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鉴藏:八大窑系鉴定特征汇总

房泉泉【恒家地产】大湾区

<h3>八大窑系:定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越窑系。北宋~南宋时期:有着南青北白的美誉!!!</h3> <h3>古镇收藏协会会长~泉心文化收藏馆馆长:陳浩泉</h3> <h3>宋代瓷窑的八大窑系统,正好以长江为界,北方四个,南方四个。北方是: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四个窑系;南方是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越窑,四个窑系。</h3><h3>宋代瓷器精品~关注还有多个窑口:湖田窑的影青瓷!吉州窑的玳瑁瓷!越窑的秘色瓷!</h3><h3>特别珍贵稀有~五代十国:柴窑的御窑瓷!!!</h3> <h3>定窑系:为宋代八大瓷系之一。北宋时河北曲阳的定窑以其精细的制作,惊人的装饰技巧和优雅的风致冠绝当世,更首创覆烧法,提高产量并节省燃料,对我国瓷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时之间,引得各地瓷窑效仿,远至辽国的官窑和四川的彭县窑,近则山西渚窑皆望风步趋,如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等,都属于定窑瓷系。</h3><div><br></div><div>定窑瓷系产品多为仿曲阳定窑白瓷,在瓷质、焙烧工艺、造型、装饰上都与之相当接近,尤其江西景德镇窑在南宋时期的仿定制品,精致文雅,博得“南定”之名。<br></div><div><br></div><div>定窑瓷系以白瓷为代表,在宋代各窑中出类拔萃,独领风骚,“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可略表其优雅韵致之一二。</div><div>注~定窑是唐代的刑窑;渐变过度特征演变过程!<br></div> <h3>钧窑系: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建于北宋初,在北方诸窑中最晚形成一个瓷窑体系。到金、元时期才形成窑系。它影响甚大,不仅在河南属县境内发现窑址100多处,且在河南临汝、峡县、新安、鹤壁、安阳、内乡、鲁山、林县、浚县,河北磁县、隆化;浙江武义、鄞县、金华、宁波、东阳,广西柳州、永福、兴安,山西浑源等地都有仿其风格的瓷窑,形成一个遍及四周的庞大钧窑系。&nbsp;</h3><div><br></div><div>钧窑系瓷的独到之处在于釉为乳浊釉,更新创铜红釉(均红)及窑变釉,蓝色红斑,绚丽如霞,分外有迷人魅力。<br></div><div><br></div><div>钧窑系绝大多数为民间窑业,主要烧制一些民间生活日用品,但不论何种器物,均独特大方,釉色可人,风格典雅含蓄。<br></div> <h3>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重要窑口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登封曲河窑、江西吉州窑等。&nbsp;</h3><div><br></div><div>磁州窑系,主要烧制黑瓷、白瓷和白地黑、褐彩绘瓷,其胎质粗松,胎色也较深,因而施化妆土,再罩以透明釉。装饰技法划分品种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绿釉釉下黑彩和低温铅釉三彩等,纷繁竞妍,各具特点。<br></div><div><br></div><div>装饰技法方面善于利用在化妆土与胎质颜色的反差,加以彩绘、刻剔等多种手法,令对比强烈,风格明快。纹饰题材多为花蝶、龙凤、如意头、人物等,线条流畅,细腻逼真,情趣盎然。亦有不少以书法和诗词作为装饰题材,平添诸多雅致。<br></div><div><br></div><div>器形丰富别致,凡生活器皿皆多种多样,同一类产品亦有数种变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日用需要和审美偏好。<br></div> <h3>耀州窑系: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nbsp;</h3><div><br></div><div>耀州窑系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br></div><div><br></div><div>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br></div> <h3>龙泉窑系:为南青瓷的一大产地,兴起于北宋中晚期,鼎盛于南宋至元时期,明中叶开始衰落。它地处今浙江省西南部龙家县境内,包括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小白岸、松溪等300余处窑口,数量惊人。