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细无声——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摭谈

胡杨柳

<p class="ql-block">内容提要</p><p class="ql-block">校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是学校德育的有机载体,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校园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是校园中可见、可感的物质环境,对学生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已沁入心脾、馨香袭人,美美与共,化人于无形之中。摭谈五中校园景观建设的一丝感悟,期颐与同行和莘莘学子共勉共进。</p> <p class="ql-block">文化、文明是民族的基因符号,是绵延不绝的内生动力,根植于一个民族和个人的内心,需要用心用力用情来潜移默化的来传承。</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化穿时空</p><p class="ql-block">“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丈夫志四方,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汉伏波将军马援的铿锵壮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男儿砥砺前行。在伏波将军的故里,泽披华夏的文化传承历久弥新,文明文化源渊流长,浸濡着这一方水土,熏陶着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人们,氤氲着文明的气息。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就建校在这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古老大地上,濡染着文明文化的印迹。伏波将军故里总是流淌着一股股祖辈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文化气息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明开新篇</p><p class="ql-block"> 迈入五中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牡丹园,养德石矗立其中,给人点醒养德之重。灵秀挺拔的竹林,给人一种现实版的《兰亭序》“茂林修竹”的视觉美感,这片竹林掩映着一座长廊,长廊名字曰“五德长廊”。 古人有云:君子修养有五德,谓之礼、义、仁、智、信;处世有五德,温、良、恭、俭、让。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对五德评价是至高无上的,人只有具备了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为君子,实现人修养与作为的最高境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每个人具备五德之修养,为人处世,造福社会。长廊旁立一牌子,上写“君子有仁、义、礼、智、信之美德,处世当具温、良、恭、俭、让之五德”,这竹林遇风钻过、这长廊有人走过,就会有“风拂竹林常有气、人穿长廊自存德”之感慨吧?五德长廊前拱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园,园中三株棕树鼎足而立,点缀其间,伴立傲然挺立的“养德”石,岂不含有养德之人当有富贵之花牡丹相伴之意吧!</p><p class="ql-block"> 陪伴在长廊另一侧的樱花大道,和长廊共同连缀着一座卓然不俗的亭子——“四维亭”,赫然呈现面前:</p><p class="ql-block">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出自《管子·牧民》),四维,指礼、义、廉、耻四种纲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四维,传播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养五德、秉四维,马援故里,一脉传承,恒久弥新的文化传承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得到了集中展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化人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园绿化美化的实质,就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融汇,塑造高雅怡人的育人空间,在参观者或生活在其间的师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和文明礼仪的熏染,给行为以潜移的默化,给品德以细微的修正,给心灵以无声的洗礼,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校园大道迎面竖立的景观石上书“笃志励学”,印证《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养仁育德思想。五中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体现了这种景以载文、文以载情、情亦载道的相互弥彰的匠心。五中校园绿化不仅让校园绿起来、美起来,体现了更多的道德修养的文化内涵,弥漫着优美诗句的文化体验,叩问物语花语的植物知识,让每一棵植物增知识,让每一株苗木会说话,让每一片风景能动人,让每一处美景能育人。根据校园绿化统一规划,设置风格各异的园、林、岭,如百花园、竹林、桂花岭、梅花园、紫薇园、菊园、石榴园、红枫林、挹翠坪等,点面结合,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宜。</p><p class="ql-block"> 不必说漫步红枫岭,无需“停车坐爱”,霜重色愈浓,枫叶“浓于二月花”,诗意满满。不必说触摸有节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风亮节,充盈天地之间。不必说徘徊寒冬绽放的腊梅园,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感悟,当也让我们明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真谛。也不必说把酒问菊园,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散淡闲适,也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喟叹,更有“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菊花》)傲然风骨!……单单是移步“五德长廊”、倚坐在四维亭,习近平总书记的“四维不举,国乃灭亡”的讲话历历在耳、醍醐灌顶、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 践行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落实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五新”发展战略,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五中校园绿化文化建设高点起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文明历史,点滴匠思,化人于无形。如多姿的百花园,点亮学生百花盛开、争相绽放的竞争意识;挺拔的梧桐树,引得教育凤凰筑巢来,桃李不言蹊自成;红叶李、碧桃开,桃李芬芳满天下等等,感动感化师生,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明绘新图</h3><div> 文化的传承不在于一朝一夕的昙花一现, 美丽有千百种形式,唯有具备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的美才是最动人的,若能久久为功,文明的曙光方显,文化的魅力才亘古长远。正如《管子》中的一段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五中师生不忘初心,仍在砥砺奋进、追赶超越中,学校继续本着“为生命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以“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成名成家;让每一位学生都进步,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促质量、保稳定、增内涵”的原则,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抓好两支队伍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文化,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先后获得陕西省实施“千校慈善教育”项目优秀学校;杨凌示范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杨陵区“中考先进单位”、“素质教育质量检测优秀质量奖”、“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316工程督导评估先进集体”、“卫生先进集体”“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div><div> 人类追求文明的脚步从不曾停歇,五中师生禀承马援故里文明文化的愿望也从不曾更改,前进的脚步虽然艰难,前行的步伐依然执着。展望未来,五中全体师生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学校创新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明天的杨陵第五初级中学将更加灿烂更加绚丽。</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明再扬帆</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8日,杨陵区美丽校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五中召开,来自区教育局机关干部、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书记等60余人莅临观摩。</p><p class="ql-block"> 与会人员饶有兴致的观赏着环境清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校园景观:融合校园内地形、地貌进行巧妙设计的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环境优雅,融入古诗词的景观灯,蕴涵师生修养、感恩、励志的景观石,点亮学生竞争意识的百花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 四维亭" 、" 五德长廊" ,浓厚的文化气息,文明的理念,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 欣赏了彰显文化文明理念的五中校园景观,走进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学生公寓楼 、师生餐厅和高标准运动场后,五中校园文明文化的特色魅力在每一个与会者心里荡起了涟漪。随后的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洁净、书香、灵动、融洽是校园的写照,绿色、文明、和谐、美丽是校园的追求,绿化、美化、净化、文化是校园的传承,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五中校园是师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现场会激发了区内各校园用心、用情、用智去规划,去谋划,去美化,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之中,聚焦立德树人,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校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真正让校园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p><p class="ql-block"> 五中美丽校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将校园建设文化育人的功能辐射放大,助推各校园环境整治步伐,文化文明的种子由此萌发,在十九大的强劲东风下,蔚然前行,一幅生态优美、文化文明气息浓厚的五中美丽校园画卷正下徐徐展开、耀眼夺目!一幅幅昂扬奋进、文化自信、生态良好的杨陵教育大幕悄然拉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