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结伴游览永宁古卫城遗址

LTCQZ

<h3>  永宁古卫城属晋江府,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古称水澳。唐宋年间,朝廷设水寨以防海盗骚扰,取名永宁寓意“永宝安宁”,明初(十四世纪末)日本国内战不断,战败的南人四处流窜。</h3><h3> 据记载倭寇大规模侵犯永宁就有三次之多,为了防御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派官视察福建,遂在永宁建卫专门驻军保卫边陲。</h3><h3> 晋江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遗指挥童鼎在永宁筑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有五座城门,东有海宁、东瀛,各建楼其土。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后于“永乐十五年(1421年)又增高城垣三尺,门各增筑月台、敌台、军械库、演武厅。</h3><h3> 当年永宁镇有内十景、外八景,风光秀丽、庙宇建筑宏伟气魄、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座雄伟的边防卫城。</h3><h3>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纠集大股兵力进攻永宁未遂。至四十一年(1562年)终被倭寇攻破城池,大肆烧杀抢劫,军民死伤几尽,城内的重要建筑多被烧毁,永宁居民家破人亡,四处逃散流落他乡,留下的城镇日趋衰败。至清初又遭兵乱,满清政府镇压反抗者,乡民惨遭杀戮,海滨小城百年几番浩劫城廊空废,人烟稀少,一片荒芜景象。满清乾隆年间,社会较为稳定,海上贸易和赴台湾拓业的反战使永宁镇开始复苏,逐年发展成为港口,但仍被列为军事要地。道光二十年曾有四艘英军舰企图窜犯永宁,被水师、炮台官兵抗击而逃走。抗战初期,永宁曾作为交往南洋的海港,短期繁忙一时。随后被日寇占领,烧杀奸淫,惨极一时。码头的渔船、商船被烧尽,使永宁陷入困境。</h3><h3> 1949年7月永宁解放,成立镇人民政府,属晋江县,后归石狮管辖。经过逐年建设,特别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之下,古卫城焕发了生机,蓬勃地建设发展使永宁成为集工业、商贸、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城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