&nbsp;</h3><div><br></div><div>龙泉窑瓷器胎为灰白色,坚致细腻,釉色乳浊有豆青、淡蓝、蟹壳青、青灰等,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润泽光亮,凝厚滋润有玉质感,可媲美翡翠。装饰以刻、划纹为主,常用波浪、云纹、蕉叶、团花和婴戏等纹饰。<br></div><div><br></div><div>器形丰富,有碗、盘等日用生活器皿,有笔筒、砚、盂等文房用器,也有一些香炉、烛台等供器,还有仿铜礼器如鬲、觚、尊等,皆造型淳朴,端庄大方。<br></div><div><br></div><div>至南宋晚期,龙泉窑规模扩大,影响波及邻境的庆元、景宁、丽水、遂昌、武义、永嘉、元和等县,江西吉安的永和窑,福建泉州碗窑乡窑亦开始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div> <h3>景德镇窑系:形成于宋代,主要窑口除景德镇外,还有江西丰白舍窑、吉安永和镇窑、安徽繁昌柯家冲窑,福建德化窑、闽清窑,广东潮安窑、湖北武昌金口窑和泉州碗乡窑等。</h3><div><br></div><div>景德镇窑主要生产青白瓷,其器胎体洁白细腻,既轻且薄,釉色似雨过天晴,莹润素雅,时名“影青”。器身多以刻花、划花、印花装饰,纹饰种类极多,缤纷绚丽。器形优美独特,多为碗、盘、盒、枕、壶、瓶、塑像等,于宋真宗景德年间的影青瓷,光致精美,深得帝心,于是“景德窑”之名不胫而走,天下皆闻。</div><div>注:景德镇窑最出名的是湖田窑~影青瓷~闻名于世!!!<br></div> <h3>建窑:在宋代由于饮茶风尚的兴起,令陶瓷茶具备受宠爱,为衬托茶色,更是以黑釉瓷为佳。建窑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黑釉瓷窑,窑址在今福建建阳县吉水镇,亦称“建安窑”“乌泥窑”。</h3><div><br></div><div>建窑黑釉瓷胎为黑紫色,器全表施釉,滋润光亮,因釉水下垂而口绿色较浅。釉面有成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者,称“兔毫盏”,是建瓷中名品。另还有“鹧鸪斑”,“银星斑”等,亦别致美观。多烧碗、盏造型,样式不一。有大、小、敛口、敞口等,圈足小而浅。器底刻“供御”,“进盏”等铭款,为宫廷御用茶具。&nbsp;<br></div><div><br></div><div>建窑黑瓷影响到附近各县及福建北部一大批瓷窑,如南平、建瓯、松溪、浦城、崇安、光泽、邵武、宁德、闽清、闽候、连江、福清、福州、泰宁、罗源等地,甚至江西、浙江、四川、山西等地亦望风追慕,纷起仿效,形成一个别具特色,专产黑釉瓷的建窑瓷系。</div><div>注~宋代的茶盏还有吉州窑的玳瑁釉盏;也有木叶或梅花的黑釉瓷是最静最美的观赏器!!!<br></div> <h3>越窑系:以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为中心,包括绍兴、上虞、余姚、宁波、诸暨、镇海等地的青瓷窑。越窑从唐五代起便成为著名的青瓷产区,独创“秘色瓷”更是为宫廷专用御器,至宋时开始衰落转向民间,生产民用瓷器,自此盛名渐被龙泉窑青瓷所取代。&nbsp;</h3><div><br></div><div>宋代越窑瓷釉色透明,常以刻花、划花、镂雕、堆雕等手法装饰,纹饰多为蝴蝶、鹦鹉、游鱼、龙凤、人物纹等。器形具新风格,摒弃早先的爪棱形状,改为双凸线,有壶、碗、灯、盆、洗、瓶、罐、香炉、粉盒、盏托等,多于器底镌刻铭款。</div><div>注~越窑是传说中的秘色瓷;静观心也平静~养心之说!!!<br></div> <h3>征集时间:星期六~星期日!征集地址:银泉大酒店二十四楼~泉心文化办公室!征集工作人员:收藏家~收藏协会会长~商会企业家~收藏鉴定专家!</h3> <h3>藝術藏品征集:瓷器~五大名窑~明清官窑~民窑精品!字画~历代名家字画~近代现代名家字画!玉器~钱币~杂项~文玩~等方面!</h3> <h3>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洒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窑的标志性品种。</h3><div><br></div><div>卞向和在对中国陶瓷发展中对吉州窑有过认识,他指出: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州窑不仅将中原的制瓷工艺溶于之中,还将吉州本地的人文情趣绘于瓷器上,并在造型,瓷的机理上有新的变化,使吉州窑成为中国瓷的重要品类,才使古代的欧洲、中东各国的王室贵族爱上吉州瓷。