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英才幼儿园重阳节“亲子同乐.孝心同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陈小英

<h3>英才幼儿园的特色是国学经典教育与蒙特梭利教育,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和学习状况,结合重阳节,我园在10月27日早上组织了一场“亲子同乐.孝心同行”的半日家长会和开放日,在活动中,家长们收获快乐、责任和感动,孩子们收获了担当与开心。</h3> <h3>家长讲座和观摩课:通过家长讲座,让家长更加了解我园的教育方式,是采用小组、个别、体验形式来进行,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培养。</h3><h3><br></h3><h3><br></h3> <h3>感官教育目的:</h3><div>直接目的:为了培养儿童的精确心理。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div><div>间接目的:帮助孩子成为敏锐的环境观察者,使他们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孩子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培养。</div> <h3>感官教育的意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觉占据重要的地位。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h3> <h3>孩子的成长,第一阶段是婴幼儿时代在家庭的亲情体验,第二个阶段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社会化功能的完善。如果没有健康的亲情体验,社会化能力很难完善。</h3> <h3>“孝亲”教育必需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德,通过感官教育和重阳节,创设了各种各样的孝亲行为,如通过触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手变成怎样?身体变成怎样?让孩子在环境中学会体恤亲情的伟大,学会关爱和孝顺父母,继之扩展到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从而培养他们爱他人、爱国家、爱人民的道德责任感,使他们从小具有亲爱之心、关爱之心、敬爱之心、友爱之心,在关爱、友爱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h3> <h3>孝亲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所倡导的行为美德。“百行孝为先”,《三字经》有“首孝弟,次见闻”。《弟子规》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可见,子女孝敬父母是家庭和睦的关键所在。孝是德之本,是一切教化的根本和起点。对孩子进行“孝亲”教育,是孩子情感陶冶、道德升华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因此,“孝亲”教育必需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德,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和传统节日活动彰显出来。</h3> <h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好的教育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率先垂范,孝亲敬老,给孩子做出榜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感召。同时,父母及长辈也应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不要只把孩子当成小公主、小太阳,不要让他们一味索取、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要让他们知恩、感恩、明确责任,懂得担当。</h3> <h3>我们深知,理论必须联系实操,“知行合一”,是孝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父母只“知孝”而不“行孝”,就难以达到“孝亲教育” 的目的,如果父母不做好榜样,孩子也没有办法成为行孝的孩子,也没有良好环境去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因此,必须要做到家园共同配合,成为教育的合作伙伴才把真正落实。</h3>