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囿秋风

红色摇篮

<h3><br></h3><h1> 据考证,南海子的命名源于明朝。因其位于皇城之南,与紫禁城北面的后海、什刹海相对而定名。历史上,南海子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h1><h1> “南囿[读yòu]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在《天府广记》中,“卢沟晓月,琼岛春荫,金台夕照,太液秋波,玉泉趵突,蓟门烟树,居庸叠翠,西山晴雪,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被统称为“燕京十景”。其中的“南囿秋风”,就是南海子秋天的景色。</h1><h1> 囿字,辞典中释为“放养动物的园子”。南海子就是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皇家猎园。 据史料记载,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先后有十二个封建皇帝到南海子(南苑)行围打猎,累计达一百三十二次之多。其中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竟来南海子五十五次。可见南海子虽没有圆明园、颐和园之精美,但其广阔幽深的野趣也同样有着诱人的魅力。</h1><h1> 聊到南海子不得不提起麋鹿。麋鹿,俗称“四不像”,本为中国独有,但1865年被法国大卫神父发现,此后陆续运送到欧洲。我国野生的麋鹿早已灭绝,最后一群散养在北京南海子清朝皇家猎苑中。1900年八国联军疯狂劫掠,猎苑毁于战乱,麋鹿从此在中国绝迹。 1900年前后英国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收集到18头麋鹿,放养于乌邦寺公园,现麋鹿群已繁殖到2000多头。 1985年英国乌邦寺公园塔维斯托克侯爵将20头麋鹿送还给中国,国家在南海子专门成立了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并辟出近千亩土地,建成麋鹿苑。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南海子有丰美的苇草,泥泞的沼泽,为麋鹿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南海子也因此恢复了其特有的风貌。</h1><h1> 深秋时节,南海子金风瑟瑟,落叶萧萧,秋水波光粼粼,成群的水鸟不时从芦苇中惊起,树木上起落着远来的鸦雀,枯黄没人的蒿草中时有禽兽出没的叫声。除了饱览麋鹿外,还能见识普氏野马。凉水河、凤河犹如两条玉带,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秋水长天荒无边际。置身于这野趣横生的园囿,让游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h1><h1> 南囿秋风,你陪伴我们又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让我道声: 谢谢!</h1><h1> </h1><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