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贺兰山遊记

陈辉

<h3>2017年10月28日,天气晴好。恰逢重阳节。古人历来有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而现代的我,在领队勇哥的带领下,过了一把伪驴友瘾。爬野山,也就是驴友们喜欢的不走寻常路,我心向往之。</h3><h3>九点半左右,我们来到贺兰山脚下,嗅着枯草的香味儿,趟过一片广袤的枯草地,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口。山口的烽火台古迹诉说着,这里,曾经是多么重要的战略地。沿着两边峭立的石壁,踩着沟底满滩的怪石,我们正式开始了行程。</h3><h3>贺兰山给我的感觉一直是苍凉、粗犷,尽管有像苏峪口那样生长森林的地方,但大多数地方是山体裸露、山色褐黄,这倒让那些生长在山坡上、石缝中的植物显得生命力顽强。秋日的晴空下,山间空气清新,光线透彻,秋叶被阳光照耀的灿灿然。偶有失去生命的枯木,依旧立成了风景,不卑不亢。</h3><h3>再往前,传来一阵“哗啦啦”的流水声,上天对万物是公平的,如此干涸之地,一宗山泉水小溪顺着石滩、石缝缓缓流淌,水聚之处,清澈见底。绿色的苔藓、红色的石头,高冷范儿。水是生命的源泉,溯溪而上,一路水声相伴,情趣顿生。</h3><h3>中午一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三岔口,路两旁的针叶松渐现,勇哥说再走走就可以看到贺兰山原始森林,但由于我们出发有点晚且行走慢,若继续到终点,则返回时会天黑不好行走。遂决定两点返程。遗憾。但想想好事多磨,暂时保留一份对贺兰山原始森林的向往,下次再来!</h3><h3>三岔口处植被丰富。虽是中午,阳光走的很快,我们速速在阳光里和金黄的树叶、伟岸的大山合影,兴趣盎然。</h3><h3>原路返回。这次行走怪石滩,有了经验,一点也不觉得累。路两边的酸枣树,时不时的揪几颗塞到嘴里,酸甜解渴。</h3><h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贺兰山的神仙一定是低调的,默默守护着宁夏。而水之灵,无须龙来,就那么一股清泉随随意意、顽顽强强游走在山间,灵气逼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