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换上运动鞋,一路小跑到操场,此刻暮色黯淡,教学楼,食堂,宿舍,还有我的学生们在灯光的照耀下仿佛蒙上上了一层薄薄的玻璃纸,若隐若现,飘飘荡荡,很有几分奇妙的意境。</h3><h3> 此时是体育锻炼时间,在体育老师的号令下,孩子们争先恐后跑向指定的位置,我也直奔此处,准备和孩子们一起锻炼。这时,一位学生直径向我走来,微笑的对我说:"老师,我想和你聊聊天。"好啊!"我报之以微笑的答应道。 我深知初三的艰难和痛苦,每天孩子们要面对快节奏的课堂,多如牛毛的作业,每周的周考,还要面对明年的分流考试--中考,重点高中之争是每个孩子都必须面对的一次重大抉择,要想进入好的学校,只能靠成绩说话。 此时此刻,不仅是老师和家长紧张、 辛苦,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有着许多烦恼和压力。所以前段时间我告诉孩子们若有困惑可以找老师聊天,不过要想好,你准备和老师聊什么内容。</h3> <h3> 孩子们的脚步声杂乱无章的在操场响起,我和她坐在篮球架下面的平台上,也随之交谈了起来。她郑重其事的对我说:"老师,我感觉我的学习好像进入瓶颈,再怎么努力,每次考试也没有提升。"</h3><h3> "哦,想一想是什么滞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呢?"我若有所思问道。</h3><h3> "瓶颈",多么熟悉的词语。我的工作,孩子的学习进入了瓶颈,尤其是初三这个特殊的时期,有许多孩子,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无论你如何地刻苦认真,努力学习,似乎永远的停留一个分数或固定的位置上,无法前进。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要遇到瓶颈,它是学习曲线当中再普通不过的那么一个阶段而已,但是一旦出现就要高度警惕,加倍重视,否则成绩可能停滞不前,最终学习信心丧失殆尽,失去学习动力,后果不堪设想。</h3> <h3> "我觉得每次考试分数一直就是那个样,这扣1分,那丢1分。"</h3><h3> "你想一想是哪个位置丢分?"</h3><h3> "试卷的中间和最后位置。"</h3><h3> "那再想一想是知识点不清楚,还是复习不到位,还是根本不会做,还是粗心大意……"</h3><h3> 她低头沉思。</h3><h3> 我心里很清楚,只有让孩子搞清楚丢分的位置,想明白为什么丢分?才能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帮助她突破瓶颈。 一番谈话下来,孩子也清楚了目前的情况,随之她告诉我,我要怎么拔高自己的成绩?</h3><h3> 我看着她急切的眼神说:"别着急,先解决考试中不该错的地方错了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拔尖的问题,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本末颠倒!不妨你先从每次作业入手,做一道题对一道,树立满分意识。你倘若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题丢分,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这样类似的题型加以训练,不断反思,总结方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你会日臻完善……</h3> <h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曾经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h3><h3> 是的,我想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