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阳曲山、醉在秋色中

天地和顺

写在前面: 村后的奶奶顶,能看见和顺城。 门前的漳河水,我裸身游过泳。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事情。 ( 村后的阳曲山 ) ( 门前的清漳河 ) 我家就住在阳曲山脚下,清漳河畔,站在门前的小河边,就能看见阳曲山。 小时候不知道阳曲山,只知道“奶奶顶”。村里的大人们经常说:“上了奶奶顶,能看到和顺城”。那时候上“奶奶顶”是我的奢望,去山那边是我的梦想。 长大后,我才知道“奶奶顶”,在地图上叫“阳曲山”。又名“首阳山”,伯夷叔齐抱节守志,饿死不食周粟,就发生在这里。 阳曲山,海拔2058 .5米,属太行山中段第二主峰。是抗战时期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的主战场,有六名壮士因弹尽粮绝,在这里跳崖,壮烈牺牲。(上图为跳崖处) 就摄影而言,对于阳曲山来说,它不在乎你去或者不去,始终宠辱不惊。春天绿了秋天红,年复一年守护着山里的子民,美景就在那里,不去你会后悔,它不会等你……… 幼时,也许是从小生长在山里,出门就是山,看山是山,看山厌山。那时候的心境和现在正好相反,总向望着山的那边。 后来,虽然到了山那边的县城工作,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但也很少有空去游山玩赏。最多是回到村里时向山那边望望。 那时候看山还是山,眼里和心中只有阳曲山的雄浑伟岸,却久违了它的美景,模糊了它的秋韵。 如今,也许是厌烦了城市的喧嚣,也许是进入了人生的秋季。山还是那座山,但从我来说,看山不是山,看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情感。小时候是在村那边望着山这边,现在是在山这边望着村那边。 此刻,站在阳曲山顶上,放眼望去,山山岭岭,层层叠叠,沟壑纵横,一草一叶,无处不彰显出家乡的壮美。 走在这长满落叶松和白桦林的崎岖山路上,满眼都是最美的秋色。身临其境,你只有惊叹…… 秋季的阳曲山,最美不过菜树红,它虽然没有枫叶的妖艳,也没有“山里红”的果实,但它满山遍野有一种火红的热忱,让你深感太行之巅的温情。 返程途中,当夕阳把最后的一缕光晕,浓浓的投向“首阳山庄”和阳曲山上时,我也匆匆赶到,这一刻的阳曲山,别有另一番景象,神秘、温润、壮美、绵长…… 后记: 今年重阳节前夕,秋风送爽,风和日丽,我们十个影友相约,分两路向阳曲山进发。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爬,临近中午终于登上顶峰。有趣的是,野餐中大家围成一圈,座着木头棒,喝着汾阳王,撬开瓶罐头,啃着干馒头 说笑自如,不亦乐乎! 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