学习策略”进行大胆尝试,力求体现“一个核心、四个整合、五项核心素养”。王清群老师在报告中讲到,语文主题学习的精髓是大量阅读,并介绍了商城实验学校提升孩子阅读量的一些做法。最后王老师把145策略的收获和疑惑和大家分享,在实践中学生素养得到了综合提升,语文课程丰富多元化了,课堂简约与厚重进行了有机统一,经验也得以分享交流。但是,对孩子考级操作的科学性,自主合作与教师点拨的关系,学生五项评价的精准性这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存在疑惑。</h3> <h3>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王立华老师作报告,“推进语文主题学习,焕发语文生命光彩”。他们学校的教研团队认为“唯有真正地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课堂形态,抓住语文学习的根——大量阅读,才能让语文回归到母语教育的原点,才能真正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为此,学校搭建坚实的学习平台营造氛围,从课程设置和基建设施上做细做实,从而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教学上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环七步”的集体备课模式,提高备课效率。</h3> <h3> 临沭县第一实验小学则紧紧围绕阅读这一主题进行报告,临沭县第一实验小学从学校自身出发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读书。“书香校园”首先培养了一大批“书香教师”,通过多方面的促进,全校教师不论学科掀起了一阵读书热潮。最后徐继苗老师告诉大家,他们“书香校园”的理想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溢满书香,让每一位师生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h3> <h3> 在主题学习论坛上,临沂三小王欣,临沂九小许士燕,郯城二小杨光华三位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发言。王欣老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接触经典诗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循序渐进读经典”、“兴趣盎然读诗词”。</h3><h3> 许士燕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能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前列,正是得益于她一开始便抓住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本质——阅读。试验初期她抓住低年级孩子的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许老师的经验介绍中可以看出,许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与创新的语文老师。她那“衣带渐宽终不解”的付出,终于使她感受到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的幸福。</h3><h3> “热爱阅读,让孩子拥有温情、有趣、高贵的语文生活”杨老师的报告再一次向我们申明了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br></h3><h3> </h3> <h3> 陈主任对上午的报告会进行总结,对一些比较好的观点和做法给予肯定。在总结过程中,陈主任帮助大家厘清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几个关键概念。指出:读书才是抓住语文学习的根本;学习,仅靠孩子自身的阅读经验是不够的,要有教师的传递,教师要精选文章,做独立、明晰的引导。</h3> <h3>午后,阳光明媚。校园里景色如画,孩子们见到老师问声“老师好”然后嬉笑着快步走开,俏皮可爱。主道路两边摆放着展板,都是沂南县各小学,在进行语文主题教学实验的探索之路上,所做的实践活动展示。会场大堂门外摆放着优秀实践作业和校本课程,供参会老师交流学习。</h3> <h3>30日下午是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专场,高新美老师对二小的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经验介绍。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最后进行了学生语文素养展示。舞台上孩子们对经典传统文化的吟诵,使得看似枯燥无味的文言文变成了一场视听盛宴。我深切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华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得到升华,那积淀了千百年的美,正汩汩流淌在沂蒙山人的新鲜血液中。</h3><h3> 回顾这一天的学习,接触到很多新名词、新理念、新方法收获之多已经无法用哪个词汇来形容。同行的二十三中周老师建议我通过写反思的方式慢慢“咀嚼”。</h3> <h3>31日,会场的学习热情继续升温。8点开始精品课堂展示,不到7点会场前三排就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师,直到公开课开始还有老师陆续赶到,最后会场角角落落都放满了高脚凳。</h3><h3> 第一堂课《给予树》由沂南双候小学刘艳波老师执教。导入环节通过看图猜节日,孩子通过回忆节日情境,兴趣被激起。通过对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回顾,告诉孩子“抓关键句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课堂紧紧围绕着本单元人文主题“爱”,让孩子体会爱是鼓励、谦让、同情、体贴、尊重,让孩子说出身边的爱。一堂课轻轻松松的学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对孩子进行了沉重的“爱的教育”。</h3><h3> 第二堂课由陈俪菡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陈老师通过教孩子抓关键词、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博爱之心,坚持真我无畏死亡的精神。这一堂课突破文本,跨越时空,把中西神话结合在一起,激起了孩子阅读古代神话传说的欲望。</h3><h3> 第三堂课《少年闰土》由临沂东城实验学校的管艺潇老师执教。管老师教孩子写人物要“抓特点”,以文本中鲁迅所寄托的感情为导线,拓展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社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富了孩子课内阅读,更是激起了孩子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欲望,这不正是语文主题教学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吗。</h3><h3> 第四堂课是由临沂杏园小学的徐娟老师执教的《东施效颦》。文言文的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难的环节,但是在徐老师的课堂上,作为一个旁听者的我无意识中被吸引进课堂,由听课者变成跟着孩子一起思考,一起默默的反复揣摩课文。徐老师通过课文中三个典型的句子分别介绍了三种读通课文的方法,1、想想画面 2、理解句意 3、分清节奏 。细品“颦”把东施和西施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让孩子明白盲目的模仿反而适得其反。徐老师的文本拓展实现了梯度的提升,通过对《邯郸学步》的学习告诫孩子“盲目模仿不仅会适得其反,更甚至会失去自我”,进而由文本谈及作者庄子,又把孩子带到了《庄子》的世界。</h3> <h3>31日下午,大会有幸邀请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编审,中国教育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做专家报告,两个小时的报告可谓字字珠玑。崔老从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个大的方面慢慢过渡到语文主题教学实验,谈到我们必须坚守的目标: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告诫语文教师要给孩子打好几个底子:低年级语文学习的底子,打好读书的底子,打好表达的底子。</h3><h3> 最后大会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两天的学习,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满怀感恩。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一个个精彩的报告,四节精品课堂更是让我明白,语文主题教学实验确是当前语文教学所迫切需求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