</div><div><br></div><div>瓷窑名称:吉州窑(又名永和窑)</div><div><br></div><div>瓷窑所在地:江西吉安</div><div><br></div><div>烧瓷历史:吉州窑始建于晚唐,衰于元末</div><div><br></div><div>生产产品:以黑釉为主、乳白釉、绿釉等</div><div><br></div><div>现存废窑:现存于永和镇境内有24处瓷窑遗址</div><div><br></div><div>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br></div><div>独特技法:木叶、玳瑁、剪纸贴花</div> <h3>长沙窑:也称“铜官窑”、“瓦渣坪窑”,为唐代重要瓷窑之一,地处今湖南省长沙北郊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始烧于中唐,盛于晚唐,至五代以后渐衰,现仅存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釉下彩瓷器,证明了这里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h3><div><br></div><div>长沙窑是唐代南方重要的、规模甚大的青瓷窑场,其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所以又称“铜官窑”或“瓦渣坪窑”。长沙窑始于初唐,兴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长沙窑最重要的成就,是最先把铜作为高温着色剂应用到瓷器装饰上,烧出了以铜红作为装饰的彩瓷,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中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宋代的钧窑,元明清时期的釉里红、豇豆红、郎窑红等铜红釉产品的问世,都起到了最初的奠基作用。</div> <h3>鲁山窑: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该窑产品特征是:胎质较粗,胎色浅灰褐;釉色有黑釉、白釉和三彩釉等。唐代花瓷釉色黑褐,上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有的象一朵白云,有的象一片树叶,有的象一簇浪花,自然生动、写意成趣,即有名的鲁山花瓷。</h3><div><br></div><div>鲁山因瓷土矿藏丰富,又盛产釉料,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古瓷都。因其离唐宋两代都城洛阳和开封较近,最早进入宫廷的越窑秘色瓷,很快在鲁山设窑烧造。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无论釉色,成份均与浙江上林湖出土的秘色瓷完全不同,而鲁山出土的很多晚唐瓷器与法门寺秘色瓷几乎如出一辙。这里应该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为宫廷烧造瓷器的官窑,也成为南方青瓷越窑传陈至北方的第一个落脚点。</div><div><br></div><div>后来五代周世宗柴荣御用瓷器一定是就近烧造,不可能到陕西凤州黄堡去烧,那里是与大蜀国的边境,战乱频频。离开封最近,技艺最高的窑工,在越窑秘色瓷的基础上,采用支烧工艺,烧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赭般颜色做将来”的天青瓷器,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另外,百年后石破天惊的汝窑就是在柴窑的基础上创烧的,而清凉寺离这里也不远。这就是后人称为的柴窑,应该就在鲁山一带。</div> <h3>邢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窑,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在唐代有着“南青北白”之说。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h3><div><br></div><div>邢州窑址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州以历史上古邢国而设立,建于北周隋唐的地方二级政区,主要生产白瓷及其它釉色瓷器,与南方越窑形成‘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奠定了邢窑瓷器的历史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摸索探究出来,并在其主要产地临城县被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div><div><br></div><div>中文名:邢州窑</div><div><br></div><div>属性:唐代著名的瓷窑</div><div><br></div><div>窑址: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div><div><br></div><div>代表器物:邢窑白釉“盈”字盖盒&nbsp;等</div><div>注:刑窑是定窑的前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