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0——创建一所未来学校——赴津参加第四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学习侧记弋阳县轴瓦小学 占俊

占俊

<h3>为了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素养,提升办学品质,培养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的教育者,创建着眼学生未来、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校。怀着对弋阳教育理想的憧憬,2017年10月27日上午9点在教体局的组织下,弋阳教育家人21人一行,朝着心中的诗和远方——面向2030创建一所未来学校,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天津行学习之旅。</h3><div><br></div> <h3>心有明灯,不惧远方——出发篇</h3> <h3>10月26日下午4点,在教体局汪立民主任的组织领导下,此次论坛学习预备会议在教体局五楼召开。会上,汪立民主任就此次赴津学习的背景、意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论坛的邀请嘉宾、活动流程,以及菜单式分论坛的选择安排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要求,希望大家在初发前对论坛学习的信息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准备,做好预备功课。接着,由学员自由分享自己对此次学习的期待,未来学校、教师成长、课程、体制等关键词在交流中碰撞着,让大家对此次学习有了一些预见和设想。带着这些想法,朝着我们的远方,出发。</h3> <h3>10月27日傍晚5点30分,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踏着暮色我们终于抵达天津,天津的雾霾很大,我们都感觉到了呼吸的不适,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会议地点时夜幕已经降临。简单的入住安排后,我们向学习组汇报了第二天的学习设想,想想第二天的学习,大家很开心,忘记了疲惫。</h3> <h3>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学习篇</h3> <h3>此次论坛一共设有一首一尾两场总论坛,和九场平行开设的分论坛,共有专家报告四十余场,专家阵容强大,信息十分庞大,一时间叫人应接不暇。</h3> <h3>首场开幕式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领导分别向大会致开幕词,我们感受到社会各级领导对大会的重视之余,对大会以及接下来两位重量级专家的主旨报告感到期待。</h3> <h3>首先为我们做首场主旨报告的是国际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陶西平先生本场报告的题目是——未来不再遥远,主要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立德树人更加落实、学习方式更加多元”三个维度阐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陶西平老先生高瞻远瞩,立足国际化的教育视野、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基本国情,为我们指明了未来不再遥远的教育方向。</h3> <h3>第二场主旨报告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校长为我们带来的——寻找未来学校的方向。李希贵校长的报告从培养人的根本出发,引领我们畅想了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h3> <h3>李希贵校长的报告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直指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即孩子是未来的栋梁,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就是尊重个性发展。</h3> <h3>李希贵校长的报告结合生动的教育案例引领我们穿梭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迅猛发展而又相对落后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行为去引导方向,天性外界难以改变,却可以引导善恶的心,不论是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还是社会如何进步发展,而我们终将看到,“人”的发展才是未来学校的方向。</h3><div><br></div> <h3>主旨论坛之后,九场分论坛依次呈现,专家云集,异彩纷呈。这九场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成长、队伍建设,资源管理中心——品牌建设、宣传设计,局长圆桌会议——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课程与教学中心——课程构建、教学设计,学校运营中心——治理体系、制度建设,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空间规划、环境育人,以及京津冀三区市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一场教育的盛宴盛大开场。</h3> <h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梳理篇</h3><div><br></div> <h3>两天一晚的学习,在29日下午拉下了帷幕,闭幕式暨特别访谈之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专家讲坛在刘堂江老师主持下开场,也是本次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的压轴。</h3> <h3>论坛结束了,然而论坛带给我们的启迪和精神没有散去,通过会务组搭建的微信交流平台,《未来教育家》杂志文化交流平台,大会的交流在台下延伸。</h3> <h3>29日下午4点,在结束了论坛全部内容的学习后,我们此次学习一行21人开始了学习小结,为把此次学习的收获内化为结合自身岗位的感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分享和小结,交流结束时夜幕已经降临。</h3> <h3>此次参与学习的老师(成员)大多是学校管理人员,有的是学校校长、学校中层,也有的是完小校长、年轻教师,也有教体局领导。他们都有各自岗位工作的困惑和问题,很多都是带着问题而来,通过交流,大家互通有无,畅所欲言。</h3> <h3>借助这个交流的平台,大家热情很高,纷纷交流各自在论坛所学,交流时有的分享观点、理念,有的分享做法、措施,有的提出回校后工作的设想和打算,也有的借交流的机会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在交流中,大家对此次论坛所学不知不觉又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h3> <h3>最后,教体局汪立民主任立足自身,结合工作,对此次论坛学习作了总结指导,引导我们围绕两个问题继续思考,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去培养人。同时,针对大家都提到的课程建设问题,汪主任也做了简明的指导,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可以课程化,比如劳动课程、升旗课程、礼仪课程、校史课程、性别课程等,可以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入手,将活动课程化。并且汪主任指出大家对课程建设的误区,课程首先是国家课程,不要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本末倒置。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同时实施个性化教育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人。</h3> <h3>有幸与李希贵校长合影</h3> <h3>论坛学习已经结束,直面未来——面向2030创建一所未来学校的教育家精神留在了我们心间。近几年来在弋阳教体局局长方华老师的引领下,弋阳教育人在快速成长,也涌现出了像刚刚获得乡村教育家提名奖的汪水辉校长等一批优秀的教育人。在弋阳教育的沃土上,教育家精神在不断向上生长。</h3><div><br></div> <h3>教育家,离我们有多远?你我携手前行,距离越来越近!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