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组 王子恺 第八周 《论语》有感

Kaiser

<h3>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初闻此言,一笑而过,一本蒙学读物罢了,哪里担得起如此评价。既不读透论语,也不遵守其准则,必然不能治天下。古代君王,遵守论语准则的人,大多都将国家治理地井井有条,繁荣昌盛,成为延续几百年的悠悠古国。中华上下五千年,若没有论语,他的古代历史应当是没有这五千年的。由此可见论语在中华民族眼中的重要性。</h3> <h3>  孔子为什么称其为圣人呢?孔子去世后,他并没有立即成为万众为之景仰的人。他的学说,经历了五百多年世人的考察,从下到上、从贱到贵几乎没有一人不认可孔子先生的处世名言。为此人们一直称其为孔圣人。这即是孔子的"圣"所在。其经典的作用,可类比为我们当今的基础素质教育,教人明善恶,知是非,辨愚贤。 </h3> <h3>  如这一句简简单单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也就是"有远方的朋友来了,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只是这其中却蕴含着更大的道理。有人将"朋"直译为了"朋友",事实上,"朋"和"友"是有区别的。"朋"是道德上的,通俗来说就是你拿着大袋钱来,就成朋了;或是志同道合的意思,里面有两个月嘛,又或是你和某个人性格不合,关系不好,但因为有关大局,你们不得不在一起商讨,也叫"朋"。"友"是情感上的。和他相互不厌恶。比如小学时代和他一同打游戏,但后来他犯罪了,你还和他有友谊,叫"友";所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你不高兴吗?</h3><h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意为:你拿了人家的俸禄,还不真心诚意帮别人做事吗?人就讲一个忠、还有一个信字。一个人要在社会上为自己的品牌赚取诚信。腾讯如果濒临倒闭,他会不会支持不住?答案必为否定。银行会抢着给他贷款,因为信誉好。"忠者,竭力也。"一个人能给你十万就给你十万,说明你在别人心中有良好的地位,进而说明别人做到了"忠"。</h3><h3><br /></h3> <h3>  兴国学,读经典。凡为学当从立志为先,以儒家思想《论语》伴之,远离蒙昧,志存高远,胸无芥蒂,则诸事可成。<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