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小巷

牟永忠

<h1><b>  昨日,到杭州赞成宾馆开会。因比预定时间早到近一个小时,闲得没有,就去附近的街道到处转转看看,权当散步,锻炼身体。这也是我多年养成的嗜好。<br /> </b></h1> <h1><b>  虽然时节已是深秋,过几天就到立冬了,但今年杭州的天气一点不见得寒意袭人。沐浴着中午温煦的阳光,吹着一丝微风,犹如春风拂面,心里感到暖暖的。<br /></b><b> 前面一条岸边杨柳低垂,波光粼粼的小河,顿时吸引着我,不由得加快脚步,来到她身旁的小巷徜徉。</b></h1> <h1><b> 小巷的一边,里弄纵横交错,迂回曲折,四通八达,如同迷宫,给人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黑瓦、白墙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居,鳞次栉比。家家门前摆放着一、二盆绿色树木盆景或花木,间或可见鲜花盛开的窗户。信步漫游,不时可见有的人家门前,放着几张竹椅和单人沙发,老翁坐着 ,眯着眼睛打瞌睡,脚旁边趴着的土狗,也在阳光下眯着眼睛打着瞌睡。一切都是那么懒洋洋的。连我也是那么懒洋洋地、信马由缰地、漫无目的地就这么走着。我的思维停止了运转,我的眼睛是朦胧迷离的,就觉得是那么的舒服,那么的悠闲,那么的美好。</b></h1> <h1><b>   巷道整洁干净,行人稀少。<br /></b><b> 进入巷子不远,看见有四个男人,坐在自家门前一块不大的空地上喝着酒。小方桌上放着花生米、松花蛋和几个家常小炒,没有大鱼,也没有大肉。酒也只是家常的我们贫民百姓能喝得起的黄酒,不是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高档名酒。几个大男人,就这么坐着,没有高声喧哗,没有划拳,甚至没有一句言语,就着花生米,碰一下酒盅,咪一口老酒。时光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划过。<br /></b><b> 河水在轻轻流淌。柳枝在轻轻摇曳。岸边的树木还是那么郁郁葱葱,鲜花还在那么灿烂。</b></h1> <h1><b> 河坝头上,有一、二个老人在垂钓,浮标在微风和河流的流动中,上下浮动。就是不见鱼儿咬钩。傍边,围着三、四人看着,没有一句言语。<br /></b><b> 相距不过二米处,柳树下,紧临河岸,放着一张小长桌,桌上铺着一条印花织锦餐布。一壶茶,几只茶杯摆放其中。一个面容娇美,披肩长发,略施粉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子,正在举杯品茗。对面,一个男子正在用相机拍照。他们在享受着这青春年华,在享受着这午后阳光,记录着他们的爱恋。<br /></b><b> 这是五柳巷,杭州众多古巷中幸存不多的仍保留有几分原味的小巷之一。<br /></b><b> 五柳巷之名源于宋时此处有一小御园,名为&quot;五柳园&quot;。据《杭州市志》记载 &quot;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quot;</b></h1> <h1><b>  街区西侧的城头巷口原为宋代杭州古城正东门崇新门基址,城头巷即因此得名,崇新门在宋以前五代吴越时为南土门,相传为古代煮海盐之处 。富三桥、城头巷分布有大量的历史遗迹。五柳巷以西的佑圣观巷以佑圣观而得名,佑圣观原为南宋孝宗潜邸、光宗、宁宗均出生于此。宋代起此地多名园,以富景园为最。明代有孔雀园和茉莉花园。<br /></b><b> 那条小河为东河,曾是护城河。元代时,因城墙东扩,东河随之成为城内河。此处,曾是供给临安府的蔬菜等农副产品集散地。<br /></b><b> 面对此时此景,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商贩云集,船儿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五柳巷内,庭院深深,奇花绚丽,楼台巍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回廊曲折。烟雨蒙蒙,犹如天上人间。钱塘自古繁华,南宋时,临安更是物华天宝,是世界大都会。也许,那时的五柳巷就是一个明证吧!<br /></b><b> 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野草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沧海桑田,世事变迁。<br /></b><b> 如今,五柳巷前不远处,高楼林立,杭州城站火车站高耸,城站广场前车流不息,人们摩肩接踵。杭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们。</b></h1> <h1><b>  我是因为小巷而融入这座城市的。<br /></b><b>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爱人单位分给我们一间位于军督司巷的旧房,让我真切地接触到了老杭州的生活。<br /></b><b> 军督司巷南起仙林桥直街与楚妃巷相对,北至二圣庙前,长226米。宋时名军头司巷,有军头司驻此,故名。《嘉靖仁和志》:军头司桥巷,旧名怀远坊。今立贡院牌坊其内。宋有文思御辇院、军头皇城司。明称军督司巷,清袭之。<br /></b><b> 与军督司巷相对的是楚妃巷。宋名醋坊巷、楚妃巷,明称醋坊巷,清谓楚妃巷。《咸淳志》:碧钱诸库,其一曰北新库,在鹅鸭桥北醋坊巷内。巷以醋库名。楚妃乃醋库所讹。另有一说:楚妃巷有吴越楚妃宅、楚妃井,或曰吴越王葬妃于此。我更相信的是后者。</b></h1> <h1><b>  不远处,与仙林桥直街相对的是孩儿巷。孩儿巷最早的时候叫"砖街巷",临安城中普普通通的一条巷子,青砖一路,从这头铺到另一头。孩儿巷因陆游而名扬天下。杭州是陆游生前常来常往的地方,到了杭州,他就住在孩儿巷的小红楼。<br /></b><b>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br /></b><b> 自从有了陆放翁,杭州的小巷就有了诗意。</b></h1> <h1><b>  孩儿巷、仙林桥和中山北路交叉路口,坐落着一家百年老字号张同泰中药店。张同泰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厅堂高达宽敞,放着几张长条凳供客人休息。内有庭院,种着几株我至今还叫不出名字来的花木。<br /></b><b> 在杭州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平房内闷热难耐,张同泰内到有几分阴凉。吃罢晚饭,带着小儿,我常常到这里坐上片刻,喝杯免费凉茶。<br /></b><b> 回家时,已是华灯初上,暮色笼罩城市。站在十字巷口,依稀看见军督司巷里将军盔甲鲜明,器宇轩昂。楚妃巷里美人款款漫步。孩儿巷里,那位提戟上马,驰驱疆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下马吟诗作词的陆放翁正步履蹒跚,怀着对昔日恋人的深深愧疚,仰望一轮明月,渴望何日王师北定中原,九州大同。</b></h1> <h1><b>  我们居住的军督司巷不长,也不宽,门前冷落车马稀。没有深宅大院,所有房子已显得破旧颓废、灰暗。但是我们鸡犬相闻,一家炒菜,全巷分享香味。对面的雀儿爷爷,每到端午节,总是用桃木雕刻成小鸟,分送给小孩。我儿每年也总是会得到一个。说是桃木小鸟是避邪的,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清晨,一声声到马桶的声音转来,人们鱼贯而出,来到港口。<br /></b><b> 巷子里到有几棵山茶花。春天里,山茶花盛开,显得分外妖娆。给这灰色的古巷添上一抹艳丽。<br /></b><b> 住了没几年,单位里分到了楼房,我也就搬离了。<br /></b><b> 时间匆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 。古巷已经消失,代之的是高档住宅区。不知雀儿爷爷还在人世不?</b></h1> <h1><b>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现。古城的消失也是必然的。就让这点点滴滴美好的故事,优美的传说和那些富有诗意的小巷生活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吧。</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